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禅学研究(第十辑)

書城自編碼: 204500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者: 赖永海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091918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3/388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3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滞后情书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2.2
《扶箕迷信的研究》
+

HK$ 70.3
《荒漠甘泉(灵修笔记版)》
+

HK$ 200.6
《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
+

HK$ 174.9
《呼吸之间(增订版,国宝级大师李瑾伯先生生前唯一修订版,通过呼》
+

HK$ 103.3
《在婚姻里得胜——婚姻灵修学》
內容簡介:
《禅学学术丛刊:禅学研究(第10辑)(繁体竖排版)》以繁荣佛学研究、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宗旨,举凡佛学研究的论述——佛教义理剖析、禅宗典籍研究、佛界名人思想研究、重要史料考证及探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关系等文稿,均欢迎惠赐。
目錄
禅天禅地
论佛教的最高范畴
唐代禅宗的“二边对立论法”消长
禅宗“南顿北渐”说再省察
试论无相禅师“引声念佛”与句教门
勒那摩提与北朝禅学
论永明延寿圆融观的特色
禅宗:构建心理和谐的智慧之学
经纶解读与佛理探微
僧宗性理神明之涅盘学说
华严宗非圆教?
——就牟宗三的判教说作一辨析
敦煌本古写本《坛经》里的慧能禅与神秀禅
“《灵掌珍论》二量真似义”论诤之回响
语默不二:《维摩诘经》对言说悖论的诠释
《大乘起信论》与《宗镜录》的心
性义理特征
佛史钩沉
三阶教的基本教义及三戒僧的行持
禅门的“开堂”
——以其饶式程序为中心
唐代巴蜀的佛教与道教
……
內容試閱
显然,西美尔的这番话是从西方宗教学的语境出发的,认为佛教只关心自身解脱,以遁世来逃避建设世俗社会的责任,因此缺少一种社会关系环节上的义务意识。然而,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不可能不受到儒家内圣外王、积极人世思想的影响。在与儒家思想的激荡碰撞中,禅宗逐渐摆脱了以往仅仅将“往生净土”视为“成佛”的消极观点,而将成佛的路径置于人们当下的心性觉悟之中。禅宗认为心外无佛,佛性并不是迁不可及的神圣之物,而在于人们当下的心性之中,人的自性即佛性。自性(佛性)人人皆有,但是其显现需要借助知识、启发而开悟。只要通过开悟明心见性,即认识到主体自身的心性原本是清净和谐的,就意味着解脱与成佛。因此成佛不再是一个一般世界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并且主要表现为个人的心灵问题。禅宗对于佛性与成佛途径的解释,将人们的理想与精神寄托从彼岸拉回到此岸世界,使人们不在执着于往生西方净土,而是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对肉在心性的反求,重视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安顿心灵的人间净土。暑逼种直接把佛性归结于现实人性的做法和思想,是迥异其趣的。而把眼光从抽象本体转向人,又导致了中国佛教的另一个根本性变化,即由传统的注重出世,一改而成为汪重人世,倡即世间求解脱。因此,禅宗虽然追求个体精神的自我净化与自我升华,但并不主张个体与世界割裂开来,独善其身。恰恰相反,禅宗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般若品第二》,个体应当在充满喧哗与骚动、烦恼与痛苦的人间生活中,砥砺自己的意志,超越世俗的混浊,保持自己清净纯洁的自由心灵。显然,不脱离社会生活,不逃避人生责任,体现了禅宗对儒家人世思想的积极响应。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