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編輯推薦: |
一个普通百姓不同于于丹,对《论语》的用心解读。
|
內容簡介: |
《论语十章》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以《学而》、《为政》、《八佾》为第一部分,以《里仁》、《公冶长》、《雍也》为第二部分,以《述而》、《泰伯》、《子罕》、《乡党》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做人:第二部分讲道德修养;第三部分讲孔子是学问、品德、修养在孔子生活实际中的反映。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论语十章》内容,都是由理论到体再到用的整体性的叙述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构架模式是以诚、敬为基本的心灵核心,以礼仁、信为行为准则,以礼、仁、信等学问、品德在生活实际中合理、恰当地运用为智慧,以智慧对于道的契合而为义。
《论语》的前后十篇,不应该是同一个人或同批人所做的编撰,并且不应该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完成。主要表现在:其一,记述孔子时,后十篇相对于前十篇,多了许多情绪化的记述,这反映了不同编撰者之间迥异的创作风格。其二,对事件的记述,后十篇相对于前十篇,略显具体详实,这则反映了文学创作在不同时间段里的差异性。其三,前十篇整体结构性很强,而后十篇则显得极为松散,特别是后十篇在编撰过程中的画蛇添足式的错误,这表现出后十篇编撰者的理解力、创作水准以及对于文本的掌控能力,与前十篇的编撰者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
關於作者: |
蔡爱东:江苏省大丰市人,一九六八年八月生,一九八七年七月毕业于大丰市职业中学建筑班,相当高中学历。一九九二年作为文学爱好者参加过《中国现代诗》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语言文学首都笔会。用心研读《论语》,只因对传统文化的尊敬。愿得一份做人的智慧,人生喜乐从容于心。
|
目錄:
|
前言 我读《论语》
第一部分 讲做人
《学而》·讲做人的道理
《为政》·讲实际的做人
《八佾》·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第二部分 讲道德修养
《里仁》·讲道德修养
《公冶长》·讲人的实际的道德修养
《雍也》·道德修养的应用
第三部分 讲孔子
《述而》·孔子品德修养的自述
《泰伯》·儒家思想的补充论述
《子罕》·世人眼中的孔子
《乡党》·生活中的孔子
|
內容試閱:
|
无友不如己者,前人理解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鲁讯先生理解为势利眼。李零先生《丧家狗》中引刘宝楠、程树德二位先生所引用的证据,来证明人们对这句话理解的正确性。其实并非如此。就以李零先生所引刘宝楠、程树德二位先生引用《吕氏春秋·观世》中周公旦的话而言,应该说三位先生只是选取了周公旦的这一段话,却丢掉了这段话所在整篇文章的整体环境。《观世》篇在李零先生所引用的周公旦的这句话以前,有一段话:
“天下虽有有道之士,国犹少。千里而有一士,比肩也;累世而有一圣人,继踵也。士与圣人之所自来,若此其难也,而治必待之,治奚由至。虽幸而有,未必知也,不知则与无贤同……譬之若登山,登山者,处已高矣,左右视,尚巍巍焉山在其上。贤者之所与处,有似于此。身已贤矣,行巳商矣,左右视,尚尽贤于已。”
周公说“勿友不如己者”的前提以及整体环境是什么,我们现在无法清楚。但这里所讲述的一段,作为引出周公旦的这句话的前提,是因为“身已贤矣,行已高矣,左右视,尚尽贤于己。”由此可以看出,诸如胜己者、如己者、不如己者只是贤者之间境界的差别,并不是指人的身份地位的高低。因此《观世》在所引的周公的这段话后,跟着就有一句:“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
类似于这种引经据典做论证时不注意所引用的论据在经典中所处的整体的环境氛围而产生的错误,在现在的相关文章也屡见不鲜。前段时间读过《名作欣赏》中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宴享会盟中的赋诗断章。对于赋诗断章的论述,文章中引用了一条例证,就是《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一句:“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