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丙午年)(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76.8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151.8
|
| 編輯推薦: |
|
刘晓云所著的《近代北京社会教育发展研究1895-1949》通过全面梳理近代以来北京社会教育变迁的历程,深入考察近代以来不同时段的北京社会教育的各种实践,特别是发行报刊,创设公众补习学校、露天学校、贫儿学校、宣讲所、阅报处,建立民众教育馆,兴办民校,增设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再现作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的北京开展社会教育的生动图景。
|
| 內容簡介: |
刘晓云所著的《近代北京社会教育发展研究1895-1949》以近代北京社会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了近代北京社会教育发展、变迁的历程,再现了近代北京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与受教民众反应的生动图景。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发展研究1895-1949》文章用六个阶段论述了近代北京社会教育萌发、初兴、流变、勃兴、顿挫、恢复发展的整个进程,运用比较的方法深入分析了近代北京社会教育每个时段的突出特点,总结出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成效及其制约因素。
|
| 目錄:
|
导论
第一章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萌发1895~1912
第一节 清末北京社会教育的萌发
一、甲午战败与北京社会教育的发端
二、清末北京社会教育的开展
第二节 清末北京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人人能识字”的识字教育
二、“开通社会智识”的普及知识教育
第二章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初兴1912~1919
第一节 近代北京通俗教育的兴起
一、“通俗教育尤为当务之急”
二、政府主导下的北京通俗教育
第二节 北京通俗教育形式多样化
一、学校式社教机构的设立与活动
二、社会式社教机构的建立与活动
第三章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流变1919~1928
第一节 北京平民教育的出现
一、“除文盲,作新民”
二、北京平民教育的总体概况
第二节 北京平民教育中的两个典型
一、独具特色的平民学校——香山慈幼院
二、“唤起平民之自觉心”——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第四章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勃兴1928~1937
第一节 北京民众教育的盛行
一、走向繁荣的北京社会教育
二、民众教育日益规范
第二节 北京民众教育系统化
一、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
二、多种路径,齐头并进
第五章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顿挫1937~1945
第一节 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社会教育的变化
一、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社会教育的概况
二、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日伪统治时期北京社会教育的特点与影响
一、新民精神之奴化教育
二、日伪对北京社会教育的破坏
三、秘密的社会教育与民众的反抗
第六章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整顿与发展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北京社会教育的恢复
一、恢复与整顿
二、积极筹划
第二节 北京社会教育事业的亮点
一、失学民众注音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的普及
第七章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成效及其制约因素
第一节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成效
一、开化思想、启发民智,改良了北京的社会风气
二、激发北京民众的爱国热情
三、推进北京地区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节 近代北京社会教育的制约因素
一、政治不安
二、经费不足
三、人才不济
四、民众对于教育不感觉有需要
附录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