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 臧杰主编的《闲话》丛书是一本连续出版的、还原名流与知识者人生世界的人物类人文读物。 《闲话》丛书仰慕有文史价值的文字、有故事特征的叙事以及平民化的学问肌理。
 《独立傲岸》收录了:《李大钊殉难地寻觅记》、《崔嵬:政治光环之下的明星1949—1966》、《走下神坛的冼星海》、《独立傲岸史量才》、《新旧双簧,飞短流长》、《倪贻德:无法蜕变的“秋蝉”》等文章。
 |  
         
          | 內容簡介: |   
          | 臧杰主编的《闲话》丛书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幕客书的形态连续出版,扫描名流世界,管窥历史碎屑,近观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独立傲岸》为《闲话》丛书第十五辑,通过微观的管窥和历史碎屑的拾捡,再现文人、学者、科学家、艺人和殖民者的命运和襟抱,呈现文化、学术、科学、艺术以及现代化进程与人生的关系。
 《独立傲岸》会使人获得异乎寻常的人生趣味。
 |  
         
          | 目錄: |   
          | 投笔从戎请长缨——西南联大从军潮 李大钊殉难地寻觅记
 崔嵬:政治光环之下的明星1949—1966
 走下神坛的冼星海
 独立傲岸史量才
 新旧双簧,飞短流长
 倪贻德:无法蜕变的“秋蝉”
 褪色的版画人生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青岛辛亥年
 孙中山“私访青岛”前后
 |  
         
          | 內容試閱: |   
          | 投笔从戎请长缨 ——西南联大从军潮 刘宜庆 西南联大的从军热潮有三次:第一次是抗战初期,在长沙时湘江涌动从军潮;第二次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联大学子应征翻译官;第三次是1944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从军运动中,联大学子参加青年军。
 
 按注册统计,联大从军学子共834人,名字刻在西南联大纪念碑的背面。联大学子实际从军人数远远多于纪念碑背后的数字,在先后进入西南联大求学的8000多人中,有1100多名学生参军,约占14%。有很多牺牲的、被人遗忘的无名英雄湮灭在时间深处。
 
 西南联大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联大学子从军,是抗日战争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堪称绝代风流。
 夜, 一团黑暗。
 浓密的云雾在奔腾, 满山一片静。
 一所古老的学院。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 夹杂着远处的一阵犬吠, 还有几声鸡鸣,
 惊醒了流浪者的怀乡梦。
 哪是怒马的悲鸣? 战场厮杀的喊声? 雨正在打着柏松, 打着落叶的梧桐,
 也打着坚贞的巨石, 一齐发出反抗的吼声, 巧妙地 交织成一支进军行。
 松柏、巨石、梧桐, 经过彻夜的斗争, 还依然常青、强硬、直挺, 在打击中
 孕育着伟大的新生! ——刘重德《雨夜》写于南岳
 长沙临时大学于1937年11月开学。11月12日上海失陷,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接着逆江而上,武汉危机。长沙成为日军的轰炸目标。
 
 11月27日,吴宓日记记载:‘上午11点,警报传来。宓时在圣经学院,乃随众至办公楼地室中藏避,校中师生皆集于是。”这次日军的飞机没有袭击圣经学院,可能是因为“楼外院中草场,平铺一极大之美国旗”。①有一次,日军轰炸了长沙,林徽因的临时住所,被炸成一片废墟。
 
 1937年12月22日,柳无忌的《南岳日记》记录了日军空袭威胁南岳课堂的情形:“今日校中公布空袭警报规定。九时三刻在戏剧班上课,忽闻机声轧轧甚近。教室外学生走动甚多,听讲者面呈不安色。
 告以如愿者,可以自由离室,但无人出去,结果仍维持到9时55分散课。安然无事。”②
 长江流域沿海城市失陷,长江中游的城市处于被轰炸的阴影之下。对于热血沸腾的大学生来说,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是坚守课堂,还是投笔从戎,是他们一个不可回避的选择。长沙临时大学也到了是去是留的十字路口。而如何在战争的硝烟下办高等教育,亦是国民政府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此时,大批军政界的名流到长沙临大演讲,不少学生受到了影响。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在长沙临时大学的演讲中开门见山,劈头就骂:“际兹国难当头,你们这批青年,不上前线作战服务,躲在这里干么?”
 徐特立从延安返回长沙,是中国共产党驻湘代表。他到长沙临时大学作报告,那时长沙临时大学借用的是长沙师范学校的房子,徐特立是在学校礼堂里作报告。徐特立身着八路军的土布军装,给学生留下朴素的印象。他在报告里讲到国内外的形势,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讲一口湖南话。他号召大家、鼓动青年参加抗日。有不少学生听了徐特立的报告,奔赴延安。P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