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118.8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196.9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87.8
 
  《 
			四海车书总会同: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40.8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74.8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64.9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151.8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颠覆感觉,风靡校园!本书用小说的笔法,杂糅散文、杂文的技巧,再以有趣的历史故事为佐料,把历史课本做成一道大众化的开胃菜。让青少年读者轻松拓展历史人文视野,彻底告别死记硬背。 相信你吃完这道菜,回头再看历史课本,会有一种读小人书的感觉。
 |  
         
          | 內容簡介: |   
          | 《鬼脸历史课》使用说明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背的。
 ●教材告诉你结果,本书告诉你过程;老师告诉你是什么,本书告诉你为什么。
 ●本书主要面向讨厌历史和懒得背书的人,历史达人请谨慎选择。
 ●本书依据中学历史大纲,用小说和杂文笔法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因此只会做鬼脸,绝不会像教材板着脸。
 ●如果教材知识是珍珠的话,那么本书就是穿珍珠的线。这根线你平时可能看不到,但若没有的话,你就无法把珍珠挂在脖子上。
 ●判断历史学得好与坏有一个办法,即看你是否在晨读时把课本当成散文背,如果你是的话,那么本书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由于本书涵盖大量背景知识和素材,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你的眼界和写作质量。
 ●本书不光针对文科生,理科生看后能增加人文修养,可极大降低与文科生谈恋爱时无话可说的概率。
 ●本书代替不了教材,考试时谢绝直接引用。
 |  
         
          | 目錄: |   
          | 第一章 传说时代——一段掺水的历史 这个在古代非常让人神往的“禅让制”其实是个高风险的制度,后人从伯益的下场中吸取了深刻教训来规避风险。从此,人类在权力问题上再也不知什么是客气,得不到就骗,骗不到就抢,总而言之是不惜一切代价来达到目的。
 
 一段掺水的历史12
 三皇五帝:我们不是一般人13
 禅让制里面的猫腻16
 老子不行儿子上19
 
 第二章 夏朝兴衰——铁打的王位流水的王
 当时是奴隶社会,社会性质决定了领导不用给人民好脸色,像什么爱民如子、关心群众疾苦这样的事别说没做过,听都没听说过。因此,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不是鱼和水,而是冰与火。
 
 “家天下”叫板“禅让制”22
 当领导就是好24
 资深流氓的成功之路27
 历史上的后羿之死28
 夏朝的王子复仇记31
 夏桀:史上第一个帝王反面教材34
 胜利不见得是件好事35
 古代战争檄文的模版37
 
 第三章 商朝沉浮——刻在甲骨上的朝代
 王位经过两个叔叔的的接力,最后居然还能安全地传到自己的手里,对于太甲来说,是幸运的。王位来之不易,太甲分外珍惜,在继位的刚开始,太甲勤勉工作,表现还很不错。但是没过多久,太甲突然发现,相比于枯燥乏味的工作,吃喝玩乐要更有意思得多。
 
 商汤是个有人格魅力的人40
 伊尹:一个有理想的厨子42
 作秀是获取民心的有效手段46
 大臣是如何流放君主的49
 盘庚:靠迁都扬名立万的人52
 把打仗当成娱乐的武丁53
 虐待狂商纣王56
 刻在甲骨上的历史58
 
 第四章 西周荣枯——这才是王的盛宴
 姜尚有了用武之地后,不顾高龄之躯,每天不计酬劳加班加点地工作,一是为了回报文王的知遇之恩,二是为了向那些对他眼红和不服的人证明,我姜某人靠的可不是耍嘴皮子,而是凭真本事吃饭的。
 
 捋顺周人的家谱不容易66
 当文王遇到姜子牙68
 防不胜防的小辫子71
 送礼的潜规则是插队72
 史上最牛的家庭74
 有悬殊无悬念的牧野之战76
 周公:用配角的身份演主角的戏79
 分封制:一场王族的盛宴82
 血统至上的宗法制85
 周昭王喂鱼事件87
 都是井田制惹的祸88
 动物保护形象大使周厉王90
 烽火戏诸侯,还是戏自己?92
 姥爷震怒之后95
 
 第五章 春秋逐鹿——五霸王轮流坐庄
 打周天子主意的多是一些比较强大的诸侯,他们看中的不是周天子本身能带来多少利益,而是“周天子”这三个字的品牌效应。换句话说,周天子的位子由谁来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不能打着王室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周平王的烂摊子98
 郑桓公对鸠占鹊巢的生动实践100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秘密103
 天子庄稼被人割走之后105
 坚持考试时教材是唯一标准不动摇107
 齐襄公的不伦之恋108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亲兄弟,明干仗111
 管仲的两把刷子113
 惨死宫中无人知的齐桓公115
 混蛋也是可以遗传的118
 弄清辈分是个浩大工程120
 清洁工晋文公123
 周襄王的绝望等于晋文公的希望124
 把齐、秦拉下水126
 战马也玩Cosplay的城濮之战128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130
 人的创造性思维如何被扼杀133
 楚庄王坐庄135
 国际和平会议——弭兵运动136
 复仇者伍子胥137
 吴王阖闾脚指头找不到之后140
 夫差、勾践恩仇录141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144
 
 第六章 战国争雄——七匹狼轮番登场
 如果我们把战国兼并统一看做是一场黑社会火并的话,那么,最后胜出者除了财源更加广进外,还有对全局重新洗牌的权力,以后是一条道走到黑还是改邪归正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战国的游戏规则和参与者150
 大国崛起之魏国151
 残疾人士孙膑的奋斗史156
 埋葬庞涓的马陵之战159
 商鞅摸到了秦孝公的兴趣点161
 商鞅变法:变活了秦国,变死了自己162
 纵横家纵横天下165
 “卖国贼”张仪167
 很傻很天真的楚怀王168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169
 优秀间谍苏秦同志171
 挽救自己的敌人173
 赵武灵王之死175
 由软柿子变为铜豌豆176
 “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178
 长平之战:不是坑爹,是坑杀181
 侠客行之窃符救赵185
 六加一是如何等于一的188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89
 
 第七章 秦朝一统——万世只是一个梦
 我们今天经常感叹不幸处在一个“拼爹”的社会,殊不知在古代,有时不但需要“拼爹”,还需要“拼娘”——同父异母兄弟,能否得到父爱更多的滋润,往往取决于母亲是否受宠,这一点在帝王子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倒霉催的异人202
 吕不韦的风险投资203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205
 文不加点的《吕氏春秋》207
 小人得志的反面教材——嫪毐209
 统一大业中的牛人们212
 “皇帝”这个词的知识产权问题215
 制度是如何使国家机器运转的217
 各项统一法规一锅煮220
 内修与外攘两不耽误222
 秦王朝的“超级工程”224
 暴政下的焚书坑儒227
 雄主陨落,熊包登台229
 陈胜同志起了个好头231
 老光棍刘邦及其他233
 万岁的是王八,二世的是秦朝236
 
 第八章 西汉风云——穿新鞋与走老路
 刘邦在做皇帝之前,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与两个群体厮混上,一个是地痞流氓,一个是武夫兵卒。这两个群体都比较迷信暴力,所以当他在“马上得天下”后,便认为在马上也能治天下。于是,刘邦在即位之初,从里到外都显出一股重武力而轻文教的态度。
 
 项羽的暴脾气240
 楚汉之争论输赢243
 让百姓生存下去247
 从汉承秦制到剪灭异姓王250
 吕后: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254
 刘邦种下的恶果:七国之乱257
 黄老无为与文景之治261
 汉武帝这小子运气不错265
 “老子”不再是天下第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68
 汉武帝的另一面:揽权高手270
 死对头之匈奴275
 “点背哥”张骞280
 武帝晚年的家庭悲剧281
 西汉隆盛的顶峰——昭宣中兴284
 爷俩看谁更不靠谱286
 王莽:假皇帝,真皇帝287
 有一种改制叫折腾289
 绿林、赤眉起义与东汉建立291
 
 第九章 东汉两极——不仅仅是重起炉灶
 平心而论,东汉前期的光武、明、章三朝六十余年间,虽然算不上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好时期,但绝对应该列入“最好时期之一”。而东汉中后期的一百多年间,虽然算不上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坏时期,但也绝对应该列入“最坏时期之一”。换句话说,整个东汉只有最好与最坏两个阶段,中间没有过渡。
 
 江山不易打296
 刘秀的小志向298
 全能型“修船匠”302
 用情最专与以身殉职304
 “明章之治”铺成的不归路306
 匈奴的消亡308
 班超:做一把创造历史的剑310
 东汉两大怪胎313
 外戚与官宦轮流坐庄315
 “向死而生”的太学生318
 党锢之祸:帝国末日下的白色恐怖319
 黄巾起义: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造反运动320
 东汉的覆亡322
 |  
         
          | 內容試閱: |   
          | 第一章 传说时代 一段掺水的历史
 
 这个在古代非常让人神往的“禅让制”其实是个高风险的制度,后人从伯益的下场中吸取了深刻教训来规避风险。从此,人类在权力问题上再也不知什么是客气,得不到就骗,骗不到就抢,总而言之是不惜一切代价来达到目的。
 口一段掺水的历史
 
 所谓传说,指的是辗转述说,其事情的可信度完全取决于人们在转述过程中掺了多少水。不过,只要事件不是空穴来风,相信无论你掺了多少水,也不能变成纯净水。只要我们客观理性地去分析,肯定能透过水面泛起的涟漪看到本原的影子。
 
 传说时代的历史主要存在于古文献中,神话色彩浓厚,你可以当成床头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却不适合忽悠具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人民大众。
 
 根据我国的神话传说,世界是一个名叫盘古的神创造的。盘古哪儿来的不知道,只知道他很能睡觉。世界形成之前,天地混沌如鸡蛋,盘古在里面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后发现黑灯瞎火的,很不爽,就抡起板斧把“鸡蛋”劈开。然后“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盘古死后,呼吸成风云,声音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看来这哥们儿浑身是宝,全身上下没有一点浪费。
 
 盘古开辟了天地,功劳是很大的,但令人奇怪的是,在中国人的心中,天上的主宰却不是盘古。这一点就和犹太人有很大不同,“犹太人认为创造世界的是耶和华也就是耶稣的爹,即主宰世界的耶和华。华夏人的盘古,他的任务只是创造世界,而主宰世界的却是另一位被称为玉皇大帝的神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