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HK$
64.9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
雪
》
售價:HK$
75.9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HK$
140.8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HK$
162.8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HK$
96.8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HK$
305.8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历史变迁》于秋华。
本书对中国乡村工业化历史变迁的考察以明清时期为起点。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时序的角度看,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历史变迁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明清时期的原始工业化;二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乡村半工业化;三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社队工业化;四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乡镇工业化。这四个阶段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章次。从横向的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本书的研究思路遵循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将每一个历史断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分成社会经济背景、生产发展水平、生产组织形式和政府经济政策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构成了各章的主体结构。本书以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历史源头为切入点,通过研究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历史变迁进程,探索历史传统积淀与现代乡村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本书还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将乡村工业化研究置于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大背景中,通过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史上曾经的辉煌、衰落与再次复兴的现象,力图较为准确地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历史图像中的坐标,以探索其历史规律性及必然趋势。
|
內容簡介: |
《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历史变迁》于秋华。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历史变迁》内容提要:向读者呈现的是一幅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史画卷。考虑到以远程贸易为目标的大规模农村家庭手工业是在明清时期兴起的,因此,本书以明清时期的原始工业化为起点,依次考察了晚清民国时期的乡村半工业化、计划经济时期的社队工业化和改革开放之后的乡镇工业化,并将每一个历史阶段中乡村工业发展的内容分成社会背景、发展水平、生产组织和政府政策四个方面,以此构成全书的主体结构。
本书通过对中国乡村工业化历史变迁进程的考察,力图探索传统积淀与现代乡村工业发展之间的传承关系,展示中华民族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
|
目錄:
|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3 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与相关范畴的界定
1.5 贡献与创新
2 明清时期的原始工业化(1550-1840)
2.1 原始工业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2.2 原始工业化的生产发展水平
2.3 原始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2.4 明清政府的手工业经济政策
3 晚清民国时期的乡村半工业化(1840-1949)
3.1 乡村半工业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3.2 乡村半工业化的生产发展水平
3.3 乡村半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3.4 晚清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演变
4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队工业化(1949-1978)
4.1 社队工业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4.2 社队工业化的生产发展水平
4.3 社队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4.4 社队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5 改革开放以后的乡镇工业化1978-2011
5.1 乡镇工业化的社会经济背景
5.2 乡镇工业化的生产发展水平
5.3 乡镇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5.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6 乡村工业化的历史脉络与发展前景
6.1 中国工业化的特殊道路与历史脉络
6.2 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前景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