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新时代的阿尔戈英雄:人才流动与创新扩散(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97.9

《
中国古代戏曲的色彩艺术
》
售價:HK$
151.8
|
| 內容簡介: |
|
方智范所著的《理解与创新:人本中心的透视和解读》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到第三部分,集中反映了作者对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认识;第四和第五部分,选取了与文学教育、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文相关的若干专题,阐述作者的看法,预设目标是,以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史专题的理解为基点,让广大语文教师站得再高一点,看得再深一点,联系得再广一点,真正做到从“理解”走向“创新”。
|
| 關於作者: |
1943年12月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慈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词学》主编。著有《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中国古典词学理论史》、《艺苑心踪——古典诗文审美谈》、《短篱残菊——闲逸集》,编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大学语文实用教程》、《唐名家诗选赏》、《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初中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新课程实验教材精粹选评·初中语文》等书,并在《文艺理论研究》、《词学》、《文史知识》、《文学评论丛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主持“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古代词派史论”等国家社科项目,获中国韵文学会夏承焘词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等。
近十年来,以较多精力投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与修订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起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参加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新课标骨干教师培训,主持中小学语文教材使用情况调查等,在讲课和论著中体现了关于语文课程改革的系统见解。
|
| 目錄:
|
总序
卷首语
“以人为本”:语文课程的灵魂
我心中向往的语文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回归语文之本
“无用之用”:谈文学审美教育
关注人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人本”与“文本”互动:语文教学的路向
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重视读书、积累和感悟:在继承中求革新
真实·扎实·和谐·灵活:教学中的教师素养
高中语文必修课教学实施的六大关系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三个要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诠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诠释
传统与创新:语文教材的建构
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与编辑设计
语文新教材的现代品格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新建构
文学作品教学新视野
探索人的精神世界:打破两极对立思维
由独感指向共感:创作主体的情感探析
主旋律与多旋律:作品主题的复杂呈现
音乐抒情与文学抒情: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感
“人心”的观照与“文情”的透视
神性和人性的交融:我读屈原《离骚》
让散文充盈诗性:我读《庄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读《史记》
性情·意境·语言:我读陶渊明诗
个人性分与诗风差异:我读李杜诗
新天下人耳目:我读东坡词
直观感相·活跃生命·最高灵境:我读宋代咏物词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