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从汇率波动、失衡和升值三个层面考察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问题。短期来看,人民币问题的关键不是控制名义汇率水平来缓解升值压力,而应该从降低实际汇率波动性上寻求政策上的缘由,减少货币性和名义冲击对波动的影响是必要的。调整汇率水平固然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实际汇率的波动幅度,名义汇率水平的调整未必带来可怕的经济后果。然而,仅仅控制名义汇率波动性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合理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水平。我们的思路是区分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均衡汇率、失调和波动,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值,发现人民币不存在严重高估和低估,产品市场上近期实际汇率低估且程度在加深,而资产市场上高估;产品市场上实际汇率长期波动主要源自相对供给冲击,资产市场上短期波动则主要来自自身调整机制和相对货币供给冲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估计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并度量人民币事前均衡汇率,其结论是1982-1991年人民币汇率高估,而自2004年以来,低估程度不断加深,2008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出现严重失衡。 在给定汇率波动和失衡的情况下,我们进一步考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路径问题。我们区分“市 |  
         
          | 內容簡介: |   
          | 王义中编著的《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研究波动失衡与升值》讲述了:汇率问题会一直伴随一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汇率该升值还是该贬值;合理均衡汇率水平究竟是多少;给定汇率升值,则升值路径该如何选择,升值空间有多大;货币走向国际化进程中汇率该如何调整。能否科学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一国货币制度和币值稳定,关系到微观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关系到整体宏观经济的稳定。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一个完善的汇率形成机制必须由定价机制、管理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相互协调构成,否则就会出现外汇市场的大幅度波动、汇率失调程度过大和汇率制度不协调,以至于经济大起大落。定价机制是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石。外汇市场供求形成的名义汇率并不能成为定价机制的中心,而需要探究与整体经济相协调的汇率水平,继而寻求朝均衡调整的路径和空间。
 《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研究波动失衡与升值》从汇率波动、失衡和升值三个层面考察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问题。运用不同方法度量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区分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测算人民币汇率的失衡程度,基于未来测算人民币事前均衡汇率水平,采取动态优化方法求解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最优路径,使用最优停时方法模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最优空间。
 |  
         
          | 關於作者: |   
          | 男,浙江绍兴人, 浙江大学教授金雪军 [1]1958年出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金融界知名专家、学者,浙江省金融研究领域带头人之一。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工作,曾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浙江大学江万龄金融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浙江省金融工程学会副会长,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等,
 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151人才第一层次与重点资助人员,2007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中国图书奖和多项省部级与全国性奖。
 |  
         
          | 目錄: |   
          | 1  导论 2  文献回顾
 2.1  基本概念
 2.2  实际汇率波动理论与经验研究
 2.2.1  实际汇率波动性的度量
 2.2.2  实际汇率波动根源
 2.2.3  实际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
 2.2.4  简要评论
 2.3  人民币汇率失衡研究
 2.3.1  衡汇率“点”估计和汇率失调
 2.3.2  均衡汇率的动态变化
 2.3.3  简要评论
 2.4  人民币汇率调整研究
 2.4.1  升值方式和升值幅度的选择
 2.4.2  升值的经济后果
 2.5  附录
 3  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事实解释与先验判断
 3.1  事实解释
 3.2  先验判断
 4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度量、效应和根源
 4.1  经验事实
 4.1.1  数据说明
 4.1.2  具体结果及其分析
 4.2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经济波动
 4.2.1  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
 4.2.2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之谜
 4.3  相对价格运动与实际汇率波动来源
 4.4  小结
 5  人民币汇率失衡: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5.1  汇率失调经济学
 5.2  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型
 5.2.1  产品市场均衡
 5.2.2  资产市场均衡
 5.3  经验分析
 5.3.1  基于产品市场的经验分析
 5.3.2  基于资产市场的经验分析
 5.4  计量结果的比较分析
 5.4.1  均衡
 5.4.2  失调与超调
 5.4.3  波动
 5.5  小结
 5.6  附录
 6  人民币事前均衡汇率: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6.1  1:FEER理论和经验方法
 6.1.1  FEER理论
 6.1.2  经验方法
 6.2  人民币FEER估计
 6.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6.2.2  均衡贸易方程
 6.2.3  均衡经常项目
 6.2.4  人民币FEER
 6.2.5  估计结果的稳定性检验
 6.3  人民币“事前均衡汇率”:2008-2010
 6.3.1  “事前均衡汇率”理论及其度量
 6.3.2  基于“事前均衡汇率理论”的人民币双边名义汇率升值幅度
 6.4  小结
 7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路径: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7.1  一次性升值还是渐进式升值?
 7.1.1  典型事实
 7.1.2  理论解释
 7.2  静态分析框架
 7.2.1  模型框架
 7.2.2  模型求解
 7.2.3  数据模拟
 7.2.4  结论
 7.3  动态分析框架
 7.3.1  模型框架
 7.3.2  模型分析
 7.3.3  数值模拟
 7.3.4  结论
 7.4  附录
 8  总结
 8.1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8.2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均衡程度
 8.3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路径和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