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編輯推薦: |
“舒群”也许并不是一个被人们所熟悉的名字,然而对于黑龙江人来说,这是一个应当知晓并引以为荣耀的人。他是一位从阿什河畔走出的卓有成就的现代作家,也是一位革命活动家,数十年的坎坷经历更证明,他是一位敢于坚持真理的思想者。
本书为《舒群集》,主要收录了舒群的“农家姑娘”、“已死的与未死的”、“游子归来”、“手铐”等作品,从中读者可以领略他的思想和艺术才华。
|
內容簡介: |
《抗战时期黑土作家丛书》为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以后至抗日战争胜利与黑龙江文学有密切关系的作家作品选集,收录了金剑啸、萧红、高兰、萧军、塞克、舒群、罗烽、白朗、罗荪、关沫南等有重要影响的黑土作家的作品。作品反映了抗战时期黑土作家的生活和文化活动,以及黑土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历程。本丛书的出版,将使广大读者尤其是文学研究工作者全面了解抗战时期黑龙江的文学创作;在黑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通过阅读黑土作家的作品,将深刻了解这块土地曾经孕育出的文学精英,增强文化自信。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为该丛书之《舒群集》分册。
《舒群集》主要收录了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农家姑娘”、“已死的与未死的”、“秘密的旅途”、“游子归来”、“卖花女”、“歌颂着莫斯科”、“手铐”、“相对的敌”、“大家的力量”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
目錄:
|
前言
小说
没有祖国的孩子
沙漠中的火花
已死的与未死的
做人
萧苓
农家姑娘
战地
孤儿
秘密的旅途
舰上
婚夜
死亡
贼
无国籍的人们
手铐
夜景
渔家
祖国的伤痕
海的彼岸
老兵
秘密的故事
诗歌
卖花女
乞妇
乞儿
一老妇
夜妓
卖歌
我回来了
游子归来
生活途上
祝
中秋节
怕不怕
乡村的夏
待故国的信
赠别
歌颂着莫斯科
相对的敌
工人的夜
马上一语
霸王子孙
唤醒
快乐
大家的力量
田野
夜战
红印
夜吊
望野营
开始射击
我们的战线
披红人
别了故乡
没有奴隶
黑人
附录 舒群创作年表
|
內容試閱:
|
“果里。”
旅居此地的苏联人,都向他这样叫。不知这异国的名字是谁赠给他的,久了,他已默认了。虽然,他完全是个亚洲孩子的面孔:黑的头发,低小的鼻子。但是,他对于异国的人,并不觉得怎样陌生。只是说异国的话,不清楚,不完整;听惯了,谁都明白。
蚂蜒河在朝阳里流来,像一片映光的镜面,闪灿地从长白山的一角下流转去。果里吹着号筒,已经透过稀疏的绿林,沿着一群木板夹成的院落响来。于是,一家一家的小木板门开了,露出拖着胖乳的奶牛。
“早安,苏多瓦!”
果里向牛的主人说着每天所要说的一句习惯语。
“果里,一月满了,给你工钱,另外有一件衣服送你穿吧,——”
“斯巴细俄语,谢谢的意思苏多瓦!”
也许有年轻的姑娘,被果里的号筒从被子里唤醒,手向果里打招呼:
“可爱的果里,回来时,不要忘记了啊!”
“啊,是的,红的小花!”
果里比她记得都结实些。然后,她把夜里没有吃尽的东西装满了果里的小铁锅。
“啊,列巴面包,熟白汤菜汤,斯巴细。”
于是,果里再走起路来,他的衣袋里多了一元钱的重量,他的嘴,忙动起来,面包与号筒交替地让他的两腮撑起一对大泡子。走过我们宿舍的时候,牛在他的身后,已经成了群,黄色的,黑色的,杂色的最多,白色的只有一个,背上还涂着两团黑。小牛,有很小的嫩角刚突破毛皮,伸长它的颈,吻着母亲的股部,母亲摆起尾巴,极力地打着它。等到果里的小鞭子在地上打了个清脆的响声后,他摆起指挥官下令的姿态,让脸上所有能叠起皱折的地方全叠起皱折来;牛望着他,牛群里立刻有了严肃的纪律。
“果里!”
我们刚洗过脸,拥在展开的楼窗前,叫着他,丢纸团打着牛,打着他;他便扬起头对我们大声喊:
“不要!牛害怕。”
我们不听,终于把果里那牛群的纪律破坏了,并且,弄起一阵恐慌,牛与牛撞着角,这使他的小鞭子不得不在地上多响了几下。
“我告诉苏多瓦去。”
他故意向回去的方向转过,抛出两个较大的步子。
天天他要在我们面前说几次苏多瓦。他也知道,我们对于苏多瓦并不怕,虽然苏多瓦是我们的女先生。天天又不快些离开我们——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要谈的话,还没有开始呢。
“我来念书好吗?也住大楼,也看电影。”
果里又同我说了。
果里沙总是用手指比划着自己的脸,果里的脸,意思是让果里看看自己的脸和他的脸,在血统上是多么不同啊。
果里沙点着自己的鼻尖,高傲地对果里说这还是第一次:
“我们CCCP俄文:苏联简称。”
“啊,果瓦列夫,CCCP?”
果里把我的名字呼出来,果里沙窘了。果里便摆头向我们所有的同学问:
“果瓦列夫是中国人,怎么行呢?我是高丽人,怎么就不行呢?”
果里沙打了两声口哨后,装作苏多瓦给我们讲书的神气说:
“高丽?在世界上,已经没有了高丽这国家。”
这话打痛了果里的脸。比击两掌都红,没说一句话,便不自然地走开了。牛群散乱着,他的小鞭子在地上也没了声响。
以后,果里和牛群不从我们宿舍的门前经过了。
每天的早晨和晚问,失去那个放牛的朋友,觉得太无味,也太冷落。
我和果里沙倚在窗前,望着蚂蜒河边的一条草径,那里是泥泞的,摆满大的小的死水池,有的镶着一圈,有的蒙着一层全是一色的绿菌,看不清楚蚊虫怎样地飞过着,只听见蛙不平地不停地叫。晚风常常送来一片难嗅的气味,有时宿舍的指导员让我们闭起窗扇,所以在这条草径上很少寻出一个人的影子。有游船渔船经过的时候,是靠近那边迅速地划过。这块地方好像久已被人憎恶着,遗弃了。
然而,果里是在那里走熟的。草茎蔓过他的腰,搔着牛的肚皮,也看不见牛的胖大乳头了。果里每次看我们在楼窗上望他,他的头便转正了方向,用眼角溜视着我们。
“不许你再对果里说世界上已经没有了高丽的国家,好让果里再从我们的门前走。”
我好像在教训果里沙,很严厉的。
“你看高丽人多么懦弱,你看高丽人多么懦弱。他们早已忘记了他们的国家,那不是耻辱吗?”
“那么,安重根呢?”
我立刻记起来,哪个人给我讲过许多关于安重根怎样勇敢的故事。可是,果里沙不知道,一点都不知道,他仍是不信任我的话。
一阵牛的哀叫声传来,我们看见果里跌倒在死水池里。P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