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印顺大师文汇

書城自編碼: 193397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者: 印顺大师
國際書號(ISBN): 9787508069029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570/42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30.1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售價:HK$ 56.4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售價:HK$ 48.3
生活在低处
《 生活在低处 》

售價:HK$ 64.4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售價:HK$ 57.4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售價:HK$ 112.7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售價:HK$ 78.2
锦衣玉令
《 锦衣玉令 》

售價:HK$ 112.7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
《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 》

售價:HK$ 8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30.1
《白圣大师文汇》
+

HK$ 230.1
《圆瑛大师文汇》
+

HK$ 230.1
《吕澂大德文汇》
+

HK$ 230.1
《来果大师文汇》
+

HK$ 230.1
《广钦大师文汇》
+

HK$ 230.1
《高鹤年大德文汇》
內容簡介: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着重要作用。本丛书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祖国佛教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属于珍贵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因此对促进两岸统一、团结海外华人、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印顺大师文汇》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印顺法师的禅宗文,包括方便之道和佛学研究2部分。
關於作者:
印顺1906—2005,浙江海宁人。俗名张鹿芹。幼读诗书,兼研中医。又好研学道家及西方宗教之学。20岁时,偶读《庄子》,见冯梦祯序文:“然则庄文郭注,其佛法之先驱耶?”遂萌生探索佛法之兴趣。23岁,其母猝然病逝,内心受极大震撼。未久,叔祖父、父亲亦相继病逝,乃感人生无常,而有出家之志。25岁,出家于普陀山福泉庵,法名印顺,号盛正。受具足戒于天童寺。曾于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就学,参访虚云和尚、慈舟律师,并亲近太虚大师等人。经常往来于普陀、厦门、武昌之间,授课讲经。民国二十五年1936,在普陀佛顶山阅藏。后赴杭州西湖、扬州等地游历,巧逢太虚大师,遂奉其命前往武昌佛学院,继赴汉藏教理院,入四川,时年33岁,常与法尊法师讨论法义。
目錄
方便之道
绪言
中道正法
第一节 佛法甚深
第二节 如实的解脱道
第三节 人间的正行
方便道之施设
第一节 四不坏净四证净
第二节 六念法门
方便道之发展趋向
第一节 六念法门的演化
第二节 通俗化与神化
泛论普及而又深入的大乘
第一节 崇高的佛陀与菩萨僧
第二节 佛·菩萨·天的融和
第三节 造像与写经
大乘“念法”法门
第一节 十法行
第二节 书写·供养与读诵功德
大乘“念佛”法门
第一节 信方便的易行道
第二节 易行道支略说
忏悔业障
第一节 “佛法”的忏悔说
第二节 “大乘佛法”的忏悔说
第三节 称名念佛除业障
往生极乐净土
第一节 弥陀净土与三辈往生
第二节 往生净土的抉择
念佛及菩萨三昧
……
佛学研究
內容試閱
中道正法
第一节佛法甚深
释尊修证而得究竟解脱的,名为法。佛是正法的圆满体证者,教法由佛而传出,所以名为佛法。佛法出现于印度,与印度的(及一切)神教,有根本的不同处,是一般人所不容易信受契入的,所以说佛法甚深。说佛法甚深,并非说教典与著述繁多,“法海汪洋”,不容易充分了达;也不是说佛法是神秘莫测的,或法义圆融无碍而博大精深的,那为什么说佛法甚深呢?如实地说:佛法本来如是,是无所谓深不深、难不难的;如果说是深是难,那是难在众生自己,深在众生自己。如过去善根到了成熟阶段,佛法可说是并不太深太难的。如释尊在王舍城,异学删阇耶的上首弟子舍利弗,见五比丘之一的阿说示,威仪具足,诸根澄净,就问他老师是谁,学什么法?阿说示简要地说:“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舍利弗听了,当下就悟入,得法眼净。舍利弗回去,他的好友大目犍连,见舍利弗的神色澄净,问他得到了甘露吗?舍利弗将经过告诉他,也说了“诸法从缘起”偈,目犍连也悟入了正法。于是二人率领了二百五十弟子来见佛,成为佛的弟子。这不是言下直入吗?也许有人要说:舍利弗与大目犍连,一向是从删阇耶修行,早已成就戒、成就定,所以能直下悟入。那不妨再举几则事实来说明:
一、波罗奈的长者子耶舍,一向过着奢侈的欲乐生活。一晚,忽然感到了物欲的空虚,内心非常不安。一个人外出,走向山林,喃喃自语地说:“祸哉!祸哉!”那时释尊在露地经行,见到了就对耶舍说:“这里没有灾祸。”耶舍坐下来,佛为他说法,当下就悟入了正法。这还可以说:耶舍虽长在欲乐生活中,内心已激发了厌患的情绪。但二、毗舍离的郁伽长者可不同了。郁伽长者与妇女们,在大林中饮酒欢乐。在酩酊大醉中,见到释尊,就忽地清醒了。佛为郁伽说法,也就当下悟入。这二位,是从贪染欲乐中来的。三、鸯掘魔罗是一位逢人就杀的恶贼,行旅非成群结队,不敢通过。释尊从那边过,鸯掘魔罗执剑赶来,却一直追不上,口呼“沙门住住”。佛答应说:“我住汝不住。”鸯掘魔罗觉得话说得离奇,问佛是什么意思。佛为他说法,鸯掘魔罗也当下悟入;放下刀箭,从佛出家。如果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圣)”,这是最真实的事例。这一位是从残暴瞋害中来的。四、婆四吒婆罗门女,六个儿子一个个的死了。想儿子想得发了狂,裸体披发,到处乱跑,跑到弥絺罗庵罗园来。见佛在为四众说法,清净严肃的气氛,使她忽而清醒。觉得自己裸体可耻,就蹲了下来。释尊要阿难拿衣给她披上,然后为她说法,也得到了信心清净。不久,第七子又死了,她不再忧恼哭泣。劝他的丈夫出家;自己也出家,得阿罗汉果。五、周利槃陀迦生性愚笨,四个月读不熟一偈。释尊教他拂除尘垢,渐渐的理解到拂除心垢,终于也证得阿罗汉。这二位,是狂乱愚痴的一类。贪染欲乐的,残暴瞋害的,狂乱愚痴的,周利槃陀迦以外,都是在家的,一向没有持戒修定的,一旦听到了开示,都能当下知法、入法,佛法似乎也不一定是甚深难入吧!
这几位特出的事例,到底是希有的,如不是过去生中的善根,到了成熟阶段,是不可能这样顿入的。佛法到底不是容易契入的,释尊为了众生——人类的难以教化,起初曾有不想说法的传说。众生的难以教化,问题正在我们——人类自己,这是经、律一致说到的。如《相应部》(六)“梵天相应”(南传一二?二三四至二三五)说:
“我所证法甚深,难见难解,寂静微妙,超寻思境,深妙智者之所能知。然此众生,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故,众生于此缘性、缘起难见。一切诸行寂止,一切依弃舍,爱尽、离、灭、涅槃,亦甚难见。若我为众生说法,不能解了,徒自疲劳、困惑。”
缘起是为缘能起的依缘性,涅槃是生死苦迫的彻底止息。缘起与涅槃,是一切众生所难以通达的。众生没有不是爱乐、欣、喜阿赖耶的,是不能通达甚深法(也就不能解脱)的原因所在。佛说生死的原因——集谛的内容是:“后有爱,贪喜俱行,彼彼乐著”,可见爱乐、欣、喜阿赖耶,正是生死的症结所在了。阿赖耶译为“藏”,或译作“窟宅”、“巢穴”,如幽深的窟穴一样。众生的向外延申扩展,“我所”是无限的,但还可以收敛、放弃,放弃外在的一切(当然不会彻底的);内在的自我爱著,深闭固拒,如潜藏在幽深的洞窟一样,是难以放弃的。众生是太难以解脱了!传说梵天知道佛不想说法,特地从天上下来,请佛说法。众生的确不容易受化,但到底也有烦恼薄而根性利的。如莲花那样,也有长在水面上的,如经日光照射,就会开敷;众生极难化度,但到底也有可以度脱的。这样,佛才决定为众生说法。这一传说,表示了一切神教,神教中最高的创造神,所有的宗教行,都不能解决生死(世间)的苦迫,而惟有仰赖佛法。佛法是不共世间的,与印度婆罗门教,东方新起的沙门文化,有根本不同的特质。也表示了释尊的悲心,明知众生刚强难化,而终于展开了觉世度人的法门。
第二节如实的解脱道
释尊本着自证的解脱境地,为众生说法,众生也能像佛那样的得大解脱,这就名为转法轮。佛说的解脱道,就是中道,如《铜鍱律大品》(南传三?一八至一九)说:
“诸比丘!世有二边,出家者不应亲近。何等为二?于诸欲爱欲贪著事,是下劣、卑贱,凡夫所行而非圣贤,无义相应。自烦苦事,是苦非圣贤法,无义相应。如来舍此二边,依中道而现等觉,眼生、智生,寂静、证智、正觉、涅槃所资。”
“诸比丘!何谓如来现等觉,眼生、智生,寂静、证智、正觉、涅槃所资之中道?即八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当时的印度,有的贪著欲乐,从事外向的物欲追求,这主要是一般在家的。有的过着苦行生活,是多数的出家人,如尼犍若提子。从世间苦迫的彻底解脱来说,专于物欲追求,极端苦行——二边,都不是圣贤法,是没有义利,没有价值的。释尊舍弃二边,依中道行而得现等觉。中是正确的,没有偏颇而恰到好处的;中道是正行,依之进行而能到达——现等(正)觉及涅槃的。中道就是八(支)圣(正)道,八正道是一切圣者所共由的,所以经中称为“古仙人道”。释尊临涅槃时,化度须跋陀罗,还是这样说:“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圣者的果证,现等觉与涅槃,离了八正道是不可能的。八正道的内容是:正见是正确的知见,正思惟是正确的思考,正语是正当的语言文字,正业是正当的身体行为,正命是正当的经济生活,正精进是止恶行善的正当努力,正念是纯正的专心一意,正定是纯正的禅定。这八者就是法,所以说,“正见是法,乃至……正定是法”。释尊依八正道而现等正觉,为弟子们宣说,弟子依法修行,八正道也就出现于弟子心中。从佛心而转入弟子心中,所以名为转法轮;法轮是以八圣道为体的。
中道——八支圣道,是修学的圣道内容,也表示了道的修学次第。归纳圣道为三学:戒、心、慧。依三学来说:正见、正思惟是慧;正语、正业、正命是戒;正念、正定是心,心是定的异名;正精进是通于三学的。三学是道,修道所证的是解脱,道与解脱合说为四法,如《长阿含经》(二)《游行经》(大正一?一三上)说:
“诸比丘!有四深法:一曰圣戒,二曰圣定,三曰圣慧,四曰圣解脱”。
戒、定、慧、解脱——四法,与四清净相当,如《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八下至一四九上)说:
“如来应等正觉说四种清净: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解脱清净。”
依《增支部》说,这是“四清净精勤支”。《杂阿含经》解说为“戒净断”、“心净断”等,断就是精勤的异译,如“四正勤”即“四正断”。见清净的见,是如实知见,是慧的异名。从如实知见到究竟解脱,在修学上还有层次,所以又立七清净,如《中部》(二四)《传车经》(南传九?二七三)说:
“唯戒清净至心清净,唯心清净至见清净,唯见清净至断疑清净,唯断疑清净至道非道知见清净,唯道非道知见清净至方途(行道)知见清净,唯方途知见清净至知见清净,唯知见清净至无取著般涅槃。”
七清净在修道得果上,有依前起后的次第意义,终点是解脱涅槃。《中阿含?七车经》,译七清净为:戒净,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净,道迹断智净。见清净以下,都是慧学。依戒而定,依定而慧,依慧得解脱;这一修行次第,是完全正确的。如戒行不清净,言行不如法,那即使修得定,也是邪定。七清净的修行次第,依《瑜伽论》说:依无我正见断萨迦耶见,是见清净。于三宝、四谛的疑惑,永远超越,是度疑清净。八正道是道,世间苦行等是非道计道,戒禁取永断,所以是道非道,智见清净。断萨迦耶见、疑、戒禁取——三结,就是依初果向得初果。依初果到四果的,佛说有四通行,或译四事行迹,就是行智见清净。依阿罗汉道智,断一切烦恼,名行断智见清净。断尽一切烦恼,得阿罗汉果,就得究竟解脱的涅槃了。这一道的进修次第的解说,与《中阿含经》意相合。
八支圣道,在圣者是具足的;如从修学来说,八圣道也有次第的意义。修学而求解脱的,一定要依善知识(后代也通于经论)听闻正法,经如理作意,才能引生出世的正见。所以说:“二因二缘,起于正见。”圣道如日轮,正见如日出前的明相,如《杂阿含经》卷二八(大正二?一九八中)说:
“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正见能引起正志(正思惟)等,正见是先导的,也是正道所不能离的。如依修学次第说:闻正法而起(一)正见,是闻所成慧。(二)正思惟不是单纯的义理思惟,而是正思惟要从实行以达成理想,古人译为正志或正欲,表示了行践的趣向。因此,依正思惟而起的,对外事就有(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离恶行善的正精进,这就是戒清净。那时的正见,就是思所成慧。进而在内心方面,依正精进而修(七)正念,(八)正定,就是心清净。那时的正见,是与定相应的修所成慧。如定慧相应,引发无漏圣慧,那就是见清净了。从见清净进修到断智见清净,都是圣慧。《相应部》(四七)“念处相应”(南传一六上?三九一)说: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