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101.2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2.2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50.7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HK$
181.7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HK$
63.3
|
內容簡介: |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来果大师文汇》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着重要作用。本丛书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祖国佛教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属于珍贵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因此对促进两岸统一、团结海外华人、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来果大师文汇》收录的是释来果法师的禅宗文,包括解谤扶宗浅说、参禅普说、十界因果浅录、法语、千字偈、大悲缘起6部分。
|
關於作者: |
王志远,字正斋,号沛溪。祖籍山东省海阳市盘石镇佐定山城。1948年农历四月十五日生于北京。文学博士、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宗教学系客座教授、中国佛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宗教艺术史》主持人、北京大通智胜景观规划设计院院长。担任绍兴会稽山兜率天宫景区、上海金山东林寺景区、广西上林金莲湖金珂玄雷景区等处的总策划设计师。
少年时代,书法绘画分别受教于中央文史馆馆员书法家彭八百和北京画院院长国画家王雪涛。1993年后,为各地著名佛寺题写楹联匾额,书法作品被海内外多处收藏,多次发表并收入书法集。曾主办《中日佛教书画大展》,《首届中国宗教书画巡回展》。以“今世达摩”美名享誉各界,设立书画艺术馆。
2008-2011年出任中华佛教文化院副主席、《宗风》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华佛教宗风论坛”秘书长、中国书画禅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海阳市沛溪书院院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高级研修中心主任。
|
目錄:
|
前言
解谤扶宗浅说
宗门谤教
宗谤教一
宗谤教二
宗谤教三
宗谤教四
教谤宗
教谤宗一
教谤宗二
教谤宗三
教谤宗四
宗谤净
宗谤净一
宗谤净二
宗谤净三
宗谤净四
净谤宗
净谤宗一
净谤宗二
净谤宗三
净谤宗四
宗谤律
律谤宗
扶宗说
第一发心学道
第二愿住丛林
第三立决定行
第四棒喝难挨
第五规矩难学
第六身心不安
第七委屈难受
第八习气难除
第九跏趺难坐
第十六根难收
第十一请示用工
第十二厌住丛林
第十三乐处深山
第十四不喜培福
第十五不真修慧
第十六不愿常住
第十七易犯规矩
第十八喜舍一切
第十九奋勇发心
第二十身心纯熟
第二十一不信参禅
第二十二疑法
第二十三疑人
第二十四拟退
第二十五追悔
第二十六惭愧
第二十七起信
第二十八听可领会
第二十九觉有相应
第三十自愿用工
第三十一忘疲
第三十二疑情不得力
第三十三身心烦躁
第三十四退心陡起
第三十五受人劝服
第三十六妄心暂歇
第三十七身外暂忘
第三十八觉身轻安
第三十九住枯静处
第四十妄自穿凿
第四十一专好诗偈
第四十二不愿深进
第四十三提起用
第四十四功能除妄
第四十五功能除睡
第四十六落堂自在
第四十七妄自承当
第四十八戒道时非
第四十九心法俱寂
第五十得少为足
第五十一生心用
第五十二有心用
第五十三散心用
第五十四把持用
第五十五得力用
第五十六放心用
第五十七亲切用
第五十八间断用
第五十九粗心用
第六十绵密用
第六十一不间断用
第六十二细心用
第六十三离法用
第六十四无心用
第六十五真心用
第六十六转身用
第六十七同体大悲
第六十八代众生苦
第六十九慈心与乐
第七十愍念众苦
第七十一学菩萨行
第七十二布施
第七十三持戒
第七十四忍辱
第七十五精进
第七十六禅定
第七十七智慧
第七十八喜舍
第七十九爱语
第八十利行
第八十一同事
第八十二立向上志
第八十三除懈
第八十四恭敬
第八十五供养
第八十六赞叹
第八十七隐恶扬善
第八十八除谤
第八十九息诤
第九十三常不足
第九十一劝住丛林
第九十二发心做事
第九十三喜作清众
第九十四愿当行单
第九十五知因识果
第九十六发大誓愿
第九十七事理用
第九十八化导用
第九十九他受用
第一百自受用
参禅普说
参禅
救心
不懂
放得下
放不下
莫发急
长远心
无长远心
应有尽有
直指此法
直指此心
何不信心
不认得我
拨无因果
错大因果
错小因果
怕错因果
不错因果
前因后果
不倒单
怕动
求静
爱淡薄
不蓄钱
持午
打饿七
清素
持戒
威仪
细行
清规
忍苦
耐烦
戒贪
戒瞋
戒淫
禅法
修杂行
求神通
最易
真好
直接
好胜
想度人
怕苦事
怕规矩
喜交游
打同参
走俗家
喜诗偈
用外道工
蓄钱物
朝山
闭关
住山
化饭
我慢
多疑
世禅
误会
世疑
大志
嫌污
三常不足
爱丛林
当首领
当行单
禅堂
请开示有厌
听法有厌
改过前非
永不再犯
专门
一心
一行
究实
持久
坚固
得力
散心用
有心用
无心用
真心用
工夫不被世转
工夫不被身转
工夫不被心转
工夫不被昏沉转
生死在抱
百尺竿头
悬崖撒手
绝后再苏
过祖师关
破重关
透牢关
悟后重修
悟后自休
悟后度人
开丛林
正法久住
护正法眼藏
发广大心
十界因果浅录
三科
一大悲
二大愿
三实行
十大章
第一修地狱因
第二修饿鬼因
第三修畜生因
第四修修罗因
第五修人道因
第六修天道因
第七修声闻因
第八修缘觉因
第九修菩萨因
第十修佛道因
法语
法语
住持法席警语十则
临济钟板
千字偈
千字偈文
大悲缘起
朝夕发愿文
附自行录
|
內容試閱:
|
宗门谤教
宗谤教一
谤云:一切经教,首由悟心,再可宏教。始效世尊雪山悟道,鹿苑谈经之先范,势必先入禅宗,深悟心理,方为大功。果能先宗而后教者,教理之妙,皆从悟心流出,随发一言,无不是教。
解谤曰:大悟者,惟佛一人,其他皆次之。能在末法世中,为人解说一句半句佛经,令人种大善根,拥护三宝者,此人即与如来现身说法无异。杂录云:其人戒定虽羸劣,善能说法利多人;若人供养此人者,胜供十方一切佛。斯人不但与佛无异,足可胜过诸佛无疑也。
宗谤教二
谤云:佛说一切法,皆为治病之药方。讲教者,善能说得药方倒背如流,与自己身心习气,尚未动着。依文解义,乘戒教人,利养名闻,终其身而不懈。似此,不但人之大病不能医,及自己转身之重恙将何能治?
解谤曰:如来经教,只要有处可宏,有人可听。宏教者,尽量发挥,终身不懈,不顾他人解否,不顾自己升沉,以利人为事业,以宏法为家务,不但今生如是行,及世世生生亦如是行。众生虽广,不难度尽,诚大菩萨乘愿再来人也。
又谤云:听教者,学经之广,记忆之多,尽毕生之能,只许是个读药方之学者,直到自己生死大病到来,满腔佛法,一腹学才,不能医治,悔何及乎?
解谤曰:学教之人,尽一生能力苦学者,近时鲜得其人。只要将佛所说治众生生死大病之药方,读熟记取,观机逗教,尽此一生,置身教海,别无他事,此人真法门龙象。次则能学一年半载,或一日半日,极至于学得一句半句者,现身为学地,佛法之良材,转身为弥勒,成佛之爱子,首会得度,幸何如之。
宗谤教三
谤云:纸上学道,终是入海算沙,说食不饱,任是讲得天花乱坠,终与自己没交涉。
解谤曰:能在纸上学道者,终许是个道人,其为藉教明心何。假使世谛流布之庸人,逼他入海尚难,算沙其可得乎?说食不饱者,切望尽世间人说食,不容片刻间断,极至于废寝忘飧说食。不饱者,不求饱,只求说食也。如是我佛之大法,将末世一切众生,一网打尽,快也何如?不愿入海者,不肯说食者,今日大有人在。
又谤云:如梁之云光法师,金陵说法,天雨宝花。不遵佛制,误食牛肉。人问法师:“食肉可有报乎?”答曰:“食而不食。”转身变牛,犁耕鞭挞。识者问曰:“今日可是疼而不疼乎?”该牛闻之,双眼泪流,如雨直下。
解谤曰:云光法师乃大菩萨现身说法,感天雨花,诚非细事,今古可有一二者乎?更对于末世不信持斋之人,显示身后定获果报,故示现身前食而不食,身后疼而不疼之铁证。实是痛念行人,悲愍有加,令人知因识果,感报毫不差殊。庆哉!云光法师者,真显扬密化之大悲菩萨也。
宗谤教四
谤云:教下说得一丈,不如宗门行得一寸。一丈之说,如风过树;一寸之行,点地实行。果能说之于口,行之于心,如是言行相应,何道不成?单说不行,如说过不改。
解谤曰:说多乃虚,行少即实,诚然!要知学得多,说得多,记得多,讲得多,一则代佛行化,一则言说即行。此语人难尽信。类如大风过树,树不动,则言不关心,由风不动树也。风既动树,言必关心,不但口行,心口并行也,岂非铁证乎?
又谤云:说得顽石点头,不能逃阎君手。若能藉教明心,明心之法,不以说代之,必依明心之法行之,可得无咎。
解谤曰:讲经、听经、看经、拜经、疏经、注经、印经、请经,悉名为行,人果不信,且看晋之道生法师。因人谤一阐提人无佛性,道生法师言有佛性,争持不下,道生法师即弃讲入山。一日思一阐提有无佛性义,对石立誓曰:“一阐提若无佛性,石不能动,若有佛性,石即点头。”生公讲到有佛性否,顽石如人,点头数下。如是迄今,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古语。言说即行,早逃阎君手。证验者何?能说到无情之顽石点头,阎君见之,骇得魂飞天外,恐阎君早落法师之手矣,明也。宗门谤教之伎俩,不值一解,诚然也。
教谤宗
教谤宗一
谤云:坐香门庭之人,尽是装模作样,外面说真禅,关门睡大觉。规矩之大,法则之细,一棒之疼,一喝之恶,诚不解也。
解谤曰:宗门一法,行之在人。欲了生脱死,成佛作祖,直令龙天拥护,举世赞扬,为宗法师,为人天范者,惟禅宗为最。
其他廛市之禅师,抛头露面,足使世人讥谤,大好佛法,因之牵连。加之乡村之僧者,奇形秽迹,直听闻士摧残,整个僧伦为之毁辱。岂知宗门严范,向上传持,大戒密修,身心寂定,语默动静,细行威仪,惨淡经营,以道为念。黄烟纸烟,离远其身,牙刷香粉,首遵其戒。破衲为弃世之荣,苦食乃续佛之行。忽然掉面,知犯心规,倏尔私言,愧违恒约。其他荤酒赌钱,世行之事,从未预闻。至此,方知小庙,难安道念之身,竟住丛林,适合伽蓝之范。循规蹈矩,作样装模,从今放手学人,大作宗门进取。欲修用心之法,必求棒喝加持,大规矩以制身,小法则而率性。要知毒棒之疼,打落千生重障,猛喝之痛,吼开万劫痴迷。故古云: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息狂心,是也。凡我同仁,共遵禅范,悉入宗门,遐迩赞为高超之士,檀护敬为福田之僧。
再则日行用心之法,刻定时间,或行或坐,当有一定规矩,使身不乱,其心则安。如行香时,一则锻炼动中工夫得力与否;一则坐久成疲,必行动以振作精神;一则饭食经行,免身受困。行坐之利,曷可言宣?
又谤云:禅和子开口,不是胡说,便是乱道。如此看将来,佛法无人撑,一定还是倒。
解谤曰;禅宗行门,了无开口处,不但胡说乱道不宜,正说直言亦不许。何以故?语言道断,心行处灭故也。人能达到道断处灭处,何止末世之正法,实佛世之正法,何倒之有?
又谤云:甘作哑羊僧,反说僧中宝,问他用心处,只是把手摇。不识者赞他,必定有大道,堪笑宗门人,尽是做假套。
解谤曰:羊子哑口,一生不能叫喊,禅和子称哑羊僧者,似嫌客气。何以?该僧岂能一生无语耶?人问佛法不能答,或问经义不能辩,称为哑羊僧者,大非也。实因参禅人,首舍一切文字语言,佛经祖语,诸家著作,一舍干净。若舍不净,名为杂毒入心,最障道念。可怜为道心切,多年不敢忆及之文字问答,今被不明真修行苦衷之人,一问不能稍答,急忙弄个哑羊僧的帽子,拦头一砍。直使道念坚强,远消人我,向道一会,工夫尚在。道念稍微之人,不能答辩,已大惭愧,再加一哑羊之谤。
呜呼,道念消亡,人我陡起,互相乱斗,羊何能哑耶?再则工夫用到得力处,闻声见色,如痴若呆,不识者以为做假圈套,悲夫。更有不通文字经教之禅者,亦不能轻视,一旦发明己躬大事,一口吸尽海水,一拳打破虚空,诚宗门常事,何可概论也?
教谤宗二
谤云:末法浇漓,人心日下,有志僧众,赶急听经学教,不可偏执修禅。习禅者,独善其身,自尚难利,何能利人?当知五浊世人,正知沦陷,邪见转深,若无佛教挽救人心,遍地尽成黑暗。学教乃宏法利生,参禅独修心利己。禅门之众,不是大木瓜,即是来呆王,放参桶,瞌睡汉,满目皆是。被人一问,不是闭目藏睛,即是满口支吾,将何以挽大教?复何以救人心?至嘱学教人,不可错入门墙,不但难成法器,反而有误终身。
解谤曰:末法人心,正知者少,邪见者多,恰用宗教两门之法治之,正当其机。何以故?教能纠正人心,开示正见,使不受五浊浇漓之世流转,宗能空圣凡,了阶级,使不受迷悟沦陷之境遮瞒,庶免悠游六道,辗转三途,岂不宗教两宏,转恶世而成佛世,改人心而成佛心?互相赞誉,何谤之有?
解谤曰:大木瓜,来呆王,此语实是,并非谤也。何以故?参禅人参到无念即无情,如木瓜似,无知即无爱,如来呆王似。放参桶,大似宗门关棙子。何以故?如心依身有,身依地有,地依空有。空空则地空,地空则身空,身空则心空,许是心空及第也。又如放参依桶有,桶依箍有,箍依木有。木空则箍空,箍空则桶空,桶空则放参空。果是心空及第,桶底脱落的汉子,可许叫个放参桶。否则顾名有余,思义莫及。
解谤曰:瞌睡汉非也。世人冲盹打呼,由根劳身倦,五阴盖覆,正念被昏黑而沉没于睡眠矣。参禅人远尘离垢,不住身心,有记无记,悉不忆及,不但身离,心亦离也。人若见之如昏睡,听之若呼声,非大有具眼者,不可同日语也。
昔四祖访牛头山懒融禅师,将到门,见虎作怕势。融云:“还有这个在。”四祖在蒲团上书一“佛”字,请懒融坐。融曰:“佛能坐么。”四祖曰:“汝还有这个在。”至夜深,懒融让禅床与四祖睡。四祖睡下,一夜呼声如雷震耳。懒融静坐,一夜捉虱子,掷地伤脚,虱子哭声叫喊,四祖在呼声中,闻之动念。次早起时,互相争吵。懒融云:“我因你是客,让床与妆眠,一夜呼声不断,令我眼不欲闭。”四祖云:“我眠一夜,半刻未睡着,被你打叉,通夜不安;汝坐蒲团,忙捉虱子,抛掷地下,脚伤手跛,虱子哭声如雷,吵得我不安席枕。”两人嘲闹不已,一位说打呼打叉,一位说虱子哭声打叉。
试问睡着打呼,闻得虱子哭,此瞌睡汉,即宗下人。寄语谤者,可效尤否?汝能做到呼声中闻虱子哭,谤可得乎?
教谤宗三
谤云:八万四千法门,诸佛无量妙义,皆世尊亲口宣扬。独禅宗一法,自称教外别传,不知出何经典?大谬迄今,莫可言喻。又佛祖心法,传至二十四祖师子尊者,该尊者遭难惨亡,法随断灭,后之续法,未是真传。禅宗之源,流而复竭,何称教外别传乎?
解谤曰:禅宗教外别传一法,由凡夫顿同佛体,不落圣凡阶渐,超佛越祖,直透法身之大法。何以?未悟以前,不与教乘合,全教即宗。大悟以后,不与宗乘合,全宗即教。不与教合者,正用心时扫一切法,离一切心,绝语言,空文字,专办己事,何教之有?此名教外别传之宗。不与宗合者,发明以后,立一切法,发一切心,随机利世,何宗之有?此名宗外别传之教。
要知教该名相,必绝相以安名,乃如来正教。宗本无心,必离心而立相,乃达摩正宗。又宗外教外,互相别传,不容互谤者。宿植教因,闻教生欢,宿植宗因,闻宗生信。教因感发,必喜听教宏经,宗因感发,必喜修禅习定。前种之麻,今必得麻,无复得豆也。
尚望有志之士,闻得宗之教外别传,也尽力赞扬,教内同传,亦尽力赞扬,方许免谤法之愆。否则不但毁后果,正是毁前因。因果俱谤,感报之恶,令人吐舌。
复明教外别传之事相有二:
一、灵山会上,百万人天大众敷坐听法之际,如来欲传心印,拈优钵罗花举示大众,大众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彻悟拈花之旨。至是如来正示传心,迦叶同时见性,如千里一箭,正投锋尖;如远拾一函,正合斯盖。拈花微笑相同,传心悟心相印,此正未开口前事,故云“教外别传”也。
二、禅宗旨趣,先离文字,即一切经典;再离语言,即一切言教。远绝视听,即可参禅,亦名“教外别传”也。
解谤曰:“二十四祖遭难法随断灭”等语,据历代诸祖语录通载,尽云非也。今将师子尊者前后三代略出:
第二十三代鹤勒那尊者,月氏国人氏,得法摩拏罗尊者,后行化至中印度国。彼国王名无畏海,崇信佛法。舍次子名师子,投鹤勒那出家。因问答顿悟,即入佛慧。
是时鹤勒那尊者忽以手指东北,问云:“是何气象。”师子曰:“我见气似白虹,贯乎天地,复有黑气五道,横亘其中。”鹤勒那曰:“其兆云何?”师子曰:“莫可知矣。”鹤勒那曰:“吾灭后五十年,北天竺国当有难起,生在汝身。吾将灭矣,今以法眼付嘱于汝,善自护持。”乃说偈曰:“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师子比丘闻偈毕,后问鹤勒那:“我将遭何劫难?”鹤勒那即密示之,随入灭已,即后汉献帝二十年己丑岁也。
师子尊者,中印度人。得法游方,至罽宾国,化度讫,欲求法嗣,遇长者引其子,问尊者曰:“此子名斯多,生下左手捏拳未舒者已十余年,请尊者示其宿因。”尊者睹之,即以手接曰:“可还我珠。”童子即开手奉珠,众皆骇异。
尊者曰:“吾前世为一僧人,有童子名婆舍,为我侍者。一日我赴西海应供,受斋襯之珠,交付童子。持之未久,死未交吾。今时还我,理固然也。”长者遂舍其子斯多出家,尊者即与受具,以前生名婆舍,今生名斯多,仍名婆舍斯多。师子尊者向斯多曰:我师密有悬记,罹难非久。如来正法眼藏,今转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尊者说偈已,以僧伽黎衣密付斯多,随机演化。
斯多受教,直抵南天竺,当中国魏齐王芳元始八年丁卯岁也。师子尊者以难不可免,留罽宾国。时有本国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一名多都落遮,学诸幻术,欲共谋乱,即盗穿出家衣服,潜入王宫。欣然曰:“如事不成,即罪归佛子。”二人计谋已作,事即败露。
王果怒曰:“吾素归心三宝,僧人何乃构害,一至于斯。”即命破毁伽蓝,祛除僧众。复自秉剑,至师子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否?”尊者曰:“已得蕴空。”王曰:“离生死否。”尊者曰:“已离生死。”王曰:“既离生死,可施我头。”师子曰:“身非我有,何吝于头?”
王即挥剑,断尊者首,涌出白乳,冲高数尺。王之右臂,随即堕地,七日而终。师子尊者付婆舍斯多正嗣外,傍出达摩达,四世二十二师。师子遭难时,即中国魏之高贵卿公己卯岁也。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罽宾国人。遇师子尊者,显发宿因,密受心印。后适南天,至中印度国,王名迦胜,敬礼供养。时有外道,号无我尊,与尊者论议,互相辩问。如是五十九番,外道杜口无语,立即信伏。正是时,婆舍斯多尊者忽面北合掌,痛哭曰:“我师师子尊者此时遇难,实可伤焉。”即辞王南游达于南天,潜隐山谷。
时彼国王名天胜,迎请供养。王有二子,一子凶恶,一子和柔,长生毛病,尊者即说因果,王释所疑。是时斯多正与王谈论,有咒术师,欲私谋害斯多,即置毒药饭碗中。斯多尊者知而食之,咒术师自反遭祸,继即悔过,投尊者出家,祖即与受具。
后六十年,迦胜国王之子名德胜即位,复信外道,致难于斯多尊者。德胜国王太子不如蜜多进谏王前,请赦出囚,亦招王禁。王问斯多尊者曰:“我国素绝妖讹,师所传者当是何宗?”斯多尊者答曰:“王国昔来,实无邪法。我所得者,即是佛宗。”王曰:“佛灭已千二百年,师从谁得?”斯得尊者曰:“饮光大士亲受佛印,辗转至二十四世师子尊者,我从彼得。”王曰:“予闻师子比丘,不免于刑戮,何能传法后人?”斯多尊者曰:“我师难未起时,密授我信衣法偈,以显师承?”王曰:“其衣何在?”斯多尊者即于囊中取出呈王,王命焚之。五色光腾,薪尽如故。
王即追悔礼忏,幸喜师子尊者真嗣既明,乃赦太子,太子遂求出家。婆舍斯多问太子曰:“汝欲出家,当为何事?”太子曰:“我若出家,不为他事。”婆舍斯多再曰:“不为何事?”太子曰:“不为俗事。”婆舍斯多曰:“当为何事。”太子曰:“当为佛事。”婆舍斯多曰:“太子智慧天至,必诸圣降迹。”即许出家受具。婆舍斯多曰:“吾已衰老,安可久留,汝当善护正法眼藏,普济群有。”听我偈曰:“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本性,无道亦无理。”
说毕,不如蜜多闻偈,再启祖曰:“法衣宜可传受乎?”祖曰:“此衣恐身遭难,假以证明。汝身无难,衣谨保存,传诸后世。”不如蜜多闻语作礼而退。祖即现诸神变,化火自焚,平地舍利,竟高一尺。德胜王建浮图而秘之。当东晋明帝太宁三年乙酉岁也。
世谤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云:未传法而遭劫难。今将师子尊者前后三世,传法事实,敬谨录出,俾明真相,力免谤者误坠沉沦,否则谤人谤法之大过诚自招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