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848:欧洲革命之年
》
售價:HK$
196.9

《
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精装刷边版,黑塞自传式小说)
》
售價:HK$
49.5

《
东岸纪事
》
售價:HK$
86.9

《
财富聚变时代: 发掘逆周期的生存智慧
》
售價:HK$
85.8

《
组合数、递推序列与同余式
》
售價:HK$
184.8

《
自由之困: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
》
售價:HK$
107.8

《
零号琴(日本科幻大师飞浩隆花十年写的长篇代表作!2019年星云奖*佳长篇小说得主!)
》
售價:HK$
99.0

《
鼓楼新悦.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
售價:HK$
83.6
|
編輯推薦: |
突破信息壁垒,重构循环经济价值链——本书从技术许可、企业社会责任等多维度切入,系统性解析信息策略在再制造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为政策制定与企业实践提供创新决策框架。
|
內容簡介: |
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废旧产品带来的经济与环境问题,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进行管理,许多企业也响应政策积极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但现阶段的回收再制造过程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本书在以往文献、现实案例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着眼于信息策略下产品回收再制造的决策研究,将信息策略引入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中,考虑技术许可、渠道入侵、学习效应、企业社会责任等因素,对信息策略在再制造供应链中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
|
關於作者: |
黄燕婷,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运营管理、绿色供应链、共享经济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管理学领域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多篇。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再制造概述
2.1.2 闭环供应链
2.1.3 博弈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闭环供应链中的回收再制造研究
2.2.2 供应链中的信息策略研究
2.2.3 供应链中的技术许可研究
2.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信息共享下闭环供应链的再制造策略研究
3.1 问题描述
3.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3.3 制造商再制造模式
3.3.1 无信息共享模型
3.3.2 零售商与制造商信息共享模型
3.3.3 零售商与供应商信息共享模型
3.3.4 零售商同时与制造商和供应商信息共享模型
3.4 供应商再制造模式
3.4.1 无信息共享模型
3.4.2 零售商与制造商信息共享模型
3.4.3 零售商与供应商信息共享模型
3.4.4 零售商同时与制造商和供应商信息共享模型
3.5 比较分析
3.5.1 信息共享的作用
3.5.2 两种再制造模式的比较
3.6 数值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许可下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4.1 问题描述
4.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4.3 模型构建
4.3.1 无再制造模式
4.3.2 制造商再制造模式
4.3.3 经销商再制造模式
4.3.4 第三方再制造模式
4.4 比较分析
4.4.1 信息共享对技术许可费的影响
4.4.2 信息共享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利润的影响
4.5 数值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许可下考虑制造商入侵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5.3 制造商再制造模式
5.3.1 无入侵无信息共享模型
5.3.2 无入侵有信息共享模型
5.3.3 制造商入侵无信息共享模型
5.3.4 制造商入侵有信息共享模型
5.4 第三方再制造商再制造模式
5.4.1 无入侵无信息共享模型
5.4.2 无入侵有信息共享模型
5.4.3 制造商入侵无信息共享模型
5.4.4 制造商入侵有信息共享模型
5.5比较分析
5.6 数值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许可下考虑学习效应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6.1 问题描述
6.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6.3 无再制造模式
6.3.1 无信息共享模型
6.3.2 有信息共享模型
6.4 原始设备制造商再制造模式
6.4.1 无信息共享模型
6.4.2 有信息共享模型
6.5 第三方再制造商再制造模式
6.5.1 无信息共享模型
6.5.2 有信息共享模型
6.6 比较分析
6.6.1 信息共享与学习效应的作用
6.6.2 不同再制造模式的比较
6.7 数值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企业社会责任下考虑双渠道回收的闭环供应链信息策略研究
7.1 问题描述
7.2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7.3 模型构建
7.3.1 不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型
7.3.2 线下渠道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型
7.3.3 线上渠道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型
7.3.4 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同时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模型
7.4 模型分析
7.5 成本分摊与收入共享机制
7.5.1 成本分摊机制
7.5.2 收入共享机制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3章相关内容
附录2 第4章相关内容
附录3 第5章相关内容
附录4 第6章相关内容
附录5 第7章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