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黑暗时代的哲学家(哲学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面对历史的洪流,哲学何为?)
》
售價:HK$
85.8

《
国魂 : 甲午( 全三册)
》
售價:HK$
178.2

《
我想当数学家
》
售價:HK$
153.8

《
产业变局与四个“铁三角”(精准锚定产业演进方向,高效挖掘变局创新机遇)
》
售價:HK$
63.8

《
游戏直播简史:重塑游戏、电竞与情感经济(薄荷实验)
》
售價:HK$
101.2

《
引凤归(全2册)
》
售價:HK$
76.8

《
夜之屋(电话铃响起时,不要回答!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挑战全新恐怖题材)
》
售價:HK$
53.9

《
雅克·德里达访谈录(德里达亲口讲述,颠覆常规的智慧结晶!追忆福柯、拉康、阿尔都塞,谈论解构、性别、素食主义、政治正确……用哲学思考回应历史与当下)
》
售價:HK$
87.8
|
內容簡介: |
圣人?万世师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在杏坛面对弟子坐而论道。在宫殿面向国君侃侃而谈。站在山川之上,面向流逝的河水,追寻生命的真谛。
无处不在的孔子是谁?真实的孔子在哪?
记载着孔子言行的《论语》,在字里行间,在与弟子的对话中,都能客观地反映出孔子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在《〈论语〉中的孔子》一书中,杨教授回到《论语》本身,从孔子的言行中挖掘线索,通过生动深入的分析,揭示孔子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他在困境中的抉择,将这位智者、哲人从神龛中请下来,将他还原成一位有血有肉的、充满现实关怀与敏锐洞察的真实的人——他在礼坏乐崩的滔滔乱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去关注个体不可剥夺的尊严和福祉。他立足现实,思考未来,胸怀天下,不因困境改变心志,将人文关怀融入社会秩序的建构,致力于通过恢复礼乐制度来重建纲常。
|
關於作者: |
杨逢彬,1956年生,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和文献学家,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杨逢彬教授为国学大师杨树达先生之孙、文史名家杨伯峻先生之侄,家学渊源深厚,先后跟从夏渌先生、郭锡良先生求学问道,长期致力于儒家经典的诠释与传承。所著《论语新注新译》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并入选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书目。所著《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获王力语言学奖。
|
目錄:
|
目录
一 孔子的家世、童年和成长背景/001
1.家 世 /001
2.父母和童年 /004
3.出生前后发生的事儿 /009
4.邹鲁之风/013
二 从成年到三十而立 /018
1.愈挫愈勇 /018
2.教书育人的起步 /026
3.向老子请教/033
三 齐鲁之间 /040
1.来到齐国/040
2.在齐国的遭遇/046
3.遇见季札 /053
4.在鲁国无所作为 /056
5.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060
四 外交内政的作为 /066
1.从政的前夜 /066
2.担任中都宰和司寇 /072
3.外交上的成就 /074
4.与鲁国贵族斗智斗勇 /078
5.弟子们脱颖而出 /081
6.鲁国气象一新 /085
7.弟子公伯寮的行径 /087
五 初到卫国 /090
1.继承发扬晏婴的思想 /090
2.出 走 /097
3.决定去卫国 /100
4.到了卫国 /106
5.第一次离卫 /109
6.慎言战争 /110
六 仍在卫国 /114
1.过匡城被围困 /114
2.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119
3.仍然回到卫国 /122
《论语》中的孔子
4.在鲁国无所作为 /056
5.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060
四 外交内政的作为 /066
1.从政的前夜 /066
2.担任中都宰和司寇 /072
3.外交上的成就 /074
4.与鲁国贵族斗智斗勇 /078
5.弟子们脱颖而出 /081
6.鲁国气象一新 /085
7.弟子公伯寮的行径 /087
五 初到卫国 /090
1.继承发扬晏婴的思想 /090
2.出 走 /097
3.决定去卫国 /100
4.到了卫国 /106
5.第一次离卫 /109
6.慎言战争 /110
六 仍在卫国 /114
1.过匡城被围困 /114
2.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119
3.仍然回到卫国 /122
《论语》中的孔子
九 最后的“从政” /188
1.孔子的气话 /188
2.季孙的忧虑 /192
3.这也是一种参政 /194
4.循循善诱 /195
十 年轻一代成长起来了/203
1.年轻的弟子们 /203
2.子 游 /205
3.子 夏 /208
4.子 张 /212
5.曾参(上)/216
6.曾参(下) /221
十一 最后的岁月 /226
1.孔子与《春秋》 /226
2.孔子与《诗经》 /229
3.颜渊的永远离去 /233
4.子路“不得其死” /238
5.高柴躲过一劫 /242
6.哲人其萎 /243
7.历史的回声 /247
参考文献 /2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