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陪我们走最长一段路的,就是家人。
我们都善待了生活,也珍惜了彼此。
我们永远想念,永远不要相互遗忘。
一部怀念母亲的深情之书,一部追忆亲人的沉静之书,一部直面告别的透彻之书
一部洋溢着小津安二郎、是枝裕和、杨德昌亲情向怀旧电影风格的治愈温暖故事
◎ 中国式普通家庭共有的故事,写尽家族至亲的欢苦与忧甜。12篇亲情故事,呈现一种中国家庭令人怀念的原始样貌,让读者感受到年复一年的平常生活的力量。
◎ 你,了解自己的母亲吗?对于亲人的种种,你又知道多少?写给母亲,写给亲人,写给来不及说的爱和牵挂。关于误会与谅解,亲情与宽恕,在这本书里找到出口。
◎ 源于真实生活的亲情表达直戳人心。书中细碎平常的片段,柔软慈悲的小事,母亲,亲人,故乡,温柔贴肤式的记录简单却有热力,家庭与生活的悲欢是相通的。
◎ 与其遗憾来不及好好告别,不如好好珍惜现在相处的每一刻。为平凡的亲情赋予意义,看完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们人生的遗憾少一点,对亲人用力陪伴,慢慢告别。
|
內容簡介: |
《慢慢告别》这部散文集,是作家不良生沿袭其前一部口碑之作《云上:再见啦!母亲大人》的亲情书写,全书分为上、下篇。在上篇中,重述了母亲的少女时代、青年人生、中年晚景、临终时刻及故去后的余音。她的青春,她的热爱,她的生活,竟在告别之后,才开始重新认识她。在下篇中,回忆了很少提及的父亲,亦以白描手法讲叙了外婆、大姨、大舅、小舅、兄弟等生命里的亲人故事,那份属于家族亲情的淡淡哀愁与喜悦,让我们看见年复一年的平常生活的力量。全书以苏北小镇的一对寻常母子横跨三十年的半生轨迹为脉络,杂揉形形色色的家长里短、世事聚散,呈现烟火人间的欢苦缩影,并全景展现了一幅中国式家庭群像画卷。
|
關於作者: |
不良生,青年作家,影评人。本名丁小军,出生于江苏小镇。已出版随笔集《继续走,继续失去的青春》《云上:再见啦!母亲大人》。
|
目錄:
|
上篇:
旧的夏日 002
干杯朋友 022
如蚁恓行 047
四个春节 089
最末一天 110
风清月明 131
下篇:
他的名字 156
如珍似宝 183
海边的兰 211
家族之树 236
烛若有光 263
夜河浮舟 287
后记:
坐慢车的人 308
|
內容試閱:
|
后记:坐慢车的人
这本书,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如此私人化的亲情书写了。
七年前,我写完《云上》,那些碎片式的记录,吉光片羽的思绪,被凝聚成了厚而重的一份纪念。我知道它们终会在某天从记忆匣子里再次翻开,轻柔而小心翼翼地,以别的什么面貌、语气、姿态被重新叙述,像一个个被圆整、浑融讲出来的故事,河流般流淌。
于是,就有了《慢慢告别》。
在《慢慢告别》上篇里面,我重述母亲的少女时代、青年人生、中年晚景、临终片刻和故去后的余音,以及去描述一个人当失去至亲之后,这些年岁是怎样在人间走了下去,活了下去;在下篇中,写了之前甚少提及的生身父亲,也有与外婆、大姨、大舅、小舅、表弟等关于人类情感关系的记录,是一个家族的世代缩影。
故而在《慢慢告别》上篇,会读到它与《云上》的某种传承映照。我在书写的过程里,既是渡河的人也是被渡的人,划着桨,送往对岸。从《云上》到《慢慢告别》,从河流的这一岸渡到了那一岸,完成了与母亲的告别,也告别了从前那个耽溺往事的自己。
《慢慢告别》下篇继续书写亲情,尝试去记录生活在苏北小镇上的母系家族里的亲戚亲眷。家长里短、世事聚散,每个人在各自运行的生命轨迹里过完半生或一生,或老或死或已走远。当那些人世间的烟火与欢苦被留了下来,道了别的,依然留在了心肠里的。
这些关于亲情的告别,有不得不,有不甘愿,有挽留,有叹口气放开了手。它们虽被分为上篇、下篇,却不是割裂和独立开来的,它们相互关联、彼此交集,下篇里的人会提前在上篇出现,上篇里的人也会在下篇“还魂”。这一对横跨三十年生命脉络交集的寻常母子,在一页页中国式家庭群像的纸卷里,细密层叠,萦绕生长。
二○一五年的秋天,某天我在电影院里无声息地落泪。那部电影里头,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他们要坐慢车,妈妈告诉他,车慢一点,妈妈陪他的时间就长一些。那一年春天,也是母亲故去的时日。
后来我也选择成为一个坐慢车的人。有一天我抬头望着天上缓缓飘过来荡过去的云,看着车窗外一棵棵迎面扑过来又很快交错消失的树,觉得自己也仿佛一个坐慢车的人。只是没想到“告别”是一个这么缓慢的过程。缓慢到,今年已是母亲离去的第九年了。
我在坐慢车告别的旅途中,时常有些舍不得,有些惘然,也有些难以消散、笼罩荒野的哀愁。每个人与家族、亲情、母亲的告别都是一门课程,我尚未学成,但还是得仰起脸来,噙着泪笑着,挥挥手,踏上各自人生前行的那一节车厢。
庆幸坐的是慢车,于是这种种告别的情意也更加绵厚了些。
这本书写于二○二二年初春至深秋,写完《慢慢告别》之后,将自我缝缝补补愈合了一些,慢车也已送行去往下一程。
最后一次像这样将私人化的亲情叙述赤诚表达、袒露真心,往后或许会去写小说,写剧本,写别人的故事。但也会狡黠地藏躲在别处,在别的时空,别的山川与河流、相遇与别离、欢苦与哀愁里,用别人的名字和情节,不动声色地聊起自己与母亲、家族的从前的事。
假如某天你读到似曾相识的人世风尘——嘘,那个时刻,也就是我跟母亲、跟你们,又重逢了。
2023年2月12日 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