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霍乱之书

書城自編碼: 38062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叔本华 著,齐格飞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77604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6.7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8.9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9.0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81.7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12.7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8.2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62.7
《中国哲学史新编(手绘插图版)》
+

HK$ 66.7
《尼采:反哲学(人文科学译丛)》
+

HK$ 66.7
《美学权力(“轻与重”文丛)》
+

HK$ 66.7
《力量:美学人类学的基本概念(“轻与重”文丛)》
+

HK$ 55.2
《数字与塞壬:解读马拉美(人文科学译丛)》
+

HK$ 67.9
《导读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編輯推薦:
《霍乱之书》是叔本华手稿系列之一种,选自胡布舍尔编五卷本《叔本华手稿》第4卷,收录了叔本华从1830年到1860年之间的随笔、哲学思考片段和评论。叔本华于1831年8月为了躲避霍乱从柏林抵达法兰克福后,撰写一本新的思想笔记,取名为《霍乱之书》(Cholerabuch),因为“写在逃避霍乱的路上”。在叔本华哲学形成的过称中,《霍乱之书》连接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卷和柏林时期的《讲演录》,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中的部分话题做了预备性思考,比如,《霍乱之书》的开篇讨论的“性爱形而上学”,随后的“续写有关意志优于智力的论述”,都部分地被拆解、改写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等书之中。但是,《霍乱之书》的价值体现在能让读者窥探叔本华在思考一些重要哲学话题时头脑里的原始想法,而且体现在那些被他自己放弃、修改乃至不愿公开示人的东西,这些内容巧妙地透露给我们一个不知道的叔本华,甚至叔本华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叔本华。
《霍乱之书》的优点是材料的文献价值独一无二,行文结构比较松散,内容广泛,既有非常扎实与深刻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上学思考,也有对人和人性的挖苦与嘲讽,针对当时的流行哲学概
內容簡介:
选自胡布舍尔编五卷本《叔本华手稿》第4卷上,收录了叔本华从1830年到1860年之间的随笔、哲学思考片段和评论。行文结构比较松散,内容广泛但可读性非常强,不需要太多的哲学专业知识便可以欣赏。既有非常扎实与深刻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上学思考;也有对人与人性的挖苦与嘲讽,针对当时的流行哲学概念与风潮的批判;还有箴言与抒情札记。
關於作者: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和补遗》等。
目錄
导.言
1~7
导读及检索
8~19
霍乱之书
1~181
附.录
182~228
1.《熟思集》(节选)
182~188
2.《集萃》(节选)
188~211
3. 1811—1817 年手稿中的音乐哲学
211~228
参考文献说明
229~237
术语表
238~253
后.记
254~255
內容試閱
导.言
1831 年8 月,柏林当局通告市民,一个夏洛滕堡的水手因感染霍乱去世,由此揭开了往后数十年里霍乱反复肆虐这座首都城市的序幕,仅从1831 年9 月到1832 年2 月就有1400 多人罹难。作家古茨科(Karl Gutzkow )此时从事为报社撰写新闻稿的营生,作为亲历者,他写道:
现在我们的大部分目光都聚焦在现实来袭的霍乱上……关于第一宗霍乱个案的进一步情况真可谓悲喜交加……人们从来没有想到霍乱有可能会传到夏洛滕堡,当地的王宫已关闭,数辆运粮车也已驶往,理由是此处突然传出消息说一个水手感染霍乱死亡。警察们……紧急赶往,自豪地意识到自己是抗击瘟疫的第一批人,起到了些许作用。守卫夜晚从接驳船取走已入殓的死者,然而第二天人们察觉……一切都完了,斯潘道的渔民从渔网里捞到一具棺材,由于它与斯普雷河接触过,人们闻吃鱼虾色变……目前,29 人患病,21 人死亡。人们抱怨本地医生毫无斗志、愚笨不堪:我们曾希望能从疫区派遣一些有经验的人过来,但是没有人注意过我们所担忧的事。公共气氛如今已冰冷至极,娱乐场所顾客寥寥,到处都见人在寻求庇护、收集羊毛腰带……佣人们都被遣散,某些食物的供给已完全中断。大家还顾不上考虑接踵而至的贫困生活会有什么后果。[1]
在疫情还没有蔓延到柏林前,叔本华曾自述:
1820 年后,我通过了资格考试,成为柏林大学的一名讲师,但我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尽管除去我外出的日子,直到1831 年我都还在授课表里躺着。
(Deu-XV:63)
1831 年霍乱第一次侵袭德国时,为了躲避霍乱,我暂且来到了法兰克福。因为这座城市当时幸免于难,而且我发现此地气候与舒适状况都特别符合我的要求,我便定居下来。(同上)
更令人称奇的是:
[1]Karl Gutzkow,Panorama einer Residenzstadt. Berlin 1995.
1830 年的除夕夜我做了一个梦,这个梦预示了我将死于这一年。——我6—10 岁时有一个年纪相仿的密友,一个经常一起玩耍的伙伴,他叫歌特弗里德·耶尼施。我10 岁在法国旅行时,他去世了。在过去的30 年中我极少会想起他来。——但是在那个晚上,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群男人站在原野上,其中有一个瘦瘦的、高高的成年男子,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认出他就是那个歌特弗里德,他热情地欢迎了我。这个梦催促我赶紧行动,于是1831 年霍乱刚刚侵入柏林时我便离开了。这个梦像是假设性的真理,也就是一个警告:这个梦在说,我若不走,便会死于霍乱。(HN IV:45)
叔本华于1831 年8 月25 日离开柏林,28 日抵达了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1832 年7 月移居曼海姆,次年7 月又迁回法兰克福,直至去世都没有再离开。从柏林抵达法兰克福稍稍安顿后,他在9 月5 日开始撰写一本新的思想笔记,取名为《霍乱之书》(Cholerabuch),因为“写在逃避霍乱的路上”。在叔本华哲学的生成历史上,《霍乱之书》承接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 卷和柏林时期的《讲演录》,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 卷中的部分话题进行了预备性的思考,比如,《霍乱之书》开篇讨论的“性爱形而上学”和随后“续写有关意志优于智力的论述”,都部分地被拆解、改写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 卷等书之中。但是,《霍乱之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能让读者窥探叔本华在思考一些重要哲学话题时头脑里的原始想法,还体现在那些被他自己放弃、修改乃至不愿公开示人的东西,这些内容透露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叔本华,甚至他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叔本华。所以,叔本华生前并没有将它出版的打算,读者最早能够看到的比较完整的手稿内容来自胡布舍尔(A. Hübscher)20 世纪编修的五卷本遗稿,约40 页;而齐格勒(Ernst Ziegler)2016 年编辑出版的《霍乱之书》则被扩充到了110 页。两个版本的区别在于,胡布舍尔只摘取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被叔本华提及的段落内容,包括他所有生前出版与未出版的著作、笔记、随笔等,优点是材料的文献价值独一无二,缺点是孤立无援,难以理解。齐格勒重新审读胡布舍尔没有采纳的部分,整理成文,包括被别的文献引用与改写,甚至更改过的段落内容,这样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更丰富与立体的面貌,但缺点是限制了读者理解与解释的空间。
鉴于此,译者特别编写了“导读及检索”,首先给《霍乱之书》的每一个段落或者内容可以合并的几个段落,都起了一个标题,力求简明易懂,然后把内容相近、主题相同的段落放到一个大的标题下,比如“性爱形而上学”“艺术理论”等,然后分别为这些被合并到一处的内容撰写简短的导读,方便读者阅读。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霍乱之书》涉及的话题,译者还从别的文献里节译了3 篇文章,因为《霍乱之书》并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作品,而是处在思考的河流之中,与其他文献一道汇聚成了总体的思想意识。当然,读者也可以完全抛开这些内容,随性阅读《霍乱之书》,当成优美的哲学散文欣赏。为此,译者在首次翻译时,努力尝试把每个段落看成是一段独立的哲学随笔,力求用顺畅的汉语表达,还原其内在的精髓。
关于书中一些汉语译名的选取,译文中附有相应的解释。译者选取译名的原则是既要照顾一般汉语文献里已经通行的做法,又要照顾叔本华使用时的特殊情况。尤其增加难度的莫过于叔本华作为一个近现代哲学流派的开创者,他本人未必十分清楚自己的哲学在义理上的划时代贡献,于是,他顽固地坚持选用已有的哲学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当在这些概念的名义下进行的思考与这个概念的原有意涵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他往往不是选择放弃并使用新的术语,而是试图挽救,结果不是消除了矛盾,而是增加了后来人领悟的难度。比如“意志”(Wille )在1814 年之前被他用来指代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关乎道德的活动,但是在1818 年之后,它指代一种被人感觉到的身体活动,而且更指向那个身体活动本身,即最直接被给予我们的,
不需要任何主体性参与就可得到的东西,它是我们解释
(auslegen )世界的最可靠钥匙。又比如“物自体”(Ding an sich )这个概念,他一直把它跟“意志”等同起来,可是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2 卷里作为物自体的意志,似乎已经不可能离开与现象的关系而被人理解与解释了,他在1852 年的通信里坦白承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因此,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译者在翻译中对部分概念的译名做了适当的调整,比如Wesen 一词,根据讨论语境、思考对象、表达内容的不同,分别选用了相对应的合适译法,而不是全部都译作“本质”。
“霍乱”这个可怖的名字,何以在马尔克斯与叔本华那里,分别成了一部文学著作与一本哲学笔录的标题呢?“霍乱”到底指代什么?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笔下的阿里萨第一次见到达萨,上吐下泻,头晕目眩,像染上了霍乱,53 年后,在悬挂霍乱黄旗的船上,阿里萨与达萨的结合让船长顿悟,“原来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霍乱之书》里,关于爱情,叔本华写道,“任何热恋中的愿望,哪怕短暂又匆忙,都带有些过分热情与超验的色彩,也就是说,至少在某个瞬间,当愿望被满足的时候,它便披上了无尽幸福的伪装,而当愿望好像落空的时候,则戴上了永恒伤痛的面具”,所以,“死亡毁灭了个体性”,但生命意志,“在所有事物中都是一个,并且是
同一个”。
也写在一个瘟疫肆虐的年代。
是为序。
齐格飞
2022 年春于长江之畔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