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HK$
76.2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HK$
61.6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李斯特的浪漫主义是甘泪卿、靡菲斯特、浮士德的糅合,
是单纯的心灵、黑暗的诱惑、光明的渴望的糅合。
他的音乐不是舒曼的内省,不是马勒的宣泄,
他是光影明暗交织的诗人。
|
內容簡介: |
《弗朗茨李斯特》是一本有关著名音乐家李斯特的传记,以众多熟人的语录、私密的信件和日记,生动展现了李斯特桀骜、浪漫的一生。
李斯特一直是音乐界谜一样的人物。早在童年时期,他就是展露出异于常人的才华高潮的演奏技巧,备受业界重视。他多情敏感的性格,使其深陷花团锦簇般的爱情中,同时也滋养了其独特的音乐。
李斯特创作的钢琴曲独树一帜、格调高雅,给浪漫主义音乐注入源源不断的血液,并以一种前所未闻的方式探索、发展着钢琴这一乐器的无穷魅力。他堪称是*的钢琴家,享有钢琴之王的美誉。
|
關於作者: |
在所有伟大的浪漫主义人物中,也许李斯特是对他同时代人以及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创新者;与我们今天一样,他公开演出时不用曲谱,全凭记忆演奏,没有依靠其他艺术家的协助;在音乐会的舞台上,他改变了钢琴传统摆放的位置,并最终发展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交响诗》。他是新音乐不懈的支持者,不断推动和演奏他所坚信的那些作品。
|
目錄:
|
序言 001
引言005
第一章 早年:奇才与神童013
第二章 重返巴黎与浪漫主义的波澜035
第三章 帕格尼尼、柏辽兹和肖邦057
第四章 玛丽达古075
第五章 离开玛丽111
第六章 卡洛琳冯赛因-维特根斯坦131
第七章 危机与慰藉165
第八章 三重生活177
第九章 暮年201
参考文献 221
致谢235
|
內容試閱:
|
李斯特既是传记作家的梦想,也是他们的梦魇。他 生来就极具天赋。显然,他注定会大放异彩、技惊四座。他从小就展现出一种深刻分裂的性格,因此招致不同的意见和评价。毫不出奇的是,李斯特非同一般的才 华正在于他性格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结出的果实是不稳定,甚至矛盾的。李斯特的生活与工作紧密相连,它们往往会激起人们不明所以的敌意,歇斯底里的不满,或者不加批判的奉承。
简单却复杂,天真却狡黠,心胸狭窄却包容过错, 李斯特复杂的天性总是需要人们的保护。无论是他最热切的崇拜者,还是猛烈的攻击者,还是他过于热情、感情用事性格的捍卫者,也包括那些性格敏感、对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理想化的传奇人物反应过激的人,如恩内斯特纽曼(Earnest Newman)。米德尔顿穆雷(Middleton Murry)的《女人之子》(Son of Woman)是一本研究D.H.劳伦斯的著作,从这本书的角度来说,纽曼的名作算不上是一种伤害。毕竟,他不是出于 个人的目的。但是,因为过于感情用事,他竭力展现的 完全是生硬、经久不衰却不大受人欢迎的事实,他认为李斯特无疑是机会主义者,其至高无上的重要性不过是庸俗。
真理向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冒着用似乎有点过时的心理学来分析的风险,我想说尽管李斯特的创作无疑来源于对宗教的热情和自命不凡这两种相互矛盾却可以 为人们所理解的因素,然而他的作品也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变幻无常与不和谐。他的人生经历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人们可以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看待它。李斯特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感到不满,比大多数艺术家要早得多,因此创造力成为他生活的动力。通过不断发展艺术,他找到了深深的慰藉,并用象征性和敏锐的方式解决这种不安。他强迫自己用惊人的速度和旺盛的 精力去创作,他的艺术是生命中刹那间细微变化的写照和结晶。虽然与肖邦相比,其作品水平难免参差不齐, 不够完美,但是它们也可以被看作是反映了更加豁达、更加宽宏和更加包容的精神。
此外,尽管艺术经常是现实的替代,远离日常生活、逃避现实是一种危险的幻想,但是在李斯特的身上,上述两点密不可分,是一种至关重要的互相激发,它加剧了他情绪的不断起伏、创造力的变化与折磨。因此,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不情愿地质疑 T.S.艾略特著名的假定艺术家愈企完美,感受与创造在他的身上分离得愈是彻底。可以肯定的是,李斯特主要的杰出成就正在于他绝不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家。李斯特在创作中投入的大量精力与他的生活方式给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痛苦,这一点也是附加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推论。尽管对许多艺术家来说,多年以后我们主要欣赏的作品通常是他们早年经历了强烈痛苦的产物,与任何一位作曲家一样,李斯特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极其扣人心弦的案例。他骤然染疾,避世隐居,不言而喻却清楚地表现了他失常且变化的心理状态。他一 生都在世俗的赞扬与精神的隔绝之间犹豫不决,本性中个人与公众两方面的不断冲突一直是他遭遇的众多危机的核心。这种内心的折磨奇异且最深刻的产物之一,便是他在晚年仍然对阴暗一面进行有争议的尝试,创作那些古怪、萦绕着的、具有严肃预言性的音乐。这一曾被 称作从内心的呼喊到内心的苦涩的惊人历程,是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最初遭到了许多反对者的冷嘲热讽;毋庸置疑,肤浅导致凋败。但是,《灰色的云》《凶兆,灾难》或者《葬礼小船1,2》(这些标题恰恰意味着李斯特晚年内心的悲伤与孤独)表明李斯特必然会踏上未知而勇敢的信仰之旅,他也乐于把这些创作称为他音乐的来生。李斯特坦承,他最终的夙愿是把长矛尽可能远地掷向无边的未来。
这种音乐也反映了李斯特有意识地尝试突破传统。 让顽固的保守派,例如巴赫和门德尔松震惊的是,他永 久地背离了传统。事后看来,他以令人难以企及的知识和远见把自己从平衡、对称和形式的束缚中释放出来。 相反,他自由地尝试这些新鲜而难以启齿的元素,例如无调音乐、不对称、不协和音以及惊人得似乎有悖常理的不完整。这一系列反复出现的创新构成了一些作品的核心部分,例如《梅菲斯特圆舞曲3》《梅菲斯特波尔卡》或《无调性的轻快小曲》,更进一步讽刺性地强调了音乐魔术般的技法和表现手法的巧妙奇特。面对这些 表面上的怪诞不经,李斯特的同时代人把他看作危险分子,认为他崇尚混乱,鼓吹自我放纵,而不是追求真正的艺术。这得等到下一代的作曲家,尤其是德彪西、巴尔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欣赏李斯特的勇气和远见以及他从内心深处对所处困境的不屑一顾。对于那些认为德彪西或者斯特拉文斯基式的革命只是展现生命中音乐性一面的人来说,李斯特独特而与众不同的作曲方法绝不会令人不安或者困惑。 现在,该由我们这个时代更全面地理解李斯特的品 质与个性,这样一个可以从脆弱中获取力量,从迷惘中诞生伟大的人。无疑,如果我们把李斯特看作是堂吉诃德那样被迫意识到生活中精神层面的人,或者一个饱受性格中阴影的困扰、自命清高的人,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他独特的天赋与其复杂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