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HK$
120.9
|
編輯推薦: |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连年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直到秦完成统一,百家争鸣,英才辈出,政经科技和学术文化等各方面,都有重大创新与发展。战国时代,变革了古代贵族统治的礼制,开创了秦、汉以後统一的局面。对此後二千多年,甚至直到今日的我国文化历史,影响远大。
然而,欲作战国史的深入研究,却有实质上的困难。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结果,造成现存史料残缺散佚,年代紊乱,真伪混杂。作为战国时代主要史料的《史记》和《战国策》二书,对于战国史事的叙述都很紊乱,许多重要历史事件连年代也混乱不清,甚至有些历史人物生存年代也有分歧的记载,因此,史料的整理与考订是非常必要的。
杨宽先生广采历代传世文献,近年文物考古中发掘出的简书、帛书、铜器铭文以及石刻资料,及晚近研究成果,对战国时代各国重要史事作全面的、系统的考订和编排,将原来分散杂乱、年代错误、真伪混淆的史料,作编年的整理和考订,使成有条不紊、真伪分明的史实文献,是研究、了解战国历史发展的基础性著作,具有永久性的学术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按年编辑史料,上接《左传》之终年,下迄秦之灭六国与统一,即起于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止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将原来分散杂乱、年代错误、真伪混淆的史料,作编年的整理和考订,使成有条不紊、真伪分明的史实文献。每年史料着重阐明当年之大事,包括纵横家所记纵横权变之掌故、游说辞与书信等。广泛采用各类古籍及近人研究成果,取材宏富,考辨精密,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
關於作者: |
杨宽(19142005),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一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
目錄:
|
前言1
凡例1
引论上篇 战国史料之鉴别1
一战国主要史料之特点1
二战国纵横家与诸子著作之史料性质4
三关于苏秦、 张仪、 乐毅等人史料之去伪存真8
四关于李悝、商鞅等法家史料之考订与辨伪19
引论下篇 列国纪年之考订23
一战国历法之验证23
二秦历法验证表28
三逾年改元与当年改元之礼制32
四秦日食纪年之验证40
五魏惠王年世之考订44
六田齐君王年世之考订54
七赵君年世之考订58
八韩君年世之考订63
九战国初期燕君年世之考订66
(十)宋君年世之考订68
(十一)越君年世之考订70
卷一 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四六八年至十六年公元前四五三年76
周贞定王元年76
二年81
三年无史料
四年82
五年83
六年86
七年86
八年87
九年无史料
十年无史料
十一年89
十二年92
十三年96
十四年96
十五年104
十六年104
卷二 周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四五二年至周威烈王十一年公元前四一五年118
周贞定王十七年118
十八年120
十九年无史料
二十年120
二十一年120
二十二年121
二十三年122
二十四年130
二十五年131
二十六年131
二十七年132
二十八年132
周考王元年132
二年133
三年无史料
四年136
五年无史料
六年141
七年141
八年142
九年144
十年144
十一年145
十二年145
十三年145
十四年146
十五年146
周威烈王元年147
二年149
三年150
四年151
五年151
六年152
七年152
八年153
九年153
十年154
十一年156
卷三 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四一四年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〇三年166
周威烈王十二年166
十三年168
十四年171
十五年172
十六年175
十七年175
十八年177
十九年181
二十年182
二十一年190
二十二年203
二十三年206
卷四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四〇二年至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三八一年214
周威烈王二十四年214
周安王元年215
二年215
三年219
四年220
五年222
六年228
七年234
八年234
九年235
十年236
十一年236
十二年237
十三年240
十四年244
十五年244
十六年246
十七年247
十八年253
十九年253
二十年255
二十一年256
卷五 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三八〇年至周显王七年公元前三六二年261
周安王二十二年261
二十三年263
二十四年264
二十五年266
二十六年267
周烈王元年268
二年271
三年272
四年274
五年275
六年276
七年277
周显王元年285
二年286
三年290
四年291
五年292
六年293
七年294
卷六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三六一年至十五年公元前三五四年299
周显王八年299
九年307
十年309
十一年312
十二年314
十三年319
十四年325
十五年347
卷七 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三五三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三四四年351
周显王十六年351
十七年361
十八年362
十九年370
二十年375
二十一年377
二十二年378
二十三年379
二十四年381
二十五年383
卷八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三四三年至三十五年公元前三三四年395
周显王二十六年395
二十七年397
二十八年403
二十九年406
三十年414
三十一年416
三十二年423
三十三年424
三十四年426
三十五年430
卷九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三三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三二二年445
周显王三十六年445
三十七年452
三十八年453
三十九年454
四十年456
四十一年462
四十二年465
四十三年466
四十四年467
四十五年474
四十六年476
四十七年485
卷十 周显王四十八年公元前三二一年至周赧王元年公元前三一四年)494
周显王四十八年494
周慎靓王元年501
二年511
三年518
四年534
五年538
六年543周赧王元年560
卷十一 周赧王二年公元前三一三年至七年公元前三〇八年569
周赧王二年569
三年587
四年601
五年615
六年625
七年628
卷十二 周赧王八年(公元前三〇七年)至十三年(公元前三〇二年)639
周赧王八年(639)
九年(664)
十年(680)
十一年(684)
十二年(687)
十三年(692)
卷十三 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三〇一年)至十九年(公元前二九六年)698
周赧王十四年698
十五年715
十六年726
十七年738
十八年747
十九年748
卷十四 周赧王二十年(公元前二九五年)至二十七年(公元前二八八年)764
周赧王二十年764
二十一年770
二十二年786
二十三年790
二十四年792
二十五年797
二十六年808
二十七年815
卷十五 周赧王二十八年(公元前二八七年)至三十年(公元前二八五年)828
周赧王二十八年828
二十九年850
三十年861
卷十六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二八四年)至三十五年(公元前二八〇年)875
周赧王三十一年875
三十二年892
三十三年899
三十四年905
三十五年913
卷十七 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二七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前二七四年)917
周赧王三十六年917
三十七年939
三十八年956
三十九年961
四十年963
四十一年964
卷十八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二七三年)至五十年(公元前二六五年)966
周赧王四十二年966
四十三年983
四十四年985
四十五年990
四十六年1000
四十七年1007
四十八年1008
四十九年1009
五十年1025
卷十九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二六四年)至五十九年(公元前二五六年)1039
周赧王五十一年1039
五十二年1046
五十三年1055
五十四年1060
五十五年1061
五十六年1070
五十七年1082
五十八年1086
五十九年1111
卷二十 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五年)至秦王政(始皇帝)十年(公元前二三七年)1116
秦昭王五十二年1116
五十三年1128
五十四年1129
五十五年1130
五十六年1131
秦孝文王元年1135
秦庄襄王元年1142
二年1145三年1153
秦王政(始皇帝)元年1162
二年1166
三年1168
四年1172
五年1174
六年1177
七年1184
八年1185
九年1190
十年1199
卷二十一 秦王政(始皇帝)十一年(公元前二三六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1206
秦王政(始皇帝)十一年1206
十二年1211
十三年1215
十四年1217
十五年1225
十六年1127
十七年1229
十八年1231
十九年1238
二十年1242
二十一年1248
二十二年1250
二十三年1254
二十四年1259
二十五年1262
二十六年1265
附录列国纪年订正表1273
|
內容試閱:
|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变革和创新的时期,从此变革了古代贵族统治的礼制,开创了秦、汉以后统一的局面。王夫之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是不错的。这时无论经济、政治和文化学术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新发展,对于此后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秦、汉以后,不但以小农经济作为立国的基础,是沿袭战国的成就;而且所有经济和政治上的重要制度,都是沿袭战国而有所发展的。战国时代文化学术上的光辉成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巨大,其中九流十家的学说与理论,可以说一直影响到了今天。
为此,我们对战国史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然而要作深入研究困难很大。因为现存的战国史料,残缺分散,问题很多,年代紊乱,真伪混杂,既不像春秋时代的历史有一部完整的编年体的《左传》可以凭信,更不像秦、汉以后每个朝代有完整的历史记载。战国史料所以会如此残缺散乱,有个特殊原因,就是秦始皇的焚书所造成的。秦始皇焚烧《诗》、《书》、百家语与《秦记》以外的东方诸侯史记,因为《诗》、《书》、百家语,民间多有收藏,秦始皇不能尽烧,后来能够重新发现,而东方六国史官的记载只藏在官府,一经焚毁也就完了。当司马迁著作《太史公书》即《史记》的时候,号称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可是战国史料只有《秦记》和纵横家书。由于秦国原来文化比较落后,秦国史官所记的《秦记》,比较简略,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正因为如此,《史记》中战国部分记载有不少错乱,特别是所记东方六国的史事,不但很多缺略,而且年代有很多紊乱。
司马迁所作《史记》,所凭的战国史料,除《秦记》以外,主要是战国纵横家书。司马迁说战国之权变亦有颇可采者,即指纵横家书而言。秦、汉之际和汉代初年,纵横家游说和献策之风,相沿未替,所谓纵横长短之术正递相传授,因而纵横家书的各种选本仍多流传,不为秦火所烧尽,汉初皇家书库和民间都有收藏,后来刘向曾把皇家书库所有多种选本汇编成为《战国策》一书。但是,纵横家书并非历史记载,而是纵横家用以学习和揣摩的资料,因而这些资料都不记年月,只说明其游说或献策的前因后果。正因为这是纵横家用作学习和揣摩的资料,其中就有不少夸大虚构和模拟伪托的作品。苏秦和张仪一纵一横,是战国晚期和秦、汉之际纵横家所推崇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游说辞和献策书,正是纵横家学习和揣摩的榜样,因而其中就有许多模拟伪托的作品,所说史事前后年代错乱,矛盾百出。司马迁早已看到这点,因而说: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因此《战国策》所载苏秦、张仪的资料是真伪混杂,而且是伪多于真。可惜司马迁不能明辨,认伪作真,因而《史记苏秦列传》所载苏秦游说辞全是伪作,反而把真的苏秦作品改为苏代或苏厉所作。
一九七三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一部分十四章,提供了真实的苏秦资料,由此可以判明苏秦发动合纵攻秦的真相及其目的,而且苏秦为燕间谍的阴谋得到了证实。原来苏秦是作为燕的间谍被燕昭王派遣入齐的,得到齐湣王的信任和重用,受封而为齐的相国。他发动合纵攻秦,是为了使齐得以乘机攻灭宋国。他促使齐湣王用力大举攻灭宋国,是要使齐的国力损伤而衰落,从而加深齐与赵、魏等国的矛盾,由此促成五国合纵攻齐,使得燕将乐毅成为合纵五国的统帅而一举攻破齐国。这已是齐湣王十七年公元前二八四年的事。苏秦是比张仪晚一辈的纵横家,《苏秦列传》把苏秦说成与张仪同时而一纵一横,完全出于后世纵横家的虚构和伪托。由此一例,可知整理战国纵横家的史料,鉴别真伪与考订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特别要注意的,纵横家多游士出身,常常夸大策士游说与献策的作用和结果,因而记载失实。例如纵横家的记载,把乐毅破齐归功于燕昭王初年招聘游士,归功于乐毅奉命约合楚、魏、赵而合纵攻齐,归功于乐毅率燕师攻入齐的河北齐的河北与燕接界,经济上而长驱攻入临淄。其实,乐毅并非因燕昭王初年招聘游士而入燕的,他是魏名将乐羊之后,原为赵武灵王的大臣,当齐宣王伐破燕国时,就曾为赵主谋合纵伐齐而存燕。他的入燕是在赵沙丘之乱、武灵王被困饿死之后,已在燕昭王十七年以后。当苏秦为燕间谍而为齐相之时,齐、秦两强正东西对峙。燕昭王二十四年即秦昭王十九年公元前二八八年,秦相魏冉约齐并称为东西帝,齐用苏秦计策,取消帝号而发动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废除帝号,而归还了部分赵、魏之地。齐乘此时机经两年攻灭了宋国,使三晋感到威胁,于是秦主谋合纵三晋与燕伐齐。秦昭王二十二年秦攻取齐河东九城,作为合纵攻齐的先声,并与赵推定乐毅为赵、燕两国的共相而兼为五国联军统帅。乐毅先以赵相国而率五国之师,由赵攻齐,取得灵丘今山东高唐南。次年乐毅就统率五国之师大破齐于济西,继而乐毅又以燕相国而独率燕师乘胜长驱追击,一举攻破齐都临淄。由此可见,乐毅《报燕惠王书》称乐毅为燕约合楚、魏、赵四国,率燕师由河北经济上而长驱攻至临淄之说,都出于夸大而伪托,徒以文采华丽,为世传诵而人多信之。由此又可见,所谓燕昭王收破燕即位,尊郭隗为师,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全出虚构。不仅乐毅入燕已在昭王十七年以后,邹衍与剧辛都是战国末年燕王喜的大臣,不可能于昭王时已入燕。
更要特别指出的,司马光《资治通鉴》称:乐毅于济西大捷之后欲长驱追击,剧辛劝阻,以为宜于攻取边城以自益,乐毅不听,以为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其后齐人果然大乱,湣王出走,乐毅因而攻入临淄。此说不见于《史记》、《战国策》以及先秦著作,当出于后世策士进一步的夸大和伪托。《资治通鉴》接着又有乐毅具体分兵五路,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的记载,这和《乐毅列传》所说留徇五岁下齐七十余城不同,也该出于后人夸大伪托。后来司马光又著《稽古录》,先于周赧王三十一年记燕独追齐师遂入临淄,再在三十五年记燕乐毅徇齐地数岁下齐七十余城,正好首尾五年,当是依据《乐毅列传》的。看来司马光已发现《资治通鉴》误据伪托之说而不及追改了。《资治通鉴》又载有燕昭王斩杀攻击乐毅的人而要立乐毅为齐王的故事,很不合情理。看来《资治通鉴》所载有关乐毅破齐的长篇记载,不见于先秦著作和《史记》、《战国策》的,都采自伪托的作品,不可信据。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历史学家的名著,可是其战国部分,既有不少错乱和失误,又有依据伪托作品的,很有必要加以纠正。《史记》所载东方六国史事,年代有很多错乱,西晋初年汲县魏墓出土竹简中有魏国编年的史书,定名为《竹书纪年》,可以纠正《史记》年代的错乱。不幸原书在宋代已散失,今本《竹书纪年》乃出于后人重编。清代以来学者曾据宋以前人们所引用的《古本竹书纪年》加以辑录考订,尚不免有脱误。历来学者曾根据《古本竹书纪年》纠正《史记》所有年代的错误,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考订尚不够完善,还有待于我们作细密的考订。《战国策》是战国纵横家书的汇编,其中夹杂有虚构伪托的篇章,又有夸大失实的作品,尚有待于我们做好去伪存真的工作。同时所有纵横家史料的年代,前人虽已有所考订,也还不够确实,尚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确定。《史记》和《战国策》两书以外的战国秦、汉著作,包括诸子百家、重要的地理著作以及新出土的简书、帛书、铜器铭文与石刻,所有其中述及战国史事,以及引用战国史事作为历史经验和教训的,都有待于我们广为搜辑,以补充过去文献记载的不足。因此,我们有对所有战国史料加以搜集、考订而按年汇编的必要。清代学者已开始从事这方面工作,如黄式三的《周季编略》,曾综合所见战国史料按年编排,并注明出处,但限于他们的时代和认识,还不够缜密和完善,不合我们研究的需要。
我编这部书,经历了半个世纪,是我所有著述中历时最久的,也是最费功夫的。我开始这一工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上海租界,不久我就隐居到我的家乡青浦县白鹤镇,开始作战国史料的考订和编年,花了两年又九个月的时间,编成了一百八十多年的初稿,还有六十年没有编成。从一九四六到一九四九年间,我依据这个稿本,对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过考证,先后写成了三十篇考证文章,发表在上海《东南日报》的副刊《文史周刊》魏建猷主编上,和上海《益世报》的副刊《史苑周刊》顾颉刚主编上。到一九五五年,我就依据这个稿本以及所作考证和研究,写成了初版《战国史》,在这年九月出版。随着新的史料陆续出土,我逐渐补作未完成的部分,并补充新史料。从一九七二年起,我又依据补订稿,对《战国史》补充、修订和改写,于是在一九八〇年七月出版了《战国史》第二版,先后曾印行五万多册。近年,我又把这部书稿作了系统的修订补充,完成了全书的定稿工作。除卷首有两篇引论和附录订正的年表以外,全部编年的史料及疏证,分为二十一卷。其中第十七和第十八两卷,承蒙高智群同志帮助我编著完成,特此志谢。
我在长期从事这部书的编辑考订工作中,对所有史料真伪的鉴别以及年代的考订,认识是不断提高的。例如苏秦的年世,我在四十年代所作《苏秦合纵摈秦考》发表于《益世报》副刊《史苑周刊》已断定苏秦做齐相在五国合纵伐齐的前后,苏秦发动五国合纵攻秦是在五国合纵伐齐之前,但还未敢断言苏秦是为燕的间谍而入齐的,直到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出土,《孙子兵法》竹简出土,有战国时人附加的燕之兴也,苏秦在齐的话,得到了证实。我在四十年代所作《乐毅仕进考》和《乐毅破齐考》,作为《乐毅报燕惠王书辨伪》上下两篇发表于《东南日报》的副刊《文史周刊》,已断言乐毅破齐的史料中有夸大失实而出于伪托的,包括乐毅《报燕惠王书》在内。但是为郑重起见,我在《战国史》中没有谈及,直到如今最后定稿,才加以确定。
这是一部上接《春秋》、《左传》的编年体的战国史料汇编和考订,使原来分散杂乱、年代错误、真伪混淆的史料,有条不紊而真伪分明。这是我长达半个世纪从事战国史研究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我最近增补修订定稿的《战国史》增订本,就是依据此稿完成的。我曾在《战国史》中提到此稿,承蒙国内外学术界朋友们关心,现在发表出来,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战国史研究工作的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