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101.2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2.1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90.9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7.7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9.4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40.3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12.7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8.8
|
編輯推薦: |
两届亚洲周刊十大小说奖得主、当代华语界极具大师潜力的小说家──葛亮首次叙写祖辈故事,以大家族的日常钩沉,还原久藏的民国真精神,工笔再现民国清明上河图
王安忆、李欧梵、毕飞宇、苏童、严歌苓、格非、骆以军、聂华苓,海内外名家联袂力荐
陈思和教授专文作序
两届亚洲周刊十大小说奖得主、当代华语界极具大师潜力的小说家──葛亮首次叙写祖辈故事,以大家族的日常钩沉,还原久藏的民国真精神,工笔再现民国清明上河图
王安忆、李欧梵、毕飞宇、苏童、严歌苓、格非、骆以军、聂华苓,海内外名家联袂力荐
陈思和教授专文作序
《北鸢》是葛亮书写近现代历史、家国兴衰中国三部曲的第二部,历时七年,是继上一部《朱雀》之后的*作品。
葛亮首次追溯祖辈身世,叙写家族故事。历史跨度由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 。绝美工笔,再现民国清明上河图。睽违已久的大时代,自由、智性、不拘一格。
小说以主人公的成长为起点,资本家家庭与走向没落的士绅家族的联姻为主线,勾勒民国*风起云涌的断代。跌宕的人生传奇喻于日常,入微而惊心动魄。切肤感受来自大时代的痛楚与体温;大时代的辽阔与丰盛;大时代人的微渺与心
|
內容簡介: |
时间煮海
葛亮
这本小说关乎民国,收束于上世纪中叶。
祖父在遗著《据几曾看》中评郭熙的《早春图》,曰动静一源,往复无际。引自《华严经》。如今看来,多半也是自喻。那个时代的空阔与丰盛,有很大的包容。于个人的动静之辨,则如飞鸟击空,断水无痕。大约太早参透用大之道,深知人于世间的微渺,祖父一生与时代不即不离。由杭州国立艺专时期至中央大学教授任上,确乎往复无际。其最为重要的著作于一九四○年代撰成,始自少年时舅父陈独秀的濡染,予自北平舅氏归,乃知书画有益,可以乐吾生也。这几乎为他此后的人生定下了基调。
然而,舅父前半生的开阖,却也让他深对这世界抱有谨慎。晚年的陈独秀,隐居四川江津鹤山坪。虽至迟暮,依稀仍有气盛之意,书赠小诗予祖父:何处乡关感乱离,蜀江如几好栖迟。相逢须发垂垂老,且喜疏狂性未移。不久后,这位舅父溘然去世,为生前的不甘,画上了一个凄怆的句点。同时间,也从此造就了一个青年独善其身的性情。江津时期,祖父终日习书,殆废寝食,略记平生清赏。遑言著录。祖父一生,无涉政治。修齐治平,为深沉的君子之道。
对他而言,可无愧于其一,已为至善。祖父的家国之念,入微于为儿女取名,我大伯乳名双七,记七七事变国殇之日。而父亲则昵称拾子,诞生时值一九四五年,取《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之意。这些时间的节点,成为他与世代间的联络,最清晰而简洁的注脚。及至多年后,祖父的编辑,寄了陈寅恪女儿所著《也同欢乐也同愁》等作品给我,希望我从家人的角度,写一本书,关于爷爷的过往与时代。我终于踌躇。细想想,作为一个小说的作者,或许有许多的理由。一则祖父是面目谨严的学者,生平跌宕,却一步一跬、中规中矩;二则他同时代的友好或同窗,如王世襄、李可染等,皆已故去,考证功夫变得相对庞杂,落笔维艰。但我其实十分清楚,真正的原因,来自我面前的一帧小像。年轻时的祖父,瘦高的身形将长衫穿出了一派萧条。背景是北海,周遭的风物也是日常的。然而,他的眉宇间,有一种我所无法读懂的神情,清冷而自足,犹如内心的壁垒。
以血缘论,相较对祖父的敬畏,母系于我的感知与记忆,则要亲近得多。外公,曾是他所在的城市最年轻的资本家。这一身份,并未为他带来荣耀与成就,而成为他一生的背负。但是,与祖父不同的是,他天性中,隐含与人生和解的能力。简而言之,便是认命。这使得他,得以开放的姿态善待他的周遭。包括拜时代所赐,将他性格中出世的一面,抛进入世的漩涡,横加历练。然而,自始至终,他不愿也终未成为一个长袖善舞的人。却也如水滴石穿,以他与生俱来的柔韧,洞贯了时世的外壳。且行且进,收获了常人未见的风景,也经历了许多的故事。这其间,包括了与我外婆的联姻。守旧的士绅家族,树欲静而风不止,于大时代中的跌宕,是必然。若存了降尊纡贵的心,在矜持与无奈间粉墨登场,是远不及放开来演一出戏痛快。我便写了一个真正唱大戏的人,与这家族中的牵连。繁花盛景,姹紫嫣红,赏心乐事谁家院。倏忽间,她便唱完了,虽只唱了个囫囵。谢幕之时,也正是这时代落幕之日。
本无意钩沉史海,但躬身返照,因家与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络,还是做了许多的考据工作。中国近代史风云迭转。人的起落,却是朝夕间事。这其中,有许多的枝蔓,藏在岁月的肌理之中,裂痕一般。阳光下似乎触目惊心,但在晦暗之处,便了无痕迹。这是有关历史的藏匿。
写了一群叫做寓公的人。这些人的存在,若说起来,或代表时代转折间,辉煌之后的颓唐。小说中是我外祖的父辈。外公幼时住在天津的姨丈家中。这姨丈时任直隶省长兼军务督办,是直鲁联军的统领之一,亦是颇具争议的人物。于他,民间有许多传说,多与风月相关。一九三○年代,鸳蝴派作家秦瘦鸥,曾写过一部《秋海棠》,其中的军阀袁宝藩,以其为原型。此人身后甚为惨淡,横死于非命。整个家族的命运自然也随之由潮头遽落,瓜果飘零。少年外公随母亲就此寓居于天津意租界,做起了寓公。租界仅五大道地区,已有海纳百川之状,前清的王公贵族,下野的军阀官僚,甚至失势的国外公使。对这偏安的生活,有服气的,有不服气的。其间有许多的砥砺,文化上的,阶层与国族之间的。只是同为天涯沦落人,一来二去,便都安于了现状。
这段生活,事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北地礼俗与市井的风貌,大至政经地理、人文节庆,小至民间的穿衣饮食,无不需要落实。案头功夫便不可缺少。一时一事,皆具精神。在外公家见过一张面目陈旧的纸币,问起来,说是沙俄在中国东北发行的卢布,叫做羌帖。我轻轻摩挲,质感坚硬而厚实,知道背后亦有一段故事。复原的工作,史实为散落的碎片,虚构则为黏合剂,砌图的工作虽耗去时间与精力,亦富含趣味。
与以往的写作不同,此时亦更为在意文字所勾勒的场景。那个时代,于人于世,有大开大阖的推动,但我所写,已然是大浪淘沙后的沉淀。政客、军阀、文人、商人、伶人,皆在时光的罅隙中渐渐认清自己。所谓独乐,是一个象征。镜花水月之后,兼济天下的宏远终难得偿,独善其身或许也是奢侈。
再说动静一源,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一静一动,皆自根本。无我原非你。在这瀚邈时代的背景中,他们或不过是工笔点墨,因对彼此的守望,成就故事中不离不弃的绵延。时世,于他们的成长同跫,或许彼时是听不清,也看不清的。但因为有一点寄盼,此番经年,终水落石出。记得祖父谈画意画品,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迄,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于时代的观望,何尝不若此,需要的是耐心。历久之后,洞若观火,柳暗花明。
小说题为《北鸢》,出自曹霑《废艺斋集稿》中《南鹞北鸢考工志》一册。曹公之明达,在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道。字里行间,坐言起行。虽是残本,散佚有时,终得见天日。管窥之下,是久藏的民间真精神。这就是大时代,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碎裂。现时的人,总应该感恩,对这包容,对这包容中铿锵之后的默然。
成稿之际,此间种种,容不赘述。笔喻七载,尘埃落定,于第三个本命年。
(甲午年,冬,香港)
|
關於作者: |
葛亮, 原籍南京,现居香港,任教于高校。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谜鸦》、《浣熊》、《戏年》,文化随笔《绘色》,学术论著《此心安处亦吾乡》等。部分作品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国文字。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201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 、2015年度诚品中文选书。长篇小说《朱雀》获选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以新作《北鸢》再获此荣誉。
|
目錄:
|
第一章
孩子 /抓周 /天津 /立秋 /寓公 /家变 /
第二章
新年 / 侨民 /祖先 /先生 /青衣 /风筝 /
第三章
少年 /本命 /熙靖 /医院 /雅各 /故人 /
第四章
秘密 /姐姐 /清明 /
第五章
远行 /耀先 /克俞 /万象 /思阅 /
第六章
慧容 /重逢 /和田 /蛮蛮 /
第七章
杨楼 /归来 /流年 /
第八章
盛世 /流火 /苏舍 /江河 /
尾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