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瑜伽之书:穿越千年的瑜伽历史、文化、哲学与实践

書城自編碼: 285547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時尚/美妝瑜珈
作者: 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译 闻风 朱彩虹 黄祺杰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366335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41页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3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9.7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71.8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9.4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102.4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102.4
吕著中国通史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4.4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204.7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7.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4.0
《夕阳红:百位三国人物勾勒成败兴衰》
+

HK$ 48.0
《禅是什么》
+

HK$ 102.0
《海云继梦讲人生 非常坛经》
+

HK$ 62.7
《宇宙大爆炸之前》
+

HK$ 120.0
《瑜伽解剖学(全彩图解第2版)》
編輯推薦:
★*部系统完整地梳理了瑜伽几千年发展历史的瑜伽百科全书
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是现今瑜伽界*重要的作家之一。《瑜伽之书》解说了瑜伽长达8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涵盖了与瑜伽密切相关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内容,摘录了经典经文选段,并包含200多幅插图,被誉为瑜伽百科全书。
★B.K.S.艾扬格等多位瑜伽大师及习练者倾情推荐
这是一本对瑜伽从业者,尤其是真心喜欢瑜伽的人,非常有价值的书。B.K.S.艾扬格,国际著名瑜伽老师,《瑜伽之光》作者
中国知名瑜伽学者多杰 倾情作序
前《瑜伽》杂志主编闻风 悉心翻译
★弥足珍贵的瑜伽文化宝库,瑜伽教练和练习者的必读作品
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的《瑜伽之书》打破东西方世界之间的文化隔膜,是西方人研究印度文化的精致作品,更是西方人对瑜伽研究的*成就。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在书中不但梳理了枝繁叶茂的瑜伽发展脉络,还归纳出精微的瑜伽哲学。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没有把瑜伽局限在技巧与灵性的关联上,而是让读者看到,通过瑜伽,自我如何与内在关联,自我如何与生活关联。不进入瑜伽的本质,瑜伽就是失去光热的太阳,是点缀的饰品。传统,意味着磨炼与拣选之
內容簡介:
瑜伽作为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发展至今已经有着深厚的历史,并呈现出多种形态。想要对瑜伽有个清晰的了解,就需要对瑜伽有真正认识的学者来带领我们梳理瑜伽的脉络。
作者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是瑜伽界的权威学者之一,精通瑜伽诸传统并有极强的瑜伽习练经验。他在这本《瑜伽之书》中,按照瑜伽发展的时间线索,将瑜伽分为七个阶段三大部分,对瑜伽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说,理清了瑜伽的来龙去脉。又从纵向维度阐述瑜伽的各系统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和综述。
在这部浓缩有巨大瑜伽信息量的专著中,作者引经据典,带读者饱览了瑜伽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派别发展、方法论与技术等各大层面,对读者全面而正确地认识瑜伽有着重要意义。
關於作者:
(德)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
1947年生于德国的维尔茨堡,在英国杜伦大学攻读研究生,在美国生活了23年,最后定居加拿大,于2012年逝世。福伊尔施泰因一生致力于瑜伽研究,出版了大量著作,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瑜伽之书》、《瑜伽之路》、《坦特罗》、《瑜伽道德》、《瑜伽教导》、《古典瑜伽哲学》、《香巴拉瑜伽百科全书》、《瑜伽的更深维度》、《绿色瑜伽》、《瑜伽的本质》、《瑜伽智慧》等,他还翻译并评注了《瑜伽经》和《薄伽梵歌》,在神秘主义、坦特罗、瑜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是现今瑜伽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目錄
目录



中文版序 001
中文版导读:邀您进入探索瑜伽奥秘的宝库殿堂 003
英文版序 011
前言 013
致谢 019
梵文翻译与发音说明 021
绪论:超越的冲动 023

第一部分瑜伽基础

第1章瑜伽起源
一、瑜伽的本质 003
二、瑜伽之名006
三、自我超越的程度修习者(男女瑜伽师)007
四、指引之光导师 009
五、学习超越私我弟子 014
六、新身份的诞生入门017
七、狂慧和狂慧的成就者019
第2章瑜伽之轮
一、综述029
二、胜王瑜伽灵性之王的光辉瑜伽 030
三、哈达瑜伽打造金刚之身 031
四、智慧瑜伽以智慧之眼观看 033
五、巴克蒂瑜伽爱的超越私我之力量037
六、行动瑜伽行动中的自由 048
七、真言瑜伽声音作为超越的工具 052
八、拉亚瑜伽消融宇宙 055
九、综合瑜伽一种现代的综合 056
第3章瑜伽和印度其他传统
一、印度文化史鸟瞰061
二、精神力量之光瑜伽和苦行主义 067
三、无中作乐瑜伽和弃绝之路 069
四、瑜伽和印度教哲学 073
五、瑜伽、阿育吠陀和悉达医学 080
六、瑜伽与印度宗教084

第二部分 前古典瑜伽
第4章 古代的瑜伽
一、自我理解的历史 093
二、从萨满教到瑜伽 095
三、瑜伽与神秘的印度河- 萨拉斯瓦蒂河文明 098
四、祭祀与冥想《梨俱吠陀》的仪式瑜伽 103
五、超验的咒语《阿闼婆吠陀》的巫术瑜伽 108
六、神秘的维拉特亚兄弟会 114
第5章 早期奥义书的智慧低语
一、综述 117
二、《大森林奥义书》 122
三、《歌者奥义书》 124
四、《泰帝利耶奥义书》 125
五、其他古老的奥义书 126
六、早期的瑜伽奥义书 128
第6章 耆那教瑜伽:胜利渡津者的教导
一、历史回顾 133
二、耆那教的神圣文献 135
三、净化之路 137
第7章 佛教中的瑜伽
一、佛教的诞生和发展 147
二、小乘佛教的伟大教导 150
三、小乘部派佛教的瑜伽道路 153
四、智慧与慈悲大乘部派佛教伟大的理想主义 155
五、莲花上的珍宝佛教金刚乘(密宗) 166
第8章 瑜伽的繁荣
一、综述 173
二、勇气、贞洁与苦行蚁侄的《罗摩衍那》174
三、战场上的不朽史诗《摩诃婆罗多》176
四、《薄伽梵歌》《摩诃婆罗多》的珍宝177
五、《续歌》的瑜伽教导188
六、史诗的解脱真理《解脱法》189
七、《弥勒衍拿奥义书》的瑜伽六支197
八、《蛙氏奥义书》的无触瑜伽197
九、道德与灵性伦理- 律法文献中的前古典瑜伽198

第三部分古典瑜伽
第9章帕坦加利瑜伽的历史和文献
一、帕坦加利哲学家和瑜伽师 203
二、智慧的编纂《瑜伽经》205
三、智慧的阐述注释文献219
第10 章帕坦加利瑜伽的哲学与修习
一、存在之链:帕坦加利看自我和世界 223
二、超越私我之路的八支228
三、解脱237

第四部分后古典瑜伽
第11章湿婆崇拜的不二之道
一、综述241
二、湿婆的左派追随者持颅骨者阳具佩戴者和其他苦行者242
三、爱的力量:北部湿婆崇拜者 248
四、爱神南部湿婆崇拜者 259
第12章 毗湿奴崇拜者中的吠檀多道路
一、神是爱 263
二、觉师264
三、《薄伽梵往世书》265
四、《牧童歌》271
五、毗湿奴派导师的巴克蒂瑜伽 272
六、智天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其他圣人 274
七、中世纪孟加拉的吟游圣人 275
八、北部流行的爱情神秘主义 276
第13章往世书中的瑜伽和瑜伽师
一、裸身苦行者 279
二、往世书中的瑜伽学说279
第14章《瓦希斯塔瑜伽》的瑜伽唯心论综述
一、综述285
二、唯有意识唯心论的进路 285
三、瑜伽道路286
第15章神,幻,力:瑜伽奥义书
一、综述291
二、对绝对者的发声 292
三、声音,呼吸和超越 298
四、光幻觉瑜伽 299
五、解开日常意识之结 304
六、身体嬗变哈达瑜伽奥义书 306
第16 章锡克教的瑜伽
一、综述311
二、合一瑜伽312
三、当代锡克教瑜伽314
第五部分密教中的力量与超越
第17 章中世纪密教瑜伽的秘传
一、肉体愉悦和精神极乐:密教的出现 319
二、隐藏的实在 328
三、密教的仪式修习335
四、力量的魔力 344
第18 章作为灵性炼金术的瑜伽:哈达瑜伽的哲学与修习
一、身体的超脱:哈达瑜伽的起源359
二、如履薄冰哈达瑜伽之路 368
三、哈达瑜伽文献
后记 405
年代表 407
关键词汇表 413
参考书目 421
译后记 439
內容試閱
目 录
赠言及推荐
中文版序
中文版导读:邀您进入探索瑜伽奥秘的宝库殿堂
第1章瑜伽起源
一、瑜伽的本质
二、瑜伽之名
三、自我超越的程度修习者(男女瑜伽师)
四、指引之光导师

凡有瑜伽的地方
都有繁荣、自由和喜乐

赠言及推荐
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的《瑜伽之书》打破东西方世界之间的文化隔膜,是西方人研究印度文化的精致作品,更是西方人对瑜伽研究的最高成就。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在书中不但梳理了枝繁叶茂的瑜伽发展脉络,还归纳出精微的瑜伽哲学。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没有把瑜伽局限在技巧与灵性的关联上,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通过瑜伽,自我如何与内在关联,自我如何与生活关联。不进入瑜伽的本质,瑜伽就是失去光热的太阳,是点缀的饰品。传统意味着磨炼与拣选之后的精华,《瑜伽之书》给读者的正是历代瑜伽修行者瑜伽习练的精华。
衷心祝愿格奥尔格 福伊尔施泰因冲破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种种障碍,行无碍、心无碍。渐入人生圆满境界:得公义、富足、快乐与遂愿!
Satguru Subramuniyaswami

这是一本对瑜伽从业者,尤其是真心喜欢瑜伽的人,非常有价值的书。
B.K.S.艾扬格,国际著名瑜伽老师《瑜伽之光》作者

格奥尔格福伊尔施泰因所写的这本《瑜伽之书》非常清晰和精确,显现出他对印度文化的丰富学识和对其精神上细微差别的敏锐感。他的这本书带着对帕坦加利和其他瑜伽大师的感激和热爱,极大地发扬了达斯笈多和伊利亚得的成果。
马赫什梅塔教授 《印度哲学的流动》作者

2005年夏天,一位经常来山地瑜伽静修中心的意大利朋友送给我们一本英文版大部头著作《瑜伽之书》。如饥似渴地阅读的同时也曾感叹:这么系统全面的一部现代瑜伽巨著何时能有中文版?如今福音已至,中国的瑜伽朋友们,让我们读一本好书,增十分知识、视野和智慧。
沙金中国瑜伽在线、《瑜伽画报》创始人

格奥尔格福伊尔施泰因是对瑜伽进行了最恰当、最全面研究的西方研究者。
美国图书馆协会
如果你只看一本瑜伽方面的书,那就选这一本。
苏巴斯卡克 《瑜伽与认知》作者

《瑜伽之书》是帮助读者了解瑜伽文化的宝库,让读者看见广阔印度文化表面下的精髓。
雅各布尼德曼博士 《瑜伽之心》作者

在我们的文化中,没有比格奥尔格福伊尔施泰因更了解瑜伽来龙去脉的人,他是现今瑜伽界最权威的作家。
拉里多西医学博士 《小心你所祈祷的》作者

《瑜伽之书》无疑在现今较为复杂的瑜伽环境中,成为指引我们学习方向的、实用的、十分有价值的教材和心灵读物,感恩作者30年的辛勤研究,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地了解传统瑜伽,并从中受益!感恩译者老师,让我们能遇见《瑜伽之书》!
林敏《清心瑜伽》《生活瑜伽》作者

印度梵学的精神在尽性、在亲证(Sādhanā)。而瑜伽便是此种确证自我神性之道。中国的易经有言: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而瑜伽圣者的努力,亦有可能弥纶心物、人我与天地的疏离、悖谬,还存在界以最高的清宁与无上的平安。所以,我们非常愿意看到当代瑜伽学的恢弘巨著《瑜伽之书》于汉语界的问世。
闻中中国美院副教授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身边从不缺乏老师,通过书籍我们可以与古今任何一位好的老师相应。关键是在对于书籍的选择上不可盲目,毕竟生命有涯,而学海无涯,有限的时间需专注于有用的读物,因此推荐此书。
迷罗《24节气养生法》作者、元和堂创始人

《瑜伽之书》传达了瑜伽历史和哲学的精要,生动翔实地阐述了悟入源头的方法和步骤。这是一部非常完整、灵性、指导性的经典著作,会让在求索中的瑜伽修行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瑜伽之书》将给我们一双智慧的眼睛,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知和正念。
周小媛太极瑜伽创始人
无论是对瑜伽专业人员还是瑜伽教师,还是瑜伽爱好者来讲,《瑜伽之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南。此书对瑜伽的历史和哲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萃取了由资深瑜伽学者和修炼者通过广泛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所获得的经验,确实是一本瑜伽专业人士和瑜伽修习者的必读之书。
陈素军好特瑜伽国际学院院长

瑜伽,是唯一让全世界各国人们所接受并喜欢的东方瑰宝。瑜伽进入中国时间尚短,我们需要对瑜伽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瑜伽之书》充满智慧,将会帮助我们获得对瑜伽的正知、正念、真爱!
林小婷美俪阿萨娜瑜伽学校校长

成传承基础上的发展。学习历史,哲学,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加有针对性的练习。《瑜伽之书》一书的翻译与出版,将会为瑜伽的发展注入古老而深远的智慧与生命力,从而让整个行业绽放出新的活力。
张鹤元素禅瑜伽社区创始人

多年前跟随我的老师Jessica和Stephane学习瑜伽经典时,得知了成就卓著的瑜伽专家格奥尔格福伊尔施泰因博士的名字,若干年后,得知闻风老师要翻译博士的《瑜伽之书》一书时,十分振奋,虽然当时未能捉刀辅助,却也确信闻风老师定会将这耗时持久的巨大工程细细地完成。译著出版在即,愿本书能够大大助益阅读汉字的有追求的瑜伽人士,以正确的方式完善己身,造福世界。
田多多DHI瑜伽教育培训中心创始人

面对这样一部宏伟的著作,给予再多的赞叹也实不为过。最为难得的是,作者以其数十年的瑜伽实修为基石,加之学者天然的严谨治学态度与博大胸怀,最终向读者全面展现了纵深又广袤的覆盖多个面向的瑜伽,绝对值得收藏起来细细品读。
王媛天地心韵创始人及身心灵导师

中文版序

王志成
瑜伽(Yoga)是古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它以惊人的魅力延续和发展至今。从远古的瑜伽到今天的瑜伽,在形式上呈现多种形态。人们或许需要对整个瑜伽传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工作非普通瑜伽学者所能完成,也非一般的瑜伽导师所能胜任。然而,在世界瑜伽界出现了一位精通瑜伽诸传统并有极强的瑜伽习练经验的大学者,他就是格奥尔格福伊尔施泰因(Georg Feuerstein)。
福伊尔施泰因1947年生于德国的维尔茨堡,在英国杜伦大学攻读研究生,在美国生活了23年,最后定居加拿大,于2012年逝世。福伊尔施泰因一生致力于瑜伽研究,出版了大量著作,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瑜伽之书》《瑜伽之路》《坦特罗》《瑜伽道德》《瑜伽教导》《古典瑜伽哲学》《香巴拉瑜伽百科全书》《瑜伽的更深维度》《绿色瑜伽》《瑜伽的本质》《瑜伽智慧》等,他还翻译并评注了《瑜伽经》和《薄伽梵歌》,在神秘主义、坦特罗、瑜伽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毫无疑问,《瑜伽之书》是他的瑜伽研究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许多人对瑜伽的理解局限在某一个派、某一方面,并不容易对瑜伽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甚至只局限在被曲解的哈达瑜伽上,这对福伊尔施泰因来说显然是不恰当的。瑜伽作为身心灵修养的道路,它是一个家族,从类型上说,我们可以看到有胜王瑜伽、哈达瑜伽、行动瑜伽、智慧瑜伽、虔信瑜伽、昆达里尼瑜伽、曼陀罗瑜伽、坦特罗瑜伽、消融瑜伽等。
在现代西方,瑜伽的最强音属于哈达瑜伽,但福伊尔施泰因也意识到超越哈达瑜伽的瑜伽力量也得到了发展。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瑜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至今未衰,而以更快的速度在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翻译出版福伊尔施泰因的《瑜伽之书》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它为中国瑜伽界提供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瑜伽传统知识,在它的基础上展开瑜伽研究,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可以更有效地推进我们瑜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它为中国瑜伽界提供了瑜伽实践的各种理论参考。我们对瑜伽的认识因各种原因,还显得单薄有限,也没有很深的研究和累积,我们迫切需要权威的、系统的瑜伽知识,福伊尔施泰因的《瑜伽之书》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可以注意到,《瑜伽之书》对瑜伽的历史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客观而精准,让我们对从远古的瑜伽到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瑜伽都有全面的认识,而对瑜伽的当代发展同样值得关注。这是一部值得高度关注的瑜伽百科全书,一册在手几乎可以对古今各种瑜伽都有一个准确定位,不会让人迷失在瑜伽丛林中。
现代意义上的瑜伽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之发展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瑜伽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瑜伽的正确理解,正确的理解离不开对瑜伽文化的整体把握,正确的把握离不开权威的瑜伽典籍。《瑜伽之书》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的权威性已经得到国际瑜伽学界以及瑜伽实践者的检验。有的瑜伽学者注意到,我们中国应该倡导大瑜伽观念。而《瑜伽之书》则和大瑜伽观念十分吻合。所以,我们要感谢三位译者的辛苦,将如此宏大的作品翻译成中文,让无数瑜伽爱好者有机会从中受益。
福伊尔施泰因是一个重要的瑜伽理论家,他的若干部著作都值得翻译出版,希望以后还有他的其他作品可以在中国出版,服务中国瑜伽界。福伊尔施泰因不仅精通瑜伽思想和理论,而且也是瑜伽的实践者,他和他妻子布伦达福伊尔施泰因(Brenda Feuerstein)长期从事瑜伽的研究、实践和教学。他对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希望中国瑜伽界可以出现一批既能够深入研究瑜伽,又能够实践印证瑜伽奥妙的瑜伽人和瑜伽学者。在这一意义上,《瑜伽之书》值得中国瑜伽界和学者的关注。

中文版导读
邀您进入探索瑜伽奥秘的宝库殿堂
多杰
瑜伽体式作为一种流行的健康运动方式,在华夏神州大地上越来越普及。而随着对瑜伽各种资讯的接触越来越多,中国的瑜伽习练者也就更加乐于刨根问底地去了解何为瑜伽的核心理念与本质精神,换句话说,亦即要问:这个流传千古的瑜伽,究竟蕴含了些什么?
从语源学的角度上来看,梵文的瑜伽YOGA一词,派生自两个字源,一个是Yuj-a,另一个则是Yuj-i。《瑜伽经复注真理明晰》的作者筏遮塞波底弥室罗认为,前者表示集中之意,而后者则是结合的意思。
采取Yuj-a这个字源所代表的集中之意,《瑜伽经》的权威注释者之一毗耶娑大师认为,可以直接把瑜伽解释为三摩地一种贯注于冥想对象进而达成高度专一与平衡稳定的精神状态。站在这个角度,毗耶娑提出,瑜伽是一种分离,把高度纯净的意识,从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之中,抽离、提炼、提纯出来。
而站在另外一个词根Yuj-i的视角,商羯罗大师则采用了另一种释义法,提出瑜伽是结合个体自我与本体大梵的结合、统一。
熟悉印度哲学者,便会了解毗耶娑是忠实于数论哲学思想的,而商羯罗则属于吠檀多哲学学派,二者有着思想见解上的分歧,因出发点不同,自然对瑜伽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了。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在瑜伽的故乡印度,人们对它的解释纷繁不一?
而今天,我们所谈及的瑜伽,又到底以什么为标准定义呢?
为了探索与理清这个困惑,就有必要纵览瑜伽历史长河之中的开端、发展、分支与流变;继而,研究者也必将惊讶于瑜伽内涵的纷繁性、丰富性;一言以蔽之,它集合和蕴藏了自古以来印度文化中的所有宗教、哲学、神秘主义等一切关乎终极人文关怀的思想与实践途径。
故而,瑜伽不只是现代社会印象中的体式、健康、理疗、健美、塑形而已。
所以,若想要触及瑜伽内核的方方面面,就必须做好思想准备:将要与古代印度的思想史、宗教哲学与人文等复杂课题,一一地去握手、交谈。
而这本《瑜伽之书》,恰好是全方位地整合了该系列资源的一座宝库。
本书的作者格奥尔格福伊尔施泰因(Georg Feuers-tein,19472012),在世界瑜伽历史与印度宗教哲学研究领域方面无疑是一位权威大师,他特别擅长于印度教、瑜伽、密教、藏传佛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关于瑜伽,他写作出版有《香巴拉瑜伽百科全书》《瑜伽之道》《瑜伽教导》《瑜伽道德》《瑜伽的更深维度》等著名书籍。
他很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去深究瑜伽,例如他提出了瑜伽的九个年代划分:前吠陀时代(公元前6500前4500年)、吠陀时代(公元前4500前2500年)、梵书时代(公元前2500前1500年)、后吠陀时代奥义书时代(公元前1500前1000年)、前古典或史诗时代(公元前1000前100年)、古典时代(公元前100公元500年)、密教或往世书时代(公元5001300年)、宗派时代(公元13001700年)、现代(公元1700年至今),并依此为框架进行横向研究。
他也善于从纵向维度阐述瑜伽的各系统与其间的关系,如本书第1章中,就瑜伽的结构系统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和综述;而在第2章,则就瑜伽的形式类别胜王瑜伽、哈达瑜伽、智慧瑜伽、巴克蒂瑜伽、行动瑜伽、真言瑜伽、拉亚瑜伽、综合瑜伽予以鸟瞰和纵谈。
不只善于瑜伽的纵横剖析,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例如,他不支持学界关于印度早期历史的雅利安人入侵说。又如他大胆地从历史文化深处探索瑜伽的脉络,而提出苦行主义、萨满主义、后吠陀时代的弃绝运动对瑜伽起源的影响,并就这些论点,他给予了大量有价值的细节支持,例如从守贞(brahmacarya)和制感(indriya-jaya)等苦行主义技术与《瑜伽经》八支法的关系探讨,以及就萨满对火的控制而类比于瑜伽师对内在之火的控制等。这些都是饶有趣味的学术构思与独特治学风格。
本书对瑜伽哲学予以总揽性的介绍,则见于第3章。书中归纳了瑜伽在印度传统六派哲学、医学、印度宗教之中的脉络与蕴意,尤其是对数论学派理论的阐述,这是帮助读者了解古典瑜伽思想的基石。因为帕坦加利的《瑜伽经》,就是构建在数论哲学基础之上的实践解脱方法论。
从本书第4章,作者开始带读者走进前古典历史时代,来一探原瑜伽的发祥。先从古老的萨满文化谈起,进而是印度河-萨拉斯瓦蒂河文明出土的准瑜伽证据,例如蝴蝶坐姿的神人赤陶印章。我曾有幸在新德里的印度国家博物馆看到过它,以及哈拉帕文明的出土文物类似瑜伽体式的黏土小人模型,在这里,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不能确定这就是瑜伽起源的原始证据,只能说这是近乎瑜伽的准证据。本书作者继续努力搜寻更为贴近瑜伽起源的证据:《梨俱吠陀》的仪式瑜伽可能是瑜伽冥想之源,以及巫术瑜伽是真言瑜伽之源等。
然而在第5章,瑜伽的起源线索开始真正地明朗起来:《梵书》(约公元前2500前1500)文献为后来瑜伽的五种气、脉与脉轮学说,以及呼吸与内火技术,提供了古老的理论依据。继此之后的早期《奥义书》,则站在形而上的解脱论上,开始重视冥想起来,并期待以此来认识永远纯净的神我。其中,《歌者奥义书》重视真言唱诵与调息技术,这预示着瑜伽技术的实际萌芽;感官控制、细微的能量身体结构学说(五鞘)则出现在《泰帝利耶奥义书》之中。《伽陀奥义书》的教导代表着瑜伽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突破为达到神我之境的习练,被定义为瑜伽由此,本书作者断言,由于《伽陀奥义书》的出现,瑜伽本身成为一个可识别的传统;《白骡奥义书》则详细记载了嗡声冥想等瑜伽技术与实践经验细节。
约公元前6世纪,两位重要的印度思想家耆那教的创始人摩诃毗罗(大雄)与佛教创始人乔达摩先后登台,第6章、第7章就是他们二位所建立的宗教传统与瑜伽之关系的专论。
耆那教是苦行主义的先锋,摩诃毗罗主张个体的灵魂因为业的污染(漏)而被层层包裹束缚,不得解脱。只有通过十四个阶梯的努力,以苦行来摧毁漏染,方可解放灵魂,从而成为无所不知的永恒解脱者,而不再与世间有任何瓜葛;作者详细描述了耆那教典籍《瑜伽明点》(Yoga-Bindu)中的瑜伽之道。
佛陀乔达摩则是因为年轻时领悟到生命的一切追逐都会以死亡为告终,这以死亡为归宿的世间生活不值得追求,故而离家追寻不死(涅槃)。在追随两位老师学习禅定而感到不满意后,他转向苦行自我折磨,却仍未达到觉悟。于是放弃苦行,而改用觉知呼吸的冥想方式,使他具有了洞悉众生生死轮回的超能力,从而看到生死一切都是无常,了悟了生存就是苦。基于无常和苦,他发现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我存在,于是就不再执着和贪恋任何存在,结果就不会导致有来世再生与继续生存与死亡之苦了,他宣称这就是不再生死的涅槃。早期佛教将他的这些主张归纳为十二缘起、四圣谛,而实践的方式是八圣道。本书作者认为,八圣道蕴含了瑜伽的方法。佛陀去世500年后,佛教团体的新兴派别开创出了新教义,并自称是大乘佛教,佛陀被神化。而慈悲利他与究竟成佛则成为这个新运动的核心理想,其哲学思想则以中观、唯识为主。之后逐渐受印度宗教影响、融合,真言宗(公元3世纪开始出现)、印度佛教密宗金刚乘、俱生乘、时轮乘(公元8世纪开始出现)与西藏佛教密宗相继问世,各种瑜伽技术被重视和使用,来作为达到成佛的方法,如著名的那若六瑜伽法。
两大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尤其是其中的《解脱法篇》),以及著名的史诗插话《薄伽梵歌》,出现在公元前600年至约公元前100年之间,它们见证了古典瑜伽的繁荣期,本书第8章论述了这段精彩的历史。在这个史诗时代,最重要的瑜伽文献是《薄伽梵歌》,它的姊妹篇《续歌》也蕴含同样的瑜伽思想。而中期的《奥义书》之中,出现了《弥勒衍拿奥义书》这样论述瑜伽六支的专业瑜伽著作,为开启后来的瑜伽八支学说,奠定了基础。《蛙氏奥义书》则就嗡音的形而上意义予以深入探讨,开启了吠檀多不二论的瑜伽滥觞。有趣的是,在伦理即律法文献中,瑜伽也占有了一席之地,例如婆罗门可以用调息来赎清杀人之罪。
第9章与第10章,是理解古典瑜伽的关键之章节,因为古典瑜伽的巅峰之作《瑜伽经》在这里登上了舞台。
由帕坦加利(可能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4世纪之间的人)著作的这4章195条经文(一说196条经文),全面、概要地囊括了古典瑜伽的所有要素:数论的解脱哲学、瑜伽的八支实践法、习练的结果三摩地的种类、最终解脱的境界等。
概要地说,《瑜伽经》认为生命有五种意识波动,这会带来痛苦或不苦,但智者认为这些都是苦的,原因之一是它们会导致习性与业报,而使生命再生(《瑜伽经》第1章、第2章)。
无知者把这个痛苦的再生,错误地执着为永恒、美好、自我、快乐(常、净、我、乐),这叫作无明;而无明滋养出其他四种烦恼贪、嗔、我慢、存有之贪(《瑜伽经》第2章)。
这些一切的生命之物质、精神活动,都在三种变动属性(三德:萨埵、罗阇、答摩)的范畴内,不断出生与坏灭,因此是不安全和需要被超越的(《瑜伽经》第2章)。
三德在最开始时,是创生宇宙的原始物质(Prakriti),它们处于平衡和不显现的状态;除此之外,有一个独立的观照者本源意识(Prusha),它永恒不变(《瑜伽经》第2章)。
但是三德之一的萨埵(Sattva),率先与本源意识发生共振,产生了类似本源意识的功能统觉意识(Mahat,Bodhi),统觉意识误以为自己就是觉知的唯一本源,而产生了我慢(自我感),这是无明的开始,也被称为结合;进而引发罗阇、答摩的不平衡与分化,产生了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心理因素(参见数论哲学之二十五谛演化说)(《瑜伽经》第2章、第4章)。
为了避免未来(来世再生)的痛苦,就必须消除三德与本源意识(Prusha)的结合,达到本源意识(Prusha)的独立。(《瑜伽经》第2章、第4章)
通过行为瑜伽、瑜伽八支及七个辨别智阶段(第2章、第3章),就可以摆脱低级属性(罗阇、答摩),而使心专一纯净(萨埵),由此经历各种三摩地的境界,心就具有直观的智慧(辨别智),洞见一切都是三德的变动,由此不再倾心于执着各种欲望,通过习练和不执,使得所有意识波动停止,最终连直观智慧的波动也放弃,达到彻底不变的独存意识观者(第1章),不再参与三德演化的轮回生死(《瑜伽经》第4章)。
《瑜伽经》开篇这样说:瑜伽是意识波动的止息,从而使那观者处于本位。 这种完全独存、不结合于三德变化的本源意识,就是瑜伽的终极目的或解脱,其描述见经文的第4章《独存章》。
而在练习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副作用的超能力,不应对此执着(《瑜伽经》第3章)。
《瑜伽经》成书之后,有许多后代大师为之作注,如著名的毗耶娑的《瑜伽注》等。
公元7世纪到17世纪是后古典瑜伽时代,由于密宗理念的兴起,瑜伽由早期倚重于心理状态习练,转向以身体能量为根本;而湿婆与毗湿奴二大神系的信仰,成了印度的最主要宗教形式;哲学思想则以不二论与虔诚派二者为主角。
本书第11章,论述湿婆派。湿婆是古代印度民间信仰之中的毁坏之神,后来被《吠陀》吸收进主神谱系;进而,公元2世纪的兽主派开湿婆派之发达,他们奉行禁欲,但行为疯癫,赤身而居于污秽之间,主张一切都是神的创造而力求摒弃一切分别。另一支持颅骨派则在公元6世纪开始出名,他们常常拿着人的头盖骨,住在火葬场,裸体而涂抹焚化后的人骨灰,吸食大麻借此进入神人合一的迷醉境界,我在印度的瓦拉纳西恒河岸边多次见到过该派的修行人,他们追求与愤怒的湿婆神成为一体,并且使用酒肉与性仪式。此外还有吃死人肉的艾古里派,以及温和的黑脸派、林伽派(崇拜湿婆生殖器),还有著名的克什米尔湿婆派等。克什米尔湿婆派的瑜伽技巧非常出名(其有闻名于世的112冥想法),本书作者则着重介绍了瓦苏笈多大师的《湿婆经》。
本书第12章,论述毗湿奴派。以《往事书》(如《薄伽梵往事书》)为神圣古典,印度南、北方也兴起了对毗湿奴大神(包括对该神的各种化身)的信仰,其形式尤其以虔诚运动为主,继而兴起了巴克提瑜伽(奉爱瑜伽),其中代表人物有罗摩奴阇(Ramanuja,10171137)、采坦尼亚(15世纪)、卡比尔(Kabir,16世纪左右)、图尔西达斯(Tulsi Das,15321623)。在对神进行崇拜时,则以大笑、哭泣、歌唱、跳舞和乱语为方法特色。本书第13章则进一步引述了各《往事书》中记载的瑜伽内容。
本书第14章还提及另外一个传统吠檀多的不二论,不同于帕坦加利的数论哲学之瑜伽体系,该派主张达到梵我合一的本体之境,其论述中涌现了像《瑜伽之道》这样的精彩古典,该书假借《罗摩衍那》里的故事,通过描述各种瑜伽方式,以宣扬摒弃个体幻觉的心灵,而了悟自己就是梵之本质,由此达到永恒的解脱,这就是《瑜伽之道》这部古典的主旨。
本书第15章则进而介绍了与吠檀多学派有关的二十部《瑜伽奥义书》著作,其中有聆听内在之音的瑜伽、昆达里尼(内在之火)瑜伽、哈达(日月)瑜伽等类型的专著。
本书对后古典瑜伽时代的描述,以锡克教瑜伽作为结尾,其第15章简单地概述了由那纳克(Nanak)大师创立的锡克教与当代大师瑜伽士巴降(Yogi Bhajan)的昆达里尼修行法。但据我了解,该法不应混同于传统的昆达里尼瑜伽,而是以昆达里尼为名的特殊念诵与激发能量的实践法。
接下来本书十六章之后诸章,就是关于密教(Tantra)的专论了。
密宗的根源是非常古老的,吠陀时代就存在于民间信仰之中,公元五六世纪后,密宗学说逐渐明朗起来,其古典被称为续(Tantra),其核心理论围绕着女神与宇宙母性力量(Shakti)的崇拜、轮回即涅槃以及身体即宇宙,肉身即神圣的解脱殿堂等观念;它不反对欲望与享乐,并采取性爱仪式作为修行的手段之一,其后期发展阶段俱生乘则挑战传统信仰的仪式主义,提倡自然之乐与师恩的加持护佑。最后,密宗的文化广泛影响了印度教与佛教,使得二者都发展出了各自的密宗体系。如佛教的《密集续》(Guhya-Samaja-Tantra)现在还被西藏寺院视为核心的修行教义;又如克什米尔湿婆派则有大量的密宗文献,而吠檀多派的商羯罗大师则著有《喜之波流》(Ananda-Lahari)与《美之波流》(Saundarya-Lahari)等密宗主义思想的作品。
密宗极为重视身体之特色,赋予它非常多身体主义瑜伽的色彩,例如:五种能量与命力、三脉与七脉轮、体内的灵蛇之力等议题。而神秘主义的仪式则是它的另外一个特色:真言(Mantra)与神圣手势(Mudra)的使用、神圣图形(Yantra)的冥想练习,五M的仪式受用酒(Madya)、鱼(Matsya)、肉(Mamsa)、干谷类(Mudra)、性交(Maithuna)。最后,密宗认为这些实践会带来神秘力量的成就,如八大悉地(Siddhi,成就)。

与神秘主义炼金术共鸣,密宗的瑜伽技术以哈达瑜伽为主,如点铁成金,获得不朽的金刚身是它的主旨,本书第18章对此予以详论。
公元8世纪到12世纪间,印度盛行密宗主义的悉达(siddha,成就者)运动,佛教文献指出这一时代有84位伟大的成就者,其中的鱼帝尊者(Matsyendra)和牧牛尊者(Goraksha)开创了哈达瑜伽传统。
所谓哈达,代表着太阳与月亮为了将散布于身体之中的能量在中脉中结合,而达成不朽之躯,所以须将身体左右两类能量(即日脉与月脉)截断而引入到中脉,从而唤醒身体底部中脉之中的蛇力(昆达里尼),这日与月的结合,亦即哈达瑜伽之意。
其核心的瑜伽技术有:净化法(Dhauti)、体位(asana)、契合法(mudra)和收束法(bandha)、制感(pratyahara)、呼吸控制(pranayama)、禅定(dhyana)、聆听秘音(Nada)、三摩地(samadhi)。这一派代表作品有《牧牛奥义书》《牧牛本集》《成就宗指南》《哈达瑜伽之光》《耶若婆佉瑜伽》《格兰达本集》《湿婆本集》等典籍。
在这部浓缩有巨大瑜伽信息量的专著中,作者带读者饱览了瑜伽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派别发展、方法论与技术等各大层面,最后还提出了他本人的生态瑜伽或绿色瑜伽思考。总之,通读全书,可以使你对瑜伽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太空式的俯瞰,并对其内在的文化思想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对此,作者说:印度灵性传统的深刻见解和发现已苦心积聚了好几千年,他们能让我们窥见大门另一端可能发现的东西。而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上,作者最后提醒人们无论整体还是个人,我们都将必然要发现我们自己的答案我们自己的瑜伽。换而言之,通过对瑜伽宝藏的发掘,你将探寻如何为自己的生命服务。
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学术作品,无论是翻译还是阅读,都需要对其中历史、哲学部分下很大的参究之功。对于此类论著而言,这样涉及多学科知识与高涵盖性的作品,必然有很多观点与论据(如年代划分等问题)尚待未来的检验,以及需要更多的新鲜资料的补充,例如近现代瑜伽谱系中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印度南方的克里希纳玛查瑞、北方流派的领军人希瓦南达等大师及其瑜伽理论等等。
本书还有一些细微的小问题需要订正如作者提到佛陀去世之地拘尸那迦属于今天尼泊尔,此实为地理常识之误,但微瑕不掩大瑜,并不影响本书大旨与大意。作者本人已经去世,我们已无法苛求他再做更多,面对这样一部宏著,只是向作者致以深深的敬意好了!
我参与了本书的某些章节与术语的审校,深感翻译该类书籍之不易,故而向主持编译工作的闻风与各位译者致敬!此书之翻译必然留有诸多待精益求精的改进之处,也期待对该书有未来更佳之精进!
回到开篇的问题,何谓瑜伽?
翻开此书,让历史为您娓娓道来吧!

第1章瑜伽起源
一、瑜伽的本质
瑜伽是一种异常多面的现象,就其本身而言很难定义,因为我们能想到的每一定义都存在疏漏。然而,瑜伽的所有分支和派别都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关注一种真正基础的存在状态或意识。古老的瑜伽经典维亚萨(Vysa)的《论瑜伽》(Yoga-Bhshya,1.1)用如下等式抓住了上述基本定位,瑜伽即出神(ecstasy)。
在维亚萨的这个梵文文本中,用来表达出神的词语是三摩地(samdhi)。维亚萨对瑜伽的定义为其注释者和现代学者们带来了无尽的难题,因为既然意识是不断地变化着,那么三摩地如何能够像他所主张的那样,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意识(citta)呢?我们只有把维亚萨的独特见解与一种观念结合起来,才能理解它,这种观念就是:超我,即普鲁沙(purusha),永远处于出神状态,无论变幻的情绪和各色的人心,这状态始终如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维亚萨在这一背景中所使用的三摩地一词,其含义明显超出作为瑜伽道路之标志的出神状态。
三摩地这个词在瑜伽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阅读本书时会一再遇到。因此,最好在一开始就对它进行比较详细的解释。大多数瑜伽经典是用梵文写的,这种语言特别适合用来作为哲学和心理学话语。它能够用简练的方式表达出思想中的细微差别,而在英语中则通常需要好几个词。比如,三摩地这个词的梵文是由前缀sam(与拉丁文中的syn接近)和,以及动词词根dh(安放、放置)的变形dhi构成的。因此,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放在一起。
被放在一起或联结起来的是意识的主体和意识的客体或对象。三摩地既是达到合一意识的法门,又是这种技巧所导致的与冥想对象在出神中合一的状态。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把这种状态称为神秘合一(unio mystica)。诚如享誉世界的宗教历史学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所言,三摩地其实是入神(enstasy)而非出神(ecstasy)。源自希腊文的出神一词指的是立于(stasis)凡我(ordinary self)之外(ex),而三摩地的意思是立于(stasis)神我(Self,人的超越本质)之内(en)。然而,两种解释都是对的,因为当我们超越私我(ahamkra,我慢)时,只能住在神我里,并成为神我(tman或purusha)。所以,瑜伽是出神或超越私我的技巧。至于如何解释这种出神状态,以及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它,则因派别而异,我们将会在后面看到。
人们对梵文词瑜伽最惯常的解释是,个体自我(jva-tman)与至上神我(parama-tman)之联结。这个简洁的定义在吠檀多(Vednta)那里是很自然的,吠檀多是印度哲学的主要分支,也大大影响了多数瑜伽流派。吠檀多本身起源于被称为奥义书的一些古代秘传经典,是它们最先教导了用来冥想一切存在者的统一基础、并与此基础合一的内在仪式。然而,不二论的形而上学在古老的吠陀颂诗里已有所预示(见第3章的图表,它标明了印度教的神圣文献)。
根据吠檀多的观点,个体自我与其超越的基础,即至上神我(parama-tman)或绝对者(brahman,梵)相疏离。至于如何理解这种疏离,则因派别而异。有些派别把有限的自我及现象世界仅仅视为幻象,或者是对实在(Reality)的叠置;有些派别则认为有限的自我完全是真实的,只不过陷入了与终极实在的疏离之苦。因为有这些关于个体自我的真实身份的不同见解,所以关于它跟超验实在的重新合一(duhkha)之性质,也有着种种解释。有些思想流派甚至否定这种重新合一的存在,因为我们从未与基础分离,而且我们对不分离这一事实的发现更像是一种回忆,即回忆起我们作为极乐的超验神我的永恒身份。
虽然合一概念在吠檀多传统内部是有某种意义的,但它不是一切瑜伽形式的典型。它在早期(前古典)瑜伽流派中是有效的,也适用于较晚的(后古典)瑜伽流派,这些流派赞同一种吠檀多不二论哲学。然而,合一的隐喻根本不适合帕坦加利(Patanjali)在公元2世纪阐发的古典瑜伽体系。帕坦加利的《瑜伽经》(Yoga-Stra)是古典瑜伽的基础文献,该书没有提及与超验实在的合一为瑜伽修习的终极目标。考虑到帕坦加利的二元论形而上学将超验神我与原质(prakriti)及其产物严格区分开来,合一的隐喻甚至不具任何意义。
帕坦加利有一条箴言(2.44)只是提到了与择神(ishta-devat)的接触(samprayoga),被作为高度研习的结果。择神不是绝对者本身,而是印度万神殿里的一个特定的神,比如湿婆(Shiva)、毗湿奴(Vishnu)、克里希那(Krishna)或女神杜尔伽(Durg)和卡利(Kl)。换言之,瑜伽师可以看见他所选择的超验实在的代表,就如虔诚的基督徒可以在幻觉中与自己最爱的圣人相遇。这条箴言别无他意。
帕坦加利在《瑜伽经》(1.2)中把瑜伽简单地定义为控制心的意识波动(citta-vritti-nirodha)。就是说,瑜伽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被冥想的对象之上,直到心无杂念。最终,注意力必须集中于超验神我,并与之融合。这不仅仅是阻止念头的生起。它是一种全身心的专注,在此之中,人的整个存在平静下来。通过阅读《瑜伽经》可以清楚地知道,心(citta)和意识波动(vritti)是帕坦加利的专门用语,因此具有十分严格的含义。我们了解到,比如,控制的过程远远不只是控制用言语能表达的思想,因为最终,人的整个有限人格必须都保持一种平衡透明的状态。当我们试着停止思想的传送带,哪怕仅仅30秒,就能立刻体会到这样做的困难。
帕坦加利解释道,当我们达到这种心理-精神上的中止时,超越的目击意识(Witness-Consi-ciousness)便发出光芒。这种目击意识,或者说见者(drashtri),就是纯意识(cit),它永远在意识与思想之上,不间断地统摄着意识的一切内容。印度教的所有派别都同意,终极实在不是一种石头般的麻木状态,而是一种超意识状态。
这一断言不仅仅是思考的结果,而且是建立在无数瑜伽成就者的真实体认基础之上,他们的伟大发现被别处的神秘主义者的见证所证实。永远不变的本质或永恒精神是存在-意识(Being-Consciousness)。按照帕坦加利的哲学,其他一切皆为无知无觉的物质,从属于原质的领域,而原质是目击意识的对立面。
古典瑜伽承认永恒精神(普鲁沙)和宇宙(原质)之间的一种严格的二元论,这使人联想到诺斯替主义,一场匹敌基督教的秘传运动,大约在帕坦加利撰写《瑜伽经》的时候繁荣于地中海沿岸。借着这种坚定的二元论的力量,11世纪的薄阇(King Bhoja,写了《瑜伽经》注释)得以提出,瑜伽实际上意味着别离(viyoga)或分离,因为古典瑜伽的基本方法是瑜伽师在超验神我与非我(antman)之间进行分辨(viveka),而非我即整个身心人格,属于物质领域。
理解了永恒精神与心意之间的这一极其重要的区分之后,瑜伽师接下来尝试逐步从他认定不构成他不可或缺的本质的东西中撤退,这东西就是整个身心。当瑜伽师重获他的真实身份,即超验的目击意识时,与现象世界的这种逐渐分离便完成了。
有趣的是,甚至连不二论的瑜伽学派和吠檀多学派也采纳这一分离过程,把它称为减损(apavda)。它就是不是这,不是这(neti-neti)的方法,是由圣人们发明的,他们的创新教导记载在古老的奥义书里。这个方法在于把注意力从身心存在的各个方面逐渐撤退,由此逐渐消除对特定的身心私我的错误认同感。这条进路在归于公元8世纪的商羯罗名下的一首著名的教化诗《涅槃颂歌》(Nirvna-Shatka)中得到了显著的说明,商羯罗被人们广泛认定为吠檀多不二论最伟大的作者:
唵。我不是理性、直觉(buddhi)、我慢和记忆。我不是听觉、味觉、嗅觉和视觉,也不是空和地,火和风。我是湿婆,以极乐意识的形式呈现。我就是湿婆。(vs.1)
这描述了印度教灵性中的否定法(via negativa)。同时,它为吠檀多的权威们所推荐的另一种互补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方法是:瑜伽师不是把自己分割开来,而是假设自己与超验的存在-意识在根本上是同一的。因此,瑜伽师肯定我就是绝对者,或者就如上述引文中所说的,我就是湿婆。这里的湿婆不是指一个人格神,而是指绝对者本身。《光明点奥义书》(Tejo-Bindu-Upanishad,3.1-43)颂扬了这个肯定的过程,里面写道,湿婆神亲自以最高的灵性觉悟详细地指点了圣人库马拉(kumara)。下面摘录了湿婆的狂喜之言:
我是至高无上的绝对者。我是至高无上的极乐。我具有无与伦比的知识之形式。我是无与伦比的、超验的。(3.1)
我具有无与伦比的宁静之形式。我是无与伦比的意识(cit)造就的。我具有无与伦比的永恒之形式。我是永恒的。(3.2)
我具有无与伦比的萨埵(sattva)之形式。弃绝自身的我成就自身。我具有空无一切的那之本质。我是心意的空白造就的。(3.3)
我具有无与伦比的图利亚(turya)之形式。我是超越第四境的无与伦比的实在者。我具有采坦亚(caitanya)之形式。(3.4)

我们可以假定,商羯罗是在出神或觉悟的情形下写作上述引用的《涅槃颂歌》的。他不是处在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中,也不是仅仅在做出虔诚的宣告。他也不是沉浸于一种完全的出神状态(nirvikalpa-samdhi,无分别三摩地),因为在那状态中是没有身体意识的,因此不可能言说。毋宁说,他作为存在-意识本身在说话。他的觉悟不是一闪即逝的,而是一种永久的稳定的实现。他作为一个觉悟了的或解脱了的成就者在说话。
解脱(mukti,moksha)是超验神我不间断的出神之乐。它是一切真瑜伽的存在理由。瑜伽的法门在被超越中成就自身。因为解脱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在世却不属世的存在方式。登上瑜伽之梯的最高一级之后,瑜伽师踢走梯子,弃绝自身,投入实在的无限游戏。

二、瑜伽之名
古印度的圣人们告诉我们,我们的世界只不过是个名(nma)与色(rpa)的迷人拼贴。以此,他们预料到了当代的哲学。实在是个连续体,我们自己把它划分为许许多多分离的现象,划分的手段是语言。我们对事物的命名以某种方式创造了它们。我们的语言使实在具体化或物化。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想要在相当复杂的宇宙中找到自己的道路时,这具有现实效用。然而,这也有可能成为一种障碍,因为我们的语言可能会竖起路障,妨碍理解并扼杀爱。不过,只要我们记住语言并不等同于它们所指称的实在,物化就可以是有益的。
因此,在这个部分的开头调查瑜伽一词的含义似乎是很贴切的。在技术意义上,瑜伽指的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包括灵性价值、态度、戒律和技巧,它是过去至少五千年里在印度发展起来的,可以被视为古印度文明的基础。所以,瑜伽是印度各种出神的自我超越之路的总称,或者是意识有条不紊的嬗变,直到从私我人格的符咒中解脱。它是伟大的印度文明所独有的心理精神方法。
瑜伽一词也可延伸到那些直接或间接受到印度源头启示的传统,比如西藏瑜伽(密宗),日本瑜伽(禅宗)和中国瑜伽(禅宗)。然而,谈论犹太教瑜伽、基督教瑜伽或埃及瑜伽则有点误导人,除非瑜伽这个词被用来直接替代神秘主义或灵性。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秘主义的出现主要是独立于印度的灵性冒险的,只在20世纪,才有了一些在犹太教-基督教传统内部利用瑜伽观念与实践的尝试。在吠陀灵性和埃及的宗教信念、实践与象征之间存在着有趣的相似性,但埃及的灵性带有尼罗河流域人民之天才的独特印记。
在更为严格的意义上,瑜伽一词代表的是古典瑜伽体系,是由帕坦加利在公元初期提出的。它被作为印度教的六大圣传或知识(darshana)之一。其他五个正统的圣传是正理派(Nyya)、胜论派(Vaisheshika)、数论派(Smkhya)、弥曼差派(Mmms)和吠檀多派(Vednta)。瑜伽传统与这些体系之间的关系将在第3章论述。
我们还应注意,瑜伽这个词在梵文经典中有时用来指瑜伽的实际目标。比如,在公元前的经典《弥勒奥义书》(Maitryanya-Upanishad,6.28)中,瑜伽一词指的是对超验神我的认识。在Tattva-Vaishrad(3.9)和《仙露声点奥义书》(Amrita-Nda-Bindu-Upanishad,23)中,瑜伽一词用来表示暂时的出神状态(三摩地)。在极少数几个文本中,比如《摩诃婆罗多》(Mahbhrata,12.293.30),瑜伽一词还用来指对瑜伽传统的拥护。这个词及同源词yauga也可以指正理派和胜论派传统的追随者。
瑜伽一词在梵文文献中频繁出现。古老的《梨俱吠陀》(Rig-Veda)已经以多种方式使用了它。《梨俱吠陀》之于虔诚的印度教徒好比《旧约》之于基督徒。它是本古老的颂诗集,其中有些颂诗很可能是在公元前第四到第三个千年创作的。瑜伽这个词在语源学上起源于动词词根yuj,意思是联结或约束,它有许多引申含义,比如合并星星的会合文法规则努力职业团队装备方法招数魔力集合体总数等。它和英语单词yoke,法语单词joug,德语单词joch,希腊语单词zugos,拉丁语单词iugum,俄语单词igo,西班牙语单词yugo及瑞典语单词ok有关。
前面提到过,在现存的最古老的《瑜伽经》注释《论瑜伽》(1.1)中,维亚萨提出了一个等式,瑜伽即是出神。由此,他明确地指出了瑜伽一词所暗示的是哪种约束,就是约束注意力或意识,以达到出神状态(三摩地),在此状态中,心意的机制至少暂时被超越了。
公元9世纪,遮婆斯泊底弥须罗(Vcaspati Mishra)就帕坦加利的《瑜伽经》撰写了一本精深的复注,取名为Tattva-Vaisharadi。在该书的开头,遮婆斯泊底弥须罗提到瑜伽这个词应该源于词根yuja(专注之意)而非yuji(联结之意)。也许他感到有必要做出这一解释是因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虽然在吠檀多不二论传统中,瑜伽这个词屡屡被解释为个体的私我与超验神我之间的合一(samyoga),但这一定义并不严格适用于古典瑜伽,后者是二元论的,区分了超验的神我与多样的原质。
在《摩诃婆罗多》(14.43.24)中,瑜伽的识别标志据说是行动(pravritti)。这使我们想起印度教的《新约》《薄伽梵歌》(2.50)里的定义,瑜伽是行动的技巧。这意味着瑜伽师们完成分派给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责任而不渴望任何回报。这种态度将在第2章做进一步的解释。
《薄伽梵歌》(2.48)也把瑜伽定义为一视同仁(samatva)。梵文词samatva的字面意思是相同或公平,还有各种言外之意,包括平衡与和谐。实质上,它是不动心地看待生活、不为生活的起伏所扰的态度。
所以,瑜伽这个词应用广泛,当我们阅读瑜伽的经典时,最好记住这种灵活性。

三、自我超越的程度修习者(男女瑜伽师)
瑜伽师(Yogin,主格是yog)和瑜伽(yoga)源于同一个动词词根yuj,指的是瑜伽的修习者,可以是初学者,也可以是高级阶段的学生,甚至可以是修成了的、认识神或神我的成就者。
女性修习者被称为yogin。这个词也用于密教某些流派的性交仪式(maithun,迈荼那)中的女性搭档,我们会在第17章加以解释。Yogin也可指某个群体的一员,该群体尤其和密教有关,由64位女神组成,她们被视为宇宙的创造能量(shakti,夏克提)之展示。对这64位yogini的崇拜追溯到公元6世纪或公元7世纪。
瑜伽师这个词通常不那么严格地应用于一切灵修者,但有时也进行区分,比如,把瑜伽师和游仙人(samnysin,桑耶辛)区分开来,或者把瑜伽师(特定戒律的修持者)和知者(jnnin,即gnostic)区分开来,后者声称不遵循任何思想体系或方法,而是依赖自发的灵性理解或直觉而生活。例如,在不二论吠檀多的权威著作《圣教论》(Mndkya-Krik,3.39)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诗节:
瑜伽师皆难以认识不二论的无形瑜伽(无触瑜伽,asparsha-yoga)。瑜伽师惧怕之,在本质为不惧的东西中看到恐惧。
在这里,作者乔荼波陀(Gaudapda,商羯罗的师祖)区分了瑜伽师和知者,后者已经认识了无形的、不二的实在。这种区分有点特别,因为在瑜伽师中也有已经觉悟的成就者。既然这样,知者这个称号又有何意义呢?在此,乔荼波陀只是想要确立知者的优越性,他们摆脱了私我和恐惧,胜过那些急于努力认识神,却不理解自己的追求即为绊脚石的人。因为只要有目标,就有追求者困于不觉悟状态中的私我人格。
瑜伽师的灵性成熟被认为有一系列不同的阶段(bhmi,次第)。在《灵魂解脱明辨书》(Jvan-Mukti-Viveka)的第3章,中世纪学者和瑜伽修习者吠德耶罗耶(Vidyranya)谈论了两类瑜伽师超越了私我的和尚未超越私我的,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划分。16世纪著名的吠檀多哲学家识比丘在他的《瑜伽本质概略》(Yoga-Sra-Samgraha)中区分了以下级别:
rurukshu渴望灵性生活之人
yunjana实修之人
yoga-rdha已经登上瑜伽之人,也称为yukta(瑜伽行者)或sthita-prajna(定慧者)。
最受欢迎的瑜伽著作《薄伽梵歌》如此描绘了追求者(rurukshu和Yunjana)和成就者(yoga-rdha)的特征:
牟尼想要登上瑜伽,行动是他们的方法;牟尼已经登上瑜伽,平静(shama)是他们的方法。(6.3)
不执着感官对象,不执着任何行动,弃绝一切欲望,这称作登上瑜伽。(6.4)
一旦控制思想,真正立足自我(tman),摆脱一切欲望,才算瑜伽行者(yukta)。(6.18)
《薄伽梵歌》(2.56)如此描述定慧的完美瑜伽师(sthitaprajn):
遇见痛苦,他不烦恼,遇见快乐,他不贪图,摆脱激情、恐惧和愤怒,这是智慧坚定的牟尼。
印度中世纪的灵性大运动密教或谭崔主义(Tantrism)的文献区分了萨达卡(sdhaka,灵性追求者)和悉达(Siddha)或成就者,后者已经获得了解脱或圆满(siddha,悉地),即登上了成就之路(sdhana)的顶峰。其他的分类方式可以在诸往世书(广为流传的准宗教百科全书),阿笈摩和本集(两者都是百科全书式的宗派著作),以及哈达瑜伽(训练身体的强力瑜伽)经典中找到。此外,伟大的宗教传统佛教和耆那教吸收并促成了瑜伽的发展,它们也有自己的灵性成就等级或次第。
我们可以在《论瑜伽》(3.51)中找到一种有趣的四重划分。传说中的作者维亚萨做了如下划分:
prathama-kalpika第一阶段的生手
Mdhu-bhmika处于愉悦(字面意思是蜂蜜)阶段的人
Prajn-jyotis已经获得智慧之光的人
Atikrnta-bhvanya就要超越一切有限存在的人
维亚萨在《论瑜伽》(3.51)中对这四种程度的灵性成就做了一点说明。他解释道:
第一类是这样的修行者(abhysin):他们看见的是黎明的曙光。第二类拥有怀抱真理的超越的智慧。第三类已经制服了诸元素和感官,并形成了方法来保护已经培养和有待培养的一切而第四类已经超越了可以培养的东西,决心实现唯一的目标(进入原质这一原始基质之中,在那里,神我在其原初的纯净中散发光芒)。
超越的最后次第直接导致古典瑜伽的最高目标的实现无分别境界(kaivalya);意为实现超验神我(purusha),即人类的永恒本质,它超越宇宙的无常维度。无分别境界是最高程度的灵性圆满,是遵循帕坦加利之路的瑜伽师的生命顶点。
在《论瑜伽》(1.21)中,维亚萨还根据瑜伽师的追求之强度(samvega)解释了九类瑜伽师,这里的强度可以是一般、中等或极强。婆遮斯泊底弥须罗阐明,强度依赖于先前获得的潜意识印象(vsan,习气)及不可见的(业的)影响,后者被称为不见(adrisha,字面意思是看不见的)。换言之,我们对瑜伽修习的委身不完全是个自觉的决定。神或神我对我们的吸引程度不是受制于我们的意志,而是以我们的过去为先决条件的:我们在累世生命中的行动和动机决定我们未来的生存状态(比如我们的基因构造和社会环境,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心理社会人格)。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灵性道路上的最佳动机有时会受挫,尤其是在开始修行时,以及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地约束自己。
瑜伽师一词常用的同义词是yoga-vid,意为瑜伽知者,在哈达瑜伽文献中尤其被广泛使用。高级修行者有时被称为yukta或约束者,而初学者有时被称为yoga-yuj,即参与瑜伽者。完美的瑜伽师通常被称为瑜伽王(yoga-rj)和瑜伽师之主(yoga-indra,写作yogendra)。
Yogist这个词是现代的新造词,用来形容西方的热心者,他们主要对瑜伽的身体方面感兴趣,尤其是体式(sana),而非热衷于作为认识神我的灵性训练的瑜伽。

四、指引之光导师
正如米尔恰伊利亚德在他著名的瑜伽研究中指出的,描绘了瑜伽之特征的,不仅是其修习的一面,而且是其入门的结构。瑜伽就像一切形式的秘传一样,预设了对新入门者的引导,这种引导要依靠对瑜伽之路的现象和实现有着直接经验的导师。理想上,导师应该已经达成了瑜伽的一切努力所指向的终极灵性目标觉悟(bodha,bodhi)或者解脱。因此,与大批西方人所信奉的流行瑜伽相反,真瑜伽绝不是一项自助的事业。诚如伊利亚德所言,瑜伽不是自学的。毋宁说,瑜伽就像印度的其他所有传统体系一样,需要一个实际的学徒期,在此期间,导师把自己的心法传授给配得上的弟子或虔诚信徒。这些心法是可用言语表达的知识或印在书上的知识所没有穷尽的。
导师(guru,古鲁)传授给弟子的许多知识属于灵性传递(sancra)的范畴。在这种传递中,古鲁使弟子实实在在地经历能量或意识(对应基督教洗礼中的圣灵)的传递,它是瑜伽的入门过程的支点。通过这种方式,修习者在为超越的觉悟奋斗的过程中受到祝福。从而,入门的瑜伽师经历必要的转变或转依(parvritti),这对灵性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他她开始发现,实在者或超越私我的神我比世间经验的种种可能性更具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的基础是对神我的一种缄默的直觉,在修行过程中,这直觉会增强。
瑜伽入门的性质在种种象征中得以表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生。在四吠陀本集之一的《阿达婆吠陀》(Atharva-Veda)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诗句:
入门在于,导师犹如母亲体内怀着胚胎一般地带弟子。在三天的入门仪式之后,弟子诞生了。(11.5.3)
4000多年后,佛教的《大悲空智金刚王经》(Hevajra-Tantra,2.4.61-62)使用了一个类似的古老的妇科隐喻:
僧团谓之身体。僧院谓之子宫。人在子宫里,由依附通往自由。黄袍为膜绕胚胎。师父为母。敬拜礼即是头前位(mastaka-anjali)。学徒期即是尘世经验。念诵曼陀罗(mantras)即是我的概念。
借着古鲁的恩典(prasda或krip),配得上的弟子得以入门,了解生存的伟大选项永恒精神这一实在,或者存在-智慧-喜乐(Being-Consciousness-Bliss)。因此,导师应该是个彻底觉悟的大师或悉达,这很重要。只有那样,才能保证让修习者渡过现象存在之洋(samsra-sgara,轮回之洋)。因为正如《湿婆往世书》(Shiva-Purna,7.2.15.38)所言,如果导师有名无实,那么他她给予弟子的解脱亦是如此。
师门体系追溯到吠陀时代(公元前4500前2500年)早期。那时,年轻男孩在传授神圣经典的导师家度过少年时代和青年时期,神圣经典是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智慧和最精湛的知识之宝库。对吠陀的研习是社会的所有二次生(dvija)成员的神圣职责,他们指的是婆罗门(brahmana)或祭司阶级,刹帝利(kshartiya)或军事阶级,以及吠舍(vaishya)或农业阶级。这一久远的传统排除了首陀罗(shdra)或奴隶阶级,虽然对非凡的个人偶尔会破例。吠陀的全部知识是口传的,必须谨慎地牢记。导师的职责是引导弟子学习和理解吠陀的智慧,并照看好弟子。
作为对导师的教导和父亲般监护的回报,弟子被认为理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和顺从古鲁,并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勤奋地学习(svdhyya,精进)和为师门服务(sev,服务)。在中世纪后期的哈达瑜伽文本《湿婆本集》(3.13)中,这一理想被表述如下:
毫无疑问,古鲁是父亲,古鲁是母亲,古鲁是神。因此,应以全部的行动、言语和思想来服务于他。
师徒之间的交往具有严格的形式。就弟子而言,这包括请求施舍(bhiksha)的日常仪式,以及在典礼上向古鲁提供用来点燃圣火的燃料棒。弟子应该跟导师住在一起,直到完成学习过程。那些如同许多西方沙弥一般在不同导师之间徘徊的人被贬称为圣地之鸦(trthakra)。
除了学习神圣传统,弟子最重要的责任是过守贞(brahmacarya)的生活,因而通常被称为梵行者(brahmacarin)。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举动如梵之人,就是说,行为举止符合祭司(brahma=brhmana)之规矩的人,或者行为举止仿效绝对者(梵)之无性欲状态的人。守贞被认为是精神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培养身心中的普拉那(prna)所必需的,有助于专注、记忆和健康。师徒之间的这种制度化的关系被称为古鲁库拉(guru-kula)或师门体系。其合理性在最早的同类经典之一《泰迪黎耶奥义书》(Taittirya-Upanished,3.1.1)中说明如下:
师,前相也。徒,后相也。明,结合也。教言,合者也。
如能找到不仅精通经典,而且已觉悟经典之秘传意义的导师,那么弟子是幸运的。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等式,古鲁等于经典的权威。经典和导师都被认为拥有启示的力量和解脱的力量。传统上,导师被认为是神圣文本所指明的活的真理的化身。古鲁库拉这一古老的吠陀体系仍是印度的传统教育模式。
不二论吠檀多的秘传著作《奥义书》保存了一些较为深刻的师徒关系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被追求的不仅仅是理智的知识,而且是卓越的智慧和对神的认识。开悟的导师在觉悟了经典的启示之后,拥有独特的能力来使他人达到同样的觉悟。最感人的师徒关系之一是耶若伏吉耶(Yjnavalkya,公元前1500年)和妻子弥勒薏(Maitrey)的关系。他的教导记载在《大林间奥义书》(例如2.4.1始,4.5.1始)中。他娶了两个妻子,其中迦底耶尼也(Ktyyan)唯具妇人之智,而弥勒薏渴求灵性知识,渴望走上不朽之路。在弃绝尘世之前,耶若伏吉耶决定把奥义书中的瑜伽心法传授给弥勒薏。他告诉她:
唯然!非为爱夫而夫可亲,为爱性灵而夫可亲!唯然!非为爱妻而妻可亲,为爱性灵而妻可亲!唯然,非为爱子而子可亲,为爱性灵而子可亲!唯然,非为爱财富而财富可亲,为爱性灵而财富可亲唯然!是性灵,乃当见,当闻,当念,当思者。诚然!弥勒薏!以性灵之见,闻,念,思,而此世界一切皆知矣!(2.4.5)
耶若伏吉耶详细地教导弥勒薏,她最后承认被他的话语迷惑了,于是,这位圣人答道:
嗟!我不说迷惑语。是矣!是可以明矣!(2.4.13)
后来的《湿婆本集》(3.11)说:
只有导师亲口传授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和软弱的,会带来诸多苦恼。
印度教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导师,理想上他们属于婆罗门阶层:古鲁(大人),阿阇梨[crya,训诫者,履行圣线授予仪式或入法礼(upanyana),把圣线佩戴在所有二次生者身上,也教授学生适切的行为规范或道法(cra)],邬波驮耶(updhyya,辅导教师,收费教授神圣知识的一部分),adhvanka(良师益友,advhan意思是道路或旅行),prdhypaka(经验丰富的指导者,可以指导其他导师),prcrya(高级训诫者),王师(rja-guru,王室之师),以及路迦古鲁(loka-guru,众生之师),他们都体现了某个特定的教学角色和灵性身份。甚至有个总称来指称各种导师,叫作pravaktri或传播者。
正如《瑜伽顶奥义书》所言,已经认识神的导师授予神圣知识(divya-jnna)。这种知识源于觉悟,并吸引人走向觉悟。Advaya-Traka-Upanishad(16)对古鲁这个词做了一种隐秘的解释,从古(gu)这个音节(表示黑暗)和鲁(ru)这个音节(表示驱散者)引申出古鲁的意思。所以,古鲁是驱散弟子的灵性黑暗的人。
在所有的导师中,已经认识神的成就者甚至在今天的印度社会里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只有他们才能指引灵性追求者进入至高无上的梵知(brahmavidy)。只有他们才是真古鲁(sad-guru)真实之师或真导师。在这里,梵文单词sat(由于音调的原因改成了sad)既表示真实的,又表示真正的。这些导师被颂扬为恩典的有力媒介。诚如《湿婆本集》(3.14)所言:借着导师的恩典,得着一切吉祥。《哈达瑜伽之光》(4.9)断言,如果没有真导师的怜悯(karun,卡鲁纳),萨哈吉亚(sahaja)的状态是很难达到的。
由于灵性上的觉悟,古鲁被认为是神圣者本身的化身。Brahma-Vidy-Upanishad(31)宣称,唯古鲁乃哈利(=毗湿奴)之化身。导师不是特定的神,而是无所不包的大神圣,这里命名为哈利。我们一定不能误解对觉悟了神的导师的这种奉若神明。导师不是任何排他意义上的神,而是与超验实在同质。就是说,导师摒弃了一般人对特定身心的错误认同,完全作为万物超验的同一性活在世上。在真正的觉悟者那里,是不留丝毫私我的,因为私我已经被神我取代。虽然觉悟者的身心和人格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持续下去,但他们不再被自己的各种自动性(automaticities)牵制。相反,没有觉悟的个体才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存在或个性化的意识,以某种方式寄居在一个身体里,与某个特定的人格综合体相关联,甚至由之所驱动。这种致命的幻觉在觉悟的时刻被优雅地粉碎了。
在Kula-Arnava-Tantra中,湿婆神在对神圣配偶提毗(Dev)说话时谈论了与普通导师相对的觉悟之师:
有许许多多的古鲁,就像一座座房子里的灯火,但是,哦,提毗啊,难以找到如同太阳一般照亮一切的古鲁。(13.104)
有许许多多的古鲁,他们精通吠陀(被启示的神圣知识)和《沙斯陀罗》(教导密法),但是,哦,提毗啊,难以找到已经获得至上真理的古鲁。(13.105)
有许许多多的古鲁,他们所给予的并非神我,但是,哦,提毗啊,难以在万千世界里找到揭示神我的古鲁。(13.106)
有许许多多的古鲁,他们抢走弟子的财富,但是,移除弟子之苦的古鲁是罕见的。(13.108)
他是个真古鲁,他的触碰流出至高的喜乐(ananda)。明智之士应该选择这样一个人而非别人当自己的古鲁。(13.110)
在这本书的同一章里(13.126始),还谈到了六种古鲁,是根据功能来划分的:
prekaka:推动者,激发意欲成为虔诚信徒之人的兴趣,引导他她入门(在Brahma-Vidya-Upanishad(51)中也称为codaka);
skaka:指示者,指出新入门者胜任的灵性训练(sadhana)形式;
vcaka:解释者,解释灵性过程及其目标;
darshaka:揭示者,表明灵性过程的细节;
shikshaka:导师,指导实际的灵性训练;
bodhaka:照亮者,如书中所言,在弟子心中点亮精神知识与灵性知识的明灯。
另外还有许多功能类型的古鲁,在《库拉阿那瓦坦陀罗》(Kula-Arnava-Tantra)的译本中,瑜伽学者潘迪特(M. P. Pandit)提到了不下十二种古鲁。然而,瑜伽经典首先颂扬的始终是觉悟了神的导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