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巴拉吉预言
》
售價:HK$
74.8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HK$
98.8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HK$
761.2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HK$
61.6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HK$
76.8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HK$
52.8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HK$
74.8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
編輯推薦: |
一对现当代最长久、最真诚、最纯洁的爱人;一位大师与一位大家的灵魂联盟;一双羡煞旁人的对书香的恋人。
|
內容簡介: |
古月堂前一见钟情,大师与才女结成了灵魂的联盟。他们的生活以书为核心,他们的爱以对方为核心。抗日战争中,他们两地分居,但彼此挂念;抗日战争后,他们在“竞争”中,洋溢着各自的才华。杨绛,一位见证两个世纪文学历史的大家;钱钟书,一位令人拜服的国学大师。
|
關於作者: |
一个安静的墨客,渴望单纯,厌恶单调。崇尚冷静,拒绝冷漠。轻视物质,保持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敬畏。认同西方文化中的爱与平等,痴迷东方文化中的禅思哲学。喜欢漫无目的地走在异乡,让阳光跌落在脸上。坚信现实与虚幻的间缝中有着一片空净。主要作品《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悲情词帝李煜传》、《宋词是一杯清酒:李煜词传》、《诗中自有禅滋味:重温最美诗词里的空灵禅境》。
|
目錄:
|
第一章婉约邂逅·春风旖旎古月堂
1.烟雨江南,书生意气
2.书香世家,才女娉婷
3.幽默才子,王想琼思
4.痴学女子,锦绣前程
5.阴差阳错,缘分天空
6.时光静好,绽放年华
第二章佳偶天成·琴瑟和鸣定终身
1一言相识,再言相知
2一见如故,再见钟情
3.素色书笺,璀璨柔情
4一对伉俪,佳偶天成
5.摇曳安暖,眷恋华年
6.琴瑟和鸣,缘定三生
第三章灯火阑珊·莺凤和鸣徘恻中
1.远赴千里,缔结新生
2.彩凤双飞,共读牛津
3.鸳凤和鸣,思乡情真
4.煮字燃情,一怀恬静
5.异国味蕾,苦乐双生
6.幸福岁月,喜迎新生
第四章沉浮跌宕·弹指而落的光阴
1.巴黎印象,崭新风景
2.咖啡无香,哀歌江南
3.再回故土,逆流离殇
4.孤岛岁月,低落尘埃
5.硝烟弥散,乱世悲情
6.命运路口,抉择人生
第五章一纸风华·惊艳围城惊世作
1.有家难归,蓝田一梦
2.乱世孤城,相依为命
3.称心如意,惊艳四座
4.步入剧坛,悲情风絮
5一书惊世,一双璧人
6.亦妻亦友,婚后情人
第六章梦若飞花·言语沧桑乱世情
1一世豪情,一指落墨
2.婆要世界,多鲜命运
3.相濡以沫,相知如镜
4.重回蜜月,西湖畅心
5.命运引路,飘向京城
6.时代漩涡,生活苦吟
第七章冰雪消融·执子之手共携老
1.文化风波,灵魂修行
2.童心苍老,风波未定
3.浮沉流年,体味人性
4.岁月枯荣,云开空阔
5.浮生流转,连理归根
6.经世奇才,名满文坛
第八章黄泉碧落·花开彼岸过尘世
1.才女贤妻,笔耕不辍
2.落索自甘,生活侧影
3.念起念灭,岁月神伤
4.曲终天涯,缘定三生
5.几缕淡泊,清新雅韵
6.人生向暖,幸福图腾
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婉约邂逅·春风旖旎古月堂
1.烟雨江南,书生意气
江南的冬日,略带阳光,整个世界静得没有任何纷扰。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在冬日的雾气里若隐若现。置身于时光的一隅,冬日里仿佛吹来扑面的春风,邀一米阳光的晴,取一朵花的暖,书一纸路过的风景。
江南水乡,自古便多出名门望族。在江浙一带,钱氏族人同以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为始祖。江苏无锡的钱家,也是这一脉望族,乃书香门第,据说钱氏的祖先向上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时至20世纪初期,到了钱基博这一代,依然不辱先祖,将教育世家的儒雅门风沿袭了下来。
钱基博是一位博学多才的鸿学大儒,虽说思想稍显守旧,却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也是近代的古文大家。虽然很少有人熟知他的大名,但在新旧文化交替期间,钱基博堪称一位突出的人物。
一粒希望的种子,在江南的冬天里即将发芽。1910年的11月21日,在若水墨山水画的江南宅院里,钱基博这位学者,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妻子诞子。正在这个时候,一位友人前来拜访,送来了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也许冥冥中自有定数,此时产房也传来喜讯,母子平安,是一位公子。
儿子诞生,必定举家欢庆,正如宿命,一切机缘巧合之间,友人送来的这本《常州先哲丛书》,成了孩子名字的起源。“仰先”是名,“哲良”是字,一代文学巨匠的一生,就从文学味十足的名字开始,似乎一开始便预示着注定不平凡。
年幼的仰先,享受着全家人呵护备至的疼爱。不久,仰先被过继给了伯父,但生父的关爱并未有丝毫削减。一位慈父,一位严父,两位父亲在仰先的一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当其年迈时回忆过往,两位父亲的教导,被他认定为其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弄璋之喜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到了孩子周岁的时候。那时,抓周的习俗依然兴盛。所谓抓周,就是将各种物品摆在刚满周岁的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的物品有笔、墨、纸、砚,也会有一些算盘、钱币或是时兴的物品,根据孩子所抓的物品,来预测孩子将来的爱好和可能从事的职业。
钱家人为了抓周大事,准备了一干物品,作为书香世家,抓周物品中自然少不了书籍一类的文化用品。孩子也果然不负众望,其他物品仿佛都不入眼,只有一本书被他紧紧地抓在手中。
见到此情此景,孩子的祖父、伯父、父亲都高兴异常,按照钱家族谱,孩子这一代应该是“钟”字辈,由于孩子抓周抓的是一本书,从此,“钱钟书”三个字就正式成了孩子的大名,刚出生时取的名字“仰先”,从此就变成了小名。
家里人都称钱钟书为“阿先”,但是叫着叫着,又有了新的说法。按照江南的习俗,“先儿”“先哥”分别是“亡儿”和“亡兄”的意思,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被叫作阿先,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吉利。所以,家里人考虑再三,决定改叫一个谐音——阿宣,但是钱钟书的父亲可能是叫顺了口,依然叫他“阿先”。
看似平静的时光,实际上却暗藏涟漪。笼罩在一片静谧中的江南宅院,不和谐的剧情偶有上演。
钱钟书的伯父是一位秀才,据说,刚考中秀才的那天,伯父就挨了钱钟书祖父的一顿打,说是要杀杀他的气势。虽然身为秀才,但钱钟书的伯父始终没有得到过祖父的喜爱,原因说来可笑,只因“婆媳不睦”。
原来,钱钟书的祖母和伯母都是江南的富贵人家,可是两家却彼此瞧不起对方,尤其伯母娘家一家都有抽大烟的习惯,在外人看来,这家人整日吃喝玩乐,生活无规律,毫无儒雅之气故而很是遭人鄙视。
婆媳不睦直接影响了伯父与祖父之间的父子之情。在祖父眼中,伯父是个没有出息的儿子,由此也连累了年幼的钱钟书,使他成了钱家不得宠的孙子。
但是,伯父待钱钟书非常好,幼年的钱钟书在生活中处处依赖着伯父,在他的眼中,伯父就仿佛慈母一般。
书香世家的孩子,儒雅也未必与生俱来。再好的钢材,也要经历百般锻造。钱家的孩子,自年幼时起就开始读书识字,钱钟书自然也不例外,刚刚4岁,他就在伯父的教导下开始接触诗书。从此,钱钟书更是每天与伯父形影不离,不管伯父去哪儿,他都要紧紧跟随着,哪怕是伯父去茶馆喝茶、听书,旁边也少不了幼年的钱钟书那小小的身影。
在旁人眼中,小小年纪便去茶馆听书,简直不成体统,尤其是在钱钟书的生父钱基博眼中,更是无法接受,生怕孩子沾染上恶习。可是,又怕干涉过多会让哥哥生气,钱基博只好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建议哥哥送钱钟书去上学。
就这样,6岁的钱钟书被伯父送入了秦氏小学,可是不到半年,一场病就让他刚刚开始的学业中断了。看到钱钟书生病的样子,伯父实在心疼,再也狠不下心把他送到学校。
虽然伯父对钱钟书百般疼爱,但是孩子没有不上学的道理,尤其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孩子,不懂学问简直有辱门风。于是,又过了半年,7岁的钱钟书和堂弟钱钟韩一起,被送入了亲戚开办的私塾。
仅仅过了一年,伯父又嫌去私塾学习多有不便,当下决定钟书和钟韩两个孩子都由自己亲自教导。虽然钱钟书的父亲和叔父对此多有顾虑,但是伯父用一句话就让两个弟弟再无反驳的理由,他说:“你们两兄弟都是我启蒙的,我还教不了他们?”
虽然教两个小孩子读书对钱钟书的伯父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但是,伯父却改不了旧式名士的气派和习气。每天上午,伯父都要去茶馆坐一坐,这样一来,教两个孩子功课的时间就只剩下了下午。
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间为人的一生画上几道交叉路口,向左或向右,经历却截然不同。也许坎坷的沿途,最终将收获完美的硕果;也许风景如画的路上,前面却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七八岁的孩子,即将经历人生中的第一道十字路口,稍不留神,学坏是很容易的。好在,对书本的执着,注定将钱钟书引向了人生的坦途。
钱钟书已经习惯了与伯父形影相随,伯父上茶馆的时候,他也要跟着。伯父知道他爱看书,就用两个铜板租一些有趣的小说给他看,再花上一个铜板给他买酥饼吃。这下,爱书如命的钱钟书终于被伯父打发掉了,直到伯父叫他回家,他才恋恋不舍地从书本的世界里出来。
钱钟书看这些小说时,总是特别认真仔细,因为回家之后,他要把小说里的情节,绘声绘色地讲给家里的堂弟们听,讲到兴起,还会手舞足蹈地表演一番。看书之后,他还充分发挥了自己善于思考的精神,经常向大人们提问:“如果关公到了唐朝,能不能禁得住李元霸那800斤的锤子?”“如果李元霸遇见孙悟空,能不能受得住金箍棒的一下磕碰?”“如果关公与秦琼大战一场,谁胜谁负如何知晓?”
虽然此时,阿拉伯数字1、2、3在钱钟书眼里还是完全陌生的符号,但小小年纪的他,竟然能将书里的各种兵器记得滚瓜烂熟。
喜欢读书,并不能让家长们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在家里的大人们眼中,虽然钱钟书喜爱读书是好事,但在当时,《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说唐》等通俗小说实在登不了大雅之堂。这也不禁让钱钟书的父亲对哥哥的教子之道产生了一些怀疑。
除了读小说以外,钱钟书经常去伯母的娘家玩耍,这也成了父亲极为担心的事。由于伯母的娘家有一个大庄园,钱钟书在那里整日只顾玩乐,无暇顾及功课,并且,伯母的娘家经常是半夜用餐,没有生活规律,钱钟书难免也沾染上了一些坏习惯。
父亲看在眼中,不便当着哥哥的面发怒,可是私下里,父亲却狠狠地教训过他几次。在伯父的疼爱和父亲的严加管教之下,11岁的钱钟书考取了一所四年制的高等小学,即无锡县(今无锡市)立第二高小——东林小学。
世界上最寂寞的别离,就是死亡。秋季里的一天,钱钟书正在学校里上学,家人却来到了学校,要接他回家。少年钱钟书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隐隐感觉,家里出了大事。果不其然,家里人告诉他,伯父病危,已无力回天。想到自己与伯父多年来的深厚情感,以及伯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钱钟书拔腿就向家的方向跑去,边跑边大声喊着“伯伯,伯伯……”可惜,他到家时,伯父已经不省人事,年仅48岁的伯父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人生中第一次遭遇死别之痛的钱钟书,陷入悲伤中久久不能自拔。伯父去世后,钱钟书虽然一直与伯母住在一起,但从此以后,学业方面的事情,就由父亲钱基博一手管教了。
对于钱钟书来说,钱基博是一位严父,少年时期的他,觉得有这样一位严厉的父亲简直不幸。但成年后回忆起来,钱钟书认为能有一位严父严厉地管教,堪称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伯父去世以后,钱钟书的学杂费用也落到了父亲的头上。钱钟书小学时代过得有些拮据。没有作业本,他就用伯父曾经钉起的旧本子;笔尖用断了,他就用削尖的竹筷子代替。
在父亲面前,钱钟书总是表现得很听话,除了算数以外,各门功课都出类拔萃。然而,到了学校,在老师和同学的印象中,钱钟书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捣蛋鬼。邹文海教授曾经是钱钟书在东林小学的同班同学,据他回忆,先生在教导他读书时,总是将钱钟书引为榜样。先生说:“每次我经过钱家,总是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谁像你,回到家里一页书都翻不了。”
邹文海教授说,钱钟书的每个字都会规规整整地写在方格之中。因此先生经常夸他而批评自己,也就引起了自己对钱钟书的反感,他曾背地里想:“钱钟书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像我一样数学糟透顶,只有国文能揭示。”
当时的钱钟书,已经在文学方面展露出了天赋,先生对他的文章屡有佳评:“眼大于箕”或“爽若哀梨”,都是先生当时对他的文章的评价。
文学与数学仿佛是一对死敌,在钱钟书的头脑中经过激烈的交战后,数学总是落花流水般败下阵来。
带着对文学的兴趣和天赋,14岁的钱钟书与堂弟钱钟韩一起,考入了苏州桃坞中学。和小学时期一样,钱钟书对数学依然十分厌恶,也就不大用功,因此,数学成绩一直不见起色,老师们对这个成绩平平的孩子并没有特别关注。
然而,在一次每年一度的全国作文、英文作文竞赛中,钱钟书竟然获得了第七名的佳绩,作为一名初中生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这在桃坞中学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连校长都关注到了这名特别的学生,尽管他的理科成绩不理想,可是由于中文、英文方面的出色表现,钱钟书得到了特别的关照。
当年的桃坞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英文、地理等科目的老师都是外国人,因此,英文又成了钱钟书的另一大兴趣。每次考试,他总能拿到全班第一。到了初三时,他的中、英文成绩已经升至全校的第一名,他纯正的英语发音,简直可以和外籍老师媲美。
成绩如此出众的钱钟书不出意料地成了班长,可是,这位文学上的才子,只要涉及逻辑关系,总是有些“痴气”。比如,他总是分不清东南西北,一出门就容易迷失方向;作为班长,上体育课时要负责喊口号,随着自己喊出的一声响亮的英文口号“向右看齐——向左转——”,钱钟书却不分左右地原地乱转。同学们哄堂
大笑,他却莫名其妙,真是出了好大的洋相。有时候,他穿鞋也会分不清左右。无奈之下,仅仅当了两个星期班长,就被老师“罢免”了。
钱钟书似乎也无所谓,书中的世界远比现实中精彩,在他眼中,每一本书都能带给他前所未有的崭新生活。
2.书香世家,才女娉婷
有的人就是这样,从出生伊始,一世皆被书香缭绕。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望穿古今,多少才女闺秀,在历史的书卷上被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姬作一曲离愁,清照叹一词思念,当时光轻摆衣袖,飘然降临在1911年的烟雨江南时,它开始驻足观望,一个如岁月般静好的女子将和钱钟书一起谱写一曲琴瑟和鸣的唯美爱情篇章。
同样是在20世纪初期的江苏无锡,同样是书香门第的杨家,游学日本归国的杨荫杭,将因她的女儿永载史册。这位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获得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法学学位。多年的游学经历,让杨荫杭有了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想。虽然对西方的立宪制欣赏有加,无奈当时的社会背景很难让他圆梦。不过,他的人生方向却从没因此改变。
这位出色的知识分子有一位优秀的贤内助,杨荫杭的妻子是一位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江南多才女。这位典型的江南女子,有着温柔婉约的个性和白皙姣好的容貌,虽说平日只在家里相夫教子,却对文学作品有着精准的评价。
在辛亥革命之始,由于刚正不阿的个性,时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的杨荫杭,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在好友的力保之下,才幸免遭受迫害,只是被调任北京。
为了丈夫的事业,杨荫杭的妻子与他一同到北京生活。两人已经有了三个花朵一样的女儿,就在1911年7月17日,在二人租来的小院里,他们的第四个女儿诞生了。
盛夏时节,世间的一切都是鲜艳而浓烈的,院子里的花儿大朵大朵地开着,美丽而张扬。杨家新生的小女儿与盛夏的花朵同样娇艳可人儿,却更胜一筹,多了那么一些淡雅。
夫妻二人为四女儿起名“季康”,又按照无锡当地的特色,称她为“阿季”。这个聪慧可人的女孩长大后,又为自己起了个被后人熟知的笔名——杨绛。
出生在一个举案齐眉的家庭里,杨绛自然耳濡目染了父母之间极有修养的相处方式。在杨绛的成长过程里,家里的氛围永远都是平和而愉悦的。在杨家成功的教育方式之下,包括杨绛在内的八个兄弟姐妹都发展得很优秀,其中又以杨绛最为出色。
由于骨子里就带着江南女子的俏丽聪慧,杨绛自小就是最讨大人喜爱的一个,也成了家里唯一一个跟着父母生活的孩子。父母所有的爱都集中在了这个娇俏聪慧的女儿身上。
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打扮,只是张着好奇的眼睛,把世间的一切都当成美景来看。四岁时,当第一次见到满族女房东脚下的“花盆底儿”鞋时,杨绛充满了好奇。她眨着大眼睛琢磨了好久,对父亲说:“长大了我也要穿这样的鞋。”
知识分子的家庭,总是对儿女的教育格外用心。五岁的杨绛被父母送进了姑母杨荫榆执教的学校。聪明机灵的杨绛,从一入学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只是,刚刚步入学堂的小杨绛,还是一个淘气的孩子。
在课堂上,贪玩的小杨绛在老师的眼皮底下,竟然玩起了吹小绒球的游戏,生气的老师罚她起来回答课文中的内容,不成想她竟然回答得一字不差,让老师十分惊讶。
父母的感情虽好,生活却对杨家开起了玩笑。本来工作得好好的父亲,却被停职了。一家人断了唯一的经济来源,日子过得无比拮据。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上海读书的二女儿,又感染了风寒。当母亲舟车劳顿地赶到她身边时,那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可怜的孩子已经看不清母亲的面容,在泪水中离开了世界。
一系列的变故让杨荫杭决定辞去官职,离开伤心地,回到江南。父亲一直是杨绛的骄傲,回江南的那一天,车站里挤满了送别的人,人们眼中对父亲的不舍,变成了杨绛眼中的荣耀。
筋疲力尽的一家人终于在经历了辗转颠簸后回到了无锡老家,在亲戚的介绍下,父母带着杨绛去寻找能让一家人安身的房子。巧合的是,这所房子里住着的,正是钱钟书一家。虽然杨家最终并没有选择这所房子,但是从那时起,缘分就已经悄悄将二人联系在了一起。
几番选择之后,杨荫杭夫妻二人决定,将家安在沙巷的一处房子里。门前的小桥流水和船来船往,为年仅八岁的杨绛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可是,生活再一次对这个刚刚稳定下来的家庭开了一个玩笑。
也许是在北京住久了,回到无锡有些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和饮食,杨荫杭不久便病倒了,而且大有一病不起的趋势。杨绛的母亲觉得,丈夫是天,如果丈夫不在了,天就塌了。虽然医生已经为杨荫杭判了“死刑”,但是她却坚决不肯放弃。在她的恳求下,杨荫杭的故友,一位优秀的中医华实甫先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为他开了一副药方。
好在,老天只是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杨荫杭的身体终于有了起色,逐渐好了起来。经历了亲人的离去和父亲的病危,年幼的杨绛更加喜欢赖在父母的身边,小小年纪,早已懂得了亲情的珍贵。父母一直精心呵护在怀中的花蕾,一夜之间懂得了风雨的残酷。
大病初愈的杨荫杭,最关心的依然是儿女的教育问题。早在刚搬入新家的时候,杨绛就与弟弟一起,被送入了附近的大王庙小学习。学校的环境十分简陋,只有一位校长和一名老师,学生却有八十多个。
各年龄段的学生都被编在一起上课,遇见不听话或者不用功的学生,老师的教鞭就“啪”的一下打在学生的头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被打了个遍,唯独杨绛和弟弟们幸免。也许是因为杨家的孩子对学习的认真和自身的聪明,让老师无从下手吧。
身为知识分子的杨荫杭,总是为大王庙小学的教学质量担心,他希望儿女们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也知道,若想如此,必须忍受别离之苦。
大女儿从教学质量非常好的上海启明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做了老师。为了女儿们的前程,杨荫杭决定,让杨绛和她的三姐一起去那里读书。虽然舍不得离开父母的怀抱,也明知母亲的不舍,但是懂事的杨绛还是决定去上海读书,尽管偷偷流着眼泪,她还是整理好了远行求学的行囊。
生活又为杨绛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篇章,骨子里散发出的机敏与灵巧,让她注定无论在哪儿都是一个受人喜爱的角色。
1920年,杨绛来到了上海,开始了全新的求学生活。启明学校是一所天主教学堂。对于刚刚走出大王庙小学的杨绛来说,这里简直是一所美丽的花园。教室一间挨着一间,还有草坪和秋千,孩子们在修女们的照顾下,幸福又欢乐。
每次看到修女,喜欢琢磨事情的杨绛总会动起小脑筋。她很好奇,修女们厚厚的裙子到底是几层呢?没过多久,杨绛终于有了一次破解谜团的机会。由于聪明乖巧,杨绛被学校破例允许跟着天主教徒上山观礼,晚上和修女一起睡觉的时候,她假装睡着偷偷观察着修女的衣服。原来,修女的帽子是三层,裙子也是三层,在她看来,这可是破解了一个谜团,足以令人骄傲。
杨绛深深地热爱着启明学校,虽然自小的经历过早地剥夺了她无忧无虑的权利,但却让她懂事了。冰雪聪明的杨绛也得到了修女们的喜欢。每当假期不能回家,管食堂的修女总会变着法做好吃的给她,还分糖给她吃。在这个大集体中,杨绛也快速地成长了起来,在这里的生活和学到的东西,也对她后来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时间的指针一刻不停地转动,不知不觉,杨绛已经成长为一名16岁的花季少女。此时,杨家已经在苏州定居,杨绛也进入了苏州振华女校读中学。
少女初长成,虽不谙世事,却也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杨绛总是善于做出合理的分析,拿出自己的想法,只是毕竟稚嫩,有时候总是少了那么一丝勇气。
父亲依然是杨绛心中的一座大山,无论学校发生任何事情,杨绛总是喜欢与父亲商量探讨。当时正赶上北伐战争,学生经常会走上街头游行,呼吁人们进行革命,杨绛也被推选为游行代表之一。因为参与游行的女学生经常会被轻薄欺负,杨绛并不想参加。她回家对父亲说,学校规定,如果家长不允许,就可以不参加,她问父亲,能不能和学校说家里不赞成。没想到,对于女儿的小小要求,父亲竟然一口回绝,他说:“你不想去就别去,别拿爸爸来当挡箭牌”。
父亲希望女儿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去挑战;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时,勇敢地大声说“不”。最终,在老师和同学满怀希望的眼神面前,杨绛终于鼓足勇气,勇敢地说了“不”。果然,有一些女学生在游行过程中遭到了一些军人的非礼,大家这才认为杨绛的担心不无道理。
书本是杨绛自小的好友,在父亲尊重与鼓励并重的教育方式的培养下,杨绛从小就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对文学的兴趣尤其浓厚。上了高中以后,父亲经常会在杨绛的书桌上放一些她感兴趣的书籍,此举也为她的文学之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从父亲那里,杨绛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从书本中,杨绛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这些,都将成为她人生中用之不尽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