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HK$
985.6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HK$
53.8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HK$
76.2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新周刊》,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新周刊》,媒体同行和创意工作者眼中的“话题发源地”。《新周刊》,商家及投资人眼中不可忽略的“智囊”和“思想库”。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由《新周刊》杂志社选编的这本《大时代的边上》选编的是《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包括:《中国最幸福的农民》、《低成本生活指南》、《“宅生活”是一种消费生活》、《搞笑诺贝尔的中国赢家》等79篇。
|
內容簡介: |
夏娃的苹果带我们看到这个新世界,牛顿的苹果带我们了解这个新世界,而乔布斯的苹果则带我们体验这个新世界。《苹果力》
离开权、钱、车、房,男人的魅力还剩下什么?贪污和腐败的多是男人,飙车和醉驾的多是男人,栽在性事上的多是男人……男性还在,但,男人呢?《男人没了》
在大时代的边上,你想要哪一种活法?让大师陈丹青为你拨开迷雾。 《大时代的边上》
要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听听局内人是怎么说的。美院教授、艺术生、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网站创始人、画廊老板、拍卖行高管、艺术经纪人、艺术家……《兑现主义》
2011《新周刊》,记录着中国社会的脉动和世界的变化——三个苹果改变的世界、中国的男人是如何异化的、低成本生活指南……
本书《大时代的边上》收录的就是《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共计79篇。 《大时代的边上》由《新周刊》杂志社选编。
|
關於作者: |
《新周刊》由广东出版集团、三九企业集团联合主办。每期128页全彩印刷,每月1日、15日出版,属于时事生活类杂志。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
目錄:
|
大时代的边上
大时代的边上:时代是个局,我做局外人
你和时代合唱,我和自己独吟
布农:中国最幸福的农民
苏家桥:谁见幽人独往来
木心:文艺范儿的“活化石”
陈丹青:原来我睡在大时代
善待异见,是时代最大的进步
小日子:小地方、小人物、小日子
在大时代,过小日子
弹唱会
德黑兰读书小组
只有小日子才属于自己
让我们谈谈养生吧
中国人为什么爱谈养生?
徐文兵:先知身体,才知世界
八爷:养生就是顺其自然
蔡澜:“健康版”害死很多女人,又间接害死很多男人
现代人的十大困境
低成本生活指南
生活在低处
朱德庸专访:高品质的生活往往都不花钱
别让“低成本”吃掉你的钱包
“宅生活”是一种消费生活
重口味与小清新
重口味与小清新
趣味鸿沟造就文化自由
重口味溯源
小清新溯源
跟现实相比,一切重口味都算小清新
男人没了:中国男人是如何异化的?
中国男人是如何走向消失的?
从肌肉猛男到妇女之友
中国男人有多“不是男人”?
除了权、钱,男人还剩下什么?
无聊词典:从无聊经济到无聊的哲学
无聊的哲学
搞笑诺贝尔的中国赢家
那些闲得蛋疼的人类
无聊的力量
兑现主义
兑现主义:重估中国当代艺术价值
关于我们的事,他们通通都猜错
艺术圈是个什么圈?
当代艺术是看中国的最好角度
这个世界没有文艺复兴
把地铁变成流动的文化馆
另一种小说家张大春
他们都是局外人
文学,是她永不沦陷的故乡
好莱坞梦想,东莞制造
让中国人在地铁上看书有多难?
送礼就送“乔布斯”
艺术之花绽放在金钱山上
艺术之花绽放在金钱山上
艺术品越来越甜,艺术家越来越贵
一只乌能有多贵?
艺术圈的金棕榈和金酸莓
82位中国亿元画家分析报告
苹果力
苹果力:三个苹果改变的世界
人类欲望苹果始
把传奇变成神话,把神话变成宗教
“1”与它倡导的生活方式
苹果在中国
懂生活的都不装逼2
老房子居住指南
小清新的世界地图
网拍界盛放着一朵朵奇葩
头等舱:故事都从这里开始
今天我们如何读经典?
百年开学第一课
《百年孤独》入华记
那些画照亮了世界,也改变了世界观
罗马儿女在广州
《富春山居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三幅小画如何做成一个展?
学摄影必须要看的116幅原作
学会爱——人生太短,只够我们相爱的了
反击十大爱情偏见
专访张小娴:我们都死了,爱情还没死
电视里的爱情永远都是消费品
打好这手烂牌
|
內容試閱:
|
大时代边上的隐士 布农:中国最幸福的农民 文/朱坤
布农是个农民,而且很可能是中国最幸福的农民。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玉龙村的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每日清晨即起,在一块露天青石上打坐、吐纳,之后食早餐,通常是现挤的羊奶与白水煮蛋,饭后随意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所在喝茶、读书或什么都不做,之后是午饭时间,从家乡四川找来的厨子会烧几味家常小菜,鸡蛋是自产的,蔬菜是自种的,鱼从鱼塘里现捞。偶尔会睡一会儿午觉,下午如有客人来访,或在凉亭,或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到点晚餐,如有来客,会比午餐丰盛,大家会一起饮酒取乐。如无意外,布农晚上要练功,完毕后上床,酣睡到天明。
没去拜访布农山舍之前,你会以为这不过是哪个有钱有闲的阔佬闲来无事的精致玩意儿。这是一个规模庞大、功能完善的小院,看上去更像个城堡。布农山舍的建造花了四年。这四年来,他自己画草图,自己推翻又自己重建,整个院子占地六亩多,有建筑六七处,有独立的书房、会客室、厨房与居住区,有完整的池塘、花圃与菜地,养了三只狗、三只鹅、两只羊与十余只鸡,请了三个工人。鸡蛋、羊奶与蔬菜基本可自产自得。
这是一个既安静又充满了幸福感的独立王国,布农是它唯一的主人。没事的日子里,他很少出山,在院子里打坐、喝茶、读书、耕作、晒太阳与会客,常常几个月都不用出门。他最近忙的事,是在为自己做墓碑。地方也选好了,就在院子的最高处——他平时打坐之处。他把文字和图案都设计好,监督工人完成。
这样的神仙生活够写意了。但还不够。布农看上去已经非常平静,即使在安静的丽江其实当下的丽江绝不安静,但也还不够。近来受到邪魔歪道侵扰,他打算马上出发去青海几个月,寻访高僧大德,让自己的内心重获平静。
去拜访的那天下午,布农山舍里来了几位客人:一位活佛,据说能量很大;两位女性朋友,一位在丽江开客栈,一位开餐厅。这是一个充满了幻觉的下午,所有的对话都充满了不真实感。远处是皑皑雪山,灼热的阳光烤着,人渐渐地都说不出话来。平地上的所谓清明理性也模糊了,否则你难以相信,读尼采和维特根斯坦的人,何以也对那种力量深信不疑。
最早的云归派
布农是最早的云归派,到了丽江,不知道布农,你算是自来了。成为农民之前,布农曾经是丽江最著名的手工业者、拥有无数文艺女青年粉丝的神级人物、众人耳口相闻的高人异士。1995年,在前往西藏的途中路经丽江,四川内江人布农就此决定扎根丽江。布农的丽江岁月可分三阶段,也是他为丽江奉献的三件代表作:布农铃、布农小院与布农山舍。
布农铃是个意外,但也让布农有了在丽江安身立命的本钱。全手工制作、铃分阴阳、铜木质地、每个铃皆独一无二是这对铜铃的特色之处,直到如今,它还是到丽江游客的首选旅游纪念品。十几年来,丽江大研古镇大石桥旁的布农铃生意依然红火,并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印度加尔各答、希腊雅典开了分店。不仅国内游客连夜打飞的只为买一对布农铃,国外大公司也慕名传来订单。
布农小院的诞生也是个意外。四川人到云南后唯一不习惯的是云南菜,所以才有了布农小院。2004年国庆节,布农在束河古镇投资开了“布农小院
”,味道以川滇两地风味相结合,每次来了朋友会带他们来这里吃饭。厨师几乎是半年一换,保证客人每次来吃味道都不同,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也曾在这里取景。
如今的大研古镇,早已是烟花繁盛之地。布农山舍索性搬到了玉龙雪山脚下的玉龙村。越搬越远,越住越偏僻。他把户口从四川迁到了玉龙村,真正做起了农民。
许多好朋友会选择不远处的大理,他却独好丽江。“丽江是过去,大理是现在。”热爱哲学、喜欢文艺的布农用他特有的腔调说,“大理近水,历来水边人狡猾多智,丽江近山,宽厚仁义,历来山中多仙人。”
不知道布农是否想成为神仙,外人看来他活得神仙一样。通常人定居丽江、大理久了,尤其是艺术家,常常露出骄奢淫逸之气,可能是酒色易得的缘故。但布农绝无,他光头,麻布衫,脚蹬皮靴,僧不僧,俗不俗,一张黑沉沉的脸上看不出年龄,看不出喜悲,说话也几乎没有语调。他面貌沉静,看上去完全与世无关。许多人看他每日练功、打坐与修炼,会以为他出了家,起码也是个居士。布农家里,做工精细的唐卡、观音大士塑像与关二哥塑像很和谐地共存,他的书架上,既有佛教禅宗、密宗的经典教义,也有基督天主、伊斯兰教的传世经文。布农没有笃信的宗教,但却对各种宗教的修炼方式很感兴趣。“修炼使人内外平静。”
回城是隐居,回山里才是过日子
布农山舍所在的玉龙村,最早是他下乡写生时发现的风水宝地。他曾经憧憬,想在此地建一个占地一千多亩的吸纳东西文化的艺术村,可以让各种国籍、各种流派、各种类型艺术家汇聚。地已经拿下,但几个股东却发生了分歧:有人想建别墅、做房地产,艺术村计划流产。在布农坚持之下,这些土地物归原主,他也因此获得村民认可,获邀人籍。他连夜赶回四川,将户口迁移至此,从此是正宗的云南农民,有户口簿为证。好在最好的地盘还是被他占下来了,建成这一处私家宅院。
除了农民之外,他还爱说自己是文盲。原因是小学三年级以后基本等于辍学,文化水平停留在初小。这个初小农民读哲学,听交响乐,热衷探险、修行,自律甚严,但却绝无文艺腔。
他以前也曾度过恣情任性的日子,摄影师肖全描述他:“他常常独自开车去几十公里外的金沙江边读书吃饭,再停车山头看日落。要么跑到山上去放牛牧马,躺在草地上看白云飘流。入夜去泡个温泉,周围白雪皑皑,头上星斗满天。”
当然也有美好的爱情。他的妻子——前北大校花、电台记者与他因采访而结识。有一个4岁的儿子,随母亲住在北京,每年他会回北京住几个月,陪娇妻嫩儿。回到北京,他闭门不出,也绝不会客。“回到北京是隐居,回到山上才是过日子。”
肖全评价他说:“说实话,我无法不嫉妒他,为什么老天爷要把他喜欢的人留在这么美丽的地方,而把那些心浮气躁的人,哄到大城市里,罚他们住在深圳,罚他们住在上海。”
说实话,住到丽江,住到大理,住到任何清静地方或许不难,难的却是能住下来,越住越安泰。许多人在红尘里受了刺激,或受某种小资腔调吸引,抛弃一切地来到丽江、大理,不足三月或半年,就开始因寂寞、生活艰苦而浮躁起来。有些朋友来到这里,根本坐不住,不足半小时就开始频频看手机,有些人住了三天就受不了这份安静而逃之天天。没有清晰而明确的自我认知,没有坚定的价值观,农民没那么好做的。
布农一点都不喜欢现在这个年代,他想回到宋代去。他羡慕《水浒传》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江湖气,尽管他看上去并不江湖。他话不多,并不是不善言辞;外表静默,并不代表内心没有锋芒。这本是正常不过的一个对身心内外俱有要求的人,放在古代,那叫狷介之士,放在今天,却成了别人眼里的怪人、性格孤僻者、难打交道的人。
别认为布农是隐士、是高人就与世无争。3月20日,他发微博:
“中华民族几千年,从未像现在这样败坏,要权不要命不要脸,要钱不要命不要脸,坑蒙拐骗,草菅人命。良心,除了良心还有什么能救中国呢?”
布农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与虚无主义者,他正在写的几本书也将以此命名。他是坚信2012注定要来到的,为此他准备了退路,在某个山洞里储藏了食物若干。话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的,听上去却像是真的。
“这样的光景,惹不起,总躲得起吧?”他说。 P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