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AI(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作为技术的先锋,AI 不再仅仅是科学家的实验工具,而是开始广泛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重塑着我们的工作、教育、社交、健康乃至情感体验。然而,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创新时,许多人也心存忧虑:在 AI 时代,是否会有一部分人群被时代浪潮抛下?我们的社会结构、工作模式将如何被这股汹涌浪潮改变?我们的福祉究竟会因此提升,还是面临新的挑战?
拉维·巴普纳与艾宁德亚·高斯两位教授合著的《AI 繁荣》,正是一本回应这些疑问的深刻著作。这两位来自世界一流学府的学者,不仅在书中阐述了 AI 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还深入探讨了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如何通过巧妙运用 AI 提升人类福祉。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向广大读者推荐此书——它不仅对学术界从业者和科技爱好者意义深远,对普通读者也极具现实价值。
本书围绕“福祉最大化”这一核心主题,探讨如何在 AI时代确保每个人的福祉不被忽视,甚至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作者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和大量生动的案例,揭示了 AI 如何从各个层面影响我们的生活——从促进健康、优化教育、改善工作体验,到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两位作者运用跨学科
视角,融合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深入剖析了 AI 技术如何通过化解日常生活难题、解决全球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最终提升人类的整体福祉。
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浪潮下,很多人对未来充满了焦虑和不确定感。作者明确指出,AI 并不是一场灾难,而是一次重大的机遇。通过善用 AI,我们不仅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有效解决诸如健康不平等之类的问题。这本书打破了“技术进步=人类福祉威胁”的传统观念,展现了一种
新的可能性——技术能够成为人类福祉最大化的有力工具。
书中引入“AI 之屋”(House of AI)这一概念,并借此提出一个全面系统的框架,帮助读者理解 AI 如何在多个层面改善人类生活。该框架不仅涵盖 AI 的基本分析工具,如数据挖掘、预测算法等,还包含生成式 AI、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应用。在作者看来,AI 并非冷冰冰的技术工具,它可以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落地实践,帮助普通人实现更加便捷、高效和有意义的生活。
借助“AI 之屋”框架,作者不仅阐明了 AI 如何在物质层面创造价值,也强调了它在情感和精神层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往往与情感缺失或精神层面的匮乏密切相关。而 AI 作为强大的信息工具,不仅可以通过优化医疗和教育资源来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还能通过情感智能和人际交互的设计,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关系,进而增进社会整体的和谐。
随着 AI 逐渐深入各行各业,其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防止 AI 滥用?如何避免其对社会弱势群体产生负面影响?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对 AI 伦理展开了重要思考。两位作者并未局限于技术层面的讨论,而是着眼于构建公平、透明且负责任的 AI 系统,确保技术进步惠及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在传统社会结构中常被忽视的群体。
书中指出,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浪潮下,如何确保 AI 的发展不偏离人类的价值观与道德框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作者呼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一套系统的AI 伦理标准,并将其应用于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避免“技术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确保AI 发展能够真正推动全人类福祉的提升。
《AI 繁荣》不仅是一本探讨 AI 技术的著作,更是一部指引人们在 AI 时代生存与发展的指南。作者借由多个案例,阐述了如何理解和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帮助读者建立起面向未来的思维模式。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技术从业者,都能从书中获得宝贵的思考与启发。
在这本书中,AI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技梦,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工具,它已深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AI 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这一工具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而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教会我们如何在 AI 时代找准自身定位,如何利用技术实现自我超越,如何在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蓬勃发展。
总之,《AI 繁荣》是一本充满智慧与洞见的著作。它不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 AI 技术的复杂性,还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案,帮助我们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过上更加美好和充实的生活。无论你是关心科技发展的行业专家,还是普通读者,书中的思想和见解都会为你带来深刻的启示。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们应对 AI 时代的之作,激励我们在未来不断探索、成长,充分享受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福祉。
此书中文版的出版,将使更多读者领略这一思想的精华,启发读者积极思考和应对 AI 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在 AI 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通过智慧与行动,让 AI 成为我们迈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强大助力。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
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