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ROS 2机器人操作系统与Gazebo机器人仿真(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JOLT效应:攻克客户的犹豫不决
》
售價:HK$
86.9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英文版·第8版)
》
售價:HK$
151.8

《
是药非药 : 原来本草这么有趣
》
售價:HK$
64.9

《
图解计算机网络:Internet、移动通信与云计算
》
售價:HK$
65.5

《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研究
》
售價:HK$
63.8

《
北京城史记 元代卷
》
售價:HK$
151.8

《
成功的大客户经营
》
售價:HK$
75.9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综合学术史上的相关中外著作,探讨外交史的定义与特色,介绍西方外交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中国外交史研究的学科发展过程和几个值得注意的研究取向。最后做学科回顾,总结外交史研究的性质与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
| 關於作者: |
|
唐启华,1955年生于台湾基隆。东海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伦敦政经学院(LSE)国际关系史系(Dept. of International History)博士。曾任中兴大学、台湾政治大学、东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台湾中国近代史学会理事长,台湾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主要学术著作有《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9—1928)》《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洪宪帝制外交》《陆征祥评传》等专书,及期刊论文数十篇。
|
| 目錄:
|
自序
第一章 导论:什么是外交史
第二章 西方外交史发展概述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外交史研究的萌芽
第四章 1949年后大陆的中国外交史研究
第五章 1949年后台湾地区的中国外交史研究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史研究
第七章 几个值得注意的研究取向
第八章 结语
|
| 內容試閱:
|
什么是外交史?这个问题很不容易回答,吃力不讨好,但必须要有人来做。
1980年代中后期笔者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读博时,英国History Today期刊广邀英美历史学各领域知名学者,撰写简短的“What is ... history?”,连续十多期分各主题刊出,最后结集成了What is History Today专书,景况颇似今日“乐道文库”的做法。其中就有“What is diplomatic history”一章,笔者对于外交史的主要基本观点,受此章内容的启发甚多。将近四十年后受“乐道文库”主编之命,书写同样这个题目,感慨万千。
外交史原是一门西方式的学科,与近代西方实证历史学源头的“兰克史学”关系密切,也与欧美主导全球秩序的兴衰同起伏。传入中国时,正逢瓜分危机、维新与革命竞争的高潮,中国外交史一方面有理解近代中外关系的科学史学启蒙倾向,另一方面具有强烈的革命、民族主义宣传的救亡关怀,两条发展路径与中国的内忧外患交错并行。
一百多年后的今日,西方霸权似乎日益衰退,中国和平崛起,此时应是盘整、省思中国外交史研究的恰当时机。笔者不揣简陋,谨提出三十多年教学研究的一些想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讨论,并提供作年轻学子投身此学科的借鉴。
外交史学科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时空跨度都太大,迄今中文学界严重欠缺较全面的相关讨论,笔者只能凭借有限的理解,在个人目力所见范围,以少数人物作为论述例证,必然挂一漏万,偏颇武断之处实多,尚请方家学者不吝指正。此外,中国“外交史”与“近代史”在20世纪中密切相关,很难清楚分割,笔者往往不得不混括处理;加以此书主要供年轻学子入门参考,篇幅有限,对复杂学理、流派争议等只能做基本简介,难免含混粗疏,也请读者诸君一并鉴谅。
本书并非原创性专著,系以笔者依个人理解形成架构,辑录剪裁相关中外著作,参以笔者个人见解杂糅而成,大部分内容参考引用前贤的论著及观点,不敢掠美,已注意标明出处,倘有遗漏,还请不吝告知补正为感。当然,书中的任何问题,文责皆由笔者自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