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失传的倾听艺术

書城自編碼: 41248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际交往
作者: [美]迈克尔·P.尼科尔斯、[美]玛莎·B.斯特劳斯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296727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32.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壹卷YeBook——宫闱内外:宋代内臣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壹卷YeBook——宫闱内外:宋代内臣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售價:HK$ 97.9
重来3:做得更少,但赚得更多(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好的公司拒绝忙碌,崇尚高效!)
《 重来3:做得更少,但赚得更多(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好的公司拒绝忙碌,崇尚高效!) 》

售價:HK$ 75.9
中国企业 ESG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
《 中国企业 ESG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 》

售價:HK$ 82.5
202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 202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

售價:HK$ 118.8
潮起潮落: 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民粹主义思潮
《 潮起潮落: 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民粹主义思潮 》

售價:HK$ 107.8
疗愈经济2
《 疗愈经济2 》

售價:HK$ 53.9
养育是一生的课题
《 养育是一生的课题 》

售價:HK$ 75.9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
《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 》

售價:HK$ 96.8

編輯推薦:
为什么我说的话总被忽略?为什么最亲近的人却最难沟通?为什么信息时代的沟通变得容易,但同理倾听却变得更稀缺?资深心理治疗师迈克尔·P·尼科尔斯和玛莎·B·斯特劳斯,提出了现代社会中“倾听”这一核心能力缺失的境况,并为不同情境下的倾听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方法:
*不仅听到对方说了什么,还要听懂对方话语背后的含义;
最好的聆听能让寡言之人敞开心扉;
*学会倾听的艺术,即便激烈争论的两人,也能听到彼此;
*如何倾听以文字、语音、视频以及社交媒体等方式展开的对话;
*以何种态度倾听对社会与政治问题持不同看法的人的观点。
內容簡介:
不被倾听是人类最深的痛苦之一,它如同无声的伤害,悄然侵蚀着我们的亲密伴侣、家人、朋友、同事等。社交媒体看似拉近了沟通的距离,实则却加深了同理倾听的鸿沟。作者迈克尔·P·尼科尔斯教授与玛莎·B·斯特劳斯教授在书中揭示了这一现实困境,他们通过大量案例分析阻碍我们倾听的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杂念、预设的偏见,以及失控的情绪反应。从职场冲突到家庭纷争,从伴侣冷战到代际隔阂,以生动的案例加之每章附赠的小练习,教你学会深度倾听,重塑与父母、爱人、朋友之间的关系。
關於作者:
[美]迈克尔·P.尼科尔斯,威廉与玛丽学院的心理学教授,45年来致力于家庭及婚姻心理治疗。著有《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Family Therapy:Concepts and Methods)、《停止与你的孩子争论》(Stop Arguing with Your Kids)等。
[美]玛莎·B.斯特劳斯,安蒂奥克大学临床心理学系教授,著有《治疗青少年的心理创伤》(Treating Trauma in Adolescents)等书,在美国佛蒙特州创办了一家小型私人诊所。
目錄
第一部分 渴望理解
1.“你听到我说的话了吗?” 为何倾听如此重要
2.“谢谢你的倾听” 倾听如何塑造我们,又是如何连接你我的
3.“人们为什么不听呢?” 交流障碍是如何出现的
第二部分 人们不听的真正原因
4.“什么时候轮到我说啊?”倾听的核心:竭力压制自己的需要
5.“你只听到了你想听到的”隐藏的猜想如何让倾听变得具有偏见
6.“你怎么总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情绪如何让我们变得充满戒备
第三部分 听懂彼此
7.“慢慢来,我听着呢”如何放下自身的需要去倾听对方
8.“我从不知道你是那样的感受” 同理心始于开放的心态
9.“我看得出这让你很生气” 如何平息情绪反应
第四部分 不同境况下的倾听
10.一个巴掌拍不响 亲密伴侣间的倾听
11.“这儿从没人听我讲话!” 如何倾听家人又如何获得家人的倾听
12.“就知道你会明白的” 如何听懂朋友与同事的话
13.“我才不会浪费时间跟那个人谈话!” 如何倾听你无法认同的人
结语
內容試閱

发现自己在乎的人不好好听自己讲话,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伤心的了。人们永远也离不开对他人理解自己感受的需求,所以满怀同理心地倾听才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那么重要,不被他人理解才会那般令人痛苦。
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与家庭心理治疗师,45年之久的工作经验赋予我对倾听的敏锐认知。在工作中,我既会帮助亲密伴侣调解争执,又会协助指导父母与其子女开展交流。对遭受心魔困扰的患者持续保持同情心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认识到,我们生活里的大多数冲突都源自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未能给予对方用心的倾听。
只说不听就如同把一根电线一分为二的同时还指望灯能亮起来,当然,大多时候人们并不会故意去掐断那根“电线”。事实上,不知彼此所云常会让我们坠入黑暗之中,给我们带来困惑与沮丧。
遗憾的是,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又在分散我们的关注,降低着我们的倾听质量。如今的生活处处求快:下班了,我们会顺路对付一顿晚餐;通勤的路上,我们会听听流行音乐、看最新上架的电影片段;就连我们的阅读都局限于博客帖子和网络短文……我们的空闲时间都花费在这些地方了。
充斥于网络、电视、社交平台的大量抓人眼球的信息又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以为自己是个既能一边讲电话一边查邮件,又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在商品册上采购所需产品的“多面手”,但这种自以为能左右开弓的想法不过是自欺之举,到头来我们哪样也没能做好。
如今的我们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渠道,但也忽视了这一紧要的东西:我们的关注习惯。我们整天都在忙忙碌碌,从健身馆里播放的流行音乐到电视、电台上的宣传广告,无处不在的杂音将我们变成了听而不闻的专家。若电视里播放的节目在前两分钟吸引不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就会更换频道;若某人说的话无法引起我们的兴趣,我们就会置若罔闻。
我们仍会与家人朋友谈话,但即便是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谈话时的注意力也常会被各种舒缓、被动的干扰源所分散。因为疲惫,我们不愿交谈也不想倾听,却被各种电子设备所投映的画面、制造的音乐以及显示屏散发的舒缓光线所折服。难不成是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忘记了自己应该如何倾听?或许吧!但它可能并不是造成我们有意义的交流日渐减少的原因,而是交流减少所带来的后果;我们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或许是为了寻求某种慰藉、寻找无人倾听时自己可以用于驱赶内心荒芜的东西。
当然,就我们为何“丢失了倾听这门艺术”这一话题,你也可以持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它给我们的生活留下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空洞,而且它的存在还会让我们隐隐约约地有种不满足感或者说缺失感。我们怀念曾经在谈话时倾听彼此所带给我们的那种慰藉,却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倾听缺位在不断破坏我们生活里各种重大的人际关系。
认可彼此的观点未必就能消除双方的冲突,但不去认可一定会令冲突趋于恶化。那么,我们何不花点时间来倾听彼此呢?不过,倾听可是一门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的艺术。
倾听,通常是一种责任而并非我们在日常闲聊中的那种敷衍般的关注。持续的用心倾听需要我们做出强有力的、忘我的克制。用心倾听,意味着我们必须忘掉自我,以另一方的关注、需要为重。
大多数倾听失败并不是因为对话人只顾自己或者用心不诚造成的,而是因为我们想要说话这一需求。对方说话时,我们容易对其讲话的内容做出反应,而不是就其想要表达的东西给予关注;若是情绪反应出现,我们还会不假思索地直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匆忙之中,我们以为自己在倾听,但那其实只是我们出于责任的、未给予用心的倾听,是一种敷衍。一旦我们抓住了对方的说话要点,我们就会急急忙忙地开始讲自己的话。此外,我们每个人都还有各自独特的自卫(心理防御)反应——这样的反应源于对方话语中一些让我们感到不耐烦、愤怒甚至痛苦的东西——使得我们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内容。
不幸的是,即便世界上有那么多关于“积极倾听”的建议,我们仍无法克服那令人讨厌、让人彼此戒备的心理。要想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听众、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就必须学会控制那些会让我们产生焦虑、会引发误解与冲突的情感因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