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为什么伟大需要犯错

書城自編碼: 412477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战略管理
作者: [美]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著,尔欣中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917706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2.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复利效应
《 复利效应 》

售價:HK$ 48.4
莫雷诺心理学:慢性焦虑(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焦虑症与恐惧症治愈手册。冲破情绪困局,揭示焦虑本质)
《 莫雷诺心理学:慢性焦虑(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焦虑症与恐惧症治愈手册。冲破情绪困局,揭示焦虑本质) 》

售價:HK$ 54.8
莫雷诺心理学:克服强迫症(第5版,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强迫症的诱因、病症与治疗,收录强迫症自测表)
《 莫雷诺心理学:克服强迫症(第5版,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强迫症的诱因、病症与治疗,收录强迫症自测表) 》

售價:HK$ 54.8
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揭秘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的真相(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
《 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揭秘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的真相(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 》

售價:HK$ 87.8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报告(2024)
《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78.2
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器(一部汇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大型图集)
《 中国美术全集:陶瓷器(一部汇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大型图集) 》

售價:HK$ 1680.0
科技革命与日本现代化
《 科技革命与日本现代化 》

售價:HK$ 174.6
天气好极了,钱几乎没有: 契诃夫书信集 1876—1904
《 天气好极了,钱几乎没有: 契诃夫书信集 1876—1904 》

售價:HK$ 92.2

編輯推薦:
国际知名天体物理学家、哈勃空间望远镜研究所科学家、科学史领域顶/尖讲述者 马里奥·利维奥重磅力作;知名天文学家、文津奖得主 尔欣中 倾力翻译,作序推荐。
在AI追求完/美的时代,人类因错误而伟大。从达尔文到爱因斯坦,伟大发现往往始于一个“不该犯的错误”。“犯错”是创新的契机,更是人类无法被AI取代的天赋。
科学史上的五次认知突围——即使是最聪明的头脑也会犯错。在通往伟大发现和伟大突破的道路上,巨大的风险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往往带来巨大的失败。
天才的认知盲区。以爱因斯坦、达尔文、开尔文、鲍林、霍伊尔的“低级错误”为切口——揭示权威反而更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即便是最伟大的头脑也会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框架。
认知心理学实证。通过100多个书信与档案,从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拨开迷雾,揭露天才科学家犯错的深层机制(如过度自信、思维定式、美学误导等)。
重磅专家专文作序,一众大咖集体盛赞!
尹烨、马兆远、苏德超、汪波、何万青、亚当·里斯、马丁·里斯、卡尔·齐默、尼尔·泰森、劳伦斯·克劳斯、罗伯特·扬等一众大咖集体盛赞!
湛庐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从达尔文到爱因斯坦,即便是最卓越的心智也会犯下严重的错误。然而,正因为这些错,才让后继者知道什么是“对”。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人类历史就是充满一连串的错误与试错的过程,不论在哪种领域都是如此。利维奥在本书中讨论了5个伟大科学家——达尔文、鲍林、开尔文、霍伊尔以及爱因斯坦——在其所建构的伟大理论中所犯下的错误及其细节,以及这些细节所引发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达尔文对于遗传学的理解完全错误:在他的时代,遗传学几乎是一门还不存在的学科,而对于这方面的无知也使得他最著名的自然选择理论几乎失去了解释力。
☆英国首/屈一指的科学家开尔文勋爵算错了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实际年龄要比他所计算出来的“老”上50倍。因为他认为地球的核心是固态的,而且会以同样的速率传递热能。
☆鲍林(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提出了DNA的模型,然而他对DNA股数的理解却是错的。
☆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伊尔痛斥大爆炸理论。他认为,宇宙会永/久保持不变,新的物质会让宇宙不断地增生。
☆爱因斯坦的名字几乎就是天才的同义词,不过他在他的方程式中加上了“宇宙学常数”,以确保宇宙在自身的重量之下不至崩塌,之后他拿掉了这个部分,但这两种解释方式在实际上都是错误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科学家及其成就的著作,也是一场迷人的心智揭秘。通过书信与个人历史的梳理,利维奥勾勒出这些科学家的错误,解释他们究竟是如何犯下这些错误的。同时他试着分析这些失误的可能原因,并且尽可能地揭露这些失误与这些伟大心智的特征与限制之间的神秘关系。
關於作者:
[美]达里奥·利维奥
国际知名天体物理学家,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卡内基基金会“世纪优秀教授”。在哈勃空间望远镜研究所担任天体物理学家超过20年。
科学和数学科普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皮亚诺奖和国际毕达哥拉斯数学畅销书奖得主。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对宇宙学、超新星爆炸、黑洞、太阳系外行星和宇宙生命的出现等主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众多数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文章在《自然》《经济学人》《科学》等权威期刊上得到极/高评价。

[译者简介]
尔欣中
知名天文学家,天津师范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教授,文津奖得主。
研究方向为宇宙学,具体为利用引力透镜方法研究暗物质分布,利用等离子体透镜研究星系际介质等。
多部科普书译者,主要参与作品有《星际穿越》《一想到还有95%的问题留给人类,我就放心了》《人人都该懂的地球科学》等。
目錄
重磅赞誉
推荐序1 在解构中重建,在错误中涅槃
马兆远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英国物理学会会士
《世界的逻辑》《智造中国》作者
推荐序2 伟大科学错误如何照亮创新之路
汪波
文津奖得主,畅销书《芯片简史》作者
推荐序3 失误之光:照亮非凡之路的科学启示
何万青
博士
清程极智副总裁
原英特尔首席工程师、阿里云高性能计算负责人
译者序

前 言 当最聪明的大脑开始犯错,世界便有了转机

序 章 绝妙的错误,惊人突破的催化剂
从国际象棋到生命密码:错误如何突破人类心智极限
错误悖论:为什么最持久的突破往往始于错误假设

第一篇 达尔文的基因迷雾:当错误孕育现代遗传学
第1章 达尔文进化论:改写生命认知的科学革命
打破神创论:从神话走向科学的生命观变革
四大支柱撑起进化论大厦:进化、渐进、共同祖先与物种形成
自然选择:驱动生命进化的幕后推手与实证依据
第2章 生命之树的缺口:重新审视遗传规律
湮没:适者生存的数学漏洞
被孟德尔豌豆实验推翻的融合遗传理论
达尔文的错误,意外催生现代遗传学新发展
开尔文的时间困局:算错地球年龄引发的科学革命

第二篇 开尔文的时间困局:算错地球年龄引发的科学革命
第3章 热力学构筑的“年轻”地球
创世记:对地球年龄的奇妙推算
时间之箭:地球和生命获得了历史
地球冷却:用热力学方法估算地球年龄
开尔文vs达尔文:当生物进化需要一亿年
第4章 开尔文的错估,开启地质年代学新探索
佩里的质疑:大胆的弟子凿出第一道裂缝
放射性:推翻开尔文权威测算的“致命”一击
认知失调:“情感思维”压倒“理性思维”
聚变:找到关于太阳年龄的答案
鲍林的螺旋迷途:输得彻底的三链DNA

第三篇 开尔文的时间困局:算错地球年龄
第5章 生命的诠释者:破解蛋白质与DNA结构
通往α螺旋之路:病榻上画出的模型
抢先一步:在50岁生日当天提交论文
DNA 结构,“设计”生命的蓝图
同一时刻,在英格兰
意外的干扰,“竞赛”进入最后阶段
三重螺旋体,错到离谱的DNA结构
第6章 鲍林的三螺旋,为DNA 结构的发现“反向助力”
解剖一个错误,鲍林失败的真正原因
看到双链,富兰克林的第51号X射线照片
诺贝尔奖得主的滑铁卢,顶级科学家的失误启示录

第四篇 霍伊尔的永恒执念:否认大爆炸
第7章 B表示大爆炸:宇宙中元素的来源之谜
化学元素的起源,物质历史的开场白
霍伊尔的伟大贡献:恒星核合成理论
第8章 大爆炸模型vs稳态宇宙模型:拓展宇宙学边界
是谁发现了宇宙正在膨胀
为何霍伊尔拒绝宇宙有开端
科学史最戏剧对决:两个阵营的三十年拉锯战
稳态理论不断为宇宙演化注入活力,并催生新的思想

第五篇 爱因斯坦的幽灵常数:被复活的Λ
第9章 最大的错误:相对论大厦的裂缝
爱因斯坦的宇宙
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放弃Λ,20世纪最戏剧性学术撤回
迷上Λ,宇宙学常数的坚定支持者
第10章 从被废弃的参数到暗能量
从最大到最小的结构,真空并非空无一物
宇宙膨胀一直在加速
人择原理与多重宇宙,从不同角度思考宇宙的本质
爱因斯坦的第二个“奇迹之年”
天才的错误,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尾声 错误进化论:通往未来的认知法则
致谢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前言
当最聪明的大脑开始犯错,世界便有了转机
在我撰写这本书的整个过程中,每隔几周就会有人问我这本书讲述的是什么。我逐渐形成了一个标准答案:“这本书是关于错误的,而且它不是一部自传!”这会引起一些笑声和偶尔的赞同声:“多么有趣的想法。”我的目标很简单:纠正科学突破仅仅是成功故事的刻板印象。事实上,通往成功的道路不仅铺满了错误,而且奖励越大,潜在错误也就越大。

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写过一段著名的话:“有两件事情我们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考它们,就越使我们心怀敬畏和赞叹: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自从他的《实践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于1788年出版以来,我们在理解前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阐明后者方面进展却较少。显然,对于生命或心灵的自我理解更加困难。然而,生命科学正在加速发展,尤其是对人脑运作的研究。因此,不久之后也许我们就能完全理解,为什么进化“创造”了“人类”这种有知觉的物种。

尽管本书涉及一些令人瞩目的探索生命和宇宙的成就,但更关注的是科学的旅程而不是终点。我试图专注于思考科学发现的过程和在发现之路上遇到的障碍,而不仅仅关注成就本身。

序章
绝妙的错误,惊人突破的催化剂

重大错误如同粗绳子,由许多细微部分组成。如果你将每根绳线逐一拆开,就可以分析每一个小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将这些小问题逐个解决,然后说:不过如此。但是,这些绳线一旦被捻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巨大错误。
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
1972年夏天,当容易情绪化、堪称历史上最知名国际象棋选手的鲍比·费舍尔(Bobby Fischer)终于现身冰岛雷克雅未克,与鲍里斯·斯帕斯基(Boris Spassky)角逐世界冠军赛王座时,整个国际象棋界都充满了期待。就连从未对国际象棋产生兴趣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这场“世纪之赛”的对决。然而,在第一局比赛的第29步,当棋面看起来陷入僵局时,费舍尔做出了一个连业余棋手都会本能拒绝的错误走法。这是“棋盲”(chess blindness)的典型表现,这种错误在国际象棋文献中被标记为“??”,连社区棋院的5岁小棋手犯下了都会觉得丢脸。令人震惊的是,这个错误竟然是由费舍尔这样一个在世界级比赛中取得20连胜的人犯下的。①这种“盲”只会在国际象棋中出现吗?在其他脑力工作的领域,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惊人错误?

从国际象棋到生命密码:错误如何突破人类心智极限

王尔德曾经写道:“经验是一个人给自己所犯错误取的名字。”的确,我们都会在日常生活中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会把钥匙锁在车里,会买错股票(有时选股正确,但时机错误),会过分高估自己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等。而且,我们总是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完全错误的因素,这种错误的归因正是我们很少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原因之一。通常,我们只有在犯了错误之后才会发现这是错误,这正是王尔德所说的“经验”的含义。另外,我们更擅长评价别人而非剖析自己。正如心理学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所说:“我对人们改变他们思考方式的能力不怎么乐观,但我对人们发现他人错误的能力深感乐观。”

就连涉及刑事司法系统的那些需要小心构建的流程,也会偶尔出现错误,有时甚至错得令人痛心。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的雷·克朗(Ray Krone)并未犯下残忍的谋杀案,却因此被两次定罪并被监禁十多年,甚至面临死刑威胁。最终,DNA证据证明了他的清白,并指出了真凶。

然而,本书的内容并不是讨论以上这些错误(无论它们有多严重),而是关注那些重大的科学错误。所谓“重大科学错误”,是指特别严重的科学概念错误,它可能会危及整个理论和方案,或者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科学的进步。

在人类历史上,各个学科都有发生过重大错误的故事。纵观人类史,无论是著名的军事指挥官、家喻户晓的哲学家还是划时代的思想家,都不免犯下过严重的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Fedorvon Bock)愚蠢地重蹈拿破仑在1812年进攻俄国败北的覆辙。这两位将领都未能认识到“冬将军”这一难以撼动的力量,他们没有对俄国漫长而酷寒的严冬做好准备。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A.J.P. Taylor)曾对拿破仑的失败做出这样的总结:“就像大多数研究历史的人一样,他(拿破仑)学会了如何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犯下新的错误。”

在哲学领域,伟大的亚里士多德曾相信所有物体都朝其“自然的”位置移动。他在物理学上的错误观念与实际不符。同样地,弗洛伊德的许多关于精神方面的分析推测,无论是关于“死本能”(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还是关于幼年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在女性神经症中的作用,都已被证实是错误的。

你可能会想,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对于过去两个世纪中最伟大的一些科学家,例如,两次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或卓然超群的爱因斯坦,至少在让他们扬名立万的理论上是正确的吧?毕竟,现代的智慧之光不正是将科学确立为一门经验学科,且将防范错误的数学奠定为这门学科的“基础语言”吗?那么,对这两位杰出人士和其他可相提并论的思想家而言,他们的理论,想必没有严重错误了吧?不,答案并非如此!

本书的目的是详细介绍几位顶尖科学家所犯的一些惊人的错误,并追踪这些错误所带来的意外后果。同时,我也想尝试分析这些错误的可能原因,并尽可能地找出这些错误与人类心智特征或人类大脑极限的有趣关系。最终,我希望证明,即便是经由看似不可能成功的错误途径,也可以建立起发现和创新之路。
我们将看到,进化的线索微妙地贯穿在本书详细探讨的所有错误之中。这些错误与地球生命的进化、地球自身的进化以及宇宙整体的进化等理论密不可分。

错误悖论:为什么最持久的突破往往始于错误假设

在《牛津英语词典》中,evolution(进化)一词的定义之一为:“任何可以类比作有机生命体的东西,按照其内在的秉性发展或成长……此外,任何依靠自然发展的兴盛或起源,区别于特性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但这不是这个词的最初含义。在拉丁语中,evolutio指的是展开纸卷或卷轴形式的书籍并阅读。当这个词开始在生物学中流行时,它最初也仅用于描述胚胎的生长。evolution一词第一次在物种起源的背景下使用,是在18世纪瑞士博物学家查尔斯·邦尼(CharlesBonnet)的著作中,他认为上帝在创造第一个生命形式的胚芽中,预先规划了新物种的诞生。

整个20世纪,“进化”一词与达尔文的名字联系得非常紧密,你可能很难相信,达尔文在巨著《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1859年的第一版中,连一次也没有提到evolution这个词!不过,这本书的最后一个词确实是evolved。

从《物种起源》出版至今,进化的意义已经被扩展到更广泛的范畴。如今,我们可以用进化谈论形形色色的事物,例如英语、时尚、音乐和观点的进化,以及社会文化、软件等方面的进化。如若不信,不妨看看有多少网页专门讨论“嬉皮士的进化”。美国前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曾经强调,理解美国宪法的正确方法是通过进化:“政府不是机器,而是生物……它要对达尔文负责,而不是对牛顿负责。”

我将焦点放在生命、地球和宇宙的进化上,不代表科学家只在这些科学领域会犯下错误。我之所以选择这些主题,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想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几位世人心目中的伟大智者所犯的错误。这些伟大智者都是杰出的学者,他们所犯的错误,尽管发生在一个世纪前,也与当今科学家乃至全体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息息相关。我希望通过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能够形成一种可操作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不仅内容引人入胜,还可以指导从科学实践到道德行为等不同领域的活动。第二个原因则很简单:自人类文明出现,生命、地球和宇宙的进化这些主题就一直吸引着人类不断地去探索,以揭示我们的起源和过去。人类对这些知识的好奇,至少有一部分凝结成宗教信仰、创世神话和哲学探究的根源。与此同时,这种好奇中比较讲究经验与实证的一面,最终孕育了科学。人类在揭示生命、地球和宇宙的进化中涉及的一些复杂进程方面取得的进展,简直可以说是奇迹。虽然难以置信,但我们认为,人类已经能够追溯到宇宙诞生仅仅不到一秒的时期。尽管如此,很多问题仍悬而未决,而进化这一主题仍是未来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花了很长时间来决定把哪些重要的科学家包含在这本书中,最终我选择了5个人。我的了不起的“错误者”名单包括: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化学家之一莱纳斯·鲍林、著名的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以及无须介绍的爱因斯坦。对于他们每个人的错误,我将从两个不同但互补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这本书将探讨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某些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之间的迷人关系,从不同视角观察他们的弱点和失败之处。另一方面,通过简要地检视各种不同类型的错误,我试图找出造成这些错误的心理原因,或者尽可能地找到神经科学上的原因。我们将会发现,错误其实是不一样的,名单上这五位科学家的错误在性质上相当不同。达尔文的错误在于没有意识到一个特定假设的全部含义。开尔文因为忽视了未预见的可能性而犯错。鲍林的错误是由于过去的成功导致的过度自信。霍伊尔犯了固执地支持脱离主流科学的错误。爱因斯坦会失败,则是因为他被形式上的简洁美学所误导。本书的重点是:我们将会发现,错误不仅不可避免,更是科学进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学的发展不是直接走向正确答案的。如果没有错误的开端和死胡同,科学家就可能长期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就某个方面而言,本书介绍的种种错误,都成为惊人突破的催化剂,因此,我形容它们是“绝妙的错误”。它们是把科学带入正确方向的契机,让通常是一小步一小步发展的科学,偶尔会突飞猛进。

我是这样规划这本书的:针对每一位科学家,我都先介绍他们最著名的一些理论的精髓。这些都是非常简洁的总结,旨在向读者介绍这些大师的思想,为他们的错误铺垫适当的背景,而不是全盘展示理论的细节。同时,我选择聚焦每位科学家的一个主要错误,而不是罗列他们职业生涯中可能犯过的所有错误。接下来,我将首先介绍这个男人,《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在1882年4月21日为他发表的讣告中写了一句很公道的话:“他的著作被阅读了无数次,但被探讨的次数更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