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情报概论:架构、运作和分析

書城自編碼: 412463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美]乔纳森·阿卡夫[Jonathan M. Acuff][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526065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走遍世界寻国宝
《 走遍世界寻国宝 》

售價:HK$ 140.8
时刻人文·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
《 时刻人文·中国之诞生:中国文明的形成期 》

售價:HK$ 107.8
血与火的50年:昙花一现的西晋
《 血与火的50年:昙花一现的西晋 》

售價:HK$ 107.8
找到你的真北:成为真诚领导者(畅销欧美亚18年 企业转型实战指南 哈佛、麻省、清北创新领导力指定用书)
《 找到你的真北:成为真诚领导者(畅销欧美亚18年 企业转型实战指南 哈佛、麻省、清北创新领导力指定用书) 》

售價:HK$ 107.8
权力尚简:《老子》的权力政治学解读
《 权力尚简:《老子》的权力政治学解读 》

售價:HK$ 96.8
齐民要术(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高中)
《 齐民要术(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高中) 》

售價:HK$ 63.8
证券分析(全新升级版)
《 证券分析(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219.9
海洋明天的样子
《 海洋明天的样子 》

售價:HK$ 75.9

編輯推薦:
编辑推荐一:《情报概论:架构、运作和分析》一书助力学科发展。聚合六位专业作者在情报界、军界及学界的实践经验与政治科学学术背景,助力情报学科发展。
编辑推荐二:《情报概论:架构、运作和分析》一书提供全球视角。运用跨国比较方法,分析美、英、俄等国情报系统在不同政治文化中的异同,构建超越单一国家叙事的研究范式。
编辑推荐三:《情报概论:架构、运作和分析》一书强化职业赋能。引入美国情报界新近招聘文本与职业图谱,衔接学术研究与实战需求,优化情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內容簡介:
本书深度解析情报学知识,全面涵盖情报历史、组织架构、运作流程、分析方法、网络空间行动、信息环境等议题,重点关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一、西方情报系统:剖析美、英、俄等国情报系统,揭示政治文化如何塑造情报运作模式;
二、数字战场博弈:聚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领域,解读技术革新怎样颠覆传统情报手段;
三、情报分析实战: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提升分析实操能力,为科学决策提供强力支撑;
四、全球危机应对:面对核扩散、跨国犯罪等威胁,探讨情报预警机制与国际协作路径等。

全书由美国情报与安全领域六位专家合著,融汇学术专长与实战经验,论述严谨、范畴全面;书中创新收录情报人员招聘实例,帮助读者构建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体系;章末附关键词和延伸阅读,便于拓展研究。该书已成为美国多所高校情报学课程指定教材,亦适合战略研究、安全分析与政策制定领域从业者阅读参考。
關於作者:
乔纳森·阿卡夫(Jonathan M. Acuff)博士,美国卡罗来纳海岸大学副教授。曾任国家亚洲研究局(NBR)军事分析师。研究领域涵盖情报分析、国际安全等。
拉梅沙·克拉夫特(LaMesha L. Craft)博士,美国国家情报大学资深教师。曾在美国陆军服役20年,担任全源情报准尉。研究领域涵盖网络空间威胁、国家安全等。
克里斯托弗·费雷罗(Christopher J. Ferrero)博士,卡罗来纳海岸大学情报与安全研究系主任。曾任美国国务院、导弹防御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分析师。研究领域涵盖情报、国际安全等。
约瑟夫·菲察纳基斯(Joseph Fitsanakis)博士,卡罗来纳海岸大学教授、情报行动指挥中心主任,国王大学安全与情报研究所所长,欧洲情报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涵盖情报搜集、网络安全等。
小理查德·基尔罗伊(Richard J. Kilroy Jr.)博士,卡罗来纳海岸大学副教授。曾在美国陆军服役23年,担任军事情报和拉丁美洲区域事务官。研究领域涵盖北美安全、国土安全等。
乔纳森·史密斯(Jonathan C. Smith)博士,卡罗来纳海岸大学教授,情报与国家安全研究项目创始人。曾在美国海军预备役服役23年,历任情报官和指挥官等。研究领域涵盖情报、国家安全战略等。
目錄
引 言

第1章 前 言
一、情报是什么
二、情报的目的
三、结论:情报的前景与局限
四、关键词
五、延伸阅读
第2章 情报的历史
一、从古代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情报
二、中世纪晚期和早期现代欧洲的情报
三、独立战争至珍珠港事件时期美国的情报
四、二战与现代美国情报体系诞生
五、冷战时期的情报
六、21 世纪的情报:“9·11”及其影响
七、结论:评估3000多年的情报历史
八、关键词
九、延伸阅读
第3章 情报与安全机构:组织与流程
一、情报支持概述
二、美国系统内的国家安全框架
三、国家安全官僚机构的发展
四、美国政府系统内的情报组织
五、情报循环及对它的批评
六、结论:批评和备选方案
七、关键词
八、延伸阅读
第4章 情报系统之比较
一、情报研究案例
二、英国
三、法国
四、德国
五、以色列
六、俄罗斯
七、结论:各国情报系统的异同
八、关键词
九、延伸阅读
第5章 情报行动
一、我们如何搜集情报
二、当代情报行动的复杂性与挑战
三、情报搜集规划
四、五大情报搜集科目及其他
五、军事情报
六、结论:情报行动小结
七、关键词
八、延伸阅读
第6章 反情报
一、间谍和阴谋的世界
二、反情报的作用和任务
三、防御性反情报
四、进攻性反情报
五、反情报面临的当代挑战
六、结论:反情报小结
七、关键词
八、延伸阅读
第7章 隐蔽行动
一、隐蔽行动的类型
二、美国对隐蔽行动的监督
三、美国的军事活动和隐蔽行动
四、结论:隐蔽行动的考虑因素
五、关键词
六、延伸阅读
第8章 网络空间行动与信息环境
一、技术融合
二、逐层分析网络空间
三、美国的网络战略
四、分析网络威胁
五、结论:网络空间领域威胁的复杂性
六、关键词
七、延伸阅读
第9章 情报监管与治理
一、麦卡锡主义与第二次红色恐慌
二、国内情报和“反谍计划”
三、水门事件
四、丘奇委员会和派克委员会
五、水门事件后的情报监督
六、情报监督实践
七、情报监督中的三权分立
八、结论:一个不完美但不可或缺的系统
九、关键词
十、延伸阅读
第10章 机构间交流
一、情报交流中固有的紧张关系
二、机构内环境下的交流挑战
三、机构间环境下的交流挑战
四、面向情报用户的产品
五、吸引情报用户的注意力
六、留住情报用户的注意力
七、结论:使情报变得有用
八、关键词
九、延伸阅读
第11章 情报分析
一、认识论与情报分析
二、预测及其面临的挑战
三、心理偏见与情报分析
四、结论:从科学哲学到实践
五、关键词
六、延伸阅读
第12章 分析方法
一、情报分析的当代环境
二、分析情报目标的方法
三、提交结果:书面分析产品的语态和结构
四、结论:美国情报界情报分析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模式
五、关键词
六、延伸阅读
第13章 情报的伦理学
一、伦理体系和道德体系
二、案例研究
三、结论:为国家服务的道德要求
四、关键词
五、延伸阅读
第14章 对美国及其利益的威胁
一、战略竞争对手
二、流行病
三、气候变化是国际局势不稳定的驱动因素
四、21 世纪的网络威胁
五、国家间战争
六、种族冲突、革命和国家不稳定
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八、恐怖主义
九、犯罪网络
十、结论:威胁和优先事项
十一、关键词
十二、延伸阅读

作者小传
致 谢
英汉对照表

图表目录
图 2–1 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多诺万
图 2–2 “日冕”卫星拍摄的图像
图 2–3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
图 2–4 金·菲尔比和罗伯特·汉森
图 3–1 1962 年古巴作战区域
图 3–2 1962 年联合国安理会会议
图 3–3 众议院例会
图 3–4 情报界领导人在参议院某委员会上作证
图 3–5 1946 年,美国军舰“密苏里”号现身伊斯坦布尔
图 3–6 国家安全委员会下属各级机构
图 3–7 “9·11”世贸中心遭恐怖袭击
图 3–8 美国情报界徽章
图 3–9 2015 年中央情报局组织结构图
……

文本框目录
职业聚焦:中央情报局政治分析人员(2019 年)
范例:孙武
范例:什么是帝国总统制
《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情报战略》
职业聚焦:朝鲜方向国家情报官(2019 年)
范例:联邦情报局总部
范例:土耳其购买俄罗斯 S–400 防空导弹系统
范例:阿富汗霍斯特省查普曼营地爆炸案
职业聚焦:情报搜集主管(2019 年)
……
內容試閱
本书是过去20年来高校情报研究类课程高速发展的产物。这种高速发展状况“9·11”事件的结果,也是美国情报界的规模随之扩张的结果。随着高等教育机构情报课程的不断发展,“情报研究”这门学科也在以同样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本书诸位撰稿人的研究和著作,自然都会被他们在美国情报界、军界或政策界的经历所影响。同理,本书的内容和研讨方法,也会被我们的研究生培训课程所影响,因为我们这些撰稿人大部分都是政治科学家。然而,情报研究已经愈发不同于它的多学科前身,即使它仍然受到这些前身的影响,也仍然寻求为情报组织提供相关信息,供其开展情报实践活动。学界正在为情报研究领域开辟特定空间,我们认为本书正是这项工作的组成部分,相信它将兼顾学术的严谨性和实践的效用性,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希望,那些在本科教育期间将本书作为学习教材的学生,可以从中获益良多。
本书探讨了多项主题,既有分析领域的,也有现实经验的。第一,本书的结构和内容深受《美国情报界标准 610-3》、《国际情报教育协会情报教育标准》和 2019 年《国家情报战略》等的影响,全面讨论了美国情报组织、搜集活动、隐蔽行动、反情报、网络、机构间交流、监督、情报分析、职业道德,以及当前和未来面临的威胁。
第二,虽然本书的讨论重点仍是美国情报界,但也进行了横向对比和历史回顾。我们在每一章都对各情报组织和系统做了大量的比较,在对比研究方面远胜其他介绍情报概况的书籍。我们认为,必须做出更多努力,让本科生看到不同组织和国家在搜集、分析和分发情报的手段方面存在的异同。本书部分章节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情报组织和实践活动。这些未来的美国情报官员必须了解国际威胁的性质和情报共享所起的作用,因为这些内容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
第三,本书是模块化的。虽然本书的结构是按照递进关系依序介绍,但前章阐述的内容并非理解后章所必需的。我们认为,此举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大的主题灵活性,因为一些教师可能希望重点介绍历史,而另一些则更关注当代美国情报界的机构及其业务。本书使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和内容策略。
第四,本书重点介绍战略性和国际性的情报威胁和机会。虽然美国执法机构越来越多地将情报搜集和分析方法纳入其日常行动当中,但军方和文职情报官员在关注外国威胁时,其所开展的活动仍然是独特的,而且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虽然我们确实介绍了与国土安全有关的问题和组织,但本书的受众并非那些主要关注国内执法,特别是关注地方层面执法的学生。此类学生更适合学习美国宪法、犯罪学、警务或公共事务等领域的课程和教材。
第五,对于希望给学生布置研究论文的教师,我们还在每章结尾附上了简要参考书目。这些是经过同行评议的专业文献,如果教师希望在各章讲授之余,对主题进行拓展讨论的话,这就是他们研究项目的起点,能为他们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源。
第六,本书将授课内容与具体的职业道路联系在一起。在许多章节中,我们都使用了聚焦职业的文本框,以此展示美国情报界目前正在使用的招聘文本。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并不了解各种情报活动所涉及职业的具体类别。学生对情报的认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体得出的程式化印象。我们认为,应当尽快开始着手纠正这些误解,最好是在这些学生刚进入情报研究项目(此处注释见原书)学习时就开始纠正。这些文本框将进一步巩固其导师在课堂上试图教授给他们的内容,也就是关于专业发展和职业进程的知识。我们撰写本书的目的,是丰富情报研究项目里专职教师的授课内容——这些教师试图鼓励、劝诱,又或者激励本书的年轻受众更多更早地申请实习,以及进入业界工作。学生在情报项目中学习时,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美国情报界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可以尽早参加特定类型的分析培训和技术培训。我们希望,本书聚焦职业的特色做法,可以帮助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业,帮助他们做好准备,未来投身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就业市场。

乔纳森·阿卡夫(Jonathan M. Acuff)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默特尔海滩
2020年8月

第1章 前 言
乔纳森·阿卡夫

一、情报是什么
今天,大多数人都是透过流行文化的镜头来认识情报的。正如杰森·伯恩(此处注释见原书)系列电影及风靡半个世纪的詹姆斯·邦德小说和银幕形象所刻画的那样,间谍是英勇的个体,要与那些阴谋对抗自由世界的邪恶对手展开斗争。然而,这些对情报的描述与现实几乎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现代情报活动包含多个组织的计划和协调,执行者是团队而非个人。尽管美国及其盟友面临现实威胁,但在间谍的世界里,孰敌孰友并不总是清楚分明的。虽然银幕上的间谍设备经常令人震惊,但现实却会令人更加震惊,因为现代间谍活动会使用声学激光甚至“智能灰尘”自主传感技术。(此处注释见原书)有时,现实世界的间谍活动又很像是电影中令人难以置信的闹剧,比如在冷战期间,中央情报局(CIA)就有一个名为“声学猫咪”(Acoustic Kitty)的计划,是让猫来充当监听设备。(此处注释见原书)但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情报活动还是由专业人员开展的,他们制订的计划非常详细,并极具系统性,是按照行政官僚流程制定的,并不是在赌场的马提尼酒桌上酝酿出来的。
即使在明确区分了关于情报的虚构描述与真实介绍之后,我们也必须区分情报活动与其他涉及谍报业务的活动类型。在这里,首先必须区分高校教授对情报进行的学术研究,即所谓的情报研究(intelligence study),与政府官员和非政府行为体在政策领域开展的“情报研究”活动。对情报开展的学术研究到底属于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分歧。(此处注释见原书)但几乎不会存在分歧的是,创造知识以指导政策的学术研究人员,与在间谍世界里开展活动的政府和非政府领导人,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厘清这一区别之后,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对在政策界开展的情报活动拟出一个定义。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一些相关的问题和概念,有些将在本章进一步详细讨论,而另一些将在后文中更加深入地讨论。
第一,情报通常以搜集(collection)情报所使用的方法来表述。这里的“搜集”,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收集不同种类的数据,这些方法主要有人力情报(HUMINT)、信号情报(SIGINT)、地理空间情报(GEOINT)、 测量与特征情报(MASINT)和开源情报(OSINT)。第二,情报通常以分析流程(analytic process)来定义。这里的分析流程,是指将情报机构
搜集到的原始信息,转化为决策者使用的情报成品。第三,情报往往以不同的层级(level)来表现,即战略、作战和战术等层级。第四,情报会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别(category of activity)来分类,比如政治、军事、经济和执法类情报。第五,情报会以不同类型的任务(mission)来呈现,从预警和决策支持等分析活动,到隐蔽行动和信息行动等作战行动类活动,不一而足。第六,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情报都事关政治(connected to politics),尽管在这方面,不同国家情报活动与政治的关系各有不同。例如,在美国情报界,人们希望情报官员能远离政治,不做政策决定。在英国,政客和情报官员在工作中同心协力。在德国,尽管情报界与总理办公室关系密切,但情报在政策制定中几乎不发挥作用,原因是纳粹在二战期间、东德政权在冷战期间都曾犯下可怕罪行,从而造成历史阴影。相比之下,法国政府搜集的情报既被用来对付外国目标,偶尔也会被政客用来对付国内政敌,但后一做法在大多数民主国家中都会被视为违反宪法,滥用权力。简言之,要想提供一个定义,从而涵盖所有与情报相关的无
数活动,并且捕捉到各国具体做法之间的重大差异,这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此处注释见原书)
就本书而言,我们将情报(intelligence)定义为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搜集信息(通常是秘密搜集的),随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这些组织的决策者使用的产品。但情报还有一些额外的属性,这让它有别于传统的政策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第一,如定义所述,情报活动往往是秘密进行的,其目标并不知道有人针对自己开展行动。秘密信息极其重要,据此生成情报产品后,可以为情报用户提供真正的优势。但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在数字时代,情报机构搜集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开源的,通常对所有搜索信息的人都是可用的。此外,“秘密”并不一定可以保证所搜集信息具备有用性,因为有用性取决于搜集的目的和优先级。第二,情报活动所使用的手段,在情报活动发生的国家通常都是非法的。独裁政府的活动几乎或完全无视国内法或国际法,并允许其情报部门在开展活动时也如法炮制。民主国家通常会限制本国政府的情报活动,要求其必须遵守本国境内的法律,但对于负责开展海外活动的本国组织,往往也会允许它们违反所在国的法律。
虽然我们在本书中使用的定义并不能面面俱到,但它确实可以涵盖民族国家(此处注释见原书)和其他组织所进行的活动。政府行动是世界上情报活动的主体,但恐怖组织也将情报作为推进其事业的工具。“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经常采用的行动、分析和反情报手段,几乎与民族国家如出一辙。同样,私人公司也会定期搜集关于竞争对手的情报,并利用搜集到的情报来制定策略,这种做法有时被称为竞争性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因此,虽然本书主要篇幅都在强调民族国家的情报活动,但其他行为体也经常使用我们通常认为国家才会使用的手段,实现其政治、经济、社会或宗教目标。
二、情报的目的
既然我们已经得知并讨论了情报复杂性的部分问题,那么,为什么民族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还会去开展情报活动,而不是采用其他搜集和分析信息的手段?简言之,情报提供了有可能实现决策优势(decision advantage)的前景,这是其他手段无法提供的。决策优势是指有能力发现对手的计划,进而采取行动,先发制人或挫败对手的计划。例如,截获阿富汗叛乱分子之间的手机通信,能让美国部队得以远离其发动袭击的地点,或前去伏击这些叛乱分子。虽然决策优势可以让己方提前了解对方的计划或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如果能进入对手的决策循环(decision cycle),就有可能让情报组织影响一个国家或其他组织做出决策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改变其做出该项决策的流程或程序、改变对手首选的结果,甚至改变目标组织领导人的人选。例如在冷战期间,东德招募到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的重要助理金特·纪尧姆(Günter Guillaume)。在 1972—1974 年,纪尧姆很可能让勃兰特阅览了有利于东德和苏联利益的材料。此举可能有助于促成勃兰特决定推行“东方政策”(Ostpolitik)。“东方政策”是一项重大的政策转变,意在缓和西德与共产主义集团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处注释见原书)
获取决策优势的工作有可能极具挑战性,具体情况视对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渗入一个民族国家或其他组织的决策循环,这才是情报活动的“神来之笔”……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