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升维:思考力跃迁的底层逻辑(知名心理学家20年心血之作,解读诺奖得主卡尼曼快与慢思维系统,在AI狂潮下找到无法被替代的价值——思考力)
》
售價:HK$
74.8

《
黑色的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售價:HK$
60.5

《
解码生物电
》
售價:HK$
75.9

《
艾略特波浪理论:精华笔记图文版
》
售價:HK$
75.9

《
修真十书研究
》
售價:HK$
151.8

《
破碎的杀意(“叙诡天花板”浦贺和宏!《德尔塔的悲剧》后,简中最新悬疑!)
》
售價:HK$
64.9

《
大学问·太平天国再研究
》
售價:HK$
140.8

《
九色鹿·星槎竞帆 无远弗届:大航海时代亚洲区间贸易
》
售價:HK$
141.7
|
編輯推薦: |
? 学翻译就是学英语!本书借助双向思维模式,引领你从英译汉、汉译英两个维度实现突破,让翻译成为提升英语能力的高效利器。通过研习具体翻译案例,你能够领会英汉语言差异,掌握英语正确表达。
? 500 个经典案例,从日常对话到专业术语,从简单短句到复杂长难句,通通都有!每一个案例都配有超详细的解析,不仅告诉你怎么翻译,还会拆解背后的语法、文化差异等知识点,学一个案例就像上了一节干货满满的名师翻译课。
?
? 内容贴近生活和考试,不管是想提升日常交流水平,还是备考四六级、雅思托福,都超实用!以前看到长句子就头大,现在跟着书里的案例练习,慢慢就 get 到了英汉互译的技巧,仿若名师课堂经典重现,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跟着起飞!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翻译指南,凝聚了王学文教授多年深耕译学教研的心得。书中精选约500个经典翻译实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直译意译、反译、选词、语序调整,以及各类特殊表达方式的灵活应对等翻译核心技巧。作者以亲切如交谈的风格,将翻译技巧娓娓道来,使读者感觉在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轻松交谈。本书讲解清晰直观,分析鞭辟入里,助力读者全方位、多维度提升翻译水平,进而大幅增强英文表达能力。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无论是对翻译满怀热忱的学习者,还是渴望突破英语瓶颈的大学生、职场人士,皆能从本书中收获满满,找到提升自我的有效路径。
|
關於作者: |
王学文,教授,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总顾问,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商务部《国际商报》原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外经贸英文月刊、总编辑。曾出版《经贸口语教程》《英语外事应用文》《最新英语常用同义词词典》等,译著《中国一百神仙》20余部,撰写论文、评论、译文等多篇。
|
目錄:
|
前言
1翻译之钥—处理语言差异 Key to Translation — Handling Language Differences
理解不能掉以轻心 ...
1.2 表达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双语差异 ..
2 直译与意译和谐共用 Literal Translation vs. Liberal Translation
2.1 适合直译的两种情况
2.2 适合意译的两种情况
2.3 既可直译又可意译时的对策
2.4 直译与意译分工合作是翻译的正道
3反译法的妙用 Charm of Reverse Translation
3.1 肯定否定间反译 .
3.2 不同陈述角度间反译
3.3 不同位置间反译
3.4 时间的反译和因果的反译
3.5 正确使用反译法
3.6 汉译英时的反译
4选词的匠心独运——具体化与概括化 Ingenuity of Word Selection: Concretion and Generalization
4.1 名词的具体化.
4.2 代词的具体化.
4.3 动词的具体化..
4.4 形容词和副词具体化
4.5 某些虚词的具体化
4.6 短语和句子具体化
4.7 恰当使用具体化
4.8 概括与抽象的使用,化难为易,举重若轻
5名词的变奏曲 Variations on Nouns
5.1 名词与动词间的转换
5.2 名词复数形式的处理
5.3 名词“性”的处理 .
5.4 冠词等名词附着词语的翻译
6代词译法演绎 Elaboration of Pronoun Translation
6.1 代词译作名词..
6.2 代词译时省略..
6.3 替代词的译法.
6.4 常用指示代词 that 的译法
6.5 汉译英时对英语代词和替代词的使用
7数量词的奇幻之旅
Fantasy Journey of Quantitative Words
7.1 数词构成的固定表达方式的灵活处理
7.2 概数的灵活处理 .
7.3 表示数量单位词的处理
7.4 英语与汉语表达增加与减少的不同方式
8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灵活译法
Flexible Translation of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
8.1 英语中使用比较级的常见表达方式
8.2 英语中使用而汉语中不使用的比较方式
8.3 容易误译的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
9关联词的灵活处理
Flexible Handling of Connectives
9.1 正确处理关联词的重要性
9.2 关联词的不同处理方式..
9.3 关联词的其他灵活译法.
9.4 合句翻译时关联词的灵活处理
9.5 译关联词的常见流弊 .
9.6 发挥英语介词在汉译英和英语表达中的作用.....
10 走出英汉句子语序差异的迷宫
Getting Out of the Maze of Word Order Differences
10.1 英汉语序基本一致的长句翻译.
10.2 英汉语序不同的长句翻译...
10.3 翻译英文长句的常见缺点.
10.4 汉语句子英译.
11特殊表达方式的创意翻译 Creative Translation of Special Expressions
11.1 不能或不便直译的表达方式
11.2 对英语和汉语修辞差异的处理
11.3 翻译时对具体形象的灵活处理
11.4 某些常用词语的灵活处理.
11.5 正确对待不可译词语 .
12发挥目标语言的优势 Giving Adequate Play to Target Language Advantages
12.1 翻译标准浅议.
12.2 发挥汉语优势的常用手段.
12.3 精益求精,提高译文质量
12.4 佳译赏析 学习榜样
|
內容試閱:
|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已然成为一种潮流。而作为公认的 重要工具,英语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中 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掌握英语不仅有利于国家、行业、机构的发展,而且 对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事业的进步会产生积极影响。这已基本成为大家的共识。
英语的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一是直接作为跨文化沟通的工具 和手段,二是通过英汉互译(包括笔译和口译)来实现。翻译与学习和运用英 语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翻译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说它是目的,一是因为不 少人学好英语后会专门从事翻译工作,即使不以翻译为职业,英语好的人也会 经常需要把外文翻译成母语给自己人看或把母语翻译成外语给外国人看。在这 两种情况下,翻译无疑成了学习外语的目的。
翻译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有人说通过翻译学不到地 道的英语。这样说似乎不够全面。不可否认,的确有人过分机械地依赖翻译学 习英语造成了中式英语,但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其中最 常见的毛病就是不加分析地照搬原文的词语和结构,把英语与汉语的用词、行 文及思维方式等同起来。如能克服这种毛病,深入理解并灵活处理英语与汉语 间存在的各种差异,不但能更快更好地学习翻译,而且能使翻译成为学习英语 的有效手段。这正是本书旨在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性和趣味性是本书的两大特点。读者可以从书中提供的大量译例及对 其分析讲解中体会出必要的翻译原则和要求,掌握实用有效的翻译技巧。为提 高学习效率,本书特别注意内容和论述方式的趣味性,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到翻译技巧,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实用性是本书的首要特点,全书的内容均为确保读者学习后能够切实提高 翻译水平和运用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特别注意 所选例句的典型性,以期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所分析的例句举一反三,推而广之, 在实践中遇到类似问题和难点能够自行解决。对每个例句除重点分析其相关的 主要翻译技巧外,对其他有利于提高实际翻译能力的有关处理方法与手段也作 简要解说,争取使每个例句都能充分发挥其启发作用。
然而,本书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翻译理论。翻译绝不是雕虫 小技,它涉及语言学(尤其是比较语言学)、修辞学、文化背景、专业知识等, 特别是需要对互译的语言有足够的修养和相当的熟练程度。翻译虽然涉及诸多 理论问题,但本书对翻译理论不作专门论述,尤其避免涉及对翻译理论的某些 争论。必要时只是用简明通俗的语言点到为止。同时又要尽力保证本书讲述的 内容不脱离正确的理论支撑,争取使读者对各种翻译技巧所依托的实用翻译理 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提高读者的实际翻译能力。
趣味性是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只从功利出发,没有 兴趣是不大容易学好的。为保证读者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翻译,本书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注意选材的趣味性,所选例句以及例句中的翻译要点和这些要点的 参考译法都力图让读者喜闻乐见,使读者不仅能从中学习到翻译技巧,而且能 够感受到经过思考和观摩后找到较妥帖译法的愉悦甚至惊喜。当然撰写本书的 目的是供大家学习翻译和英语,而不是娱乐。有些例句,比如长句的翻译,学 起来需要下点功夫,可能不一定那么轻松愉快。这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相信 读者能够理解。
第二,全书使用的语言均以聊天的风格出现,即使是个别比较高深的理论 问题,也力求深入浅出,使读者一读就懂。对译例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如词语 的选择,句子顺序的安排,成语和修辞的使用等均以谈话风格展开,娓娓道来, 力求使读者感到自己在与作者进行当面探讨。当然这不包括书中提供的某些参 考译文。这些译文是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词语的,其中颇有一些文化含量高的 成语和修辞手段。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本书的译例虽以英译汉为主,但通过双向思维,同样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加深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而且本书在对不少译例的讲 解过程中,都探讨了如何通过该译例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汉译英水平。许多章节还专门拿出一定篇幅,提供一些汉译英的例句进行专门探讨。
当前,ChatGPT 等智能翻译软件有了长足发展,应用日益广泛。应该对此 充分加以利用,提高翻译效率。同时要自信在智能翻译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应该紧跟形势,将其作为有力的翻译工具,同时更加努力学习翻译,使自己有 能力对智能翻译的文本进行改进提高。
语言文学方面的内容占了本书译例的较大比例。这是因为语言文学翻译是 翻译的基础,最能体现译者的翻译水平,也是最能使译者超越智能翻译水平的 领域。
英汉互译是一项严肃而具有实用价值的工作。本书所说的“趣谈”绝不是 戏说,而是意在抓住英汉互译的关键,深入浅出地探讨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尤其 是难点,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英语水平,掌握翻译技巧。
英语与汉语作为两种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既有不少相同之处,又存在大 量差异。相同之处不会对翻译造成多大的困难,本书基本不予探讨。两种语言 在词汇、句法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却会给翻译造成各种挑战,深刻理解和 灵活处理这些差异需要多方面的修养,是学习英语和翻译的关键所在,也是本 书研究的重点。
能否做好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灵活而妥善地处理英语与汉语之间的 差异。有关翻译的一些争论,如翻译标准、直译与意译等实质上是围绕如何对 待这些差异进行的。翻译研究的重点就应该放在如何正确理解和灵活解决这些 差异上。但本书不拟细论深奥的翻译理论,而力求通过大量实用有趣的译例, 激发读者对英语的兴趣,使其比较轻松自如地掌握和处理英语与汉语间的差异。 提高其翻译水平和双语表达能力。
为提高学习效率,建议读者读到本书中的译例时,不要马上看下面提供的 参考译文。最好自己先在心中试译一下,再和参考译文对照。你会发现不少地 方自己的译法不如参考译文,这正是需要思考学习之处。书中提供的较好的译 文会给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有利于自己掌握提高。你也会发现有的地方自己 的译法超越了参考译文。这种情况正可以激发你的自信和对翻译的兴趣。同时 你应思考一下,参考译文为何不如你的译文理想,作为自己进一步提高的经验 或教训。当然对于某些简单直观的译例,则不必费此工夫了。笔者认为,翻译 没有标准答案,套用一句常说的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书中提供的译文 仅供参考,诚恳希望与大家共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与汉语在词汇方面的差异与处理:包括词义的宽窄、词语的搭配、 词义的褒贬、词在句中的顺序、各类词的使用频率和特点、翻译过程中的词类 转换等。 二、英语与汉语在句法方面的差异与处理:包括句子的特点、顺序、长度、 重点的位置、被动语态的使用,尤其是较难处理的长句翻译等。 三、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包括修辞手段、特殊表达方式、语言风格、 成语与诗词、语言鸿沟与不可译的处理等。 四、在忠于原文内容与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目的语的优势。
书中正面译例绝大多数选自笔者的如下译作或著作:英译汉:《芸芸众生》 (All Creatures Great Small);《小詹姆与大仙桃》(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 《白鲸默比·迪克》(Moby Dick);数篇短篇小说及文章;负责审校的几篇译 作。汉译英:《黄帝内经养生图典》《尉缭子兵法》《中国一百儒生》《中国一 百神仙》。教材:《经贸口译教程》《国际商务英语》。选自以上来源的译例一 律不注出处。还有个别译例是笔者自己撰写的,对此也不说明出处。少数其他 译例和用于改进的译例多选自国内出版物,均以夹注形式一一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