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台湾百年警政研究

書城自編碼: 412165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张淑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534688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1.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和她们不一样
《 我和她们不一样 》

售價:HK$ 74.8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

售價:HK$ 54.8
先进电池高质量制造:标准化·大规模·智能化
《 先进电池高质量制造:标准化·大规模·智能化 》

售價:HK$ 107.8
时刻人文·野兽之魂(当代史学大师卡洛·金兹伯格新近力作,不止“微观史学”,展现其历史与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 时刻人文·野兽之魂(当代史学大师卡洛·金兹伯格新近力作,不止“微观史学”,展现其历史与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

售價:HK$ 64.9
弱关系创富
《 弱关系创富 》

售價:HK$ 63.8
日本的财政危机:摆脱危机的体制机制变革努力,1975~2000
《 日本的财政危机:摆脱危机的体制机制变革努力,1975~2000 》

售價:HK$ 204.6
如何去爱:我们终将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告别争吵与内耗,用爱的能力守护亲密关系)
《 如何去爱:我们终将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告别争吵与内耗,用爱的能力守护亲密关系) 》

售價:HK$ 74.8
日本与德国:两种战后思想(历史学堂)
《 日本与德国:两种战后思想(历史学堂) 》

售價:HK$ 52.8

內容簡介:
本书以台湾地区警政为研究对象,包括警察组织、警察教育、警察政策、警察业务、警察勤务、警察法制、犯罪侦防、犯罪资讯科技、警察后勤等,应用历史学、 政治学、 法学、 警察学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系统展示了台湾长达 330 余年的社会治理和 100 余年的警政历史脉络, 深入分析了其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由于台湾历史的特殊性带来的诸多特点,且警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本书也对台湾特定时期的社会政经背景进行了简单梳理。
關於作者:
张淑平,福建警察学院治安系教授、二级警监、福州大学法学院与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台湾警政研究中心主任、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法学会涉台法律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宪法行政法、台湾警察与司法制度、涉台司法互助。拥有律师资格和10年兼职律师执业经历;长期参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福建省人民政府行政、经济立法工作;参与公安部治安行政立法工作;有较为丰富的立法、司法实务经验。代表作有《海峡两岸刑事司法互助研究》(2011年,九州出版社)等,在《行政法学研究》《台湾研究集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多项涉台省部级课题、重点专项课题。
现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福建省法学法律人才库专家、福建省公安机关理论研究人才库专家、福建省公安厅执法规范化专家组成员、全省公安专业人才库台港澳警务联络人、福建省教育评估专家、福建省高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库专家。曾获得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事厅授予“福建省优秀教师”荣誉、福建省公安厅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多次获得“人民警察嘉奖”。
目錄
目 录
绪 论……………………………………………………… 1
第一章 导论……………………………………………… 11
第一节 台湾历史概况……………………………………… 11
第二节 保甲制度与清代台湾的基层治理………………… 14
第一编 日据时期(1895—1945)
第二章 日据史略…………………………………………… 21
第一节 总督专制独裁的殖民统治………………………… 21
第二节 日本据台三阶段…………………………………… 28
第三章 殖民统治下的“警察政治” …………………… 35
第一节 台湾的“警察王国” ……………………………… 35
第二节 “警保体制” 强化殖民统治……………………… 42
第三节 日据时期的“番政” 与“警察政治” …………… 48
第二编 光复时期(1945—1949)
第四章 光复史略…………………………………………… 59
第一节 接管筹备…………………………………………… 59
第二节 行政接管…………………………………………… 68
第五章 警政接管…………………………………………… 79
第一节 警政接管筹备……………………………………… 79
第二节 培训台湾警察干部………………………………… 87
第三节 台湾警政接管……………………………………… 95
第四节 台湾警政的重建…………………………………… 104
第三编 威权时期(1949—1990)
第六章 威权政体与“戒严” 法令…………………… 115
第一节 威权政体的确立…………………………………… 115
第二节 “戒严” 法令……………………………………… 122
第七章 台湾警政的“以军领警” 时期……………… 129
第一节 “以军领警” 时期的战时警察角色……………… 130
第二节 “解严” 前夕的“警政现代化” 努力…………… 137
第四编 转型至今(1990至今)
第八章 威权政体的民主转型…………………………… 147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经济与政治…………………………… 147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法制变革……………………………… 156
第九章 台湾警政的“专业领导时期” ……………… 163
第一节 台湾警政专业化的开始…………………………… 163
第二节 警察法制的整备与警政转型……………………… 169
第三节 “大法官释宪” 制度与警察权…………………… 178
第四节 台湾警政现状与主要特点………………………… 189
第五节 台湾警察教育与招录制度………………………… 203
第六节 跨境犯罪与两岸警方司法互助…………………… 213
参考文献…………………………………………………… 225
后 记……………………………………………………… 237
內容試閱
序 言( 一)
孙亚夫
2020 年11 月, 我到厦门参加一次两岸关系研讨会。会议日程最后一次
大会发言时, 福建警察学院一位女教授发言, 谈了她们学校对台研究特别
是台湾警政研究的情况, 也谈了对大陆和台湾统一后台湾警政和社会治理
的想法, 对我触动很大。我感到, 我们的人民群众都非常关心台湾问题和
祖国统一, 各个有关单位都结合自己的工作研究台湾情况、对台工作和祖
国统一的问题, 福建警察学院结合自己的主要业务, 研究台湾警政制度及
其运作, 而且取得一定成果。这也从一个具体的角度说明,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确实是中华儿女崇高的愿望, 是人心所向。我发言时把
上面这些想法说了出去。会后我再次见到这位女教授, 记住她名叫张淑平。
我从事对台研究工作30 多年, 没有看过专门研究台湾警政的著作。据
了解, 长期以来, 在大陆, 有关台湾警政的情况散见于研究中国警察史的
著作, 还没有专著。可以说, 张淑平教授写的《台湾百年警政研究》, 填补
了这方面的空白。
1683 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 开始在台湾实行维持社会秩序的保甲制度。
1895 年日本霸占台湾, 引入警察制度, 并与台湾的保甲制度结合, 建成所
谓“警保制度”。《台湾百年警政研究》这部著作以研究始至日据时期的台
湾警政演进的历史为主线, 应用历史学、政治学、法学、警察学跨学科交
叉研究的方法, 按照清治时期、日据时期、光复时期、威权时期、转型时
期五个阶段划分, 系统展示了台湾长达330 余年的社会治理和100 余年的警
政历史脉络, 深入分析了其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总的来说, 这部著作分
期合理, 每个时期内容完整, 重点也很突出, 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
引人注目的是, 这部著作专辟一节, 写了从1990 年9 月达成“金门协
议” 开始、特别是2009 年9 月达成《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
议》以来的两岸警方司法互助, 这就从单纯写台湾警政制度及其运作, 发
展到写两岸警务交往, 也就是从写台湾岛内政治发展到写两岸关系。这是
一个重要的视角, 扣住了对台工作的实务问题, 也扣住了人们关心的两岸
关系发展问题。两岸警务双方交往, 增进了彼此了解, 促进了共同打击犯
罪, 为探索“一国两制” 台湾方案积累了警务方面的实践经验。
《台湾百年警政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学术意义在于
填补了这个领域研究的空白, 现实意义在于使我们对台湾警政有了较之以
往更全面的了解。从长远看, 有了这样的研究基础, 可以使我们探索“一
国两制” 台湾方案时, 对于统一后台湾警政制度安排的思考, 更贴近台湾
社会的历史和现实, 更贴近台湾警政和社会治理的实际, 以利于统一后台
湾社会安定、长治久安。
这几年, 有感于福建警察学院的盛情, 我两次到访这所高校。在那里,
我看到学院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对台工作, 也非常重视对台研究特别是台湾
警政研究。学院里有一批教师也都在研究台湾问题、台湾警政问题和对台
工作。我从他们身上能够感受到, 由于地理、血缘、语言、文化、历史等
方面的原因, 福建人民对台湾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对台湾人民有一种特别
浓厚的同胞感情, 对对台工作特别重视, 近些年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福建对台工作的重要指示, 努力在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做出实际成绩。这样的氛围, 十分有利于对台
研究工作的开展, 推动对台研究取得成果, 催生出像《台湾百年警政研究》
这样的著作。
由此想到加强对台研究工作的问题。近些年台海形势严峻复杂, 而且
发展很快、变化很大。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考虑, 对我们进行全面围堵打
压, 并企图“以台制华”, “台独” 分裂势力则“倚美谋独”, 对我们构成
重大挑战, 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伤害。同时, 我们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
问题的总体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对“台独” 分裂行径和外部
势力干涉予以坚决反击, 充分展现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台海形势中分裂与反分裂、干涉与反干涉的较量尖
锐激烈, 这给我们深入思考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提出新课题。为
此, 我们要以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指导, 加强对台研究工
作。基础研究、理论研究、战略研究、政策研究、策略研究、具体措施研
究, 等等, 都要研究新课题, 守正创新, 开拓进取, 继承发展。基础研究
中的基本资料整理实际上是很重要的, 对于从历史到现实、宏观到微观的
资料, 都要全面系统整理, 到需要使用的时候都准备好了。总之, 我们应
当对台湾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法律、文化、教育、卫生、社会治理、
外事、军事, 直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都进行研究, 为赢得反分裂反干涉
斗争作出贡献, 为形成“一国两制” 台湾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为实现祖国
完全统一做好万全准备而不断努力。
2023 年10 月30 日于北京
(作者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序 言( 二)
熊一新
张淑平教授撰写《台湾百年警政研究》一书, 我早有期待。且知其历
经十余年思考与构思, 为此多年奔波于各档案馆、图书馆之间, 历经三年
艰辛写作, 其甘如荠, 终于成稿。本书有别于传统警政研究之进路与范式,
犹如一股清泉, 为涉台警政研究注入新活力, 读后感触颇深, 写出与读者
共享。
其一, 本书首次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台湾百年警政的历史脉络, 阐述
了台湾各个特定历史时期警政样态与基本特征。近年大陆涉台研究十分繁
荣, 成果丰硕, 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法律乃至军事等
等。2019 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岸要共同探索“两制” 台湾方案, 丰富
和平统一实践后, 有关“两制” 台湾方案的研究迅速成为涉台研究的热点,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研究内容更加务实, 但有关台湾警政、警察制度及台
湾社会治安治理的研究却极为少见, 系统、深入的梳理与研究更是付之阙
如。究其原因, 一是警政、警察与社会治安治理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保密之
要求, 资料、文献、数据较难获取, 给相关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带来一定
难度, 二是一般认为涉台警政研究主要为对策性研究, 而基础性理论研究
由于周期长、见效慢, 得不到应有重视, 致使涉足这一领域的学者极少,
相关研究成果极度匮乏。
从海峡对岸看, 2013 年虽有由“中央警察大学” 与“警政署” 合编的
《台湾警政史》(章光明教授主编) 出版, 但该书仅以转型时期至今台湾警
政为研究对象, 时间跨度短, 最为重要的是双方“问题意识” 完全不同,
其思维角度、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解读的立场与本书完全不同, 自然在内
容上也大相径庭。本书作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全新的研究范式, 全面展
示了台湾百年警政的历史画面, 系统阐述了台湾警政演化的历史动因, 深
刻分析了台湾警政的阶段性特征, 并科学预示台湾警政的历史走向。本书
的出版在台湾警政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其二, 本书是台湾警政跨学科研究的范例。所谓跨学科研究, 指的是
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观点, 对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和交叉性, 仅
靠单一学科知识、方法难以解决的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以寻求更好
的理解或解决的科学活动。跨学科研究首先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台
湾警政研究涉及众多不同的领域, 并且其综合性、整体性和复杂性超过了
具体单一学科所能处理的能力范围, 与政治学、法学、史学、警察学等学
科关系密切, 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构建更加综合的视角和架构,
即用新的范式来整合其研究活动。
张淑平教授的专业背景是法学, 其研究领域涉及行政法、刑事诉讼法,
并拥有律师资格和十年兼职律师职业经历, 长期参与福建省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行政、经济立法工作, 现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和福建省人
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 福建省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具有扎实的法
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立法、司法实务经验。2006 年张淑平教授在福建警察
学院由法律系调至治安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专业领域也由法学领域转
向警察法学、警察制度与社会治安治理领域。作为特约专家, 张淑平教授
曾参与公安部治安行政立法工作, 并长期参与福建省公安厅组织的警务改
革与执法规范化等相关研究工作, 被聘为公安部全国治安系统法治专家、
福建省公安机关理论研究人才库专家、福建省公安厅执法规范化专家组成
员。2008 年, 张淑平教授参与公安部中国警察协会主持的“两岸合作打击
跨境犯罪研究” 课题研究, 并担任第一主笔人。该课题研究成果2013 年在
由中国警察协会、台湾刑事侦防协会、香港警务处、澳门警察总局在台北
共同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警学研讨会” 上受到两岸学者
的一致好评。2014 年, 福建警察学院成立全国第一家“两岸警务合作研究
中心”, 并由张淑平教授担任研究中心主任。2019 年, 研究中心更名为“台
湾警政研究中心”, 这也是目前大陆高等院校唯一专门设立的从事台湾警
政、司法制度与社会治安治理研究的机构。至此, 张淑平教授的研究领域
扩展至涉台法学、台湾警政与司法制度研究。张淑平教授代表作有《海峡
两岸刑事司法互助研究》, 她主持完成多项涉台警务、涉台社会治安治理省
部级课题与重点专项课题, 并担任福建省人大涉台法律研究中心理事与福
建省公安专业人才库台港澳警务联络人。
张淑平教授学术研究领域的两次迁移, 源于其作为闽籍学者浓郁的家
国情怀与独特的闽台情结, 以及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更得益于作者经年的多学科知识积累与储备。本书虽然以“史” 为主线,
重点却为台湾“警政” 相关制度, 但也不局限于台湾的警政制度。即把台
湾相关历史作为百年警政的背景, 把台湾警政史放置在台湾历史中来分析
和论述。因此, 本书是“台湾史” “警政专史” 与“警政专论” 高度融合
的论著。作者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 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并有所
突破, 特别是作者对台湾当下警政体制与制度的分析, 可谓深入浅出又鞭
辟入里。如对台湾警察制度草创时期“警察政治” 性质与危害的探讨、对
日据时期台湾“六三法” “三一法” 及“法三号” 本质的解读、对光复时
期“行政长官公署制” 的分析、对台湾现行“大法官释宪制度” 与警察权
关系的阐发、对台湾地区警政现状与特点的把握等, 都显示了作者跨学科
研究的专业素养。
其三, 以史论政, 揭示了“警政” 对未来台湾社会治安治理的重要意
义。“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本书的价值重在“资鉴”。对于史学的价值和
治世作用, 历史上的思想家均有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曾经指出: “我们仅
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 即历史科学。”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于史学
价值所作的经典论述。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
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
一, 也必然统一。这是70 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 也是新时代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充满了强烈的历史责
任感与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体现了对祖国统一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中华民族的古圣先贤对于史学的治世功能也有许多独到见解。孔子修
《春秋》便意在整饬礼崩乐坏的世道。司马迁著《史记》也绝非为史而史,
他志在“述往事, 思来者”, 把过去和未来贯通起来, 以“启迪今天, 昭示
明天”。唐代刘知几更把历史看成“有国有家者, 其可缺之哉”? 可见中国
历代思想家何等重视史学的“资政”、借鉴和预测未来的作用。
个人认为本书的资鉴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 台湾警政史揭示,
在未来台湾社会治安治理中, 特别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方面, 警政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本书所言, “警察之制, 无国不有, 与武备两相骈
立”。当代各国军队和警察始终是构成国家机器的主要强力成分。“无警察
则政令法度, 俱归空文”。因此, 国无论东西, “警政乃内政之灵魂”。从现
实来看, 在香港“修例风波” 中, 香港警方在打击暴恐活动、恢复宪制秩
序和法治方面起到了中流砥柱之作用。历史和现实均证明, 警政建设在
“两制” 台湾方案中关乎社会稳定, 事关社会治理, 须高度重视之。其次,
应加强对台湾警政及相关制度的研究。这是着力探索“两制” 台湾方案的
必要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要“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
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 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
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要达此目标, 唯有深入研究了解海峡对岸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行制度、历史根源及未来发展。然而, 如前所
述, 本书出版前, 大陆警学界对台湾警政研究几近空白。
反观海峡对岸, 1961 年即在“中央警官学校” 开设以研究大陆警政及
“培育‘国家’ 安全与警政治安之专业人才” 的“公共安全系”, 2000 年增设
“公共安全研究所硕士班”。该校举全台警学界之力, 对大陆警政、安全制度
进行了长期系统之研究。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 大陆政治问题研究、大陆
公安研究、大陆司法制度研究、大陆武警制度研究、大陆情报专题研究、两
岸刑事司法制度研究、两岸治安专题研究、大陆人民来台安全管理机制、警
政哲学、国土安全研究等。从课程设置来看, 其“公共安全系” 实为“大陆
警政与治安系”。目前大陆尚无一所公安院校开设以台湾警政与治安为主要研
究领域的专业, 更无相关课程开设。因此, 为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加快探
索更加务实全面的“两制” 台湾方案, 在公安院校设置涉台警务相关专业,
开设涉台警务相关课程、培养涉台警务相关人才就显得刻不容缓。
“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 期待通过本书对台湾百年警政的探索与介绍,
为关心祖国和平统一, 积极探索“两制” 台湾方案的广大读者朋友提供指
引、参考和启迪, 也期冀张淑平教授再有佳作问世, 繁荣这一涉台重要领
域的研究。
2023 年6 月1 日于北京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警察
协会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福建警察学院原院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