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化的曜变:日本国宝中的唐风汉骨
》
售價:HK$
86.9

《
好孕,从卵子开始(第3版)
》
售價:HK$
86.9

《
父母会规划,孩子能成才
》
售價:HK$
65.8

《
为何家会伤人(2025版) 新增1.5万字“原生家庭20问”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代表作
》
售價:HK$
68.2

《
戈特曼情感大师系列6册:爱的沟通+幸福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幸福婚姻的10大敌人+爱的博弈+当婚姻中有了孩子
》
售價:HK$
659.3

《
吐司三明治自己做最好吃:102款花样吐司+85款爆款三明治+11款轻食沙拉+5款灵魂抹酱
》
售價:HK$
43.8

《
DK马术全书(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262.9

《
货币之手
》
售價:HK$
142.9
|
編輯推薦: |
丁立梅写作生涯里程碑之作,畅销15年,总销量超120万册,全新修订,新增序言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是“温暖人心作家”丁立梅的口碑代表作,面世十五年,陪伴万千学子成长,收获无数读者喜爱,成为散文经典。本书经作者倾力修订,新增十五年纪念版序言,保留经典原味的同时焕新升级,纸张、封面等品质跃升,为这本书的故友新知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爱上写作,学会写作,就一定要读丁立梅
语文考试爱选丁立梅,语文老师爱推丁立梅,学生家长爱读丁立梅。丁立梅的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列入多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连续18年被超过30个省市选作中考试题。其作品受到语文老师频频推广,用作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指南,更得到家长热烈反馈,成为亲子共读好书。
读丁立梅,就一定要先读《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作为丁立梅写作生涯最强单品,《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领衔“丁立梅经典文集”开启阅读新征程,继续带领大家闻见花香、看见欢喜。这本书不止是散文,更是人生的答案之书,学生读,能够轻松开启阅读写作的大门,培养自然而然的写作力;家长读,能够与孩子共情,用温暖故事传递人生智慧;成人读,更能通过诗
|
內容簡介: |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是丁立梅写作生涯里程碑之作,总销量超120万册。从初版到如今的十五周年纪念版,持续以温润细腻的文字,治愈无数读者心灵。十五年时光淬炼,近百篇美文尽情彰显丁立梅特色的自然生活写作风格,满载旧时光的深情、人间点点滴滴的暖意、平凡人的真挚故事与四季流转的自然诗意。此次十五年纪念版全面改版升级,作者倾力参与修订,新增纪念序言;纸张、封面等品质跃升,随书附赠“梅子”书签。新版不仅是对过往十五年的致敬,更是一面全新的镜子,以更丰富的内容,让读者从中照见生活本真,汲取人生智慧与启迪。
|
關於作者: |
丁立梅
千万读者心中的暖心作家“梅子老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构建特色的自然生活写作风格,“把作文题变成散文诗”。
出版作品《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暖爱》《遇见》《暗香》《写作五十谭》等逾百部。有文章入选大专《语文》教材以及新加坡中学华文课本。多部作品被列入中小学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上百篇文章被设计成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被读者誉为“最暖人心的作家”。
|
目錄:
|
第一辑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002 从 前
006 一生只忠诚于一件事
008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011 绿
014 老人与花
016 从未走远
019 贺卡里的宛转流年
022 天地与我同根
025 一个电话,十个春天
027 清 欢
031 遇见你的纯真岁月
034 闲花落地听无声
第二辑 会飞的太阳
038 会飞的太阳
041 掌心化雪
043 女人如花
045 骆 卡
048 花盆里的风信子
050 月亮像月亮
052 笔 缘
054 美 女
056 仙人掌不哭泣
第三辑 与自己和解
062 小 欢 喜
064 住在自己的美好里
066 不舍得
068 与自己和解
070 老去不浪漫
072 我为什么快乐
074 生命自在
076 爱与哀愁
078 不辜负
081 让梦想拐个弯
第四辑 草世界,花菩提
084 草世界,花菩提
086 蔷薇几度花
089 槐花深一寸
091 簪菜花
093 一团粉红,一团鹅黄
095 栀子同心好赠人
097 花向美人头上开
099 薄荷,薄荷
101 有木名凌霄
103 天香云外飘
105 满架秋风扁豆花
107 菊有黄花
第五辑 一去二三里
110 春风暖
112 一去二三里
114 醉太阳
116 艾草香
118 盛夏的果实
120 晒月亮
122 秋 露
124 秋天的黄昏
126 秋 夜
129 看 雪
131 冬天的树
第六辑 小扇轻摇的时光
134 奔跑的小狮子
136 手指上的温度
138 那个被你伤得最深的人
140 小扇轻摇的时光
142 六只柿子
144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146 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
149 远方的远
151 等你回家
153 爱到无力
第七辑 风过林梢
158 咫尺天涯,木偶不说话
163 五点的黄昏,一只叫八公的狗
167 手腕上的疤
169 一辈子,一句话
172 风过林梢
177 等你 80 年
179 布达拉宫里的爱情绝唱
第八辑 猫叹气
184 桃 红
186 女人的宝贝
188 猫叹气
190 吃 蟹
192 步 摇
194 银 饰
196 红绸伞
199 旧 衣
201 首 饰
203 扇子·女人·流年
第九辑 布列瑟农的忧伤
206 绿袖子
208 布列瑟农的忧伤
210 睡 莲
212 追风的女儿
214 昨日重现
216 寂寞的,孤独的
218 斯卡布罗集市
221 且吟春踪
223 琵琶语
225 冬 阳
227 故乡的原风景
229 天 边
231 乱 红
233 埙 · 追梦
235 长相思
237 竹 舞
|
內容試閱:
|
闻见花香,看见欢喜
立秋到来,天地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早晚的风,吹来凉意。楼下栾树的花,一粒一粒冒出来,点点的黄,都是秋意思。我知道,用不了多久,树顶上就会悬上红彤彤的果实,一撮一撮,如点亮了一盏一盏的红灯笼,华丽得不像样子。十五年前,小城里这种树木还少得很,少有人认识。而今,它已成了普通之木,街道边,小区里,皆能见到。
眼下能常见到的美物,还有凌霄花。
小区里有凌霄花长廊。这几天花开得正盛,橘红色的花朵,小唢呐一般,天天在草绿色的枝叶间,鼓着小腮帮吹呀吹呀,吹奏着婚礼进行曲。晚上散步,我喜欢在长廊下捡落花。落花是完整的,我带回家,仿佛把一段乐曲也带回家了。十五年前,它和栾树一样,在小城,也是稀罕物。我第一次见它,还是在我任教的校园里。那时,我刚调去不久,一天,在学生就餐的食堂(临时改设的考场)里监考,我偶朝窗外一瞥,便被“一树”火红的花撞伤了眼睛。热辣辣的花朵,把树枝都烧红了。我惊讶极了,监考一结束,立即奔去树下,始才知,哪里是树开花,而是蟒蛇般的藤蔓攻城略地,强行把胜利的“旗帜”,插上人家的屋顶。唔,那些花朵,仰观去,可真像火红的旗帜。
路过的我的同事——多才多艺的生物老师告诉我,这是凌霄花啊。当下的吃惊,真如霹雳一般呢,我是早就闻其名的啊,是诗经里的“苕”,是白居易写的“有木名凌霄”……它原来长这个样子啊!我一时间竟百感交集起来。我那风度翩翩的同事看着我吃惊的模样笑了,他说,我们这里很少长这个,你不认识也正常,以后见多了,你就习以为常了。
后来果真见多了,公园里有,河畔有,桥旁有,小区的栅栏上有……十五年过去,它俨然已成了小城夏秋的主打花了。我那风度翩翩的同事,却因一场病,去了天国。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十五年,多少往事随风逝去。佛家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确如此。人生如寄,岁月匆匆,我们只有更珍惜活着的当下,珍惜这胸膛里跳动着的一颗心,狠狠把这个世界爱上,才不枉活过一场。
我的这本书,是我爱这个世界的一个见证吧。十五年了,当年第一批读我这本书的少年,已长大成人,他们忘不掉这本书曾给予他们的温暖和光亮。前些日子,有个读者给我写来这样一封信:
梅子老师您好,十多年前,我在上初三,遇到了您的《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立即爱上,我反复咀嚼其中文字的真谛,每一篇文章都让我十分动容,它们很温暖,很有力量。到高中的时候,我还特意整个小本儿给摘抄下来,分享给身边的每个朋友,那些字里行间里的温情,曾抚平我们多少青春的忧伤。
到了大学,我在图书馆又遇见您的这本书,您不知道当时我有多开心,我真的像遇见了老朋友啊。我记得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选了一个靠窗的安静座位,打开您的这本书,把自己一整个人沉浸在文字的美好里。阳光洒在书上,我多希望时间能凝固在那一刻。
如今,我已从当年的青涩,成为一个两岁娃娃的母亲,时光增添了太多的注解,一岁有一岁的理解,一年有一年的感悟,然而最难忘的,还是在大学校园的图书馆里,静静坐在窗口读您书的场景。谢谢梅子老师这些年来对我的陪伴,谢谢您带给我的温暖。我想,等我的女儿长大,到了一定年龄,我一定会把梅子老师的书念给她听。
我为之动容。有这样的读者在,是我这本书的幸运,亦是我的幸运。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我会记得每一份善良和好意。
谢谢喜欢它的你们!愿我们的每一个日子,都能闻见花香,看见欢喜。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一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
房子周围长了五棵紫薇。花开时节,我留意过,一树花白,两树花红,两树花紫。把几间平房,衬得水粉水粉的。常有一只野鹦鹉,在花树间跳来跳去,变换着嗓音唱歌。
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像夫,与妇。
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如虫鸣。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拖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二
做宫廷桂花糕的老人,天天停在一条路边。他的背后,是一堵废弃的围墙,但这不妨碍桂花糕的香。他跟前的铁皮箱子上,叠放着五六个小蒸笼,什么时候见着,都有袅袅的香雾,在上面缠着绕着,散发出蒸熟的桂花糕好闻的味道。
老人瘦小,永远一身藏青的衣,藏青的围裙。雪白的米粉,被他装进一个小小的木器具里,上面点缀桂花三两点,放进蒸笼里,不过眨眼间,一块桂花糕就成了。
停在他那儿,买了几块尝。热乎乎的甜,软乎乎的香,忍不住夸他,你做的桂花糕,真的很好吃。他笑得十分十分开心,他说,他做桂花糕,已好些年了。
我问,祖上就做么?
他答,祖上就做的。
我提出要跟他学做,他一口答应,好。
于是我笑,他笑,都不当真。却喜欢这样的对话,轻松,愉快,人与人,不疏离。
再路过,我会冲着他的桂花糕摊子笑笑,他有时会看见,有时正忙,看不见。看见了,也只当我是陌生的,回我一个浅浅的笑,——来往顾客太多,他不记得我了。但我知道,我已忘不掉桂花糕的香,许多小城人,也都忘不掉。
现在,每每看到老人在那里,心里便很安然。像小时去亲戚家,拐过一个巷道,望见麻子师傅的烧饼炉,心就开始雀跃,哦,他在呢,他在呢。
麻子师傅的烧饼炉,是当年老街的一个标志。它和老街一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三
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两块钱的杂粮饼,现在涨到三块了,味道很好,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只。
时间久了,我们相熟了。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
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淡淡的,像路边随便相遇到的一段寻常。
我出去开笔会,一走半个多月。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女人的摊子,还摆在学校门口,上面撑起一个大雨篷,挡风的。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在看街景。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