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沼地阿拉伯人(古典探险家巅峰)

書城自編碼: 411858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英]威尔弗雷德·塞西杰, 蔡飞,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82796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重来3:做得更少,但赚得更多(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好的公司拒绝忙碌,崇尚高效!)
《 重来3:做得更少,但赚得更多(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好的公司拒绝忙碌,崇尚高效!) 》

售價:HK$ 75.9
中国企业 ESG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
《 中国企业 ESG 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 》

售價:HK$ 82.5
202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 202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

售價:HK$ 118.8
潮起潮落: 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民粹主义思潮
《 潮起潮落: 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民粹主义思潮 》

售價:HK$ 107.8
疗愈经济2
《 疗愈经济2 》

售價:HK$ 53.9
养育是一生的课题
《 养育是一生的课题 》

售價:HK$ 75.9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
《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 》

售價:HK$ 96.8
苍生渡(共2册)
《 苍生渡(共2册) 》

售價:HK$ 76.8

編輯推薦:
1、威尔弗雷德·塞西杰是20世纪最著名的探险家和旅行文学作家之一,以其对远离欧洲世界的遥远地区和古老生活方式的探索而闻名。他的作品以一种接近人类学民族志的方式更新了英国游记文学传统:通过与当地人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并充分融入当地文化,塞西杰深刻地描绘了他所观察并参与的社会、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塞西杰的地位在于他作为“最后一位古典探险家”的身份(他对西亚与非洲地区的传统文化的深刻赞赏,以及对现代西方文明和科技的浪漫主义厌恶,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今天已经无法再见到的独特视角和价值),以及他的作品对当代西方旅行文学的深远影响(BBC对他的评价是,“影响了包括保罗·索鲁在内的整整一代旅行作家”)。
2、本书是威尔弗雷德·塞西杰最重要的代表作,与他的《阿拉伯之沙》一同被视为20世纪西方旅行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他完成穿越“空白之地”沙漠的壮举后,塞西杰又进入了之前几乎从未有人探索过的伊拉克南部沼地,在与当地人共同生活了近七年之后,写下了这部细致描写与记录沼地阿拉伯人古老生活方式的作品。其中大量的第一手记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沼地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半岛地区的独特文化可以说是弥足珍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內容簡介:
1950年,英国著名探险家与旅行作家威尔弗雷德·塞西杰在成功穿越阿拉伯半岛的“空白之地”后,又追随T. E. 劳伦斯等伟大探险家的足迹,前往伊拉克南部的沼泽地区开启了一段新的历险。继《阿拉伯之沙》后,他根据自己在沼地的生活经历写下本书。这两部西亚游记作为塞西杰的代表作被公认为20世纪旅行文学的经典。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塞西杰的笔法质朴、平实,就像他的为人一样深深地扎根于他踏足的大地上,与大地之上的古老民族与传统融为一体。在与沼地阿拉伯人一起生活的岁月中,作者乘独木舟在村庄之间穿行,记录下了当地令人印象深刻的风土人情。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当地人生活方式的深刻认同,对他们的热情、忠诚、勇气和耐力的敬佩,以及因其在现代化浪潮中的消逝而产生的深沉忧思与怅惘。这一切使本书成为对一种古老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珍贵见证。
關於作者:
威尔弗雷德·塞西杰(Wilfred Thesiger,1910—2003)
英国著名探险家和旅行文学作家。作为“最后一位古典探险家”,塞西杰以其对远离西方世界的遥远地区及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探索而闻名。他的民族志式写作更新了英国游记文学传统:通过与当地人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并充分融入当地文化,深刻地描绘他所观察并参与的社会、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代表作《沼地阿拉伯人》与《阿拉伯之沙》,分别记录了他在伊拉克南部的沼泽地区和阿拉伯半岛沙漠中的生活,被公认为20世纪旅行文学的经典,对包括保罗·索鲁在内的一代旅行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錄
导读 001
主要人物表 015
前言 017
第一章 沼地一瞥 021
第二章 重返沼地边缘 028
第三章 打野猪 039
第四章 抵达加巴卜 051
第五章 初识马丹人 061
第六章 萨达姆的客房 069
第七章 布穆盖法特:沼地村庄 078
第八章 穿越中部沼泽 092
第九章 沼地的中心 104
第十章 历史背景 111
第十一章 赢得认可 120
第十二章 与法图斯人在一起 130
第十三章 沼地中的世仇 138
第十四章 重返加巴卜 145
第十五章 法利赫·本·马吉德 156
第十六章 法利赫之死 167
第十七章 哀悼仪式 177
第十八章 东部沼泽 184
第十九章 苏丹人和苏艾德人 195
第二十章 阿马拉的家 205
第二十一章 1954:洪水之年 217
第二十二章 1955:干旱之年 230
第二十三章 伯贝拉人和穆迪夫 238
第二十四章 阿马拉的世仇 248
第二十五章 我在沼地的最后一年 255
词汇表 263
译名对照表 266
內容試閱
前言
除了1957年,我在1951年底至1958年6月间断续生活在伊拉克南部的沼泽区,最长的一次持续了七个月。虽然我不停地游走,但因为只能在限定范围内旅行,所以此书算不上一本游记。而且,因为我不是某领域的专家,更不是人类学家,因此这本书也不是详细的沼地居民考察报告。我在沼泽区生活多年,只因为我享受这种生活。我像沼地居民中的一员一样,与他们一起生活了多年,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于是,我想借助回忆以及当时的日记,重现沼泽区的风土人情。伊拉克近年政局动荡,沼泽区已禁止对外开放。很快沼泽可能就会被排干,到那时一种存在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将会消失。
沼泽区面积约六千平方英里,分布在巴士拉以北的古尔奈附近,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在这里汇合成阿拉伯河的源头。沼泽区包括以加萨卜(学名Phragmites communis)为典型植被的永久性沼泽;以香蒲(学名Typha angustata)为典型植被,在秋冬两季干涸的季节性沼泽;以及只在洪水期蓄水,洪水退去后长满莎草(学名Scirpus brachyceras)的临时性沼泽。为方便起见,沼泽区可划分为:底格里斯河以东的东部沼泽,底格里斯河以西、幼发拉底河以北的中部沼泽,幼发拉底河以南、阿拉伯河以西的南部沼泽。还有一些永久性沼泽分布在舍特拉以南的盖拉夫河附近。盖拉夫河是底格里斯河在库特的分支,朝西南流向纳西里耶。阿马拉东北方向的平原上还分布着一些季节性沼泽,以波斯境内的山麓为发源地的提卜河和杜阿里杰河引发的洪水在这片区域分流。还有小片季节性沼泽分布于底格里斯河以西、阿马拉以北十五英里处,属于达拉杰部落区域。每年洪峰期,广袤的沙漠被一片片水域覆盖,成为沼泽。沼泽规模视洪水泛滥程度而定,最壮观时可延伸超过二百英里,从巴士拉郊区直抵库特。而随着洪水退去,大部分沼泽又恢复为沙漠。
每年春天,波斯与土耳其高山上融化的积雪都会引发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泛滥,而正是这两条河的恣意流淌使沼泽区千百年来得以存续。东部和中部沼泽的水源是底格里斯河,巴格达百分之八十的废水也流入这两片区域。幼发拉底河从纳西里耶南部的众多运河分流而出,先汇入萨纳夫湖,再从距巴士拉北部几英里的加尔马特阿里运河注入阿拉伯河。苏格舒尤赫和古尔奈之间的古河道仍被看作幼发拉底河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其中流淌的河水来自右岸的底格里斯河。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分别流入波斯湾的,它们带来的泥沙使海岸线不断南移。而根据G. M. 利斯博士和N. L. 福尔肯博士在 1952 年首度提出的理论,因为不断积累的淤泥造成了地面沉降,所以海岸线自《圣经》时代以来几乎没有改变。底格里斯河每年的洪峰出现在五月,幼发拉底河的出现在六月。从六月开始,两条河的水量均开始下降,并在九月和十月到达最低点。到了十一月,水位线会提高一点,并在整个冬天不断上升,冬春季节也易突发短期洪水。
也许因为中部沼泽是我的始发站,所以我对那里最为熟悉。甚至可以说,我视之如家。多年来,我拜访了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定居点,有的更是前往了不止一次。我有了当地人送的独木舟,而为我划独木舟的小伙子也来自那里。我先被那些小伙子接受,然后被其他部落成员接受。独木舟小伙们一直陪伴我在沼泽区旅行,他们的村庄就是我每次探险归来的落脚点。我在东部沼泽也游历了大部分地区,但对那里的居民没有那么熟悉。虽然他们欢迎我带来的医疗帮助,但我始终是陌生人。而对于南部沼泽,我的见闻就更少了。
十分感谢在佛罗伦萨的几个月里,为我的写作提供帮助和建议的约翰·弗尼,感谢他不厌其烦地阅读我的草稿,还做出了许多改进。感谢瓦尔·弗伦奇·布莱克和乔治·韦布提供的宝贵意见和耐心校对。感谢激励我写这本书的格雷厄姆·沃森,以及他给予我的信心和建议。还要感谢绘制了地图的K. C. 乔丹、细心洗印照片并为本书提供印刷底版的怀特霍尔街的詹姆斯·辛克莱公司、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及所有为我提供信息的朋友。

第一章
沼地一瞥

我从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斯坦地区出发,一路南行。当初之所以来到库尔德斯坦,是希望再次找到南阿拉伯半岛沙漠曾带给我的宁静。在那里,我和贝都人一起生活了五年,与他们一起穿越了1万英里从未有车轮碾压过的地区。这个地方出现车辆是作为现代化先锋的地震勘探队前来寻找石油以后的事情了。
伊拉克的库尔德斯坦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那里,我骑马横跨了整个地区,同行的只有一名库尔德随从。那里的景色既原始又美丽。库尔德人仍穿着华丽的部落服饰—颜色和款式各异的流苏头巾、灯笼裤、短上装和宽腰带,佩带着匕首和左轮手枪,胸前沉甸甸地交叉挂着精心装饰的子弹带。我曾住在层层房屋环抱山腰的阶梯式村庄里,也曾住过牧民在山顶上搭建的黑色帐篷。了无遮蔽的山头上,龙胆生长在青草间,香雪球开满整个夏天。我曾沿湍急的河流穿过橡树林,遇到在灌木丛中掘食的熊;曾俯瞰一群北山羊排着队沿3000英尺高的岩壁前行,张开翅膀的兀鹫就在它们身旁嗖嗖作响地盘旋;也见过库尔德绽放的春天,银莲花缀满山谷,绯红的郁金香遍染山坡;当然还有刚刚摘下的葡萄,或带着太阳的温度,或带着溪水的冰凉。
但我并不想重游故地。旅行受到的限制太多,那感觉就像在苏格兰高地的鹿林中悄悄接近猎物。跨过这条小溪就是土耳其,越过那条分水岭就是波斯,身穿制服的警察守在关口,可我并没有他们要的签证。我整整晚了五十年。如果是半个世纪前,我完全可以向北穿越赖万杜兹,先抵达奥鲁米耶,再抵达凡城,唯一可能挡住我去路的只有强盗和正在交战的部落。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如今令我心驰神往的沼泽区比伊拉克的库尔德斯坦小得多,那里却自成一派,不属于将我拒之门外的那个世界。而且,因为对阿拉伯人的热爱,我也很难真正喜欢上库尔德人。虽然那里的风光吸引我,但人并没有。语言固然也是障碍之一,但即使我能用库尔德语交流,恐怕也不会喜欢上他们。对我来说,一个地方的人远比景色重要,因此我决定回到阿拉伯人中间。
第二天,我们继续在马背上穿越一成不变的平原,但改向南部沼泽前进。中午时分,我们在几处帐篷前停下,准备填饱肚子,更换马匹。杜格尔换了一匹漂亮但桀骜不驯的灰色种马。我告诉酋长杜格尔无法驾驭这匹马,酋长显然以为我想将马据为己有,于是他说那是专为“领事”准备的马。结果没走多远,杜格尔的脚后跟不小心踢到了马,马便脱缰而奔了。杜格尔为了自救,扔掉缰绳,双手紧握鞍头。其他同行者策马追赶,但我意识到这只会刺激马跑得更远,于是喝止了他们。此时杜格尔的双脚已脱离马镫,摔下来恐怕是迟早的事。地面很硬,我脑海中浮现出可怕的画面。但也许是因为马跑累了,它在两英里后停了下来,杜格尔仍在鞍上。待我们追赶上前,他已经翻身下马,正盯着自己的双手看,原来他的手掌已被饰钉磨破了。“我他妈现在只想走路。”他宣布。无论我们如何保证其他马很驯良,他也不肯再骑。
烈日高悬,曾经洪流奔涌处,此时布满深深的裂痕。杜格尔在酋长没完没了的抗议声中一瘸一拐地走着,恳请我“看在上帝的分上让他闭嘴吧”。太阳落山了,我们仍没看到任何我们准备前往的沼泽或村庄。等我们看到远处闪烁的灯火时,天已经黑了。巴尊人嘱咐过伊萨部落的玛兹亚德·本·哈姆丹酋长等候我们,他在黄昏时派出了搜索队。来到沼泽边缘的营地后,虽然一片漆黑,但我们能感受到营地远处的水域。
玛兹亚德亲自出来迎接我们。他体格强壮,虽然身材不高,但站得笔直,即刻给人留下高贵和威严的印象。接待客人的帐篷由一盏防风灯照亮,里面有很多人,大部分带着步枪。我们一进去,他们就站了起来。玛兹亚德把我们让到地炉对面,一边用咖啡和茶款待我们,一边按惯例询问我们的旅途和健康情况。除了我们,其他人都正襟危坐,沉默不语。在我们面前的是沙漠阿拉伯人,他们在公共场合总会留意维护尊严,保持庄重。感觉过了几个小时,终于开饭了,满满一大盘米饭和羊肉端了上来。虽然谈不上精致,但阿拉伯人注重数量胜过质量。最初与我们一同进餐的是老人。等我们吃完离座,玛兹亚德马上召唤其他人来继续进餐。而作为主人的他则要一直等所有人进餐完毕后再吃。就这样轮流进餐,等最后一个人吃完后,玛兹亚德把帐篷外的孩子们叫了进来。其中最小的孩子光着屁股,看起来不到三岁的样子。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剩下的米饭,啃着几乎被剔净的骨头,然后清空盘子,把剩下的食物舀进自己带来的碗里,再把骨头扔给狗。接近尾声时,咖啡师留下一小部分食物单独放在了盘子边。等我们又喝上了茶和咖啡时,玛兹亚德才坐在稍远处开始享用朴素的晚餐。作为主人,不等所有客人吃完就进餐是不得体的。第二天开饭前,我看见他站在帐篷外,确保每一个经过者都受到邀请。他每天要宰两头羊以款待百名客人。这些牧羊人部落至今仍坚守着从阿拉伯半岛沙漠继承来的传统,并用同样的标准评判他人。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多次返回玛兹亚德的待客帐篷,也访问过部落中的其他营地。到了天气最糟糕的夏天,我会从沼泽区逃离,骑借来的马游走在牧羊人部落间,并由此结识了大部分氏族,包括巴尼拉姆、巴尊、伊萨以及萨利赫部落等。其中一些部落会在春天越过北部边境,进入波斯山麓,那里新鲜的绿草和遍地的银莲花正等着他们。还有一些部落会南下进入沙特阿拉伯或科威特的远郊过冬。男性负责驱赶羊群,身穿黑袍的女性负责赶驴,驴背上通常驮着帐篷、杆子、毯子、寝具、小木箱和锅碗瓢盆。在如海一般无边无际的平原上,我总能看见他们行走于海市蜃楼前的身影。
晚餐过后,玛兹亚德把我们带到附近的一间小屋。一进这间由芦苇和席子精心搭造的住处,我们就看见了已经铺好的床垫和色彩缤纷的被子—能有这样的私密空间,着实令我和杜格尔感激不已。一整夜,水面上的习习凉风不停地吹进窗格。在半梦半醒当中,我听见了水花拍岸的声音。
走出房屋,走进黎明,我的目光掠过辽阔水域,看见一片遥远陆地在旭日中的剪影。一瞬间,我以为我看到了胡费兹—那个传说中只要看上一眼就会令人心醉神迷的岛屿。回过神来,我意识到那其实是一大片芦苇。此时,一条狭长、乌黑、一头高高翘起的独木舟停在了我的身边—酋长的战船正等着载我漫游沼泽。早在乌尔修建第一所宫殿以前,人们就是从这样的房屋走入黎明,乘坐这样的独木舟,从这一片水域出发打猎的。英国考古学家伍莱曾在苏美尔遗址下挖掘出他们的住房和船模,其埋藏深度甚至超过了大洪水的遗迹。此时此刻,5 000年的历史就在眼前,未有丝毫改变。
第一次探访沼泽区的画面将永远铭记我心:火光映照的脸庞,欢鸣的雁群,飞扑争食的野鸭,黑暗中小伙子的歌声,一条条顺流而下的独木舟,燃烧芦苇的青烟中绯红的夕阳,愈走愈深的狭窄水道,独木舟中手拿三齿鱼叉的赤裸男子,一座座水上芦苇棚屋,还有仿佛是从沼泽中孕育而出的湿淋淋的黝黑水牛。星光洒在暗如夜空的水面上,蛙鸣不绝于耳,独木舟在夜色中向家驶去。这是一处不知引擎为何物的静谧世界,时光在其中平静地流淌着。我再次感受到投身其中的渴望,我不想只做旁观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