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梯次增长:颠覆性创新时代的商业作战手册 [美]杰弗里·摩尔](//img.megbook.hk/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27/9787111650843.jpg)
《
梯次增长:颠覆性创新时代的商业作战手册 [美]杰弗里·摩尔
》
售價:HK$
86.9

《
解码SWIFT
》
售價:HK$
60.5

《
明代中国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论稿
》
售價:HK$
250.8

《
学会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
售價:HK$
50.6

《
晚清民国期刊中的美育史料整理与研究(1900-1949)
》
售價:HK$
327.8

《
克苏鲁神话全集(全三册)
》
售價:HK$
206.8

《
快小孩,慢小孩:专注力的误区、真相与提升
》
售價:HK$
74.8

《
中国高铁立体翻翻书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让我们换种方式读经典。
★口袋本哲学经典,给你一刻的精神断网。
一本小书带来一些思考,只言片语指引精神旅程。这些作品所承载的思想曾经撼动了旧有的文明,也将为当下时代带来更多的启迪。
★六大经典哲学著作精选,哲学群星闪耀:马可·奥勒留、罗素、尼采、蒙田、柏拉图、叔本华,
超越时代的天才们的思想宝库, 关于自我、他人、幸福、爱与理性。
★思想巨著,只取精华,减轻阅读压力,快速了解一手哲学知识,人人都能从中受益。
★105*146mm,单手玩转小开本,轻松便携,适应多种阅读场景
★内文采用胶板纸印刷,白度自然,排版疏密得当,小开本也有舒适阅读体验
★集结多位杰出青年译者,精审精校,告别翻译腔,适应当下阅读习惯。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尼采在临近精神崩溃时,留下的最后自白。在这部绝笔之作中,尼采回顾了自己“超人”般的一生,以第一人称自问自答的形式逐一点评自己的代表作,对“尼采”如何成为“尼采”做出了权威的诠释。这是一部以思想为核心的自传,也是阅读尼采其他著作、理解其哲学思想的指导之书。
|
關於作者: |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和作曲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者之一。尼采的哲学理念常常大胆挑战传统观念,提出了许多激进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有“上帝已死”“超人”和“权力意志”。尼采的思想对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
目錄:
|
目录
绪论 1
瞧,这个人
我为何如此有智慧 13
我为何如此聪明 39
我为何能写出如此好的书 77
《悲剧的诞生》 96
《不合时宜的考察》 107
《人性的,太人性的》 116
《曙光》 128
《快乐的科学》 133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35
《善恶的彼岸》 160
《道德的谱系》 163
《偶像的黄昏》 165
《瓦格纳事件》 169
我为何是命运 182
|
內容試閱:
|
我为何如此有智慧
[1]
我生存的幸福,或许也是它的独特性,就在它的宿命之中:用谜语的方式来说,作为我的父亲,我已经死去了;而作为我的母亲,我仍然活着并且逐渐老去。这种双重根源仿佛来自生命阶梯中最高的一级和最低的一级,既是颓废又是新生,这一点如果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正好解释了我的中立状态,即我摆脱了与生存的一般问题相关的派别纷争,或许正是它使得我与众不同。对于上升或者堕落的最初迹象,我比迄今生活过的任何人都更为敏感。在这个领域我是彻头彻尾的大师--我熟知这两个方面,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两个方面--我父亲在他 36 岁时就去世了:他待人体贴、和蔼可亲,但体弱多病,像个命中注定的匆匆过客--与其说他是生命本身,不如说是对生命本身的良善回忆。与我父亲生命衰老的同一年纪,我的生命也衰老了:在 36岁时,我的生命力降到了最低点--我仍然活着,但我的眼睛无法辨认三步以外的东西。那时(1879 年)我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授职务,整个夏天像个幽灵一样住在圣莫里茨第二年冬天,也是我生命中最黯淡无光的时刻,像幽灵一样在瑙姆堡”度过了。那是我生命的最低潮。
在这一时期,我写下了《漫游者及其影子》。毫无疑问,那时我与影子(幽灵)十分亲近。第二年冬天,也就是我住在热那亚3的第一个冬天,多少是凭着与极度的血肉贫乏密不可分的愉悦与灵性,我写出了《曙光》一书。这部著作反映出的纯然的清醒与喜悦、理性的丰沛,不仅与我严重的生理虚弱相一致,而且与(我遭受的)过度痛苦相符合。剧烈的头痛伴随着猛烈的痰涌持续了三天,置身其中,让我具有了更非凡的思辨清晰性,并且极为冷静地思考了
许多问题,而在我健康状态更好一些的时候,思考起这些问题来我往往缺乏毅力,不够敏锐也不够冷静。
我的读者们可能知道我在何种程度上把辩证法看作颓废的征兆,比如最著名的苏格拉底的例子。所有对于理智的病态干扰,甚至伴随着发烧的半昏迷状态直到今天对我来说仍然是完全陌生的;要想了解它们的性质与频率,我不得不求助于有关这一主题的学术菩作。我的血液流得很慢,没有人能在我身上发觉发热的迹象。有一位医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我当作神经官能症病人治疗,最后他宣称:“不!您的神经没有任何问题,倒是我有点儿神经质。”无论我由于全身疲惫而怎样遭受肠胃系统的严重衰弱之苦,都没办法查出我身上有局部衰退的现象,也查不出胃部的任何器质性病变。我的眼疾有时使我面临失明的危险,但它也只是一个结果而非原因;因为当我的整体生命状况得到改善的时候,我的视力也会再次恢复--漫长的、过于漫长的一连串岁月对我来说意味着康复--不幸的是,它们也意味着衰退、复发,周期性地陷入某种颓废。已经承认了这些,我还有必要再说明我对颓废问题多么富有经验吗?我对它们了解得一清二楚。就连一般意义上理解和领会的精致艺术,对于细微差异的敏锐感觉,那种明察秋毫的心理,以及我所掌握的其他所有技能,都是在那时学会的,这是那个时期的特殊馈赠,这期间所有内在于我的东西都趋于精细了--无论是观察力本身还是所有的观察器官。从病人的视角看比较健康的概念和价值,以及反过来从丰富、充盈自足的生命的视角俯
视颓废本能的隐蔽活动,这是我所进行的最长久的训练,是我最重要的体验。要说我在任何一项技艺上成了大师的话,那就是在这一方面了。现在我对此得心应手了,我已经掌握了倒转视角的诀窍:这或许就是只有我才有可能“重估一切价值”的首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