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敬思群)

書城自編碼: 411672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敬思群、张丽华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7759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1.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漫画世界航天史
《 漫画世界航天史 》

售價:HK$ 107.8
中国茶叶全书【赠'竹影清风”双面织锦茶席+飞机盒】国内全景式呈现中国茶文化的收藏级巨作 中国5000年茶文化一本通!
《 中国茶叶全书【赠'竹影清风”双面织锦茶席+飞机盒】国内全景式呈现中国茶文化的收藏级巨作 中国5000年茶文化一本通! 》

售價:HK$ 1097.8
自由主义
《 自由主义 》

售價:HK$ 108.9
桐阴清话(《岭南文库·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桐阴清话(《岭南文库·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8.0
海权通论
《 海权通论 》

售價:HK$ 138.6
花园生活美学
《 花园生活美学 》

售價:HK$ 140.8
与自闭症儿子同行 3:为了工作,加油
《 与自闭症儿子同行 3:为了工作,加油 》

售價:HK$ 53.9
休谟的政治哲学(增订版)
《 休谟的政治哲学(增订版) 》

售價:HK$ 129.8

內容簡介:
食品保藏与加工原理是食品工艺学的基础,它是科学和工程学的紧密结合。全书内容共分10章,较系统阐述了食品加工与保藏过程涉及的主要工艺原理和技术,以及如何进行食品产品的品质评价、食品新产品设计研发。内容包括绪论、食品的品质劣变及其控制、食品的低温处理和保藏、食品的热处理技术、食品的非热处理技术、食品的干燥、食品的微波处理、食品的腌制与烟熏发酵、食品的生物与化学保藏、食品新产品设计研发、食品感官鉴评。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用作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關於作者:
敬思群,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博士,教授,新疆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喀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韶关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韶关市”丹霞英才计划”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经济林协会加工利用分会理事、葛根产业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库专家库专家、广东省新农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韶关市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专家。主要从事可食用植物资源功能因子提取与分离及功效研究。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成果推广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180余篇。近六年,主持纵向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和横向课题19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2项,科技成果鉴定2项,科技成果转化2项。授权美国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并出版《食品科学实验技术》、《质量管理基础》等教材3部。
目錄
绪论1
一、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内容和任务2
二、食品加工与保藏的目的和类型3
三、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历史和发展3
四、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的学习方法6
第一章 食品的品质劣变及其控制8
第一节 引起食品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8
一、生物学因素8
二、化学因素14
三、物理因素16
第二节 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18
一、温度对食品腐败变质的抑制作用18
二、水分活度对食品腐败变质的抑制作用25
三、pH对食品腐败变质的抑制作用29
四、电离辐射对食品腐败变质的抑制作用31
五、其他因素对食品腐败变质的抑制作用34
第三节 栅栏技术38
一、栅栏技术概念的提出38
二、栅栏效应38
第二章 食品的低温处理和保藏41
第一节 食品的冷却和冷藏41
一、冷却食品物料的选择和前处理41
二、食品冷却方法41
三、不同食品原料的冷藏工艺43
四、冷藏库的管理和冷藏食品品质控制45
第二节 食品的冻结47
一、冻结点与冻结率47
二、冻结曲线47
三、冻结速率49
四、冻结速度与冰晶50
第三节 食品的冻藏50
一、冷冻食品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50
二、食品冻结方法51
三、冷冻食品的包装54
四、冷冻食品的流通与冷链管理54
第四节 冻结食品的解冻55
一、解冻过程55
二、解冻方法56
第五节 速冻保藏新技术57
一、超声波辅助冻结58
二、超高压辅助冻结58
三、低频磁场辅助冻结58
第六节 食品的冷链流通59
一、食品冷链59
二、食品冷链运输设备60
三、食品冷藏链销售设备67
四、HACCP在食品冷链流通中的应用69
第三章 食品的热处理技术72
第一节 食品加工与保藏中的热处理72
一、烫漂72
二、烘烤和焙烤72
三、煎炸73
四、介电和红外加热74
五、热挤压74
六、热杀菌75
第二节 食品热处理反应的基本规律75
一、微生物的热致死反应动力学75
二、热处理对微生物的影响78
三、热处理对酶的影响78
四、热处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79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耐热性81
一、微生物的耐热机制81
二、热杀菌的原理82
第四节 食品热处理条件的选择与确定83
一、食品热处理方法的选择83
二、食品热处理条件的确定84
第四章 食品的非热处理技术89
第一节 食品的非热杀菌89
一、非热杀菌的定义89
二、非热杀菌技术分类89
三、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现状90
第二节 食品的辐照保藏技术90
一、食品辐照的特点90
二、食品辐照技术基础91
三、食品的辐照保藏原理96
四、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100
第三节 超高压技术102
一、超高压杀菌基本原理102
二、影响超高压杀菌效果的因素103
三、超高压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04
第四节 脉冲电场技术105
一、脉冲电场杀菌基本原理105
二、影响脉冲电场杀菌效果的因素106
三、脉冲电场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09
第五节 超声波技术110
一、超声波杀菌基本原理110
二、影响超声波杀菌效果的因素111
三、超声波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12
第六节 等离子体技术113
一、等离子体杀菌基本原理113
二、影响等离子体杀菌效果的因素114
三、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15
第五章 食品的干燥117
第一节 食品的干燥保藏原理117
一、食品干燥的推动力和阻力117
二、干燥特性曲线117
三、影响干燥的因素118
第二节 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119
一、物理变化119
二、化学变化120
第三节 食品的干燥方法及控制122
一、对流干燥122
二、接触干燥122
三、真空干燥123
四、冷冻干燥124
第四节 干燥食品的贮藏与运输125
一、各类干燥食品贮藏的水分要求125
二、干燥食品贮藏的环境条件127
三、干燥食品的储运要求127
第六章 食品的微波处理129
第一节 微波的性质与微波加热原理129
一、微波的性质129
二、微波加热的原理130
三、微波加热的特点131
四、微波加热设备132
第二节 微波技术的应用137
一、微波烹调137
二、微波干燥137
三、微波烘烤138
四、微波解冻139
五、微波杀菌与灭酶140
六、微波膨化141
七、微波提取141
八、其他应用142
第三节 微波应用中的安全问题143
一、微波加热对食品品质的影响143
二、微波对人体的影响145
三、微波辐射的安全标准145
四、微波应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146
第七章 食品的腌制、烟熏与发酵保藏148
第一节 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148
一、腌制的基本原理148
二、腌制对微生物的影响151
第二节 食品盐制152
一、食品的盐制方法152
二、腌制过程中的变化155
第三节 食品糖制158
一、食品糖制方法158
二、糖制与食品保藏159
第四节 食品的烟熏160
一、烟熏的目的160
二、熏烟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161
三、熏烟的产生162
四、熏烟在制品上的沉积163
五、烟熏材料的选择及处理164
六、食品的烟熏方法164
第五节 食品的发酵保藏166
一、发酵的概念166
二、食品发酵的基本理论167
三、现代高新技术在发酵产品中的应用170
第八章 食品化学保藏173
第一节 食品化学保藏的定义和要求173
一、食品化学保藏及其特点173
二、食品添加剂的定义173
三、食品添加剂的作用174
四、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原则176
第二节 食品的防腐176
一、食品防腐剂的概述176
二、食品防腐剂的分类177
三、食品防腐剂作用机制177
四、食品防腐剂的作用与特点177
五、食品防腐剂的合理使用178
六、常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178
七、生物防腐剂185
八、新型天然防腐剂188
第三节 食品的抗氧化189
一、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189
二、食品抗氧化剂的种类和特性190
三、食品抗氧化剂使用要点193
第四节 食品的脱氧194
一、食品脱氧剂的种类194
二、常用的食品脱氧剂及其特性194
第五节 食品保鲜剂195
一、保鲜剂的作用195
二、保鲜剂种类及其性质195
第九章 食品新产品研发198
第一节 新产品概述198
一、新产品概念及其分类198
二、新产品开发、创新的原则和方式200
三、新产品开发的文化塑造203
第二节 食品新产品开发过程204
一、新产品开发过程204
二、食品新产品开发的创意来源205
三、食品新产品市场调查方法208
第三节 食品新产品设计研发过程214
一、人体工程学与食品新产品开发214
二、食品产品的标准制订215
三、食品研发选题设计216
四、食品新产品配方设计218
五、食品工艺研发设计219
六、食品标签设计要求221
第四节 食品货架期及其预测技术221
一、食品货架期概念及影响因素221
二、食品货架期预测的基本数学模型223
三、食品货架期的加速试验228
四、食品货架期的其他预测技术229
第十章 食品感官评价232
第一节 食品感官评价的条件232
一、食品感官评价人员的筛选与训练232
二、食品感官评价的环境条件236
三、样品的制备和呈送238
四、食品感官评价的组织和管理241
第二节 食品感官评价的方法241
一、差别检验241
二、标度和类别检验247
三、描述分析检验248
第三节 食品感官评价的应用250
一、消费者试验250
二、产品质量管理253
第四节 食品感官评价的仪器分析255
一、质构仪255
二、电子舌258
三、电子鼻260
参考文献265
附录266
附录一 三位随机数表266
附录二 t值表267
附录三 F分布表269
附录四 χ2值表272
附录五 顺位检验法检验表273
內容試閱
在智能化教学的背景下,教材不仅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创新课程体系的重要载体。国家倡导构建“纸质教材、在线课程、混合式学习”三位一体新形态教材。教学内容上要“盐模式”融入“双思”(思维和思政)教育;“新工科”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随时关注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发展的前沿,把相关前沿科技及时融入课程内容中,拓展学生科研视野,增加其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材要体现科学思维、学术思维和工程思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立体协调发展。
本教材将“减损增效、碳中和食品、智能大数据”等新工科内容、课程实验等做成数字化的音视频资源,体现思维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双思融合,体现数字化、新工科等时代特色,课程知识图谱可在智慧树平台上查阅。
食品保藏与加工原理是食品工艺学的基础,它是科学和工程学的紧密结合。由于它主要是对原理的阐述,所以不像食品工艺学那样涉及具体产品,但是,这些原理对具体的食品开发、工程设计都会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全书内容共分十章,较系统阐述了食品加工与保藏过程涉及的主要工艺原理和技术,以及如何进行食品产品的品质评价、食品新产品设计研发。内容包括绪论、食品的品质劣变及其控制、食品的低温处理和保藏、食品的热处理技术、食品的非热处理技术、食品的干燥、食品的微波处理、食品的腌制、烟熏与发酵保藏、食品化学保藏、食品新产品研发、食品感官评价。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都是来自国内高等院校承担食品保藏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线老师。编写分工如下:绪论由胡永红编写;第一章由敬思群编写;第二章第一节至第五节由张丽华编写,第六节由赵仲凯编写;第三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由张丽华编写,第四节由敬思群编写;第四章第一节由敬思群编写,第二节由龙肇编写,第三节至第六节由王小媛编写;第五章由王小媛编写;第六章由李泽珍编写;第七章第一节至第四节由姜启兴编写,第五节由罗依扎·瓦哈甫编写;第八章第一节至第三节由赵仲恺编写,第四节和第五节由茹先古丽·买买提依明编写;第九章第一节由张俊艳编写,第三节由朱建华编写,第二节和第四节由敬思群编写;第十章第一节由敬思群编写,第二节至第四节由李波编写,附录由李波编写。全书由敬思群、张丽华负责统稿,曾名湧负责审稿。
本教材重点阐明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本理论、工艺与技术原理,同时以学生掌握新产品开发的科研思路为宗旨,较系统阐述了食品新产品研发的要素及全过程、食品货架期及其预测技术、如何尽可能创造人类所认知的上好的食品感官品质,是学生学习其他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具有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先修课程的基础。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用作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韶关学院教务部和韶关学院食品学院领导以及工作人员的指导、帮助和支持,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和编写者水平有限,加之学科内容广泛和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迅速,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诸位同仁和读者赐教惠正。
敬思群 张丽华
2025年1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