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域四百年2:割据与融合(“西域四百年”系列重磅之作!)
》
售價:HK$
75.9

《
明代郎署官与文学权力
》
售價:HK$
107.8

《
人工智能与影视制作(影视制作全流程AI实战指南,深度结合DeepSeek等AI工具实操)
》
售價:HK$
97.9

《
一人公司:用个人品牌实现自由人生
》
售價:HK$
74.8

《
俗得可爱 吃得痛快:蔡澜日记随笔精选
》
售價:HK$
53.9

《
十一种孤独(理查德·耶茨作品)
》
售價:HK$
85.8

《
玫瑰花园
》
售價:HK$
54.8

《
智能体时代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翻看自己在多年前写的日记,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很多事都能做到,但最近却发现,有时间却做不成事的日子越来越多。”
以前总是说时间不够用的我,现在正在体会时间充足但身体不行的遗憾。年轻的时候我曾想,等老了,我便可以读那些一直想读却没时间读的书,便可以一天到晚做以前想做却没时间做的翻译。但这只不过是人在年轻时“想想”的事,等老了,我发现,衰老正在一点点地改变我自己,是否能做这些事,已与意志无关。
年老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耻辱。无论你是否愿意,健忘、行动缓慢、耳目等各种器官的衰退,都会拜访你。以至于即使别人对你说“嗐,您上年纪了嘛”,你也找不出一句可以反驳他的话。要是自己还不服输,无非就是在心里反复说上几遍“你也很快就老了”。
虽然生存的意义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不可或缺,但就像“没有什么爱比赋予我生存的意义更加厚重,没有什么事比夺走我生存的意义更加残酷”说的一样,老年人尤其需要生存的意义。
|
內容簡介: |
关于爱、关于时间的用法、关于年老时的活法。“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惜的事。”她说,不到60岁,就有些事无法明白。人都会老去,而她想老而美丽地老去。“老而美丽”, 是一种具有年轮之美、心灵不起皱纹的生活姿态。到了思考余生的年纪,面对有限的生命,她想以一颗充满爱的心过好每一个“此刻”,有信念地活着,坚守自己内心所认定的生活方式。
|
關於作者: |
渡边和子(1927—2016)
日本教育家,演说家,社会活动家,百万级畅销书作家。
1951年毕业于圣心女子大学,1954年上智大学研究生毕业。1956年进入修道院,随后赴美,在波士顿学院进修。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日本,进入圣母清心女子大学(冈山)担任教授,仅仅一年后,36岁的她被任命为校长。在校长的岗位上工作至1990年,后出任圣母清心学园理事长。她曾获冈山县文化奖(学术领域)、山阳新闻奖(教育领域)、三木纪念奖以及由冈山县社会福祉协议会颁发的济世奖等奖项。
|
目錄:
|
第一章 心灵的支撑
心中念想,花就开放 /003
因为麻烦,所以做吧 /007
家庭生活 /013
谦逊,而不可造作 /016
当你没有手电筒时 /018
真正的幸福 /025
第二章 为了美好的相逢
幸与不幸,选择在你 /033
为了抓住美好的相逢 /039
所谓和平,即秩序平静有序 /048
与人交谈 /051
那些孩子 /054
超乎物外 /059
这样的女性让人向往 /062
第三章 我老去时的思绪
当一生变长 /079
最年轻的一天 /089
比面包更重要的东西 /093
关于衰老 /099
关于死亡 /105
关于安乐死 /111
死亡之于生命 /115
人生之“刺” /121
超越时空的温柔 /127
第四章 人生途中
母亲的遗物 /137
真心话与场面话 /140
越简单,越困难 /143
恩惠 /145
人生计划 /147
罪过 /149
家人的时代 /151
柔和与谦卑 /156
生命中那些可贵的相逢 /163
自由的残酷 /172
带着爱去生活 /176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近几年,我心中想得最多的是时间的用法。我觉得,人的一生,不过是众多“此刻”的累积,而人生是否充实,并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密度。
所谓时间的用法,也就是生命的活法。我开始意识到人生的质量与时间的用法有关,或许也是因为我已到了思考余生的年龄吧!
有这么一句话:若没有爱,无论做了多么伟大的事,也等于零。反过来我们可以说,若我们能将爱倾注在小事上—无论多么小都没关系,便是值得尊敬的人。
从接到去冈山赴任的指令到现在,不知不觉间已有二十七个年头。这是一段我只顾忙着“伐木”而无暇“看斧头”的岁月。从今以后,我想让自己拥有更多审视自己的时间,我想以一颗充满爱的心过好每一个“此刻”。
在人生的终点,我们留下的不是自己得到的东西,而是付出的东西。
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大受鼓舞。因为每当我因眼前的利害得失而心慌意乱时,这句话就会告诉我有信念地活着的重要性,以及坚守自己内心所认定的生活方式的价值。
你是否幸福,以及你的人生是否丰富,都与你心中是否有爱有关。疼爱自己的人是幸福的,重视身边人的人也是幸福的。若你还能为了那些生活在遥远国度的生活困苦之人、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疼爱的素昧平生之人,以一颗充满爱的心过好每个“此刻”,那你一定能收获更大的幸福。爱通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特权,而实际上,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重视爱。正因为是老年人,所以才更要拥有心爱的东西,需要沐浴在爱中。
本书收录的文章均为他人委托我写的,篇篇写于忙碌之时。愿读过本书的人,不论是青年、壮年,还是老年,都能够内心充满爱地去生活。
渡边和子
关于衰老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五十四岁,母亲四十四岁。所以,到了我懂事的时候,围着我转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由于父亲在六十三岁的时候意外死亡,所以我并没有看到他衰老的姿态。但活到八十七岁,并且最后几年变成痴呆老人的母亲,让我切实体会到了衰老的悲哀。
与哥哥嫂嫂住在一起的孤独的母亲,或许很多时候都有以下这种感受吧!
有些日子连一句话都说不上
一个人 慢慢老去
(无名氏)
因为母亲,我常常觉得,最需要被温柔地对待的,是那些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人生之后,正在孤独地过余生的老人。
在我即将进入修道院时,母亲刚过七十岁。那个时候的母亲,坐车时会因分不清东南西北而走到相反的站台上。因此,母亲外出的时候,我常常陪着她,拉着她的手。
在我怀着对母亲的担心进入修道院后的第一个会面日,母亲来修道院看我。因为修道院方面要求见面只能是和自家人,所以母亲只能独自前来。会面时间结束后,我站在玄关处目送母亲出门。当时,映入我眼帘的,是用我以前爱用的淡蓝色长柄伞代替拐杖的、拄拐的母亲的姿态。看着后背变弓、身高变矮(许是心理作用吧)的母亲慢腾腾地走出去,我却不能牵着她的手送一程,我的内心充满了悲伤。这股悲伤,在三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深深地留在我心中。
老身之悲与谁说
忘杖归家日暮中
(良宽)
母亲或许也曾遇到因不知把伞放在何处而空手回家的时候吧!毕竟无论哪个社会,老年人都是孤苦寂寞的。
人们都说,人可以将自己曾经接受的教育说给年轻人听,却无法将没有经历过的老年生活提前说给别人听。说起来也确实是,我印象中,母亲不怎么和我说她的老年生活。我只记得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不到六十岁,有些事就无法明白。”即使是已过了六十岁的今天,我依然不知道母亲想要说的是什么。但是,不知为什么,现在的我总想对别人说我母亲说过的这句话。
翻看自己在多年前写的日记,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只要有时间,很多事都能做到,但最近却发现,有时间却做不成事的日子越来越多。”
以前总是说时间不够用的我,现在正在体会时间充足但身体不行的遗憾。年轻的时候我曾想,等老了,我便可以读那些一直想读却没时间读的书,便可以一天到晚做以前想做却没时间做的翻译。但这只不过是人在年轻时想想的事,等老了,我发现,衰老正在一点点地改变我自己,是否能做这些事,已与意志无关。
年老总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耻辱。无论你是否愿意,健忘、行动缓慢、耳目等各种器官的衰退,都会拜访你。以至于即使别人对你说“嗐,您上年纪了嘛”,你也找不出一句可以反驳他的话。要是自己还不服输,无非就是在心里反复说上几遍“你也很快就老了”。
对年老之人的照顾和关怀,除了手把手帮忙以外,还需让他们体会到生存的意义。即使无法做到这些,也应做到这一点:不和因年老而感觉无比痛苦的人说“您已经一把年纪了”。虽然生存的意义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不可或缺,但就像“没有什么爱比赋予我生存的意义更加厚重,没有什么事比夺走我生存的意义更加残酷”(神谷美惠子《关于生存的意义》)说的一样,老年人尤其需要生存的意义。
爱通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特权,而实际上,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重视爱。正因为是老年人,所以才更需要拥有心爱的东西,需要沐浴在爱中。毫无疑问,这种爱不是如烈火般激烈燃烧的爱,而是从心底重视对方和自己的疼爱之情。之前有段时间,在众多证实我已步入老年的残酷事实面前,我动不动就崩溃,常常对自己的存在失去自信,觉得早死便不会给人添麻烦。但最近我意识到,让自己拥有生存的意义,是自己给自己最大的关照;让别人也拥有生存的意义,是献给别人的最大的爱。
不要嘲笑孩子 因为他们即将成长
不要嘲笑老人 因为他们即将远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