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
售價:HK$
63.8

《
生而液态:齐格蒙特·鲍曼与年轻人的三场对谈(社会学大家鲍曼的最后一课,给每个现代人应对不确定性的哲学方案)
》
售價:HK$
53.9

《
卡拉马佐夫兄弟(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657.8

《
法律与理性 : 西塞罗《论法律》解读(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86.9

《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如何让孩子好奇、想学习、走进美丽的数学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士严加安、斯坦福大学教授齐斯·德福林等力荐)
》
售價:HK$
47.1

《
DK生物运转百科(全彩)
》
售價:HK$
140.8

《
规则怪谈:无罪的嫌疑人 《规则怪谈》系列小说第三部重磅来袭!
》
售價:HK$
52.8

《
文明与战乱:两宋风云300年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內容簡介: |
本书按照基础知识、基本流程、分析方法、应用领域和辅助工具的编写思路,分为9章,即信息分析基础、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信息分析流程、信息分析定性方法、信息分析半定量方法、信息分析定量方法、信息分析应用和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分析的核心内容。各章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导入案例、导入问题、关键知识点、本章小结和本章习题的内容组织方式,并补充了拓展阅读材料。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类各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信息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管理者、决策者、信息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参考阅读。
|
關於作者: |
文庭孝,男,1975年生,中南大学教授、博导,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土后,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百人工程计划人选,中国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会副主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5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项。
|
目錄:
|
前言
第1章 信息分析基础 1
1.1 信息分析的内涵 1
1.1.1 信息分析的概念 1
1.1.2 信息分析的特点 4
1.1.3 信息分析的类型 5
1.1.4 信息分析的原理 6
1.1.5 信息分析的内容 7
1.2 信息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7
1.2.1 信息分析的产生过程 7
1.2.2 信息分析的发展概况 8
1.2.3 信息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0
1.2.4 信息分析的发展趋势 10
1.3 信息分析的功能和作用 11
1.3.1 信息分析的功能 11
1.3.2 信息分析的作用 11
1.4 信息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12
1.4.1 信息分析的方法 12
1.4.2 信息分析的应用 15
1.5 信息分析的人员素质要求和
相关职业 18
1.5.1 信息分析人员的素质要求 18
1.5.2 信息分析人员的理想素质结构 19
1.5.3 信息分析的相关职业 20
本章小结 22
本章习题 23
第2章 数据分析 24
2.1 数据分析的概念 24
2.1.1 数据及其理解 24
2.1.2 数据分析的概念 26
2.2 数据分析的分类与作用 27
2.2.1 数据分析的分类 27
2.2.2 数据分析的功能与作用 28
2.3 数据分析的步骤 29
2.4 数据分析的工具 30
2.5 数据分析的模式与内容 32
2.5.1 数据分析的4W模式与内容 32
2.5.2 数据分析的5W1H模式与内容 33
2.6 数据分析的岗位及素质要求 34
2.6.1 数据分析的岗位 34
2.6.2 数据分析师的素质要求 34
本章小结 36
本章习题 36
第3章 大数据分析 37
3.1 大数据分析的对象 38
3.1.1 大数据的概念 38
3.1.2 大数据的特征 39
3.1.3 大数据的类型 40
3.2 大数据分析的理解 40
3.2.1 大数据分析的概念 40
3.2.2 大数据分析的思维模式 41
3.2.3 大数据分析的三大理念 41
3.2.4 大数据分析的基础 41
3.3 大数据分析的技术 41
3.3.1 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分类 41
3.3.2 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 42
3.4 大数据分析的流程 42
3.5 大数据分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3
3.6 大数据分析的发展方向 44
本章小结 45
本章习题 46
第4章 信息分析流程 47
4.1 信息分析选题与规划 47
4.1.1 课题选择 47
4.1.2 课题规划 50
4.2 信息收集、整理与评价 51
4.2.1 信息源 51
4.2.2 信息收集 53
4.2.3 信息整理 57
4.2.4 信息评价 57
4.3 信息分析产品的制作与评价 60
4.3.1 信息分析产品的类型 60
4.3.2 信息分析产品的制作 61
4.3.3 信息分析产品的评价 63
4.4 信息分析的基本步骤 64
本章小结 66
本章习题 67
第5章 信息分析定性方法 68
5.1 逻辑思维法 69
5.1.1 分类与比较 69
5.1.2 分析与综合 73
5.1.3 归纳与演绎 76
5.1.4 类比与想象 81
5.2 专家调查法 83
5.2.1 专家调查法的应用范围 83
5.2.2 头脑风暴法 83
5.2.3 哥顿法 86
5.2.4 缺点列举法 87
5.2.5 希望列举法 88
5.3 社会调查法 88
5.3.1 现场调查法 89
5.3.2 问卷调查法 90
5.3.3 抽样调查法 92
5.3.4 文献调查法 94
5.3.5 网络调查法 95
本章小结 96
本章习题 97
第6章 信息分析半定量方法 98
6.1 层次分析法 99
6.1.1 层次分析法的产生与发展 99
6.1.2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与特点 99
6.1.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00
6.1.4 层次分析法的实施流程 101
6.1.5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应用 106
6.2 德尔菲法 108
6.2.1 德尔菲法的产生与发展 108
6.2.2 德尔菲法的概念与特点 108
6.2.3 德尔菲法的实施流程 109
6.2.4 德尔菲法的关键问题 110
6.2.5 德尔菲法的主要应用 115
6.3 内容分析法 117
6.3.1 内容分析法的产生与发展 117
6.3.2 内容分析法的概念、特点与类型 117
6.3.3 内容分析法的程序与步骤 118
6.3.4 内容分析法的分析模式 120
6.3.5 内容分析法的主要应用 124
本章小结 125
本章习题 126
第7章 信息分析定量方法 127
7.1 多元分析法 127
7.1.1 回归分析法 127
7.1.2 聚类分析法 149
7.2 时间序列分析法 162
7.2.1 时间序列分析概述 162
7.2.2 移动平均法 163
7.2.3 指数平滑法 167
7.2.4 生长曲线法 170
7.3 信息计量学方法 178
7.3.1 信息计量学方法概述 178
7.3.2 信息计量学的方法基础 179
7.3.3 信息计量学方法的主要应用 193
7.3.4 信息计量学方法的应用实例 195
本章小结 201
本章习题 201
第8章 信息分析应用 202
8.1 竞争情报分析 202
8.1.1 竞争情报的概念与特点 202
8.1.2 竞争情报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204
8.1.3 竞争情报分析的内容 205
8.1.4 竞争情报分析的方法 206
8.1.5 竞争情报系统 215
8.2 专利信息分析 218
8.2.1 专利、专利文献与专利信息 219
8.2.2 专利信息分析的概念与作用 223
8.2.3 专利信息分析的主要方法 224
8.2.4 专利信息分析的主要工具 225
8.2.5 专利信息分析的主要应用 228
8.3 市场信息分析 228
8.3.1 市场信息分析的内涵 228
8.3.2 市场信息分析的内容 228
8.3.3 市场信息分析的方法 229
8.4 科技信息分析 236
8.4.1 科技信息分析的内涵 236
8.4.2 科技信息分析的内容 237
8.4.3 科技信息分析的方法 241
8.4.4 科技信息分析的应用 243
本章小结 245
本章习题 245
第9章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 247
9.1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概述 248
9.1.1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社会背景 248
9.1.2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发展历程 248
9.1.3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主要技术 249
9.2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工具介绍 252
9.2.1 统计分析工具 252
9.2.2 文献信息分析工具 255
9.2.3 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 257
9.3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工具的应用 271
9.3.1 统计分析工具应用 271
9.3.2 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应用 280
9.3.3 可视化分析工具应用 283
9.4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综合应用 297
9.4.1 数据获取 297
9.4.2 工具选择 297
9.4.3 工具应用 297
本章小结 309
本章习题 309
参考文献 310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信息分析首先产生于科技领域,是科技、经济和信息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学技术进入“大”科学时代,服务于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的独立的科技信息机构诞生,信息分析从此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计算机与远程通信技术紧密结合,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将信息服务推进到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与此同时,整个世界也呈现出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因此信息分析开始从科技领域向其他行业领域广泛渗透。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过剩而又渴求信息的时代,人类对信息的生产能力已大幅超过了人类对信息的处理、组织、分析和吸收能力,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源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和利用,为管理和决策服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分析方式。因此,对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加工和分析,从而产生有价值的分析成果,并为人们提供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解决人类信息危机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已成为人类科技活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分析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围绕信息分析也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信息分析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情报,为管理和决策服务,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也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同时,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信息分析人才产生了广泛的需求,并且逐渐产生了新兴的职业—信息分析师、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因此,信息分析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科学的分析技能和特定的分析能力,才能胜任信息分析工作,满足社会对信息分析人员的基本要求。
在信息分析快速发展的近几十年的时间,国内外学者在信息分析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著作、教材,为信息分析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推动了信息分析科学的健康发展。例如,我国先后出版的有代表性的信息分析相关教材有《信息分析方法》(卢泰宏,1993)、《信息分析与决策》(秦铁辉等,2001)、《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朱庆华,2004)、《信息分析导论》(孙振誉等,2007)、《信息分析》(卢小宾,2008)、《信息分析》(沙勇忠、牛春华等,2009)、《信息分析方法与应用》(王伟军,2010)、《信息分析》(查先进,2011)、《信息分析理论与实践》(卢小宾、郭亚军,2013)、《信息分析概论》(卢小宾,2014)、《信息分析与预测》(江三宝、毛振鹏,2008)等。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分析的内外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信息分析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但目前已出版的信息分析相关著作和教材大多出版较早,难以反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背景下信息分析出现的变化和问题。
本书正是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和项目研究实践编写而成的。因为信息分析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和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本书旨在面向信息分析实践,重点介绍信息分析方法、工具和应用,强调信息意识、信息分析方法和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又因为目前大多数信息分析教材都强调系统、全面,兼具学术、精深的特点,因此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量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需求,体现精简、可读、实用的原则。
全书共分9章,修订版还是按照基础知识—基本流程—分析方法—应用领域—辅助工具的整体编写思路,每章采用导入案例—导入问题—关键知识点—本章小结—本章习题的内容组织方式。各章都配有相应的案例和拓展阅读材料,重点介绍了信息分析方法和信息分析软件应用实例,便于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各章还增加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本书为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信息分析与预测”项目的建设成果。全书由中南大学文庭孝教授组织编写大纲,负责总体规划、组织协调和最后统稿。各章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第1章信息分析基础,中南大学,文庭孝教授。
第2章数据分析,中南大学,文庭孝教授。
第3章大数据分析,中南大学,文庭孝教授。
第4章信息分析流程,湘潭大学,周永红教授。
第5章信息分析定性方法,吉首大学,罗贤春教授。
第6章信息分析半定量方法,中南大学,李忠民副教授。
第7章信息分析定量方法,中南大学,刘莉副教授。
第8章信息分析应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张蕊副教授。
第9章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武汉大学,杨思洛副教授。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出版过程中,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各位编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信息分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信息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也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文庭孝
于中南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