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汇通天下:乔致庸

書城自編碼: 398875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历史/地理人物
作者: 刘屹松
國際書號(ISBN): 9787577206318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7.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600号”疗愈手册:告别焦虑
《 “600号”疗愈手册:告别焦虑 》

售價:HK$ 66.7
经纬度丛书·帝国为什么衰落:罗马、美国与西方的未来
《 经纬度丛书·帝国为什么衰落:罗马、美国与西方的未来 》

售價:HK$ 89.7
投资小白的财务自由之路
《 投资小白的财务自由之路 》

售價:HK$ 79.4
巫蛊乱长安:汉武帝晚年的夺嫡暗战
《 巫蛊乱长安:汉武帝晚年的夺嫡暗战 》

售價:HK$ 78.2
茶经译注
《 茶经译注 》

售價:HK$ 112.7
天机长安
《 天机长安 》

售價:HK$ 64.4
一只去找菩提的猫
《 一只去找菩提的猫 》

售價:HK$ 106.1
我们好好聊聊
《 我们好好聊聊 》

售價:HK$ 103.8

 

編輯推薦:
◎ 以“信义利”经商,从一介儒生到晋商翘楚。
◎ 以“六不准”治家,尊才重德铸就百年基业。
◎ 临危受命,以和为贵谋发展,得“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美誉。
◎ 九死一生,打通南北茶丝路,展“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之壮志。
◎ 弃文从商,借反霸盘策略使乔家生意起死回生,从粮茶买卖斗智,到票号生意斗法,见证一代儒生蜕变成商业巨贾的传奇历程。
◎ 好行善施乐,在大灾大难之时,倾力相助,赈济灾民,践行了一位儒商的本分。
◎ 心怀家国大事,慨然捐助朝廷西征,被左帅称之为“亮大哥”。
◎ 慈禧御赐匾额“福种琅嬛”。
◎ 李鸿章称赞之“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
◎ 主持扩建的乔家大院,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见证着那段沧桑岁月。
內容簡介:
乔致庸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养长大。兄长故去后,乔致庸弃文从商,成为乔家第三代当家人。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乔致庸以大信义、大格局,令乔家起死回生,进而成为晋商翘楚。为了实现了自己“汇通天下”的理想,他在刀光剑影中重启南北丝茶路,创立了大德通、大德恒两家票号,留下了一段商业传奇。
乔致庸求财不惜财,一生颇有善行,除了赈济灾民,他心怀家国大事,出资援建北洋舰队,慨然捐助左宗棠西征,为朝廷分忧解难。他一生勤俭持家,晚年由于经商报国理想的破灭,在老家祁县大兴土木,为后世留下了宏伟的乔家大院,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本书通过梳理乔致庸多灾多难、拼博奋进的一生,带领读者品评乔致庸独特的商业眼光及人才任用之道,解读乔致庸的经商、治家、处世之策。
關於作者:
刘屹松
传记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擅长以真实史料糅合艺术笔法的创作方式撰写人物,其作品既有传记文学的客观严谨,又有小说的生动情节,更具有历史的思辨视角,广受读者好评。已出版《剑指欧罗巴:拿破仑全传》《海上骑士:尼米兹全传》《坐在轮椅上的巨人:罗斯福大传》《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全传》《澳门赌王:何鸿燊全传》《从奇相到商圣:范蠡传》等多部传记作品。
目錄
第一章 乔家发迹自此来
第一节 走西口的乔家之祖
第二节 乔秦合作创业
第三节 创立商号
第四节 改组复盛公
第二章 天资聪颖性清高
第一节 亮儿的童年
第二节 善学多思
第三节 儒学与商道
第三章 弃学从商扛重担
第一节 艰难的抉择
第二节 苦渡难关
第三节 重振复盛公
第四章 多元展业重人才
第一节 股制改革
第二节 广纳贤良
第三节 吸纳专才
第五章 漫漫商道艰难路
第一节 南下武夷山
第二节 飞来横祸
第三节 北上设立分号
第六章 兴造大院非本愿
第一节 重新开启丝路
第二节 理想破灭,购地置产
第三节 扩建大院
第七章 汇通天下一生愿
第一节 汇通天下构想
第二节 高才委重任
第八章 慷慨解囊纾国难
第一节 拒买官位
第二节 仗义疏财
第三节 不改初心
第四节 广行善举
第九章 处盈虑方扩基业
第一节 礼遇阎维藩
第二节 定规矩,规范管理
第三节 新官上任
第四节 龙争虎斗,艰难前行
第十章 登顶巅峰留遗憾
第一节 提前筹划,进退有据
第二节 福种琅嬛
第三节 登顶巅峰
第十一章 泽润后世商人德
第一节 商规、家规遗训
第二节 家学教育
第三节 育六子皆不顺意
尾声:发家不易,守家更难
內容試閱
”山西乔氏一门的兴起源于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乔贵发是山西省祁县人,自幼父母双亡,在外祖父家长大。他与邻居程家的女儿青梅竹马,但程家觉得乔贵发无父无母,又没什么像样的家业,就拒绝了他的求亲。受到羞辱的乔贵发决定做出一番事业,他随一支驼队远走他乡,“走西口”来到了今天的包头,赚到些本钱以后,他离开了驼队,开起了豆腐店、菜店、草料铺,由于竞争少,他的店生意十分红火。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发了财的乔贵发开设了商号“广盛公”,“广盛公”的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所有必需品,以粮、油、布为主,逐渐成为当地第一大商号。商号后来改名为“复盛公”,此后的近两百年,该商号一直是乔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包头的核心产业。临终前,乔贵发将家产和股份交给三个儿子,但经营方面让三儿子乔全美处理。乔全美去世后,包头的生意又交到了其大儿子、乔致庸的兄长乔致广手中。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乳名亮儿,人称“亮财主”,是乔家大院的第三代掌门人。他历经清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代,活了八十九岁。乔致庸幼年失去父母,由兄长和嫂嫂抚养大,受到乔家上下的宠爱。他年少聪颖,又有许多大胆的想法,本欲走入仕途,可他考中秀才后,兄长故去,而之前由于兄长的决策失误,乔家在一桩买卖中被算计,陷入困境,股东纷纷要求退股,乔家也有被破产清算的危机。就在这*困难的关键时刻,乔致庸接过了这副担子,承担起了振兴家族的使命。在他的主持下,乔家不仅渡过了难关,乔家“复字号”的招牌再度发出耀人的光芒,虽然当时的世道并不太平,太平军、捻军等起义势力在各地此起彼伏,但他仍坚持疏通了南方的茶路和丝路,又在北方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在乔致庸手中,乔家的生意比起祖父时候有了极大拓展,由“复盛公”派生出复盛全、复盛西、复盛油坊、复盛菜园、复盛西店、复盛西面铺等商号,仅在包头就多开了十几个门面,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乔致庸有雄才大略,又多谋善断,是位商场高手。他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汇通天下”为愿景,创立了大德通、大德恒票号。在他的经营下,乔家生意遍及全国各大商埠及水陆码头,业务繁忙,财多势旺,乔致庸成为商场巨贾。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两百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当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下丧权辱国的种种条约时,倍感无力的乔致庸为了不让白银外流,斥巨资兴建了乔家大院,成为那段岁月晋商的情感载体,保留至今。乔致庸经商有道,他常讲,为商应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他尊才重德、知人善用。当得知票号业的专业人才阎维藩被其他票庄辞退、要回乡时,他马上派儿子专程到途中迎接,礼聘阎维藩为大德恒票号总经理,阎维藩因此对他感恩戴德,对乔家事业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票号达26年之久。他采用按股分红制,充分调动了商号里上至掌柜、下至伙计的积极性。他待百姓同样随和,一生颇多善举。清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遭受大旱,乔致庸慷慨捐银,同时大开粮仓,设立粥厂,赈济灾民,受到清廷“举孝悌加五级”并赏顶戴花翎的嘉奖。在那个混乱腐败的年代,乔致庸为了保全家族和生意,广交权贵,乔家受益匪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逃路过祁县,乔家做足了准备,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就在大德通总号安歇了一夜,后御赐“福种琅嬛”匾额,大德通票号从此名声大噪,生意更加兴隆。再如乔致庸为左宗棠西征慷慨出资,督办军饷,左宗棠称他为“亮大哥”,并为其题赠“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资金匮乏,面对其他商号的沉默或观望,乔致庸再次慷慨出资,李鸿章称赞:“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官商结交如此之深,也显示了乔致庸的社会地位和事业格局。虽为富一方,但乔致庸治家有道、课子有方,他定下“六不准”家规: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娼,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他还经常告诫儿孙,要戒骄、戒贪、戒懒,亲拟对联“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惜食惜衣非为惜财当惜福”,并将它刻好,挂在内宅门上,告诫后人要注重节俭,不要贪图安逸。他还多次告诫后人:“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小,知欲圆,行欲方。”也正因为如此,在动荡的清朝末年,乔家非但没有因此衰败,反而发展得更加壮大。晋商乔家,在三晋大地屡创奇迹,在第五代当家人乔映霞的手上,最终还是没落了。作为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是乔致庸选定的接班人,他的能力不容置疑。只是当时的中华大地已遍布狼烟,举国战乱,乔家的生意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如今的乔家,*为人熟知的莫过于著名景点乔家大院。这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庞大建筑,向世人展示着晋商精神,诉说着乔家曾经的繁荣与昌盛。”

第一节 走西口的乔家之祖
清雍正八年(1730年)初春,大雪初霁,但西北风依然凛冽。山西祁县位于汾河东岸、太行山北麓,乔贵发天不亮就起了,他将自己仅有的几件衣服拿出来,用床单裹好。收拾妥当后,乔贵发来到堂屋,神色肃穆地看着正桌上父母的牌位,跪在地上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好男儿自当争口气,活出个人样儿来!爹,娘,我走了,我要去闯西口,我一定混出个样再回来,求爹娘保佑我。”乔贵发从羞辱和自卑中振作起来了,他要去寻求新的生活,一个人背上行李悄悄地离开了祁县老家,去往“川陕通衢”的必经之地贾令镇,寻找“走西口”的机会。
西口,通常指人们所说的“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地势险要,属于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明朝和蒙古通关互市后,一些军防关口变成汉蒙贸易的通商口岸,其中两处最重要,一处是河北省的张家口,称为东口;另一处便是山西省右玉县的杀虎口,称为西口。出了这个西口,就可到达归化城、包头、科布多、新疆北部各城;出东口,则可通往库伦、俄罗斯恰克图和其他边贸城镇。所谓“走西口”“走东口”就是出关去往关外的这些地方,史上统称为“走口外”。
大约从明朝中期开始,山西涌现出了一批靠贩粮贩盐发家致富的商贾,他们拉着骆驼,走沙漠,冒风雪,穿戈壁,越长城,贯穿蒙藏边疆,深入俄境西伯利亚,又达欧洲腹地莫斯科、彼得堡,他们用数代人的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在西北的草原、戈壁、荒漠中走出了一条百年商路。此后数百年间,无数的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也背井离乡,通过这条古道,涌入归化城(在今呼和浩特玉泉区)、土默特(今属呼和浩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不少人获得立家创业的第一桶金,有的甚至成为一方富豪。
当然,能够回到家乡光宗耀祖的人一定是少数。这条路艰险无比,饥饿和寒冷是北上贸易者的大敌。冬天商人们要面对的是零下四十多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经常出现道路不通、迷失方向的事情。他们没有吃喝,孤立无援,还要应对狼群的袭击。除了要经历天气的变化无常,还要时常防备杀人越货的盗贼,稍有疏忽,就可能会死于非命。尤其到包头经商的山西商人,杀虎口是必经之路。当地有民谣:“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还心抖。”许多商人被抢、被杀,悄无声息地葬身沙漠,埋骨荒山。在这里,生命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关内人是不会走出杀虎口的,所以对许多山西人来说,是搭着性命走西口的。
既然风险如此之大,那人们为何还是前赴后继地走西口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