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叙事的危机

書城自編碼: 39728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韩炳哲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64567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01
版次: 1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6.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兵临险境 : 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 兵临险境 : 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

售價:HK$ 179.8
新浪潮:一代年轻人的肖像
《 新浪潮:一代年轻人的肖像 》

售價:HK$ 201.6
轩辕黄帝认同与建构研究
《 轩辕黄帝认同与建构研究 》

售價:HK$ 117.6
反刍效应:为什么产生反复的负面情绪和思维以及如何避免和阻止它
《 反刍效应:为什么产生反复的负面情绪和思维以及如何避免和阻止它 》

售價:HK$ 95.9
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
《 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 》

售價:HK$ 201.6
毛线球48:致敬经典的冬日编织
《 毛线球48:致敬经典的冬日编织 》

售價:HK$ 82.8
大吴泥塑
《 大吴泥塑 》

售價:HK$ 81.6
写给每个人的哲学书:雅斯贝尔斯的14堂哲学思维课
《 写给每个人的哲学书:雅斯贝尔斯的14堂哲学思维课 》

售價:HK$ 59.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8.4
《 时间的香气 》
+

HK$ 81.6
《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 》
+

HK$ 69.6
《 什么是权力? 》
+

HK$ 66.0
《 非物:生活世界的变革 》
+

HK$ 69.6
《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
+

HK$ 70.0
《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
編輯推薦:
生命即讲述,而众声喧哗中讲故事实为卖故事;讲述产生社会凝聚力,而点赞、关注并不能创造共同体!
明星哲学家韩炳哲对数字时代的反思与批判,深刻剖析信息与叙事之间的鸿沟。
內容簡介:
(1)韩炳哲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他回归哲学的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学院化的哲学研究之外,独辟哲学写作新境界,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现实社会情状和人类心灵境况,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2)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精神。韩炳哲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宁静沉思的、美学意义的生命形式,具有“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3)哲学小品式的文字风格,长于思辨,而又胜在言传。韩炳哲的作品简洁、明快,“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中译者的认真细致和精敏才思也为中文版增色颇多。
(4)在世界范围内已然成为现象。韩炳哲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包括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在内的诸多学者对韩炳哲做出了回应和称赞。巴迪欧自为其代表作《爱欲之死》作序。
(5)在国内学界和读者群体中迅速觅得知音。韩炳哲作品1辑共9种(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出版后,来自哲学、艺术、政治学、传播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文社科类非专业读者对韩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其中《爱欲之死》《倦怠社会》《他者的消失》《在群中》《妥协社会》《禅宗哲学》《沉思的生活》等书备受欢迎,因其短小、精彩适于阅读,被称为“地铁上的哲学家”“中产阶级标配读物”。
(6)中文世界较系统和完整的韩炳哲作品集(共21种图书)。韩炳哲作品第2辑共9种,2023年8月已出齐;第3辑共3种,2024年5月已出齐。
(7)《叙事的危机》:生命即讲述,而众声喧哗中讲故事实为卖故事;讲述产生社会凝聚力,
而点赞、关注并不能创造共同体!
在宏大叙事崩塌,叙事本身变得商业化和资本导向后,数据以故事之名讲述着我们的时代和个体存在。但算法不是故事,信息与叙事之间的鸿沟日深;在众声喧哗中,共同体将难以形成和继续。这就是我们这个消费主义的信息社会的病灶所在。
叙事和信息是对立的力量。叙事的通货膨胀式使用矛盾地指向了叙事的危机。作者对这一困境进行了追溯,并终得出结论:在叙事的世界里,一切都被简化为消费,结果导致大众对其他叙事、其他形式的生活、其他感知和现实视而不见。由此,作者不屈不挠地持续着他对信息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

当今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叙事的时代。矛盾的是,叙事话题的泛滥竟暴露了一场叙事的危机。在“故事化”的喧嚣中,充斥着一种既无意义又无方向的叙事真空。
资本主义借助故事化将讲述占为己有。它让讲述听命于消费。故事化生产出消费形式的故事。在故事化的帮助下,产品被赋予了情绪,向消费者承诺独特的体验。如此一来,我们买卖、消费的其实是叙事与情绪。“故事”被推销,故事化实为卖故事。
讲述创造出共同体,而故事化只催生出社群。社群是共同体的一种商品形式,由消费者组成。任何的故事化形式,都无法重新点燃那团把人聚在一起相互讲述故事的篝火。篝火早已熄灭。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7月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8月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7月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8月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8月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7月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tigkeit.
韩炳哲作品(第3辑)
《大地颂歌:花园之旅》(2024年5月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时间的香气:驻留的艺术》(2024年5月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叙事的危机》(2024年5月出版)
Die Krise der Narration.


韩炳哲摆脱了繁琐的哲学论证,他将哲学洞见直截了当地切入当下。这种植根于法德传统的批判视角,剥开了现实的面纱而暴露出它残酷的真相。这不是快乐的知识,而是发人深省的知识。
——汪民安,清华大学中文系
韩炳哲以其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韩炳哲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左翼思想家,其作品肇始于21世纪以来的思想游记。作者尝试在流变的社会现象中锚定特定的时代线索,直面一个个时代之问,给出自己的答案。
——夏莹,清华大学哲学系
锐利的思想锋芒,诊断现实问题的能力,清新的随笔风格。看他四面出击,看他举重若轻,迷人!
——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大数据时代形成的纷繁现象,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韩炳哲的几本书堪称敏锐、犀利的时代探测器,是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批判指南。
——思郁,自由写作者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用短小精悍的文字,揭示出这个时代的严峻危机。
——杨不风,中山大学哲学系
韩炳哲的哲思充满灵性,锋芒毕现,以其一贯的犀利,带给我凝视深渊的勇气。
——贾克防,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韩炳哲的语言文字炼金术,对概念的追根溯源,对于无论外语学习者还是哲学爱好者来说,都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
——安尼,首都师范大学德语系
阅读韩炳哲,无论如何都是富有才思智慧的享受。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韩炳哲揭示出,在大数据时代,批判理论将且将重整旗鼓。
——威尔·戴维斯(Will Davies)
韩炳哲用他的作品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funk)
韩炳哲属于这一类哲学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寻求改变世界之道,甚至没有人充分意识到这种改变的要性。
——《高等教育内部参考》(Inside Higher Ed)
韩炳哲创造了一种他个人独有的思想传统。
——《周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
阅读韩炳哲的书,意味着不断地被鞭策、唤醒。……他的社会批判虽然不谙体恤之情,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拥抱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
——《杂志》(Das Magazin)
關於作者:
韩炳哲(Byung-Chul Han),德国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2010年任教于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2012年任教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
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誉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清新的文风,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识,切确而犀利的论述,让韩炳哲对于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批判,显得尤为重要且富于启发。
李明瑶,德国马尔堡大学文学博士,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译有《富国的贫穷》《阿伦特、肖勒姆书信集》《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等。
目錄
前 言 3
从故事到信息 9
经验之贫乏 17
讲述的生命 25
赤裸的生命 35
世界之祛魅 43
从震惊到点赞 57
理论即讲述 63
讲述即治愈 71
讲述共同体 79
卖故事 85
注 释 89
附录 韩炳哲著作年谱 97
內容試閱
前 言
Vorwort
当今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叙事的时代。矛盾的是,叙事话题的泛滥竟暴露了一场叙事的危机。在“故事化”(Storytelling)的喧嚣中,充斥着一种既无意义又无方向的叙事真空。“故事化”和“叙事转向”都无法带来叙事的回归。范式本身受到格外关注并成为流行的研究对象,这一现象预示着一种深刻的异化。对叙事的强烈呼唤指向了其自身的机能障碍。
当讲述(Erz?hlen)将我们安身于存在之中,即讲述通过赋予生命意义、支点和方向为我们指派一个地点,并将“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变为“在家存在”(Zu-Hause-Sein),也就是说,当生命本身即讲述时,我们不会对故事化和叙事予以关注。恰恰在讲述失去其原有的力量,失去引力、神秘,甚至魔力之时,这些概念才会蔓延四溢。一旦讲述的建构性被看穿,便不存在内在的真理时刻(Wahrheitsmoment)。人们会觉得这样的讲述本身就是偶然的、可替换的、可变的,它不再提供有约束力和起联结作用的东西,不再将我们安身于存在之中。尽管当下充斥着对叙事的各种讨论,但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后叙事时代(postnarrative Zeit)。只有在后叙事时代,即叙事的魔力失效的时代,由人脑的所谓叙事结构支配的叙事意识才可能产生。
宗教是一种具有内在真理时刻的独特叙事。它用讲述驱除了偶然性。基督教是一种元叙事,它囊括了生命的每个角落,并将其锚定在存在中。时间本身就具有叙事性。基督历让每一天都显现出意义。然而在后叙事时代,它被剥夺了叙事性,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日程表。宗教节日是一段叙事的亮点和高潮。没有故事,就没有节日和节日时间,也没有节日感,即程度更深的存在感,有的只是工作与休闲、生产与消费。在后叙事时代,节日被商业化,沦为事件和景观。仪式也是叙事实践,它始终蕴含在叙事语境中。作为圈地(Einhausung)的符号技术,仪式将“ 在世存在”转变为“在家存在”。
能改变世界、开启世界的讲述并不由某一个体随意创造出来,其产生基于一个有不同力量和参与者介入的复杂过程。这种讲述终归是时代氛围的表现,它具有内在的真理时刻,与当今的“微叙事”截然对立。后者是空洞的、可替换的,其自身与偶然性别无二致,不具有引力与真理时刻。讲述是个闭合形式(Schlussform)。它有一套创造意义和同一性的闭合秩序。在以开放和消除边界为特征的现代晚期,关闭和完结的各种形式被不断拆除。与此同时,越来越明显的放任姿态也触发了对叙事的闭合形式的需求。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右翼端主义和部落主义的叙事,包括阴谋论在内,都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们被当作意义和同一性的来源。然而,在偶然性经验与日俱增的后叙事时代,叙事并没有形成强大的约束力。
讲述创造出共同体(Gemeinschaft),而故事化只催生出社群(Community)。社群是共同体的一种商品形式,由消费者组成。任何的故事化形式,都无法重新点燃那团把人聚在一起相互讲述故事的篝火。篝火早已熄灭。数字屏幕取代了篝火,将人当作消费者孤立开来。消费者是孤独的,不会形成共同体。社交平台上的“故事”(Storys)同样无法消除叙事真空。那不过是色情的自我展现或个人广告。发帖、点赞和分享等消费主义行为加剧了叙事的危机。
资本主义借助故事化将讲述占为己有。它让讲述听命于消费。故事化生产出消费形式的故事。在故事化的帮助下,产品被赋予了情绪,向消费者承诺独特的体验。如此一来,我们买卖、消费的其实是叙事与情绪。“故事”被推销,故事化实为卖故事(Storyselling)。
讲述与信息截然对立。信息强化偶然性经验,而讲述则将随机性转化为然性,从而减少偶然性经验。信息没有存在的强度。尼克拉斯·卢曼曾敏锐地指出:“信息的宇宙论不是存在的宇宙论,而是偶然性的宇宙论。”存在与信息相互排斥。因此,存在的缺失,对存在的遗忘,是信息社会所固有的。信息只能进行叠加和累积,不承载意义。讲述才是意义的载体。意义原本是指方向。我们今天确实接触到异常丰富的信息,但却迷失了方向。此外,信息导致时间的碎片化,使它成了一串空洞的“当下”序列。讲述则创造时间的连续性,也即历史性(Geschichte)。
一方面,社会的信息化加速了社会的去叙事化。另一方面,信息海啸的冲击唤醒了人们对意义、同一性和方向性的需求,即要把让我们面临自我迷失的信息密林变得澄明。当前包括阴谋论在内的转瞬即逝的叙事和信息海啸,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身在信息和数据海洋之中的我们,在寻找叙事的锚地。
如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讲故事(Geschichten)。信息交流成为交际方式,使讲故事严重受阻。社交平台上也鲜少有人讲述故事。故事通过提升共情能力将人们彼此联结。故事创造出共同体。智能手机时代共情的丧失充分说明,智能手机并不是一种讲故事的媒介。仅从技术配置来看,智能手机就很难讲故事。点击和滑动屏幕不是叙事的姿态。智能手机只能加速信息的交流。此外,讲述需要倾听和深度专注。一个讲述共同体(Erz?hlgemeinschaft)也是一个倾听者的同盟。然而,我们明显失去了倾听的耐心,失去了讲述的耐心。
当下,正因偶然性风暴的冲击,一切都变得任意、倏忽、偶然,联结性、约束力和义务性皆在消失,故事化才有了发声的机会。叙事的泛滥显露出人们想要克服偶然性的需求。然而,故事化并不能将失去方向和意义的信息社会重新变回一个稳定的讲述共同体。相反,它反映了当前的一种病态现象。这种叙事危机由来已久,本书将对此寻根探源。1
1 在本书中,“故事”对应不同的德语单词,韩炳哲对此有所区分。Geschichte既有“故事”也有“历史”的含义,与Story 相比更强调源初性,Story则更符合信息的特征,因此“讲故事”(Geschichtenerz?hlen)是好过“故事化”(Storytelling)的。Erz?hlung 意为“讲述”,也有“故事”的含义,从词源来看,erz?hlen 有列举之义,更偏重与“计算”(z?hlen)相对照。为避免造成混淆,本书中出现的Story,译者均使用加引号的“故事”并加注原文。Erz?hlung多数情况译为“讲述”,根据上下文有时也译作“故事”。erz?hlen 多译作“讲故事”。译文无法体现德语单词内涵或可能造成混淆之处,均加注了原文。(本书脚注均为译者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