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我要唱到永远

書城自編碼: 391975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曹可凡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6351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1.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三国一百年
《 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181.7
伊甸之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愤怒的葡萄》作者斯坦贝克自己蕞满意的史诗级杰作)
《 伊甸之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愤怒的葡萄》作者斯坦贝克自己蕞满意的史诗级杰作) 》

售價:HK$ 170.2
质量-I即安全-II : 两个管理体系的整合
《 质量-I即安全-II : 两个管理体系的整合 》

售價:HK$ 43.7
人文与社会译丛: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第三版)
《 人文与社会译丛: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第三版) 》

售價:HK$ 112.7
长城砖系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 长城砖系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

售價:HK$ 78.2
丝路文明互鉴:中世纪南波斯历史地理研究
《 丝路文明互鉴:中世纪南波斯历史地理研究 》

售價:HK$ 78.2
瑜伽体式解剖涂色书
《 瑜伽体式解剖涂色书 》

售價:HK$ 112.7
元末明初的书画世界:以个案研究为基础
《 元末明初的书画世界:以个案研究为基础 》

售價:HK$ 156.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6.7
《与世界有一场深入的遇见》
+

HK$ 81.6
《银幕之海》
+

HK$ 61.5
《羊道·深山夏牧场》
+

HK$ 54.9
《我的阿勒泰(李娟散文、随笔集,全新修订)》
+

HK$ 44.8
《记一忘三二》
+

HK$ 45.4
《我与地坛》
編輯推薦:
1.著名主持人曹可凡最新作品,白先勇、白岩松、孙俪、马伯庸联合推荐。曹可凡是著名的电视主持人、文化访谈节目《可凡倾听》创始人,本书为曹可凡的最新散文集,收录其近年来的最新作品。
2.讲述大师们的往事与日常,展露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黄永玉为何对上海一往情深?林青霞的《窗里窗外》是如何写成的?张菲与费玉清这对“龙兄虎弟”有着怎样的江湖故事?本书记述了作者与梅艳芳、黄永玉、林青霞、杨振宁等四十余位文化名人、艺术大师的交游,书中文章均由作者根据亲身经历或面对面访谈写成,读来亲切可感,真实动人。
3.内容丰富,故事性强,适合大众读者阅读。本书内容涵盖名人记趣、纪念文章、闲谈杂感、读书随笔,记叙了作者与众多各界名家的往来交游,以及作者自身的演艺经历,亦包含作者在日常生活读书中的所感所思,全书内容丰富,故事性强,文字优美,叙述温暖动人,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流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主持人曹可凡从艺多年,与各界名家交游密切,他以热忱的文字,记录了与大师们交往的点点滴滴,叙写了自己亲历的悠悠过往。
黄永玉为何对上海一往情深?林青霞的《窗里窗外》是如何写成的?
內容簡介:
本书为著名主持人曹可凡的散文集,其内容涵盖名人记趣、纪念文章、闲谈杂感、读书随笔,无论是记述与各界名家的交游,还是叙写自己的演艺道路,均从作者亲身经历出发,以温暖的笔调写成,生动真挚,亲切可感。
个性十足的黄永玉偶尔流露出的黯然神伤,林青霞写作《窗里窗外》背后付出的汗水与努力,流沙河在历经岁月沧桑之后的清明与孤傲……凡此种种,都被掩藏于他们的大师光环之下,而作者则悉心记录下大师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借可凡之眼,观人生百态,跟随作者深情的笔触,一览四十余位大师们的往事与日常,感受他们曾体会过的沉浮冷暖。
關於作者:
曹可凡,电视主持人,文化访谈节目《可凡倾听》创始人,曾主持《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顶级厨师》以及《斯文江南》等大型综艺节目。主持之余,喜爱表演,曾参与电影《金陵十三钗》,电视剧《老中医》《老酒馆》《后浪》等影视作品的拍摄。已出版著作有《悲欢自酬》《蠡园惊梦》和《我认识一些深情的人》等。
目錄
第一辑:我要唱到永远
黄永玉:“我永远喜欢上海” 2
去万荷堂,听黄永玉讲“六根” 6
施蛰存:从“岐山村”到“少年宫” 9
傅聪:我已看见街角边的那扇门 16
崔健与王朔:半生轻狂,一世清流 21
林青霞:人很美,但她的文字更美 25
周采芹与潘迪华:我要唱到永远 31
张菲与费玉清:龙兄虎弟的江湖故事 36 
杨振宁:与翁帆的玫瑰人生 40
吕其明:从《红旗颂》到“土琵琶” 45
钟南山:“始终不满足于现状” 49
金宇澄:攀登文学之山哪会轻易停息 54
渡边淳一:不要气馁,保持钝感力 59
阿兰·德龙:不同凡响的英雄 64
阿米尔·汗:用影像唤醒人类良知 68
于佩尔与巩俐: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魔力 72
苏菲·穆特:“通过黑暗,走向光明” 77

第二辑:成为伴在你身旁的一颗星
丁聪:摇摇摆摆而来,摇摇摆摆而去 82
流沙河:路上春色正好 88
真禅长老:禅边风月不须钱 93
华文漪:一生爱好是天然 98
孙道临和王文娟:日记里的爱与关怀 103
秦怡:一个了不起的演员 113
童芷苓:痴情与戏情 120
贺友直:大雅近俗,各显风采 127
袁雪芬:清清白白来,也要清清白白去 132
陈歌辛与金娇丽:永远的微笑 137
王安忆:热眼看自己 142
汤昕:从“锦园”走出来的银行家 150
梅艳芳:成为伴在你身旁的一颗星 154
“开心果”沈殿霞:愚园路的童年时光 158
张培:甜美纯净的“上海声音” 162
赵深:一位被历史尘埃遮蔽的建筑大师 168
曹启东:我的祖父与红色金融 173

第三辑:流水十年间
“点石成金”的选角 178
我的大银幕体验:从“十三钗”到“老酒馆” 181
我在电视台的纯真年代 187
随电视镜头一起跋涉 190
我牵挂的台湾岛友人 194
闲谈西装,现代绅士的盔甲 201
上海人看无锡:祖辈的旗帜 206
如歌的行板:建筑里的人与人生 210
流水十年间 215
“食肉者”呓语 219

第四辑:单飞的蝴蝶
我最爱读的随笔小品与日记书札 224
闲书闲读,云淡风轻 230
与瘟疫相关的经典小说 237
单飞的蝴蝶 243
刘一帆:美食的背后是乡恋 247
內容試閱
曹可凡的安静与底气

文/韩浩月

可凡老师,常被我们称呼为“曹局”“师爷”。前一个称谓是“六根(六名前媒体人做的一个文化公众号)上海分局局长”的简称,后一个名号则来自他在影视剧中塑造的“师爷”形象。无论如何称呼他,他总是会用一串哈哈大笑来回应,时而还补充一个卖萌的图片。
说到卖萌斗图,可凡老师是把好手,不晓得他手机存储了多少好玩的动图,他总是能第一时间抛出来一个非常符合聊天情境的动图。我印象最深的图是,一个胳膊胖得像莲藕的小男孩,双手把一块板举上头顶,板上摆放着12种各式畅销冷饮(是的,我用手指点着图数了,的确是12款)。每每看到他以这张图来结束一场聊天对话,我总是在内心赞叹一声:“可凡老师真是可爱啊。”
我认识几位喜欢发图片表情包的人,多是德高望重的文化人,出现在电视画面里的时候,也多稳重端庄,但在私下里,却一点也不装。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聊天,都给人一种“哐哐”的热闹感,而且总是愿意以自己的一句话或一个表情来结束聊天,据说这样的人,通常内心热情、善良厚道,而且待人得体。据我多年观察,曹可凡无疑是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每次我都试图以自己的礼貌来完成一次聊天,但最后画上圆满句号的,总是他。
我这些年,努力学习“温良恭俭让”,所以对身上具有这种品质的朋友格外尊重,日常工作与交流,也愿意与这样的朋友走得更亲近一些,时间久了,果然是有效果的,所谓“近朱者赤”。得承认,在与可凡老师打交道的几年时间里, 我也默默地从他身上学习良多。他是位主持人,也时常现身影视圈,多家著名报纸的副刊版面,他的大名也常印在上面。能够横跨多个圈,正是他身上的“温良恭俭让”品质,使得合作者们都视他为值得尊重的合作对象。在朋友圈里,有好几次刷到他以前采访王朔的视频片段,王朔在别的主持人面前,都是个性张扬、嬉笑怒骂的,唯一一次表现出“有话好好说”的样子,是在曹可凡的《可凡倾听》当中,由此可见,曹可凡的气场是可以让一个人安静下来的。
除了上述优点,可凡老师还是个细心的人。我有出版的书,给他寄去,他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告知,并且在他常用的拍书的场景(花园、走廊、书房)中选其一,拍出一幅感觉很棒的晒书图。对于赠书,他是真读,读完也会给出一些反馈与建议,带着浓厚的情谊。想到一本小书,会占用他那么多时间,后来再有新书出版,就干脆不给他寄了,哈哈,想必像他这样敦厚且智慧的人,不会在意我的这点小心思。
曹可凡是我见过的情绪最稳定的人,当然,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职业要求, 作为出镜率很高的主持人,他必须在任何状况下,都保证情绪的稳定,才能使活动流程得以顺畅地进行。后来我有了一个恶作剧式的想法——他是不是也有情绪不稳的时候?但这样的问题,确实也不好开口问。
直到有一天,他发来微信,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安,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他告诉我,自己在外地的酒店,因疫情原因被隔离了,我感觉到他情绪上有一些不对劲,他这么说的时候,恰好,我也处在被隔离的状况下,于是两个人相互鼓励了一番,最终以哈哈大笑一场的方式结束了这番对谈—笑的原因是,他在被隔离期间,写作欲爆发,十来天时间里,写了五六万字,可算是写过瘾了。这段时间写的文章,全部收录于这本《我要唱到永远》里。
记得第一次见曹可凡,大概是2016年,在“六根”的一次聚会上,他翩然而至,在一个空的座位随意坐下,好像早已熟识,只是短暂离席了一下又返回来的样子。“六根”的每次聚会,都是欢声笑语,声浪似要掀翻屋顶,可凡老师兴致颇高,除了跟大家一样频繁举杯,也兴高采烈地聊了点八卦,但在人群当中,他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不久之后,我读完了他写作的家族史著作《蠡园惊梦》,便明白了那一点点不一样来自哪里,他系出名门,又是名嘴,所以,无论多么开怀,总还是要收着一点的。
2017年2月17日,胡雪桦导演的电影《上海王》全国公映,曹可凡在片中饰演“师爷”一角,我们在北京国贸万达影院集体观影以示庆祝。五年过去,回想起看片的那个夜晚,依然能记得他在大银幕上的形象,细腻生动,老练准确,有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观感——之所以产生这么戏剧性的观感,原因很简单,入戏之后的曹可凡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原来是可以让人忘掉他的主持人身份的。
胡雪桦导演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邀请曹可凡出演《上海王》的故事。曹可凡是胡雪桦导演第一个定下来的演员,但到开拍时却遭到投资方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有两个:一是绍兴师爷一般都是瘦子,曹可凡偏胖;二是他是主持人,观众会出戏。对此,胡雪桦导演的反驳是:“我请可凡演这个角色,绝非出于私人关系,而是他符合我脑子里的‘师爷’角色。这个角色横跨清朝、民国,几代‘上海王’在变,‘师爷’的位置却从没变过,他的身上折射出时代变迁的鲜明痕迹。这需要一个有文化素养的演员,才能体现出上海滩的那种特殊味道。可凡身上有,那是老上海散发出的年代感,是他家族对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线装书和西方文化对他的熏陶,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的交往也不知不觉地感染了他。”
胡雪桦导演的眼光是具有穿透性的,他的判断与观点也是对的,说出了曹可凡可以横跨多界的内在原因。一个把家族文化、祖辈传统铭记在心的人,一位喜欢读书与写作并重视思考与表达的人,他所做的功课,还有内心的修炼,外界可能是看不到的,但体现在形象与气质上,却也是无法掩饰的。可能有人只看到了曹可凡的活跃,却没有注意到他在内功与细节上的用心,而能够支撑他在多个舞台上展示自我的底气,则来自他永远在汩汩流淌、不会枯竭的丰富内心。
2018年,由刘江导演的、获奖无数的电视剧《老酒馆》中,曹可凡出演一位名叫村田的日本酒客,虽是配角,但村田的戏份不少,给了曹可凡一个更大的表演空间。怎么塑造这个日本农民,对导演和演员来说,都有不小的困难,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招惹部分观众不快,但编导对于角色的高明定位,以及演员出色的演绎,使得人物身上的故事性与演员的表演魅力成功地超越了可能具有争议的部分。记得当年,曹可凡饰演村田的片段,还曾在社交媒体上过热搜,被不少网友传播、讨论,这一角色,也成为他饰演的诸多影视形象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
“从《金陵十三钗》里的孟先生到《老中医》里的吴雪初,直至《老酒馆》里的村田,已初尝创造角色的快乐。主持人或许只能展示本真的自我,表演却可借助于角色,走过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表演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曹可凡在这段有关表演的阐述当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说法,即“创造角色的快乐”,他之所以乐于在银幕和荧屏上现身,我的感觉是,他有挣脱的欲望—挣脱主持人的身份限定,跃出“曹可凡”这个标签的束缚,在他塑造的角色中,他体会到了另外的与他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完全不同的感受,这可能会让他产生一种“上瘾感”。而对于从事创作的人来说,这种“上瘾感”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存在,创作的乐趣将会失去良多。
在《我要唱到永远》这本书的成书过程当中,也能明显地觉察到,曹可凡在写作中投入了巨大的情感,当然,他通过写作,也收获诸多笔下人物的情感回馈。书中第一辑文章,是他写的工作与生活当中接触到的文化人、演员、中外明星,他擅长以个人视角从细节写起,通过篇幅并不算长的文字,来刻画这些人物朴素与平常的一面,虽然文章中丝毫看不到主持人口吻,但内容里描述最多的看上去并不疏离,都是读者最为关心的事情。
第二辑是纪念文章,写的是与曹可凡有过交往的艺术家、作家、文化公众人物。曹可凡写这类文章,有着一个统一的气场,就是用词稳妥、用情深厚,他会站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去评价这些优秀、伟大人物的贡献,也会站在一个细小的切口处,去描摹这些人物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如同他的文章标题《成为伴在你身旁的一颗星》所描述的那样,星虽已远,但仍然会“伴随身边”,有了纪念与怀想,远与近的距离关系,就会变成“天涯咫尺”。
第三辑的闲谈杂感与第四辑的读书随笔,可以看到一位笔触无比放松的曹可凡,这些篇章,尽得小品文章的自在自然,如果说前面两辑的文章如同巨浪激流,那么后边两辑的文章则如小河溪水,可以慢慢读、静静想。
这本书最终书名定为《我要唱到永远》,我认为是与书的气质非常吻合的,作者的人生姿态是积极昂扬的,笔下的人物是星光熠熠的,而“唱到永远”则是强大的宣言与动听的旋律,能把所有人都拉到一条宽阔开放的生命大道上来。
新书出版之际,可凡老师嘱我啰嗦几句,恭敬不如从命。书中的文章,已经通读,其中一些篇章,还读过多遍,这仍然是一本深情的人写的深情之书,希望更多深情的读者能找到它、读到它。
2022 年7 月3 日

——选自曹可凡著《我要唱到永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林青霞:人很美,但她的文字更美
文/曹可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赴京拜访吴祖光、新凤霞前辈,闲聊中提及,祖光先生虽是文章大家,写出过像《风雪夜归人》那样的传世之作,但我私下里却偏爱新凤霞先生的小品文。
新先生自小唱戏挣钱,读书不多,却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再加上演员与生俱来的敏锐,使得她笔下的人与事生动翔实、灵动多姿。尤其是那篇《我和溥仪》,场景鲜活,细节逼真,对话流畅,兼具文学魅力与史料价值,属难得佳作,祖光先生亦深以为然。
其实,林青霞的文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近日驻足在家,闲来无事,重读《窗里窗外》,感受更为强烈。
己丑岁末,往香港采访民国时期演唱过《玫瑰玫瑰我爱你》等经典时代歌曲的歌星姚莉,而白先勇先生也恰好在那里逗留数日,于是,我们相约与林青霞见面。
林青霞虽然退出影坛后深居简出,但听说白先生来香港,便爽快答应,并在香港赛马会的一家会所设宴款待。印象里,林青霞那晚身穿白色高领羊毛衫,外套一件棕色短裘皮大衣,略施粉黛,雍容典雅。一进门,她便快人快语,热情招呼大家入座,其待人之诚恳,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同行的还有翻译家金圣华女史。虽然与圣华女史为初识,但知道《傅雷家书》中英语部分翻译均出自她手,所以并不感到陌生。
白先勇先生说起,林青霞最早引起他关注,是因为李翰祥的那部《金玉良缘红楼梦》。林青霞女扮男装,反串贾宝玉,玉树临风,倜傥潇洒,自带一股谪仙之气。白先生尝言,张爱玲与他的小说,均由《红楼梦》奶水滋养而成,故此,白先生对林青霞版贾宝玉青睐有加。难怪后来谢晋导演欲将白氏小说《谪仙记》改编成电影,白先勇先生与谢晋导演不约而同认为,李彤一角非林青霞莫属。
遗憾的是,彼时两岸交流刚刚拉开帷幕,其间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李彤”一角最后落到潘虹头上。然而,林青霞仍感谢白先勇先生与谢晋导演的知遇之恩,在《最后的贵族》拍摄期间,还专程来沪探班。
白先生与青霞虽未能成功合作,但也因此结下了深厚友情,由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公演,林青霞由金圣华女史陪同,往国家大剧院连看三天,意犹未尽,满心欢喜。
作为调弄文字的高人,白先生也对林青霞由表演转向写作大加赞赏,并认为其文字不是浓墨重彩的油画,也非氤氲朦胧的水墨画,而是一幅简约生动的速写,寥寥数笔,便将人物勾勒得有模有样、有棱有角,且干干净净,不羼杂任何杂质,如同《窗外》中那个清纯玉女。
圣华女史完全赞同白先生的论断。她说,自己鼓励林青霞写作,就是因为青霞本人是个讲故事圣手,记忆力也惊人,诸多寻常往事,一经她叙述,立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她记得有一回听青霞回忆三毛故事,其绘声绘色的语言,将倾听者带入一个玄妙世界。所以,金圣华说,将这些故事如实用文字写在稿纸上,便是一篇佳作。再加上青霞虽浸淫娱乐圈数十年,却从未沾染任何不良习气,仍然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正由于心如明镜,下笔时才能一字字、一句句,出于内心,发自肺腑。”
初涉文字之人大抵对自己笔端流淌出的方块字极为珍视,人人都会有“敝帚自珍”的感觉,林青霞也不例外,尤其听到白先勇与金圣华两位大家褒奖,更是喜不自禁,连忙吩咐助手到车上取出其处女作《窗里窗外》样稿复印件,分享写作乐趣。青霞姐说,夜深人静,独自坐在书桌前,面对一轮皓月,往往是写作最佳时机。“有时候想到什么,便赶紧伏案写起来,生怕刚刚闪过脑海的灵感会稍纵即逝,常常在写完之后,这才听见身边传来小鸟的聒噪之声,一看窗外,发现一轮旭日正冉冉升起,而脚上仍着前晚参加应酬时所穿的高筒靴,脸上的妆却渐渐晕化开来……”
那时候,青霞姐仍沿用“古法”,在文稿纸上写作,稿纸上尽是涂改修正的痕迹,完稿之后,用传真机将文章发给朋友,听取修改意见;然后再加调整,有时候,朋友们的意见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这也令她颇费周章。待完稿,再请助手录入电脑,总之,青霞姐写作,即便一篇千字小文,从构思、写作、修改,直至完稿,也要花费不少时日,但她却甘之如饴,因为,她想以最真诚的态度写出自我最真实的感受,也期待在影剧艺术之外,以文字的方式与观众、读者分享交流。
回到酒店,逐页翻阅《窗里窗外》样稿,发现此书分为戏、亲、友、趣、缘、悟六个篇章,细叙人生经历、表演心得、故人情怀,以及生活感悟,读来回味无穷。其中,她写自己与三毛交往的经历最为奇特:“当我坐定后,她把剧本一页一页地读给我听,仿佛她已化身为剧中人。到了需要音乐的时候,她会播放那个年代的曲子,然后跟着音乐起舞。相信不会有人有我这样读剧本的经验。因为她呕心沥血的写作和全情的投入,而产生了《滚滚红尘》。”简简单单的文字,三毛率真、任性、我行我素的形象呼之欲出。
同样写女性,她笔下的邓丽君却是另一番气象。邓丽君的特立独行众所周知。徐小凤曾同我说过,邓丽君爱戴手套打牌,却照样自摸,但人们绝对不会想到,她与林青霞居然有在法国海滩“裸泳”的经历:“我放下了戒备,褪去了武装,也和法国女人一样脱掉上衣戴着太阳眼镜躺在沙滩上迎接大自然,邓丽君围着我团团转,口中喃喃自语,‘我绝对不会!我绝对不会这样做!我绝对……’声音从坚决肯定的口吻,慢慢变得越来越柔软。没多久,我食指勾着枣红色的比基尼上衣和她一起冲入大海中。她终于坚持不住地解放了。”在这里,青霞将邓丽君欲拒还迎的心理变化刻画得丝丝入扣。
写张国荣,她文章的题目竟然用了“宠爱”两个字,来表达对挚友逝去的不舍。文中有段描写他们俩分手的场景,虽然感情极为控制,读来却无限悲凉。“……就在他的手臂搭在我肩膀的时候,我被他震抖的手吓得不敢做声。他很有礼貌地帮我开车门,送我上车,我跌坐在后车座,对他那异于往常的绅士风度感到疑惑的同时,他已关上了车门。我望向车窗外,晚风中他和唐先生走在前面,后面南生那件黑色长大衣给风吹得敞开着,看起来仿佛是他们两人的守护神。”
而在《沧海一声笑》中,则又把黄霑那“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的乐观与旷达描写得活灵活现:“一天夜里,徐克打电话给我,我正好没睡,他提议去黄霑家聊天。到了那儿才发现他搬到一个只有几百尺的小公寓,客厅里只容得下一套黑色矮沙发。他和他的‘林美人’分手了,搬出了大屋。我很为他难过,问他觉不觉得委屈,他还是那一贯的豪迈笑声:‘哈!哈!哈!怎么会?我一点也没有委屈的感觉。’”文章在此戛然而止,仿佛音乐中的休止符,无声胜有声;也好似国画中的“留白”,意到笔不到,意蕴无穷……
继《窗里窗外》,青霞姐又一鼓作气,相继出版《云去云来》和《镜前镜后》两册随笔集,相比于《窗里窗外》的文章,青霞姐的文字愈加醇厚、沉郁,读起来好似喝一口酽茶后的回甘。
譬如,她在《闺蜜》文中对施南生的评价颇可玩味:“金庸先生说得好,南生是唯一的对老公意乱情迷的妻子。她是百分之百的痴情女子,将自己奉献给她心中的才子,她崇拜他,保护他,把他当老爷一样服侍,她最高兴的事就是徐克高兴,情到浓时她跟我说,徐克是个艺术家,他需要火花,如果一天,有个女人可以带给他火花和创作上的灵感,她会为徐克高兴。有一天那个女人真的出现了,她还是会伤心,我想尽办法安慰她,她唯一听得进去的话,就是,‘把他当家人’。从此她收起眼泪,表面上看不出她的痛,她照常跟徐克合伙拍片,照常关心他,照常帮他安排生活上的琐事。但她形单影只,有时候,跟她吃完饭送她回家,我在车上目送她瘦长的背影,踩着酒后不稳的步伐走进寓所,直叫我心疼不已。”
林青霞力图摆脱避讳与顾忌,小心翼翼触及挚友看似坚硬却又脆弱的内心世界。而《高跟鞋与平底鞋》更是一篇充满爱、同情与怜悯的佳作。她通过“高跟鞋”与“平底鞋”两个不同意象勾勒出一个昔日明星由盛至衰的命运跌宕。
首度相见,李菁这位当年的红星留给青霞的印象是“她身穿咖啡色直条简简单单的衬衫,下着一条黑色简简单单的窄裙,配黑色简简单单的高跟鞋,微曲过耳的短发,一对咖啡色半圆有条纹的耳环,一如往常单眼皮上一条眼线画出厚厚的双眼皮,整个人素雅得有种萧条的美感”。
最后一次会面,林青霞以演员特有的敏锐感观察到对方鞋的差别:“不知为什么,我第一眼看见的是,桌底下她那双黑漆皮平底鞋,鞋头闪着亮光。她见到我先是一愣,很快就镇定下来,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从“高跟鞋”到“平底鞋”,林青霞好比摄影师,以直接、干净、清楚的镜头语言,用特写镜头的蒙太奇衔接,描绘一幅美人迟暮的景象,没有丝毫卖弄与做作,且充满真诚与善良,有种老派文人的文风,读来让人发出世事弄人的一声叹息。
金圣华说,林青霞随着阅读不断丰富,渐渐领悟如何裁剪铺垫、叙事绘人的妙诀。此之谓也。
林青霞无疑是美人,但文字中的林青霞更美,“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自然之美终将流逝,而文字之美却可以永恒。
——选自曹可凡著《我要唱到永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