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HK$
110.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以日本的官方史料详细还原甲午战争
看清甲午战争从爆发到结束的全过程
揭示东亚传统秩序被颠覆的历史脉络
附录世界各国随军观察员的战争评论
|
內容簡介: |
《日清战争》是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甲午劫难记忆译丛”之一种。本书是日军旧参谋本部编写出版的《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共8卷)的节译版,主要从日本官方的立场出发较为详细地叙述了甲午战争的全过程。该书的部分观点有违历史事实,且有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地方,但整体而言史料比较详实,有助于我们了解日军在战争过程中的战略部署、部队的编成体制、作战方案的制定、陆海军的协同等情况,进一步加深对甲午战争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著者简介:日本旧参谋本部
译者简介:何建军,男,汉族,河南登封人,文学博士,中华日本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曾长期在洛阳外国语学院工作,现为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出版专著两部,编著、参编教材教参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多项。
王建英,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词汇学,参编教材教参9部,出版译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目錄:
|
目录
概述 桑田忠亲
日清战争
章 战前状况
第二章 两国开战
第三章 朝鲜北部之战
第四章 奉天省东南部之战
第五章 旅顺半岛之战
第六章 辽河平原之战
第七章 山东半岛之战
第八章 对清国南方和直隶之战
第九章 恢复和平
补章 日清战争 池边实
年表
|
內容試閱:
|
译者的话
1894年7月,日本发动了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战争。战争历时近9个月,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关于这场战争,中国按照传统的干支纪年称为“甲午战争”或“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为“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或“日清战争”,欧美各国则称其为“First SinoJapanese War”,即“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的传统秩序,在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影响。中国因甲午战争的失利而割地、赔款,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面临亡国的危机。日本则得到清政府的巨额赔款和台湾等要地,一跃成为东亚强国,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看,以甲午战争为分水岭,日本对中华文明的态度发生了逆转,经由之前的仰视、平视开始转为俯视。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提出了变法图强的口号,开始以日本为镜反省自己,并努力向西方学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甲午战争结束后一百多年来,中日两国学界尤其是史学界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日本,信夫清三郎的《日清战争》(1934)、田保桥洁的《日清战役外交史研究》(1944)、中塚明的《日清战争之研究》(1968)等著作,较客观地揭示了甲午战争的真相。此外,1904年,日军旧参谋本部编写了公开出版的战史《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共8卷)。旧参谋本部设立于1878年,直属天皇,是日本陆军的军令机关,负责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参谋军官的管理教育等,辅助天皇行使统帅权。因此,《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主要从日本官方的立场出发,详细记录了甲午战争的起因、中日两国军队的战力以及日本侵略台湾的经过,并记述了兵站、卫生等情况。该战史内容繁杂,且是用文语体撰写而成,为了便于现代读者阅读,德间书店于1966年出版了桑田忠亲、山冈庄八监修的《日清战争》。该书是旧参谋本部编写的战史的现代日语节译版,在保持原著风格的同时,将其翻译成了现代日语,并删减了其中不太重要的记述。此外,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甲午战争,本书在卷首增加了桑田忠亲撰写的概说,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在卷尾附加了池边实写的《补遗日清战争》,介绍了日军的食物构成,并转引了当时亲眼目睹了甲午战争的一些外国人的评论。
上海远东出版社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决定翻译出版包括日军旧参谋本部编写的《日清战争》在内的系列丛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书的中译本延至今年始公开出版。如前所述,本书是基于日本的立场写作而成,因此某些内容和观点与我国学界有所不同,如把战争的起因归咎于中国和朝鲜,且有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地方等,但整体而言内容比较详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助于我们了解日军在战争过程中的战略部署、部队的编成体制、作战方案的制定、陆海军的协同等情况,可以加深我们对甲午战争的了解,并更深刻地认识清军战争失利的原因。为便于读者的理解,我们对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名地名做了注释,并根据相关史料订正了原书中个别人名地名的错误。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我国的甲午战争史研究有所裨益。本书涉及大量史料,因译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时修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