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HK$
110.9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HK$
85.1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HK$
111.9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內容簡介:
垃圾是什么?真的只是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吗?那我们是如何区分“需要”和“不需要”、“有用”和“无用”的呢?本书以垃圾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人类学、系统科学和公共管理学等跨学科视角探讨“什么是垃圾”和“垃圾怎么办”两个主题,讲述了从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到后工业时代垃圾的演化史,揭示了垃圾的文化本质,勾勒出了人类在不同社会情境、历史时期所展现的文化认知差异,以及在应对垃圾困境时所产生的生态智慧和采取的行动策略,探讨了未来人与垃圾、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生存构想。
關於作者:
曹锐,男,1986年出于云南昆明,本科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瑞典达拉纳大学,2017年获得贵州大学生态民族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教师、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生态人类学和环境文化学研究。2009年在瑞典留学,主要关注瑞典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撰写了硕士毕业论文《A Film Ethnographic Study of Practice, Motivations and Attitudes among Households Waste Recycling in Falun, Sweden》。同时,独立制作了一部民族志纪录片《无处不在》,该影片荣获“生命·生存·生活——走进科学”2010年科技DV影像大赛组委会特别奖。博士期间继续从事垃圾的文化及社会管理研究,撰写完成了毕业论文《文化认知与多元共治:生活垃圾的生态治理研究》。主持过云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课题,并在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目錄 :
绪论
第一部分什么是垃圾
何谓“垃圾”
古今之义
汉字世界的“垃圾”
英文世界的“垃圾”
“垃圾”的古今义变
名称的变迁
另类的表达
无用之辩
进化的垃圾
垃圾的诞生
人类的伴生物
垃圾的雏形
生活废弃物
垃圾的蜕变
人工合成废弃物
病菌携带物
垃圾的重生
固体废物
物质密码的破译
再生资源
垃圾万象
生活百态
怪异食物
极简生活
废品艺术
互惠分享
环保宣言
民俗习惯
文化思维
洁净与污秽
思维分类
厌恶心理
无差别化
第二部分垃圾怎么办
垃圾困境
地球之殇
垃圾污染
垃圾围城
消费主义
文化偏离
拾荒之歌
拾荒者
走拾人
聚宝盆
处理工艺
空间的阻隔
垃圾坑
垃圾场
卫生填埋
空间隔绝
燃烧的力量
刀耕火种
草木灰
烟囱
物理改造
生物的分解
传统堆肥
现代堆肥
生化改造
工艺的整合
目标原则
合与分
综合处理
反向生产
管理策略
政府干预
有限干预
全能政府
管理手段
颁布律法
投入资源
发动民众
现实困境
独角戏
管理乏力
复杂适应性
万物关联
系统观
复杂适应系统观
复杂适应系统
主体适应性
“积木”结构
隐性秩序
混沌的边缘
涌现性
多元共治构想
多中心策略
社会共治
垃圾多元共治的特征
多元化主体
开放性与复杂性
层次化的机制
垃圾多元共治的路径
法治基础
各负其责
解放思想
终极目标
对垃圾多元共治的评价
现实需要
优势特点
风险与弊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
序
我们大多习惯于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讨生活、过生活,油盐酱醋、米面茶酒、吃吃喝喝,对各种垃圾司空见惯,觉得其微不足道、不足挂齿!但是在包括人类学者在内的某些人看来却并非如此: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垃圾中,往往蕴藏着不为人知的奥秘。在人类学家的视域中,毫无魅力的垃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他者”,让我们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清醒,在不经意中体味发人深省的不平凡。
“垃圾”是由人类命名的,和人类语言有关,和社会文化有关,和生产生活更是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垃圾的历史,人与垃圾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互为环境、互为条件的互构关系。我们可以从垃圾中窥探到生存价值和人类本性,可以看清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微、历史与未来,如此等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垃圾也要和谐相处。
全书共分为“什么是垃圾”和“垃圾怎么办”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深入文化认知的领域,探讨垃圾概念的语义辨析、历史演化和文化内涵,揭示垃圾与人类文明发展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指出垃圾在本质上是主客观互构的活态产物,从而道出了垃圾的文化本质。
垃圾由最早的尘埃、人造物,逐渐发展为后来的人工合成物,经历了一个数量和物性上的蜕变。无生命的“废物”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和科技文明的发展,不断“进化”出新的物性和样貌,可以是尘土、农肥、毒物、固体废物,也可以是再生资源,旧的垃圾观不断被新的垃圾观取代。随着人类认知力、反思力和前瞻力的提高,垃圾和“他者”要在不同的文化脉络中“说话”,要“表白”。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各个文化人群因社会地位、意识形态、社会经验、宗教习惯不同而呈现丰富的层次,也生成有关垃圾的多元认知。在以拾荒者、普通百姓为代表的民间视角中,垃圾可以有选择地成为各种资源,可以勾连艺术和理想,可以联通价值和意义。人们文化认知中的垃圾早已融入精彩纷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