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教育为人生

書城自編碼: 27175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王开东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777067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2.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7.0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8.2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7.2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8.2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71.3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2.2
《教育:谈何容易》
+

HK$ 49.2
《非常语文课堂》
+

HK$ 68.1
《深度语文》
+

HK$ 55.1
《中学语文电影课》
+

HK$ 101.4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
+

HK$ 83.2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角色区·建构区·表演区(万千教》
編輯推薦:
本书是江苏省名师王开东20多年的从教心得及其对当前教育问题思考和探索的精华。从“教师是什么”的职业追问,到“学生记得什么样的教育”的深刻反思;从“教育不会在恐惧中发生”的断言,到“呼唤没有竞争的教育”的呐喊;从“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的剖析,到“思想是可爱的洪水猛兽”的推崇,一直汇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全人之美,完整体现了其“教育为人生”的核心思想,以及要把人当作“人”来培养,把人培养成“人”,为“人”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教育观。
整本书犀利深刻,寻找问题独具慧眼,剖析问题一针见血,解决问题切中肯綮,是一本既有温度、深度、高度,又有知识、见识、胆识的教育随笔佳作。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王开东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适合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阅读。
內容簡介:
本书是江苏省名师王开东20多年的从教心得及其对当前教育问题思考和探索的精华集萃。从“教师是什么”的职业追问,到“学生记得什么样的教育”的深刻反思;从“教育不会在恐惧中发生”的断言,到“呼唤没有竞争的教育”的呐喊;从“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的剖析,到“思想是可爱的洪水猛兽”的推崇,一直汇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全人之美,完整体现了其“教育为人生”的核心思想,以及要把人当作“人”来培养,把人培养成“人”,为“人”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教育观。
整本书犀利深刻,寻找问题独具慧眼,剖析问题一针见血,解决问题切中肯綮,是一本既有温度、深度、高度,又有知识、见识、胆识的教育随笔佳作。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王开东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适合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阅读。
關於作者:
王开东,中国深度语文践行者,苏州市首届教育领军人才,江苏省十年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主要编写者。曾培养出3名省市状元。现任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副校长。
在《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等发表教育教学文章500多篇,出版《中学语文电影课》《最好的老师不教书》《深度语文》《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我行我素教语文》《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高考不怕写作文》等10余种。
目錄
序言
生命的意义在于上路
第一章 老师是什么
1.我们将在学生心里留下什么印记/002
2.教师的作用有多大/006
3.其实皇帝知道自己没有穿衣服/008
4.“师”所不欲/010
5.厕所非小事/012
6.孔子的眼光和中国的伪道德教育/013
7.不要让情感荒漠化/016
8.当孩子向世界提出了问题/018
9.看不见的悲哀/021
10.老师是什么/023
11.教师究竟如何爱学生/025
第二章 学生记得什么样的教育
1.高三(1)班的几个电话/030
2.学生记得什么样的教育/033
3.最好的教育/037
4.什么人最喜欢教育/040
5.另一种教育效果/042
6.要教育孩子看到生活中的美/044
7.天马行空周春良/047
8.免死金牌和免考证/049
9.教育需要坚持/052
10.教育,就是一场相遇/055
11.教育需要理想主义/058
12.从“打飞机”看游戏对教学的启示/061
第三章 教育不会在恐惧中发生
1.教育不会在恐惧中发生/066
2.谁阉割了我们的“童年”/069
3.上海学生的“世界第一”/072
4.我们为何缺少悲剧精神/074
5.为何不讲诚信/077
6.警惕教育中的白猫黑猫论/082
7.学生为什么不善说理/083
8.救救孩子,救救教育/088
9.谨防教育让“养儿防老”变成了“养老防儿”/090
10.当职业倦怠感突然来临/093
11.“做贪官”和“做媳妇”/095
12.蹲与不蹲,是一个问题/098
第四章 呼唤没有竞争的教育
1.老师的一份排名差点毁灭了世界/104
2.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107
3.师生转换,意义重大/111
4.对教育常识的新思考/115
5.呼唤没有竞争的教育/121
6.教育中的三个阴错阳差/126
7.一定要给学生方向感/130
8.重要的是做人/133
9.黄河入海流/135
10.办最温暖的学校/140
11.《好声音》那英的教育之道/146
12.有感于校园门口的迎宾/152
第五章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
1.教育,正行走在社会的夹缝之中/156
2.想念老李家的一条狗/160
3.没有情怀的教育机智是滑稽戏/163
4.美女教师为何竞争富豪太太/166
5.我们的教育缺什么/169
6.忽略高尚也是一种犯罪/173
7.好老师都有一颗敏感的心/177
8.诚信办证及教育造假/179
9.施一公与张磊的人生选择/184
第六章 思想是可爱的洪水猛兽
1.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190
2.思想是可爱的洪水猛兽/193
3.未妨惆怅是清狂/196
4.背叛抵制生命之轻/199
5.成为教师的全部意义/203
6.痴情的男人和浪漫的女人/206
7.儒家和道家/209
8.阮籍的三次痛哭/210
9.一个长吻的寓言/215
10.人类的两大绽放时/217
第七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1.教育要注重无用之教/220
2.没有人是一座孤岛/223
3.月光下的校园树/226
4.《中国好声音》给教育的五大启示/229
5.绝不培养告密者/234
6.我若为医/237
7.珍惜“失落的一角”/239
8.昙花和老师/243
9.语言的魅力/245
10.问世间情为何物/248
11.书信时代的教育/251
12.专注做事最快乐/255
內容試閱
教师的作用有多大
我越来越觉得,教师的作用实质上是有限的。了解到这一点,对我们而言,不是绝望,而是警醒。它能使我们摒弃不切实际的自以为是,从而,更着眼于教师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有两个比喻,深得我心。
第一个比喻的制造者是苏格拉底。他说: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灵魂里去,就好像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知识,不是物件,能够把它捆绑起来,然后,老师一传一递,学生一收一拿就能够完成。教育即生长,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一切教育,一旦没有保护好这种天性,没有唤醒主体的觉醒,没有触动学生的生命和灵魂,这种教育就是蹩脚的,拙劣的。
陶行知的实验做得好。1938年,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演讲之前,陶先生抱来一只老母鸡,那只老母鸡饿得头昏眼花,他在老母鸡面前撒了一些米,老母鸡不断挣扎,却死也不肯吃。然后,陶先生把老母鸡放下来。老母鸡走了几圈之后,就在教室的角落里找米吃了。欢快地啄着地板,声音沉闷而悠远。
圈养不如散养。强迫灌输,不如自由寻找。
在古希腊语中,学校的含义就是闲暇。唯有在闲暇之中,在时间的保证之下,学生才能够有自由。孩子唯有在幸福的、无忧无虑的不为恐惧和担忧困扰的情况下,才能持久保持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兴趣。作为教师,无非就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呵护孩子探究世界的微妙的兴趣,而不是用所谓的师道尊严和权威人格来兜售自己的专业知识。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牢记: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灌输产生强制,强制产生压力,压力产生负担,爱因斯坦说得好:“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承担。”
第二个比喻的制造者是道辉。他说:“我们无法把水珠从水里挑选出来。”这个经典的比喻妩媚极了。作为教师,我们根本无法确认谁是优秀的,谁是糟糕的。爱因斯坦做不好小板凳,却提出相对论;丘吉尔拼不好文法,却改变了历史。
作为教师,我们无法把水珠从水里挑选出来,因此,我们只有治理好整条河流。让小溪欢快地奔向小河,让小河静静地流向大江,让大江汹涌地融入大海。我们将用欣赏的心理,期待的眼神,赞美的语调,宽容的心境,平和的话语,告诉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你们的每一滴水,都来自黄河雪山,都是独特的一滴,既是喧哗,也是传奇。在岁月的长河中,你们将没有两岸,只有前方。
你们将自主选择你们的未来,决定你们河流的走向;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目送,以一种恒久的姿态,目送你们渐行渐远。
学生记得什么样的教育
印象很深的是,老师们常常在一起感叹: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一旦走出校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立马把老师忘得一干二净,而那些经常被老师批评责罚的学生,却常常记得老师,时时忏悔当年的年少轻狂。
老家的杨继根主任有一次对我诉苦:好学生考走了,天南海北,衣锦荣归,在大街上看见你,头往旁边一扭,睬也不睬你。反倒是一个天天被我责骂的学生,现在在老街上卖肉,总能给我一些优惠,而且特别谦恭,尊敬我不得了。这岂非咄咄怪事?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对于所谓的好学生,老师都把他看成是手心里的宝,护着他,宠着他,惯着他,眼睛紧盯着他的成绩,何曾真正关心过他?一些老师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满脸漂浮的更是欲望。就像老太太喂老母鸡,目的只在乎大鸡蛋,何曾在乎过鸡生蛋时的心理和感受?一旦鸡不生蛋了,或者是蛋小了,要不拼命增加饲料,要不就是怨天尤人,要不就是移“情”别“恋”。何曾有过什么教育情怀?
对于优秀的学生,一些老师往往只教书,不育人!或者自以为给得很多,实质上却很少。优秀的学生,常常是最贫瘠的,最可怜的,最可悲的人。退一万步,就算老师真的给了他们很多,但没有给他们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和氛围,没有把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看待,也依然构成了对他们的伤害。
但对于普通学生,老师处理就不一样了。我们找他谈话,声色俱厉,甚至动粗,我们的失望、焦虑、痛苦、挣扎,一览无余。尽管我们的处理方式可能欠妥,甚至还很不恰当。但是,我们是在教育,这里有态度,有爱憎,有情感的参与。就像《小王子》所说,我们为这些学生付出过,不管是眼泪、失败,还是焦灼、痛心,甚至是粗暴,但我们彼此驯养过,他们就成了我们生命中的独一无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世界其实十分公平。
多年来,我坚持自己的原则,从不以分取人。对一些分数高高在上,因而感觉也高高在上者,甚至还有一点反感。
学校有一个姓沈的学生,虽然成绩暂时不太理想,但是,他礼貌、真挚、诚恳,乐于助人,情感丰富。对于他成绩的暂时落后,我丝毫不觉得是我教育的失败。相反,我内心里充满着感恩,我培养出了一个真正的人。
有一天,他给我们拟了一个作文题——《伴奏》。
先是同学们构思,回答得都还不错。最后是他总结,他落落大方地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三年来,我们一起走过,每一次风,每一次雨……我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在生命的这一段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的伴奏。马上就要分手了,我很伤感,很伤感。真的,我谢谢你们,陪我走过。”很多同学听到这里,都不禁低下头,潸然泪下。
他顿了顿,接着总结:“还有,同学们,千万不要忘记,有时候我们还要给自己伴奏。当世界都遗忘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是自己的上帝。给自己伴奏,给自己喝彩!”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是用精神生命在做这一道题,这道题也被他驯养了,也成了他生命的独一无二。我激动地提议,同学们给他掌声。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想起了很多。
当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候,他需要给自己伴奏,当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时候,他需要给自己伴奏。给自己伴奏,是一份落寞,更是一份高贵。
学会给自己伴奏,肯定自己的精神生命的价值,肯定人之为人的尊严,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孜孜以求?
而现实中的我们,常常匆匆忙忙地灌输,以为自己的那点资本,就是无价之宝,以为学生吞咽下去就能长命百岁。殊不知参差百态,才是幸福本源。
伟大的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不是爱惜时间,而是要浪费时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我常常这样认为,一个愚蠢的老师并不太可怕,可怕的是,一个愚蠢的老师偏偏还要勤勤恳恳,那对学生的杀伤力就大了。他能把很多学生都折腾得生气全无,奄奄一息。“灭”学生之情,“绝”学生之欲,这就是充斥校园里的“灭绝”老师。
还是这个学生,有一次写了一篇很好的作文。那篇文章写了一段友谊的失去,情景交融。雨水,枯黄的落叶,钢琴曲《雨的印记》,充满着一种怅惘、迷离之感。为了一个朋友,他拼命练习,终于学会了这个曲子,但朋友却离他而去。于是,每一个夜晚,在九点半,在晚自习之后,在浦项的三楼(我校的浦项国际部每层楼都有一架钢琴),他都要弹起那个熟悉的旋律——《雨的印记》。那个时候,外面的灯光惨淡,淫雨霏霏,阴风怒号,他一个人在黑暗里品味苦涩,悲伤逆流成河。
我对这个文章很看好,征求了他的同意后,认真在班级评讲了。下课后,他来找我,对我说:“老师,你听听它吧。《雨的印记》,真的很好,很棒。它能让你有很多感触,你会喜欢它的。我保证。”我站在边上,他坐在我的电脑旁,帮我下载,让我试听,满脸都是真诚,都是热切的期待。在他的推荐之下,我听了那个曲子,五音不全的我,那一天,却完全听懂了这个旋律,听得千回百转,荡气回肠,我是把学生的文章和精神生命融进去了。
故事还没有结束。
年底的时候,江苏省首届教学成果申报,市局让我申报。其中必须要做一个光盘介绍自己的成果。我突然就想起了这个曲子,我对李勇老师说,我一定要《雨的印记》,不管获不获奖。对于一个学生的教育而言,获奖又算什么呢。
那一天,当我把做好的光盘给他看时,他惊呆了,不相信我用了《雨的印记》。我不知道当他听到那个熟悉的旋律时,他的感受如何。但我分明觉察到,我们的默契在加深,情感在交融。我们彼此接受,喜爱并且互相取暖。也许在教育的真正要义被发掘之前,理解、尊重就是教育的名字。
别以为那些破碎的知识有多大价值,别以为我这堂课不可或缺,别以为我们所说的就是至理名言。问问毕业回来看望你的学生,你所教的那些“葵花宝典”,解题密码,是多么荒诞可笑,无不烟消云散,寿终正寝。学生记得的是你的口头禅,你的一次狼狈经历,还有他生病时你对他一句轻轻的问候,或者只是你说的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还有就是考试前你的一句无厘头的幽默:“不要怕,好大事啊,有腿还怕没裤子穿?”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一切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为什么?因为真正的教育,绝不是纯粹的知识堆积,知识是僵死的,需要时时更替,推陈出新,唯有精神的品格和思想的亮色,才能永恒传递。是那些情感、理想、正直、真诚、尊严和生命……它们烙入我们的心灵深处,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的生命充满鲜艳和热度,不管风吹浪打,永不褪色。
老师的一份排名差点毁灭了世界
网上流传着一张著名的毕业照。
一个糟糕的老师采取了一个常见的蠢办法:在毕业照中,按照成绩排名来给学生设定座位。优秀学生紧靠校长和老师,坐在前排,聚光灯聚焦的地方;差生远离校长和老师,蜷缩在后排和角落之中。
这张毕业照之所以大名鼎鼎,乃是因为其中两个迥然不同的孩子。一个好孩子坐在校长旁边,意气风发,目光清澈。还有一个11岁的差生,站在最后一排,两臂交叉,吊儿郎当,愤愤不平。
很多年之后,那个心理扭曲的差生,辛辛苦苦想成为二流画家而不得,到处都是冷眼,到处都是嘲弄,连蹩脚的画家也做不了,怎么挣扎还是无路可走,终于把他惹毛了,惹火了,后来他干脆做了“屠夫”,杀人如麻,他甚至想把最聪明的犹太人给灭族了。这个差生,他的名字叫希特勒,他的歇斯底里,差一点毁灭了世界。
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透露,他的反犹情绪是被一位犹太学生所挑起的,然后愈演愈烈,终于不可遏制,这是导向奥斯威辛仇恨链上的第一环。
那么,希特勒恨之入骨的那个犹太学生是谁?所有的证据指向这一张照片,指向这张来自林茨的照片,指向照片上坐在校长旁边的这个好孩子。这个孩子长大之后成了20世纪独树一帜的思想家、首屈一指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他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叫维特根斯坦。
小学的时候,作为希特勒的同班同学,犹太人维特根斯坦太聪明了,太得老师的宠爱了,简直就是老师手心里的宝。好学生和差学生,一个上天堂,一个入地狱。老师对待他们,也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童年的阴影,就是将来的命运。谁也没有料到,希特勒积怨如此之深,以至于酿成了未来人类的历史大祸。
之所以感慨这样的图景,是因为当年的德国经济高速发展,教育也随之被裹挟,教育浮夸风与今天的中国何其相似?
今天这样按分排名的现象,还在我们很多学校继续上演,而且屡禁不止。对待好学生,校长请他们到五星级饭店吃大餐,喝红酒;对于差生,不仅让他们坐在后排和角落里,甚至让他们戴上绿领巾,脸上刻上红字,让他们成为贼配军,孤立他们,让他们成为孤家寡人。
在象牙塔中就遭遇歧视,注定很难有好的发展;没有好的发展,在社会中很可能会遭遇不公正的待遇;诸多不公正的待遇叠加在一起,就可能会彻底扭曲一个人的心灵。反过来一个心灵扭曲的人,他或许就会报复这个世界。
还是回到原先的问题上来,按分排座为什么是错误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么重大的恶果?既然明知有这么重大的危害,为什么老师还要祭出这样的撒手锏?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先看老师按分排座的主观愿望。
老师之所以按分排座,是想让成绩高的同学获得奖赏,公平地赢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并鼓励他们继续捍卫自己的“位置”;同时让成绩差的学生,受到惩罚,并暗示他们,这个教室里的“位置”,很可能就是未来生活中他们的“位置”,刺激他们树立危机意识,知耻而后勇,迎头赶上,否则就是烂人一个,死路一条。
但问题是,老师的主观愿望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其判断的前提是: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获得“好成绩”,所有学生的“好成绩”都是努力得来的。同样道理,所有“成绩差”的学生都是源于不努力,所有不努力的学生都会“成绩差”。
恰恰是这个前提条件存在重大问题。即使每个同学一样努力,他们也不大可能取得一样的“好成绩”;有的学生很不努力,但成绩就是好;有的学生头发都学白了,苦学加死学,但成绩就是不见起色。更何况学生的成绩还与很多因素有关,譬如临场发挥,身体状况,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学生成绩还与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
当这个前提不成立,按分排座实质就是: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极端功利主义做法,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奖励胜利者,但这个胜利者不一定是努力者,极端一点这个胜利者还可能是作弊者。惩罚失败者,这个失败者不一定是懒惰者,甚至有可能还是一个勤奋者,只是学习不得法,而这种不得法很可能还是我们老师没尽到责任。
但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用成绩对他们进行价值认定,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尊严,也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最终压抑了学生的人性的健康发展,这不是真正的教育,这是精神虐杀。
学校是一个引导人向往真善美的地方,是一个思想自由、精神明亮的场所,而不是分数的竞技场。退一万步说,就算学生因为懒惰成绩不好,因为努力成绩出众,也不能采用这种歧视性的办法,教育不仅要看到冷冰冰的分,更要看到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要传达给学生分数的判断,更要传递给孩子公平、正义、民主与仁爱,还有我一直强调的慈悲。
周国平先生说得好:“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维护孩子最高也是最后的尊严——在同伴面前的尊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我们判断的方法不难,两个假如就能辨析我们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假如我是学生,假如我的孩子是学生。如果这个时候,你还能自信地进行按分排名,那你就相信你的内心,勇敢去做。
当我们承认并且意识到教育的复杂、人性的复杂,看到教育的非连续性本质,我们才能敬畏教育。真正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使得我们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和暴虐之气,但我们依然相信,我们能够压制兽性,保持温暖美好的人性,走向或平坦或坎坷的前方。
前方是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里怀揣着什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