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科学知识图谱将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美国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中国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陈超美。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研究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成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源泉,是保证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显示学科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与特征。通过知识图谱,可以较形象、客观、真实地显示一个学科或特定领域的内容结构、发展历程、演化与趋势,为科学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南;而研究各学科的进展、演化模式及规律是图书情报学科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如何从知识图谱出发,通过对学科结构和前沿的把握来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是政府管理部门、学术界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摆在图书情报学科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研究任务。
1.1新时期图书情报学科的变革
1.1.1图书馆学科的发展
作为知识的载体,由于人类传承文明、积累经验、交流知识的需要,图书和文献在人类早期就有出现,并且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中外关于文献的整理和利用实践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如古巴比伦王国的泥板文献和国内的河图洛书、殷墟甲骨文献。历史上已有关于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及利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为图书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是近代图书馆学的先驱。近代正式的图书馆学始于19世纪,1807年德国学者马丁?施莱廷格*早使用了“图书馆学”这个概念,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可概括为藏书的整理,其内容是图书的配备和目录的编制;1808年,他出版了教材《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建立了以图书整理为核心的图书馆学知识体系;1887年,杜威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个图书馆学院,标志着图书馆学科正式得到教育界和科学界的承认。
在施莱廷格后的两个世纪,图书馆学科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与情报工作中广泛实践应用,区域性、自动化的图书馆网络形成,机读目录广泛应用,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简称“国际图联”)将世界书目控制列为核心计划;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发展为图书情报学,后来又进一步演变为图书情报研究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时代到来,以美国为首,世界各国众多大学将图书馆学院易名为图书馆学情报学院或信息研究学院,图书馆学、情报学在硕士、博士层次合二为一。2003年,美国7所著名的图书情报学院的院长齐聚北卡罗莱那中央大学图书情报学院(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of North Carolina Central University),共同提出了“信息学院运动”Information Schools Movement,简称“iSchool运动”。此后,20所美国图书情报学院及与图书情报相关的学院(包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于2004年共同创建了iSchool项目,致力于以信息、技术和人的关系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目前成员包括国内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全世界图书情报领域**的55所大学机构陈传夫。
中国图书馆学是从近代西方引进的,发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0年,美国学者韦棣华和中国**位图书馆学留学生沈祖荣先生创办图书科是图书馆学发展的源泉之一。回顾近100年图书馆学发展史,经历了三个关键时期:首先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图书馆运动和新图书馆学派;其次是50年代开展了关于什么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大讨论;*后是在80年代初兴起,并于8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的发展战略研究。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在图书馆领域广泛应用,图书馆学研究与实践进入了新的阶段,近年来图书馆学研究在许多方面获得发展,逐步呈现出全面推进、注重创新的良好局面。当前,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存在九大研究内容:知识经济下的图书馆发展、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高校图书馆及服务、公共图书馆及服务、图书情报学、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文献标引与编目、参考咨询。这些研究内容与社会大背景密切结合,呈现出管理、技术、人文和相互融合四个研究维度,以及面向应用、立足服务、深化发展的特征。但是,随着图书馆学科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关学科理论远未成熟,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基础理论研究长期低迷徘徊,学科规范和范式难以建立,学科概念和术语变幻频繁,研究对象等一些基本的核心内容至今没有统一认识,基础理论研究低层次重复,研究成果带有明显的经验性、无序性和不确定性。
1.1.2情报学科的发展
情报学产生的四大背景,一是情报学起源于文献学,其依据可以追溯到1895年创建的国际目录学会,随之相关杂志和学会纷纷由文献改为情报;二是图书馆学背景,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如许多*初图书馆学专业改名为图书情报专业;三是现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情报危机,大科学时代所导致的情报爆炸和情报危机使得专门的、以科学技术文献、信息、情报为加工处理对象的机构出现;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情报资料工作的需要增加马费成.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前沿课题\[J\].图书情报知识,2013,2:412.。1945年7月,美国科学研究和开发办公室主任布什(Vannevar Bush)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正如我们所想的那样》(As We May Think)一文,首次提出了机械化检索的设想,这一极具影响力的文献被视为情报科学的开端。此后计算机信息检索一直被认为是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0世纪50年代,情报科学初步形成了学科的研究体系和内容,包括情报组织、情报存储与检索、机器翻译和情报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渐成熟,情报科学在20世纪60~7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主要研究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自动化情报检索系统及与之相应的处理技术,冷战时期的情报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情报科学工作的开展;20世纪80年代情报科学的技术应用研究盛行,理论研究相对薄弱,这一问题逐渐为学术界所意识到,并且受到了布鲁克斯等学者的重视;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兴起。网络社会的重大变革促成了情报科学发展的新境界,一系列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应运而生,情报研究对象由传统纸质文献转变为数字信息,进一步转变为知识靖继鹏,马费成,张向先.情报科学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进入后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美国克林顿政府开始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N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GII,各国纷纷仿效进行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深入普及应用并升级换代,网格计算、云计算、Web2.0等新技术涌现,微信、微博等新应用层出不穷。欧美初步建成信息社会,全球进入无缝信息环境;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的建立和WTO一揽子贸易协定生效,使经济全球化并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继续加强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调整;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内容向情报科学Information Sciences汇集。
在国内,情报学发展基本上是追随国外相关研究发展的脚步,情报学发展除受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影响外,还深受社会经济、国家政策和信息技术的影响:社会经济是其发展基础;国家政策对情报学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信息技术直接作用于情报学的各个方面。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发展情报科学研究,受前苏联影响很大;60~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情报科学研究出现停滞;在70年代末期开始复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情报学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复苏与发展时期、发展转折期、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情报学在理论、实践、专业教育等各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种种挑战,有些问题甚至攸关存亡,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总的来说,情报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克服大科学时代的情报危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走过了坎坷的半个多世纪,然而还未走到成熟的彼岸。情报学有过辉煌,有过高潮,也有过混沌和迷茫、失落和低迷。关于情报、情报科学的基本概念众说纷纭;情报与信息的关系至今仍在争论中;关于情报科学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观点,研究者各持己见;情报科学的研究范式、方法论体系都在探索、挖掘之中;情报科学的学科结构、理论体系更是由于国外学派观点不同,很难融合;学科的生长动力与规律、学科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等理论探索是长期的、艰难的任务①。
1.1.3档案学科的发展
西方档案学*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具有近代意义的档案学产生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开始的一系列档案改革;1898年出版的《荷兰手册》已经有了对档案学理论——来源原则的完美阐述,标志着档案学科正式产生;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不仅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也揭开了档案史现代时期的序幕,同时世界档案学思想走向了逐步成熟与完善的阶段,档案学理论与实践进入繁荣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名著迭现,是一个思想理论*丰富、*活跃的时代。纵观档案学发展,这个时期档案研究成果远超其他时期,涵盖了档案管理的大部分重要内容,如档案开放原则、利用理论、档案法规、档案高等教育等;包括了档案学大部分核心理论,如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后来的文件连续体理论、现代档案鉴定理论等,以及这个时期的行政官员决定论、职能鉴定论、文件双重价值论、利用决定论、宏观职能鉴定论、电子文件双重鉴定、后保昔时代的档案。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档案学科理论和档案管理实践发展也面临着众多问题。新时期档案管理面临诸多更加复杂、艰难的挑战性问题,如如何解决档案信息原始性、凭证性的保障问题,档案信息利用中的利益、权益保护问题,电子文件的归档、鉴定问题等。档案学基础理论层的虚弱、欠缺乃至空位是现实实践层混乱的根源之一。
在我国,档案学思想和档案工作历史久远,但是现代的档案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阶段:1930~1949年是我国档案学发展的初期,期间在借鉴西方的档案学思想同时,主要进行了文件管理和档案整理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档案学研究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研究范围从以往对业务活动的经验总结逐步过渡到档案学理论问题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我国档案学又进入新的转型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不断更新,我国档案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密切联系的人文学科,其内容范围和研究取向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拓展和深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生存方式更加凸现,使建立在档案和文件实体管理基础上的档案学理论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档案学术研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档案实践工作也受到各方压力。例如,如何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特色、创新与融合的思路,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档案学理论渗透影响的研究,拓展档案学研究空间,重塑档案学的学科形象和学术。
1.1.4图书情报学科的融合
图书馆、情报、档案学科同宗同源,*开始图书馆和档案馆是合二为一的,其职能和目的也大致相同。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三门学科进行了分流,经过各自独立的发展阶段,又各自为政地形成了三个实践系统:图书馆系统、情报系统及档案馆系统。19世纪初出现了图书馆学,19世纪末形成了档案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文献学,20世纪中期诞生了情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