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光绪帝传
》
售價:HK$
54.8

《
名士自风流:中国古代隐士传
》
售價:HK$
46.2

《
萨提亚冥想:大师带你聆听自己 萨提亚 身心灵 冥想 成长
》
售價:HK$
64.9

《
尔文书系 中世纪的刑罚 关于中世纪罪犯、女巫和疯子的理性之书 深刻剖析中世纪欧洲社会弊病之书 探究黑暗时代的法律之光
》
售價:HK$
85.8

《
为什么会爱错人
》
售價:HK$
38.5

《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
售價:HK$
63.8

《
生而液态:齐格蒙特·鲍曼与年轻人的三场对谈(社会学大家鲍曼的最后一课,给每个现代人应对不确定性的哲学方案)
》
售價:HK$
53.9

《
卡拉马佐夫兄弟(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657.8
|
編輯推薦: |
1、本书作者吴锡端是知名的白茶专家,曾在央视鉴宝栏目中担任老白茶的品鉴员,同时也是业内重要的白茶收藏家,在老白茶圈子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2、本书所涉如此庞大数量的老白茶样本,皆出自于专业的老白茶收藏家和老白茶博物馆,非常专业的解析和数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3、目前老白茶市场火热,市面上并无老白茶的同类书,本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空白,给众多的白茶经营者和爱好者提供了科学的作品供其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深度聚焦老白茶基础知识、品鉴与收藏价值的实用指南。涵盖了白茶的生产加工、品质管理、泡饮品鉴、仓储收藏等各个环节。科学、严谨、系统的介绍老白茶年份与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从科学系统的研究中走出来,用年份茶样本、彩绘、图谱等简单的表述方式去诠释复杂的研究成果,老白茶的时空密码,陈化逻辑,鉴别技巧,收藏风险,价值评估,等等,关于老白茶的实际问题都能一一考虑进去,帮助读者快速建立老白茶认知框架,填补了老白茶系统性研究的空白。
|
關於作者: |
吴锡端:中国茶叶专家,国家一级评茶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AI应用中心主任,曾任安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安徽祁门红茶研究会会长。致力于茶文化研究与推广。著有图书《中国白茶:一部泡在世界史的香味传奇》《茉莉花茶》《祁门红茶》。周滨:作家,茶文化学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器具文化会委员,原《中国合作时报·茶周刊》首席记者。发表《芳村三十年》《透视中国茶产业商业地产之困》《西湖红茶风波记》《北京茶叶老字号的涅槃与重生》《当星巴克遇上中国白牡丹——福鼎白茶产业逆风飞扬启示录》等中长篇纪实报道,已出版《中国白茶——一部泡在世界史中的香味传奇》《美人诗里的中国史》《中国茶器——王朝瓷色一千年》《茶瓷之路——杯壶碗盏的风情世界》《茶味的巅峰——普洱茶极致拼配艺术》《茶道之谜:美食的真相》等图书。
|
目錄:
|
目 录第一章 详解老白茶第一节 中国白茶的创制 第二节 中国白茶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白茶的分类 第四节 中国白茶的加工工艺流程 第五节 白茶加工带来的物质变化 第六节 中国白茶的传统产区 第七节 中国白茶的新兴产区 第二章 品鉴老白茶第一节 老白茶的品鉴和评级 第二节 紧压白茶的发展和品鉴 第三节 中国老白茶茶样详解 第四节 普通渠道中流通的老白茶 第五节 经典大厂和其他代表性品牌企业留存的老茶 第三章 收藏老白茶第一节 老白茶的内含物质和感官变化 第二节 老白茶陈放过程中的香气变化 第三节 老白茶的健康价值 第四节 老白茶的市场形成和分析 第五节 火眼金睛,识破老白茶的“做旧” 第六节 存出理想风味老白茶的五大要点 第七节 教你做好老白茶的专业收藏 附录:白茶、紧压白茶国家标准 答谢名单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老白茶的健康属性——再谈年份茶的价值我是在2024年初,得知我的老朋友吴锡端先生和周滨女士合著了《中国老白茶:年份茶品鉴收藏知识详解》这本书。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合作了,我曾在2017年就为他们第一次合作编写的《中国白茶》写过序。其实,我一直在关注他们对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在我看来,这样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茶饮是一种健康饮品,只有深挖本质了解它的方方面面,才能为消费者做好品饮方面的指导。作为学者,我率领团队在中国茶叶的年份茶领域做过一系列的研究。特别是2011年5月,吴锡端先生与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振传先生一起来湖南农业大学找我,委托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老白茶进行系统研究,我们从化学物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探讨了老白茶延缓衰老、抗炎清火、降脂减重、调降血糖、调控尿酸、保护肝脏、抵御病毒等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1年、6年、18年的白茶样品进行研究,我们发现,随着白茶贮藏年份的延长,陈年白茶在口感方面不断完善丰富,某些功效得到提升,贮藏价值也随之提高。具体说来,由于老白茶与新鲜白茶相比,其原料成熟度相对较高,所以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老白茶会逐渐由清香变为类似木香、药香的陈香,口感也会越来越醇和,而且回甘持久,大幅度提升了品饮时的感官享受。而当我们采用衰老动物模型研究时发现,白茶提取物干预衰老小鼠,能够有效减轻与帕金森综合征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系列生理症状和代谢病变,这预示着白茶具有延缓衰老的潜在健康价值。在日常生活中,老白茶与新白茶相比,其在调理肠胃、改善肠道菌群方面,也表现得更加优越。由于我们现代人有大量的交际活动,对于各类饮酒人群和爱吃海鲜的人群来说,老白茶可以有效调节他们的肠道菌群,调节糖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帮助他们控制血糖、血脂和尿酸,预防代谢型亚健康。不过,白茶也不是光加上一个“老”字,就成了老白茶。我认为要让白茶品类乃至整个产业更好地发展起来,就需要明确其健康属性的具体内容,建立起完整的老白茶标准体系,这涵盖白茶的生产加工、品质管理、泡饮品鉴、仓储收藏等各个环节。要科学、严谨、系统地介绍老白茶年份与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才能让饮茶人群更快地了解白茶,认知老白茶的品饮属性和健康属性,让白茶品类为人们带来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让我欣慰的是,吴锡端先生和周滨女士在经过数年的筹备和系统调查研究后,在《中国白茶》的基础上,再一次超越自己,合著了《中国老白茶:年份茶品鉴收藏知识详解》这本新作,为曾经神秘的老白茶揭开层层面纱,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认知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本实用指南,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曾经说过,“不是你容颜易老,而是你喝茶太少”。这是把国内外关于茶叶延缓衰老作用研究的大量实验数据与科学结论,采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一定要从复杂的科学研究系统中走出来,用简单易懂的表述传播老百姓听得懂的科学知识。所以,我一直奉行从自己开始,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表述”来诠释复杂的科学研究成果,也希望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都能做到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多元化的表达。因为,只有当科技与文化联动,才能让茶叶及其产品的品质魅力和健康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播,让中国茶的品牌传播得更远、站得更高,这样才能推动中国茶产业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白茶的魅力在文化与健康论及茶叶的种植范围,当今世界上的五大洲,有64个国家种茶,30个国家或地区能稳定出口茶叶,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常年进口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有喝茶习惯。世界上有近一半人每天饮茶。茶叶行业举世瞩目,几千年来经久不衰。茶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精神食粮,还是典型的国家文化名片。除国际上的各种中国茶文化推广活动,茶文化早就是我国外交的一种智慧,茶事外交已成常态化。茶产业是民生产业,种茶让茶乡的人民更富足,就目前来说,我国1085个产茶县中,有3000多万茶农的年收入一半以上依靠茶叶。中国茶,冠世界。中国是*早种植茶叶并形成茶文化的国家,发展到当代,全球共有64个国家在种植茶树。国际茶叶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显示,在影响世界茶叶经济的茶叶产量、种植面积、消费总量、出口量、出口金额和进口量6个要素中,中国茶至少有4个“世界第一”。中国茶叶对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影响巨大;我国茶园面积333万公顷,占全球62.6%,茶叶年产量为318.1万吨,占全球49.1%;年消费量为274.6万吨,占全球44.2%;年出口金额为20.8亿美元,世界第一。这就是中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自信。中国茶产业已迎来几千年来最好的黄金时代,茶产业年产值近万亿元。未来几年内,茶产业在中国市场的体量可能会超过酒行业,几十年内也会超过烟草行业。中国茶产业步入人均年茶叶消费量超1.5公斤时代。中国迎来人人想学茶的时代,这是实实在在的“中国茶,冠世界”的骄傲,也是茶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这个发展势头下,我们又发现,近几年来白茶的生产和消费的增长率,是所有茶类中最大的。为什么呢?从健康的层面说,中国白茶的特征性成分包括茶氨酸、咖啡碱(因)和茶多酚。其中茶氨酸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的功能,所以经常喝茶的人心态好、愉悦感强。茶氨酸还有增强记忆、增进智力的效果,非常适合备考的学生和“考公”人群。此外,它还可以改善睡眠。白茶中的咖啡碱(因),则是茶叶对人体具有提神益思、强心利尿、消除疲劳等功能的物质基础。一个人每天喝茶数杯,便可保持精神振奋的状态和敏锐的思维。另外,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多酚有很好的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功能。从文化方面谈,中国白茶的特点就是中国茶的特点——丰富多样、清雅悠久,有着数之不尽的故事和传奇,让海内外的茶人、茶叶爱好者都为之倾倒。中国被誉为“茶的祖国”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从刚出海时就成为上流社会的奢侈饮品,到通过“下午茶”文化在西方社会普及,再到如今与奶类、酒类等饮品的融合,靠的是一次次的文化碰撞。这么多年来,不论是线下讲座,还是线上媒体宣讲,我都不遗余力地推广茶文化。至今,我们主讲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茶文化与茶健康”点击量超过3000万人次;共95讲的中国大学MOOC(慕课)和智慧树平台大学共享课“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也有600多所大学的30多万人次修读过……说实话,只要能把中国的茶文化和茶健康推向全社会、带往全世界,就是一直奔走在路上,我也无怨无悔。两位老友吴锡端先生和周滨女士近日著成新作《中国老白茶:年份茶品鉴收藏知识详解》,作为一名从事茶学教学与科研30多年的专业人士,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在白茶文化和白茶科技推广方面相当有价值,特别是在老白茶健康价值阐述方面有独到见解,能让大众更加了解白茶。白茶品类目前很热门,但是对年份白茶的标准判断和价值把握,还没有明晰的标准,吴锡端先生和周滨女士从白茶的生产加工、品质管理、泡饮品鉴、仓储收藏等多角度出发,做出了相当有意义的探索,迈出了宝贵的一步,可喜可贺!愿天下所有爱茶人一起喝茶、喝好茶、喝明白的茶,喝出茶文化的自信和茶人的健康。照顾好身边的人是我们的事业!让身边的人把茶杯端起来,是我们茶人的共同使命!喝一杯健康茶,让生活更美好!王岳飞《求是》特聘学者,教授、博导(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