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谓明治(历史学堂)
》
售價:HK$
63.8

《
古典的别择(艺文志·古典)
》
售價:HK$
57.2

《
弱关联:在旅行中探寻检索词
》
售價:HK$
53.9

《
稷下先生(稷下学宫的历史探究,稷下先生的故事再现)
》
售價:HK$
74.8

《
我和她们不一样
》
售價:HK$
74.8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日]畑村洋太郎](//img.megbook.hk/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27/9787111777861.jpg)
《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日]畑村洋太郎
》
售價:HK$
54.8

《
时刻人文·野兽之魂(当代史学大师卡洛·金兹伯格新近力作,不止“微观史学”,展现其历史与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
售價:HK$
64.9

《
弱关系创富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理论实践深度融合
实践经验提炼:基于多年城轨运输生产实践,总结出宝贵经验,将实际场景中的操作要点、问题解决方法融入理论,使理论知识更具实用性。
理论系统阐释:系统介绍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从基本概念、要素、影响因素等基础理论知识,到编制流程、评价方法等进阶内容,构建完整理论体系。
全流程实例教学
编制环节全覆盖:围绕客流清分、开行方案制定、运行图铺画、效果评估等列车运行图编制全流程展开介绍,为读者呈现完整的编制脉络。
实例辅助理解:在介绍编制流程各环节时提供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践,增强可操作性。
评价方法全面多样
多维度指标:从基本指标、均衡性、稳定性、能耗指标和网络化运行图评价指标等多方面总结评价方法,全面衡量运行图编制质量,为优化运行图提供科学依据。
软件工具介绍:介绍国内常用运行图编制软件,让读者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工具应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典型案例深度剖析
成功案例示范:以北京地铁 “双超” 运行图编制为典型案例,深入梳理编制思路、原则及具体实施情况,展示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为行业提供借鉴。
行业趋势前沿展望
新技术洞察:展望
|
內容簡介: |
书以理论与实际运用结合为导向,根据多年城轨运输生产实践总结的宝贵经验,系统介绍了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首先阐述了列车运行图在城轨运营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总结了列车运行图的特点和分类:深入分析了列车运行图基本要素、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概念;围绕客流清分、开行方案制定、运行图铺画、效果评估等环节,介绍了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全流程并提供实例:从基本指标、均衡性、稳定性、能耗指标和网络化运行图评价指标等方面总结了城轨列车运行图评价方法,并介绍国内常用的运行图编制软件:结合北京地铁“双超”运行图编制的成功案例,梳理了“双超”运行图的编制思路、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情况:最后,本书展望了未来城轨运行图编制领域的新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本书涵盖了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方面的基础理论、实际运用方法与案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可供大专院校列车运行图编制与调度指挥相关专业的研究学者以及一线运行编制和城轨调度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第 1 章 绪论
1.1 城轨发展
1.1.1 世界城轨发展
1.1.2 中国城轨的发展
1.1.3 北京城轨发展
1.2 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和作用
1.2.1 城轨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1.2.2 城轨列车运行图的作用
1.3 城轨列车运行图的特点
1.3.1 城轨和铁路的主要区别
1.3.2 铁路列车运行图和城轨列车运行图
1.4 城轨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参考文献
第 2 章 城轨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基本概念
2.1 运行图的基本要素
2.1.1 区间运行时间
2.1.2 停站时间
2.1.3 折返时间
2.1.4 列车全周转时间
2.1.5 列车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
2.1.6 列车最小运行间隔时间
2.1.7 首末班车时间
2.2 列车运行图的影响因素
2.2.1 信号系统
2.2.2 基础设施
2.2.3 移动装备
2.2.4 客流
2.2.5 其他影响要素
2.3 列车运行图的相关概念
2.3.1 运能
2.3.2 运力
2.3.3 运量
2.3.4 运能、运力与运量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 3 章 客流清分
3.1 概述
3.1.1 客流清分的原因
3.1.2 客流清分的相关基本概念
3.1.3 客流清分的影响因素
3.2 网络化运营模式下的城轨客流清分方法
3.2.1 最短路径清分方法
3.2.2 鉴别车票乘车路径清分方法
3.2.3 K 最短路径法
3.2.4 基于概率模型的清分方法
参考文献
第 4 章 城轨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流程
4.1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原则和要求
4.2 运行图编制的基本流程
4.2.1 断面客流特征分析
4.2.2 开行方案制定
4.2.3 运行图铺画
4.2.4 效果评估
4.3 运行图上线前的准备
参考文献
第 5 章 城轨列车运行图评价方法
5.1 列车运行图基本指标计算
5.1.1 列车运行图静态指标
5.1.2 列车运行图动态指标
5.2 列车运行图的均衡性
5.2.1 均衡性问题模型
5.2.2 方差法评价
5.2.3 基尼系数法评价
5.3 列车运行图的稳定性
5.3.1 Max - Plus 方法
5.3.2 Max - Plus 建模
5.3.3 列车运行图的恢复矩阵
5.4 列车运行图的能耗评价
5.5 网络化运行图评价指标
5.5.1 客流指标
5.5.2 换乘乘客服务质量
5.5.3 换乘站服务能力
5.5.4 线间协调能力
5.5.5 末班车衔接能力
5.5.6 网络可达性
参考文献
第 6 章 列车运行图铺画软件介绍
6.1 同济大学 TPM 系统
6.1.1 引言
6.1.2 系统关键功能介绍
6.2 西门子 FALKO 系统
6.2.1 引言
6.2.2 系统关键功能介绍
6.3 网络化运营管理平台
6.3.1 引言
6.3.2 路网信息管理
6.3.3 网络化运行图管理
6.3.4 其他功能
参考文献
第 7 章 北京地铁双超运行图编制
7.1 编制原则
7.2 编制思路
7.3 具体实施情况
7.3.1 地铁 1 号线
7.3.2 地铁 5 号线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 8 章 新技术在列车运行图中的应用
8.1 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客流精准预测
8.1.1 传统客流预测
8.1.2 基于大数据的客流精准预测
8.1.3 以 LSTM 方法为例的客流预测
8.2 基于云的网络化运行图编制
8.2.1 网络化运行图编制
8.2.2 基于云的网络化运行图编制
8.3 考虑灵活编组条件的列车运行图编制
8.3.1 灵活编组模式下列车运行图开行方案优化
8.3.2 灵活编组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图铺画
8.4 基于数字孪生的客流车流推演技术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