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房(电视小说)

書城自編碼: 411817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作者: 郁志发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552493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被困住的人(余华、李翊云等名家推崇的短篇大师,历时20多年创作,73个受困于生活的故事,洞见人性的幽微之处和人生的真相)
《 被困住的人(余华、李翊云等名家推崇的短篇大师,历时20多年创作,73个受困于生活的故事,洞见人性的幽微之处和人生的真相) 》

售價:HK$ 240.9
灯花笑共此灯(全二册)
《 灯花笑共此灯(全二册) 》

售價:HK$ 76.8
系统家庭治疗的刻意练习
《 系统家庭治疗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3.5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
《 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 》

售價:HK$ 75.9
复利效应
《 复利效应 》

售價:HK$ 48.4
莫雷诺心理学:慢性焦虑(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焦虑症与恐惧症治愈手册。冲破情绪困局,揭示焦虑本质)
《 莫雷诺心理学:慢性焦虑(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焦虑症与恐惧症治愈手册。冲破情绪困局,揭示焦虑本质) 》

售價:HK$ 54.8
莫雷诺心理学:克服强迫症(第5版,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强迫症的诱因、病症与治疗,收录强迫症自测表)
《 莫雷诺心理学:克服强迫症(第5版,西班牙临床心理学家经典入门指南,强迫症的诱因、病症与治疗,收录强迫症自测表) 》

售價:HK$ 54.8
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揭秘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的真相(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
《 杰出投资者的情绪管理课:揭秘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的真相(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 》

售價:HK$ 87.8

編輯推薦:
本书是一部姓氏文化、家风文化的小说,它所描绘的是,从江苏海门农村郁氏大家族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郁海发,在百年跌宕的社会变革中,“房”给他所带来的喜悦、烦恼、困惑以及人祸。不论是他在公舍私寓、住宅工房里的遭遇,还是他在两百年间古宅故居、土地宅基上发生的故事,其矛盾的碰撞和情节的激烈均演绎了一出并不精彩的大戏。而且是海门郁氏家族历史的再现,也是几年来海门郁氏人和全国郁氏人宗亲活动的复盘。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以作者及其族人的复杂生活经历脉络创作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从江苏海门农村郁氏大家族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郁海发,在几十年跌宕的社会变革中,在蜗居、忧居到优居的过程中,与房结缘的福与祸、喜与悲。无论是他在公舍抑或私寓里的遭遇,还是他在两百年古宅故居、土地宅基上发生的故事,均构画成一幕幕精彩十分的戏剧。剧情虽然疏于宏大叙事,但小人物生活的细枝末节和几近真实的矛盾冲突,更能凸显人性的善恶美丑,揭示人生的奥妙哲理。
關於作者:
郁志发 海门人,1940年生人,高级工程师,南通市作协会员,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院长。
曾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发表少量政论、科技短文;与人合著《家用电器知识》一书。从北京百灵无线电总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任上退休后,在海门报刊和网上发表散文、小说等近百篇;出版《海门人故事——郁家那些事》等五部作品计160多万字。
目錄
目 录
第一部 从哪里来
第一集 鲤鱼穴的传说..................................................................... 003
第二集 黄金和黄酱的故事.............................................................. 015
第三集 郁氏积善堂及其牌匾钩沉................................................... 024
第四集 三房之斗实是两房之争....................................................... 032
第五集 木行桥郁家新新宅的悲哀................................................... 040
第六集 郁西庭告御状明胜而实败................................................... 049
第七集 房高一尺引发兄弟阋墙百年................................................ 057
第八集 又一位小夫人..................................................................... 068
第九集 三次火宅两次成灾.............................................................. 078
第十集 七龄童与西良公的一生纠葛................................................ 086
第十一集 木行桥郁家东宅破产记................................................... 098
第二部 大厦倾塌之谜
第十二集 理工男错当造楼者收获爱情............................................ 111
第十三集 刘十四圆了郁海发的房之梦............................................ 120
第十四集 地震房里的敬上之举....................................................... 128
第十五集 民康科研楼对决民康住宿楼............................................ 138
第十六集 筷子商店和征地盖房的互补............................................ 148
第十七集 刘十四来了是好事还是坏事............................................ 155
第十八集 五枚金戒指..................................................................... 162
第十九集 祖屋里的当代新家训....................................................... 172
第二十集 临建房里的奇葩事.......................................................... 180
第二十一集 大厦再次倾塌之因....................................................... 190
第二十二集 雷永刚暴富之谜.......................................................... 200
第二十三集 一份自吹自擂的应聘书................................................ 207
第二十四集 路边卡拉OK歌厅覆灭记.............................................. 215
第二十五集 樱花园之恋................................................................. 228
第三部 到了这里
第二十六集 故乡留间房为了啥....................................................... 241
第二十七集 阴谋?阳策................................................................. 253
第二十八集 郁力回国创业风波....................................................... 267
第二十九集 见先和黑心................................................................. 275
第三十集 三国九方关系中的奇葩事................................................ 286
第三十一集 重建瓦6之新生............................................................ 298
第三十二集 祭祖的风波................................................................. 311
第三十三集 《郁氏文化》微刊砥砺前行......................................... 323
第三十四集 特等奖风波................................................................. 329
第三十五集 三枚公章之解.............................................................. 334
第三十六集 金秋十月海门桂花遍地香............................................ 340
第三十七集 郁氏宗亲活动中三国N方的形成................................... 349
第三十八集 《郁氏文化草根作者语丝集》出版风云....................... 358
第三十九集 多彩的重建瓦6............................................................ 366
第四十集 铭记保存重建瓦6的喜与悲.............................................. 376
第四十一集 众目一瞥《中华郁氏通谱》......................................... 384
第四十二集 永固永存(大结局)................................................... 392
附录:《房》之补遗
1.为电视小说《房》补言/平凡....................................................... 398
2.漫漫房之路,悠悠家族情/郁光涛................................................ 404
3.双面人生的郁幸福/郁光雷........................................................... 407
4.点赞《房》中四位女性/陈玉峰.................................................... 410
5.《房》注满海门元素/蔡炯........................................................... 414
6.从《房》看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郁瑞............................................. 416
7.走进《房》,感受家族文化与文学魅力的交融/海潮.................... 418
8.一部剧作窥人生/吉忠华.............................................................. 421
9.房情绵绵 文意深深/徐志新....................................................... 423
10.电视小说《房》留言选登/《郁氏文化》编审部......................... 424
11.“房”之说/郁良君........................................................................ 433

特别致谢.......................................................................................... 435
內容試閱
第一部 从哪里来
第一集 鲤鱼穴的传说
美好而神奇的传说,是小人物对命运的期盼和祈祷。敬请世人勿嘲笑我的先祖们。
写在前面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溯源寻祖,孝道之人对祖上的出身之谜,总怀探究之心、之情。出于这 种情感,地球上的华人争做不忘“六祖”之人:不忘祖国、祖根(故乡)、祖宗、 祖训、祖宅、祖坟。
《房》是以海门郁姓人家为载体的、具有地方色彩的乡土文学作品,也 是一个有选择地书写海门郁氏人的生存、奋斗和发展的系列剧,该剧书写了 海门郁氏人的精气神,为郁氏文化做出微小贡献。
一、《房》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在沙地海门地域,因而必须向读者阐述海 门的历史沿革。
二、主人公郁海发为郁姓,故事情节围绕郁氏文化活动展开,因而必须 向读者公布郁氏在海门的分布状态。
三、郁海发的祖根渊源于有氏,有子的思想“孝、礼、和”在《房》剧 中时有体现。因而必须向读者交代有若其人其言、后裔的迁徙及其姓氏的嬗变。
故此,笔者不惜笔墨,在本集加了附录“有若后裔的姓氏嬗变” 一节, 以便读者阅读。

第 1 节 只有松林,不见坟头

2004 年清明节,童年时跟随新四军的老兵、父亲郁九周外出读书谋业的 高级工程师郁海发,从北京回到木行桥郁家村,给祖父郁再林的坟上除草添土, 磕头跪拜,焚烧冥币。
当晚。郁海发正在吃夜饭,堂弟郁海新推门而进,手里拿着三四片纸。
郁海新:“海发哥,你给我看看呀。这是参照大杨村陈氏家谱搞的。”
郁海发接过纸瞄了一眼首页,题目是《海门木行桥郁氏家谱》,下面是 郁家东宅老三房族人的脉系图,郁海发当即放下碗筷对惠姑说:“姆妈,我 不吃了,收起来吧。”
郁海发仔细看完脉系图后说:“海新,写得不全呀。木行桥郁氏始祖传 下八房呢,而且如果全写上不应叫家谱,应该称作族谱或者叫宗谱;就是郁 家东宅老三房的名单也漏了不少。”又说:“我们家族到此地有两百多年了吧? 它虽非名门望族,但长足发展是不容置疑的。”郁海发意犹未尽,继续说:“在 历史长河中,两百年仅为一瞬,但对木行桥郁家村而言却是源远流长。它跨 越了清朝六代皇权统治、民国战乱、十年土地革命、八年全面抗战、四年解 放战争及至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年社会复兴的历史时段,改革开放走向 繁荣昌盛辰光也有二十多年啦。它必是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矿藏,应该有人 去挖掘的。”
郁海新轻声地问:“你去编,你牵头去挖掘。奈能?”
郁海发:“恐怕难以胜任呀,我在北京住,又有糖尿病。还是你去弄吧。”
郁海新:“海发哥,你不是不知道呀,我肚里那点墨水不够用的。”又说: “你是我们家族里第一位大学生,若要做成此事,非你莫属。”
“好吧。我试试看。”郁海发点了点头。
2013 年阴历十月初六,木行桥郁家村郁氏宗谱公示仪式在郁家东宅举行。 老八房家族代表、社会贤达、海门一报两台记者共 40 位出席了仪式。
郁家东宅位于郁家村最东头。为了迎接公示仪式的举行,郁海发修建了长 300 米、宽 2.5 米的水泥路,汽车可直接驶入他祖宅的场心里。在中厅六个 移动式报架上,用彩色磁球贴了 150 页的郁氏宗谱文稿。9 点后,与会者从东 首“公示告白”开始,然后绕圈浏览,最后看完“公示结语”进入西房会议室。
上午 10 点,主持人郁海达宣布:“鸣炮!”郁海新迅即上前点燃。八支 爆仗连发升天,象征郁氏老八房脉系兴旺发达;万支小鞭遍地开花,寓意阖 族同庆郁氏宗谱顺利诞生。
代表们的发言均是称颂之词,不料会议结束前,70 岁的郁九龙说:“这 个家谱蛮好,但是美中不足啊,没有讲清始祖郁士福上辈的情况。抗战胜利前, 父亲一辈的老人清明是去土地桥上坟的。建议你们去土地桥了解一下。”
郁海达说: “九龙伯的建议有道理。把了解的情况补充在书中,能赶上 明年春天正式印刷就行。”
郁海新: “我知道那个土地桥郁家宅的。那里有个郁九祥,是我在海门 印刷厂同事的父亲。我去过一次的。”
郁海发当即拍板: “在我回京前抽空跑一趟土地桥。”倏忽之间,郁海 发想起了幼时的一段往事。
1949 年初夏,木行桥郁家村建立新政权不久,八九岁的郁海发听祖父郁 再林说,木行桥郁家的祖先来自东边土地桥,那里的祖坟出过一个鲫鱼穴, 后来不知为何鲫鱼穴破了。郁再林以玩笑的口气说:“要不然,郁家的后代 当出大人物,像南面常乐镇张謇张状元一样,会出一个郁状元啦。”
想到这里,郁海发脱口而出:“顺便去查查那个鲫鱼穴的传说。”
郁海发的话音一落,室内众人不知其所云,一片错愕。
三天后的下午。郁海发、郁九成、郁海新、郁海达雇了一辆面包车前往 土地桥郁宅古宅探访。当年,老手里长辈们推着独轮车,车上坐着妇女或孩 子们,走过弯弯曲曲的泥土路去土地桥上坟,五更里动身, 日头爬上树梢头, 才能赶到郁家古宅。时今村村是柏油马路,大河上是水泥桥,郁海发的汽车 一个多钟点就到达土地桥头啦。
土地桥向东马路两旁都是农村式的别墅,几乎家家门前停着汽车,可证 明海门农户的富有。郁海发的汽车向东开过十垗地皮,停在路北一座两层楼前, 走进郁九祥的家。
郁九祥是一位 85 岁的老人,字辈当与木行桥郁氏第六代的“九”字同辈。忙里忙外接待的是他的大儿媳施亚玲。
知道了郁海发的来意后,郁九祥讲了本支郁氏的来历:
“大概 250 年前,我们老祖宗兄弟俩从崇明西沙迁至海门。弟弟郁德行 在东边二十里的凤凰桥定居,没有家谱,哥哥郁德林迁至本乡土地桥落户, 土地桥郁家始祖传下三房,我们这支是大房,小房的人因土地桥发大水去了 你们木行桥啦。”
郁九祥的回忆使郁海发有点失落,随即向郁九祥求证鲫鱼穴传说的真伪。
郁九祥说: “确有其事。不过不是鲫鱼穴,而是鲤鱼穴。不是在此地, 而是在凤凰桥。”又补充道: “后来我们这支的老祖宗偷着将鲤鱼骨殖甏搬 到这里下葬,风水破了。”
郁海发问:“真有这事?”
郁九祥:“真的,就安葬在宅沟后面的老坟地里,我小时候每年去上坟的。”
在施亚玲的带领下,郁海发一行人走进郁家古宅大场心。郁九成是旧地 重游,他回忆,70 多年前随大人来这里上坟时,宅上有正埭屋朝南五间瓦房, 东、西偏房是草房。现今已不存在。只看到大宅地上种满庄稼,东头两间破 旧的瓦房。后宅沟也不是清水池塘,西宅沟长满杂草。宅外马路旁却是郁九 祥父子的新楼高耸,两者相比,立见岁月的沧桑。
郁海发站在后宅沟沿远眺北方。施亚玲指着一里开外的一片松树林说:
“那里就是先祖们的葬地所在。”
只有松林,不见坟头。清明时节,已有几十年无人去祭祀了。
斯人已逝,物是人非,但历史的记忆永不消失!

第 2 节 移葬老父兄弟反目

乾隆四年(1739),崇明贡生郁瑚上书朝廷,称其本孔门高足有子后裔, 获准改姓,并在蟠龙镇有家桥建有子祠。本节故事的时代约在此事前后。
崇明西沙郁氏 61 世郁君盛之下 73 世郁德林和郁德行兄弟,安葬其父 郁国瑞几年之后,哥儿俩双双迁至海门地界凤凰桥和土地桥。虽然两地相差二十里,两家关系相当热络,逢年过节互访,人情行里亦有来往。但是两家 家境却有巨大的落差,凤凰桥的弟弟富,土地桥的哥哥穷。
大年初八,凤凰桥走来一位算命先生,郁德行请他到家算算今生的财运。 算命先生知道郁德行是外来户,出了一个点子: “若要发大财,必须有根, 根基在哪里呢?你应该将崇明的祖坟迁来呀。”算命先生进一步乱侃:“祖 坟应该选好,龙穴山水与八卦方位相对应,与我们年生配合,不同命卦的人 有不同的吉凶方位,震离巽坎年生的人最好在东西、南北这两个卦方位,乾 兑艮坤年生的人,住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个卦方位较好,方位前 面管财,后面管丁,阴阳五行,八卦九星结合在一起,演变成宝地,藏风聚气, 龙真穴地,不愁不生贤良之士。”郁德行对此深信不疑,琢磨着将其父郁国 瑞的坟墓迁过来。
元宵节一早,郁德行携子郁永富赶往土地桥去见长兄郁德林。
郁德林大惊,劈头问: “弟弟年初二刚来过,何以今日一大早赶过来, 有何大事?”郁德行:“进屋谈,进屋谈。”
进屋坐定之后,郁德行先开口: “阿哥,我与永富思量,将他公公的坟 从崇明有家桥迁过来。”
郁德林表示同意:“好啊。”
郁德行:“那我清明节去办啦,搬到凤凰桥。所有费用不用阿哥出。” 郁德林立马沉下脸,低头不语。
郁德林之子郁永行知道他父亲的心思,对郁德行说:“叔叔,我看最好 搬到土地桥,费用全由我们出。因为我是国瑞公公的长孙。”
郁德行反驳: “我们凤凰桥的地势比这里高,风水要好,龙脉生气,象 征兴旺,左龙砂,右虎砂,山环水绕,便是佳景。真是好风水,比土地桥的 五谷河常发大水的地强多了。”停了一会儿又说:“再说,此事呒得辈分大 小之分,只有钱多钱少之差,要花很多白花花的银子呀。”意思是郁德林比 自己穷。
郁德林一听,跳起来对弟弟大吼:“你!勿要看不起穷人,我砸锅卖铁 也要将老父搬到土地桥!”
话不投机半句多,郁德行拉着儿子往外边走边说:“我俚走,不搬了呀。” 在回家路上郁永富问父亲:“爹爹,真不想搬啦? ”郁德行回答:“骗骗他们呀,回家再商量。”
旧时,人死后安葬的方法有三种情况。第一,用棺材安葬,富人家用厚 棺材板,中等人家用薄棺材板,也有穷人家用芦苇席子卷埋。棺材安葬又分 埋入地下的土葬,棺材放在地上小瓦屋的坑葬。第二,死人坐在大缸里埋入 地下的“寿缸葬”。第三,使用“骨殖甏”,在棺材埋入土中几年后,人的 皮肤肌肉已腐烂,只剩下骨头,这时才开棺把骨头按顺序装入泥甏中,俗称 “接骨头”。
清明前两天,郁德行、郁永富父子去了崇明有家桥。请阴阳先生在郁国 瑞夫妇两个瓦坑前许愿后,父子俩焚烧纸币,磕头跪拜。然后两个帮手将瓦 坑拆掉,开棺取出郁国瑞夫妇的遗骨,分别装于两个泥甏中。
翌日午时。在凤凰桥郁宅东两里的土坡上,两个骨殖甏埋入大坑中,上 面做了一个坟头,然后郁永富赶往土地桥,向郁德林告知此事,望伯伯第二 天去新祖坟上坟并备酒席相待。
清明当天。郁德行全家昂首西盼, 始终未见郁德林的身影,辰光很迟了, 郁德行对郁永富说:“不用等了,他们不会来的。”于是独家去上了坟。
时近中午,郁德林、郁永行提了香烛、元宝赶到了凤凰桥,向路人打听 新祖坟的地方,从南埭上转弯直接去了坟头。
郁德行全家正在吃酒,路人来告知郁德林去了新坟地,郁永富放下筷子 赶向坟地,半路上迎接上完坟的郁德林父子。当走到郁德行的宅角头时,郁 永富拉他俩进去喝酒。
郁永行对他父亲说:“你往西先走一步。”随后进入郁德行的厨房屋里, 掀翻方桌上的酒菜,扬长而去。屋子的人一个都不敢吭声。
郁德林回去以后不吃不喝,卧床不起。他对郁永行说: “我去地下向你 公公请罪。你一定要出这口气,将他的坟搬过来。”一个月后,郁德林抑郁而亡。
郁永行没有去给郁德行报丧。
在往后的年代里,郁永行每年清明提前几天去凤凰桥上坟。





第 3 节 郁永富发财之谜

乾隆三十三年(1768)建江苏海门直隶厅,设县治于茅家镇。本节故事 发生的时代在此前后,郁德行已是花甲之年,郁永富则是不惑之年。
迁坟的第二年春天,郁德行将原有的三间草房翻建成五间向南瓦房,中 间是公堂屋,俗称前头屋,东边两间老两口住。年末,在西边两间里替独子 郁永富娶了新娘子。
郁永富进过私塾,念过四书五经,考过院试而未中秀才,但他做事精明 能干,视事深远,善于决策规划,勤劳苦作。旧时人生的三件大事:置田地、 盖房子、寻媳妇(娶儿媳) 。郁永富也是这个路数,凭他个人能耐,没有几 年置地一万步(40 亩);在郁永富三个儿子成家之时,他又盖了两幢东西偏房; 并将后宅沟扩成四汀宅沟,南边筑坝筋作为进出通道。郁家宅是凤凰桥的典 型农宅,郁永富一如其名成为富甲一方的绅士。
凤凰桥郁家宅缘何兴旺发达,乡人们说郁永富的名字爷娘起得好,也有 这样的议论:
有的说,郁家宅东垗里横路南费宅,西垗里横路南樊宅,使郁家宅落北 夹中,形似盛粮的簸箕,风水学称其为“畚箕宅”,寓意财富像流水似的流 进斗内。
有的说,郁家宅正南方向的河南,唐家窑的火门南开,向北添柴烧火制砖, 正对着郁家宅的前头屋。砖窑的火越烧越旺,郁家宅的财产愈加富有。
还有的说,在盖房时,郁德行请泥水匠在屋脊内藏着不知其数的小泥人, 神像多变,栩栩如生。泥水匠遵照鲁班先师的规定,用“抓阄”的办法,将 这些小泥人安放进去。据说它能使家族人丁兴旺。说来也怪,自从祭拜新祖坟、郁德林抑郁而亡之后,郁永行家境逐步好 转,两年之后成了家,先后养育了郁江朝、郁江官、郁江福三个儿子。大儿 子郁江朝是海门直隶厅的九品官员,相当于现时的科级干部,在他成家之时, 郁永行将原有的三间草房翻建成五间瓦房,东边三间老两口和两个弟弟居住。 当郁江官、郁江福成家之时,郁永行在东、西垗里新建两个宅子,各盖了三 间普通瓦房。
家境好了,人丁旺了,郁永行想起父亲郁德林临终所嘱,思量着将葬在 凤凰桥的先人骨殖甏搬过来。
某年清明的当晩,郁永行带着大花轿鼓乐队停在凤凰桥西首,领着三个 儿子绕道走到墓地,扒开泥土,挖出两个骨殖甏,然后重新整好坟头。四个 人用红布包好骨殖甏,从原路返回凤凰桥西首,将骨殖甏抬到大花轿中。 一 路锣鼓喧天向西走去,黎明前才回到土地桥。准备埋葬之时,郁永行打开骨 殖甏看了看,发现两条侧游的鲤鱼。郁永行没有作声,吩咐三个儿子快将骨 殖甏埋入地下。
说来也怪,异地再葬老祖遗骨之后,第二年夏天五谷河遭到百年不遇的 洪水侵袭,满屋子都是水,种下的花地(庄稼)全死了,郁永行全家的生活 极为艰难。尤其是郁江福夫妇俩带着独子不辞而别,去向不明。
大水过后两个月的一天晩上,郁永行和老大、老二坐在一起,自言自语问: “老三一家到底是死是活呢?”
老二郁江官随口说:“老爹不用操心,死不掉的。”
郁永行骂道:“小兔崽子,有你这样说话的?平时兄弟关系挺好的。”
老大郁江朝说:“爹爹,待我去海门找捕快打听一下。你老不必多想。”
郁永行:“能不想吗,想想都是命呀。”叹了口气又道:“想想当年, 老爷子的坟迁到凤凰桥以后,我家与凤凰桥叔叔家一样富起来了。去年移葬 了骨殖甏,今年就倒大霉啦。大概凤凰桥老坟是鲤鱼穴地,骨殖甏离开鲤鱼穴地,可能风水破坏了。”
坊间种种传说,仅为郁氏后人自诩自夸,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大可不 必当真。
郁家宅兴旺发达的原因,除了郁德林、郁德行两位先祖在海地开基立业, 还在于其后代守业创业的精神发扬光大。以后各代均出翘楚之儿,世代都有 佼佼之子,唯有如此者,海门郁氏人家才得以兴旺发达。社会在衍变,时代 在前行,社会的发展推动家族的兴旺,家族兴旺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世间万物万事均有阴阳之道,矛盾无处不在。由于利益冲突、理念迥异, 加上沟通方法欠妥,世人中常发争斗,同族之间亦然,姐妹龃龉屡见不鲜。 本集中的海门郁氏两位老祖兄弟阋墙,恰好证实此论。这种争斗或许像战争、 地震、瘟疫推动历史的进程一样,才有海门郁氏今日之兴、之盛、之旺。
本集中的“鲤鱼穴”“唐家窑”“畚箕宅”“小泥人”,甚至爷娘取名 “永富”等引人入胜的趣闻,似乎有点神奇神化。对此, 我们无意把它割断, 也不做任何褒贬。

附录 有若后裔的姓氏嬗变

据 2014 年第六次国家人口统计,郁姓全国人口约 46.6 万, 占全国人口的 0.031%,数量排名居第 243 位。
虽然现时郁姓是罕见姓氏,但在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志士,其为推动中 华历史进程、弘扬中华文明做出了较大贡献。
虽然现时郁姓人口不多,却在全国各省和全球多国均有分布。
郁姓是多民族、多源头、多地区的少数姓氏,据历史资料记载,其来源 有十二种之多,其中之一为“有”氏说。
一、有若其人其言
有若,字子有,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因为他长相很像孔子又喜欢钻研 上古的制度礼仪,后世尊称有若为有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 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亦可宗也。” 平和,和平,和睦,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都离不开一个“和”
字。子思《中庸》将“致中和”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使“和”字成为代表 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词。
二、“天下‘少有’哩”
山东有姓为有若、冉求后裔。山东平阴有氏家谱明万历年间纂修,清乾 隆年间重修,民国年间再修。
有氏谱书记载,有氏源于上古复姓有巢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有巢 氏的后裔子孙,简改为单姓有氏,有子为得姓始祖。
据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 后裔聚族而居。”
有若第七十七代孙有令民说: “姓有的原先居住在现今的邹县,有子成 为孔子的弟子之后,全家迁居曲阜。为避荒乱,第 14 世的有家迁居到今济南 平阴。”
有若第七十五代孙有祥玉说: “有子属于‘四贤十二哲’中‘十二哲’ 之一。孔子的学生中唯有有若和孔子、孟子齐名。”还说:“我们繁衍太慢了, 两千多年了,才七十九代,全国才三千多人,天下‘少有’哩。”
三、有若后裔的姓氏嬗变
民间传说公元 10 世纪前后,元朝建立之际至宋末金兵作乱,有若后裔中 有一对弟兄,其哥西徏到山西太原,而弟弟南迁到杭州的郁郎地改姓郁。以 后又有分支迁到句容、崇明。《鲁国郡郁氏谱》记载:有氏后裔 49 世郁麟, 宋建炎二年十月金人犯鲁国邑,举家迁句容之绛岩山。61 世郁君盛和郁君玉, 为避张士诚作乱,元至正十七年从句容迁崇明西沙。部分“郁”姓由“有” 氏嬗变而来,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不谋而合。
崇明岛是长江入海处的大岛,古时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一次 在常熟虞山顶上隔江遥望崇明岛,脱口高呼: “常熟崇明,崇明常熟也。”皇帝的金口玉言,使崇明岛成为风调雨顺的风光宝岛。此岛早有人居,地肥 物茂。
《上海通志》记载:乾隆四年(1739),贡生郁瑚上书朝廷,称其本孔 门高足有子后裔,获准改姓,并于蟠龙镇建有子祠,今地名有家桥。可反证 崇明郁姓来自有氏。
四、海门郁姓的分布
海门是长江之门,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它东濒黄海,毗邻启东市, 南倚长江及崇明岛,西靠南通市,北接通州区。讲述海门郁氏来源应从海门 的历史沿革开始。
历史资料证实,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遇崇明岛而沉积江口,形成星罗棋 布的沙洲。大约经过 800 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布洲及成群小沙洲,沙 洲渐次连片。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
由于长江主泓道北移,至明朝境内大片土地坍没至吕四、余东、四甲、 袁灶港一线,县治迁于徐涧(今通州市兴仁镇)并废县并入通州建静海乡。 袁灶港古名“老坝”,意指大堤之上的港口。
明末清初(1600 年以后) ,长江主泓道再次南倾,长江北岸开始涨积, 沉积 40 多个新泥沙洲,绵亘百余里。乾隆三十三年(1768)建江苏海门直隶厅, 设县治于茅家镇。
因涨沙而形成的海门、启东加上通州一部分被称为沙地,崇明的郁姓也 加入垦荒大潮,迁到沙地后成为海门的大姓。
(一)其中一支崇明有氏后裔 61 世郁君玉的后人,落居到现今的海门镇 占仁村 12 组。该村 95 岁高龄的郁重德先生著文说,自己的老祖宗不姓郁而 姓“有”,曾有一部家谱为证,存放在海门德胜乡李彬村,但在“文革”中 毁于一旦。占仁村的郁家故宅共有六房散居在海门各地:大房德胜乡—三星 林西村;二房占仁村—万年乡;三房长兴镇—悦来三阳镇、天补广丰村、启东; 四房占仁村 12 组;五房德胜乡—树勋镇、余西镇—三星永富村、国强乡定兴 桥;六房德胜乡—瑞祥乡、凤凰桥。此支后人六个支脉, 在顺序上可能有误, 各地分支属哪房更不清楚。
(二)除占仁村之外,海门还发现有氏家族。海门天补广丰村的抗日烈 士郁仁治将军的孙子郁磊军说: “郁仁治的父辈仨兄弟姓有,名为有文才、有文汉、有文灶。”
(三)海门的郁氏也有从苏州、湖州、句容等地迁入的。如状元《诚恪》 赠匾传人郁祖槃,他的祖先在浙江吴兴县郁家港。在郁家港的故地里,建有 浣花草堂,虽年代久远,却堂祀额存。清同治年间,清军在江南与太平天国 交战,战火蔓延,生灵涂炭,百姓四处逃难。同治五年(1866) ,郁祖槃祖 上迁移北上,其曾祖郁梓卿在川港西南凉棚镇盖起了郁家宅,名“正心堂”。
(四)海门余东地区土地堂镇树勋乡郁姓,是从崇明、启东迁入,或是 从西北安徽等地逃荒而来,有一支是洪武赶散时期从苏州东山避难至土地堂。 乾隆三十年(1765) ,由郁家先祖郁成立出资兴建土地堂庙,故名郁家土地 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郁家土地堂郁姓中烈士不下 10 位。当今革命 后代的代表人物有乡党委书记、海门慈善会主任郁兰春,海门市局干部郁国强、 郁淼,副镇长郁兰英。
(五)散居在海门的郁君玉的后人很多,如三厂厂西村郁三龙是北京的 一位高级干部,万年乡郁斌为海门政协副主席,三星林西村郁飞为智利侨商、 江苏省政协委员。还有三星老镇西村郁家、袁灶港东南一里郁家、天补镇八 字桥郁家、茅家镇郁家等。
(六)海门一支郁氏大族
崇明西沙 61 世郁君玉——
61 世郁君盛——72 世郁国瑞——73 世郁德林和郁德行
73 世郁德行迁居海门余东镇凤凰桥——76 世郁朝纲
73 世郁德林迁居海门连元镇北三里——76 世郁广福
76 世郁广福——77 世郁鼎昌和郁鼎盛迁居三星镇永富村
欲知后事如何,请阅第二集黄金和黄酱的故事。






第二集 黄金和黄酱的故事


黄金和黄酱的互换,让海门郁氏人走上了迁徙创业的艰辛之路。郁江福 由此忏悔而生发慈善之心,发达之后建立“积善堂”;郁江官助其弟渡过难 关体现兄弟情谊,出资建造“土地堂”造福乡人彰显郁家人的善心,实现了 土地堂和木行桥的链接。

第 1 节 黄金和黄酱的互换

本集故事发生的时代大概在公元 1800 年之前,清朝嘉庆年间,发生地在 土地桥。
小儿子郁江福和郁陈氏结婚时,被安置在郁家宅西垗里居住,三间瓦房 是其父郁永行所建。
一个月后。郁永行请了两位中人,将三个儿子叫过来,召开分家会议, 他对儿子们说了三层意思:“我家所有地皮一共 4000 步(16 亩),分成四份, 你们每人 1000 步;家中有些存货,银子和金子,一分为三。”他指着旁边红 布包的物件继续说:“大甏里是银子,小罐里是金子。我们老俩就不留了。” 他看了三个儿子一眼,补充说: “我老两口百年之后,这间房子留给江朝, 我的那份地皮也给他。”
郁江朝:“我听从爹爹的。”
郁江官、郁江福低头不语,可能认为老爸偏心大哥,老大宅子又好还多 得 1000 步地皮。
郁永行知道老二、老三的心里对他的这个决定不满意,因而进一步做了解释: “老大这几年在海门做官,给家中挣了不少银子,理应房子多一点、 好一点。再说,县府同知下来访察,没有像样的宅头,怎么行?这是我老郁 家的脸面呀。”又补充说:“将来有一天我与你娘有个三长两短,忙里(丧事) 由你们三人共同尽孝。但是每年清明节上坟,由江朝出资摆酒席招待, 1000 步地皮就是‘坟祭田’。”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郁江官、郁江福同时抬头:“好咯,好咯。”
根据郁永行话的意思,两个中人起草了分家合约书,三兄弟签字画押, 然后推杯换盏,合家欢乐。
郁江福结婚的第二年,添了白胖胖的男孩,取名士昌。
一天,妻子郁陈氏唠叨:“老爹盖这座房子时,因同时盖了东宅江官的宅子, 手头紧一些而质量较差,你看地基不深,四面单砖墙也没涂上石灰,四面透风。”
郁江福:“有一个窝已经不错了。老爹盖两座宅子很不容易的。”
郁陈氏:“我勿是埋怨你爹爹呀。我们用那甏银子修修房子,像江官哥那样, 屋子修得比江朝大哥的还要好。”
郁江福沉思一会儿说: “我俚先不修房子,凑合住几年。我想用银子再 置几百步地皮,田里的收成积存银子,3 年之后再修。这叫钱生钱。”
郁陈氏没吭声。郁江福进一步解释: “修了房子不过住得舒服点,但不 会增加我家的财富。”
郁陈氏:“好吧,你做主。”
其实,前几天西邻沙启高为卖地与郁江福接洽过。沙启高是贫穷户,其 妻沙陆氏的父亲一年前病故,母亲长期病恹恹, 一个月之前也走了。一年之 内两个老人的葬礼,使沙陆氏的哥哥负了一身债,不得已拟将祖传之地出售, 沙启高就找到了郁江福。
第二天,沙启高带着郁江福到了他的妻舅家,先看了那块 500 步田地, 郁江福感到不称心的是,那块地地势较低,于是嘴角一噘,眉头一紧,犹豫 不决之意在脸上立马显示出来了。
沙启高见妻舅站在那里尴尬地搓着双手,赶紧打圆场:“地块不是太好,
价钱可以商量的。”又补充:“这样吧,可以写个活契,过几年赎回来。” 再次对郁江福求救:“孩子他舅欠了一屁股债,大哥你做做好事,帮帮忙吧。”
郁江福依然没有表态。沙启高又出点子: “要不你先买下来,然后,将这 500 步地皮租给我种,每年交租佃,反正我家的田很少。”
郁江福接受了沙启高的意见,交易成功,500 步地皮易主为郁江福,然后 沙启高成为郁江福的佃户。郁家和沙家毗邻而居,两家关系甚是亲密。
好景不长,沙启高交了两年田租后,第三年突发大水。土地桥的地势北 高南低,五谷河的洪水向南岸土地桥一泻而来,加上南面长江水滚滚而来, 又加上下了一夜倾盆大雨,昔日良田一夜之间成了芦荡浅滩。各家的财物几 乎全被洪水卷走。
郁江福的房子被冲破一面墙,郁陈氏抱住那小罐黄金,与丈夫相对而泣。
第二天雨停后,郁江福踏着水去看望沙启高一家,只见东房头草屋顶上 掀开一个大洞,沙陆氏抱着两岁多的儿子狗儿,在西间厨屋里哭泣,沙启高 在搬着一个不大的泥甏。
郁江福问:“这是哈么事?”
沙启高答:“半甏黄酱,就剩这点点了。”
郁江福沉思片刻,对沙启高说:“我用一罐黄金换你的那甏黄酱,如何?” 沙启高:“当真?”
郁江福:“绝不说假话。”
沙启高窃喜,乃换之。
郁江福拿回黄酱后,蘸着草根、树皮充饥,而使妻儿活了下来。虽然天 公不作美,第三天又下了半天大雨,但靠那甏黄酱度过了洪水灾荒。
第三天大雨停后不久,西隔壁沙陆氏大呼: “救命,救命呀! ”郁江福 夫妇连忙赶过去,只见沙陆氏拉着狗儿站在场心里,边哭边指着全塌下的东 房头,对郁江福说:“孩子他爹压在下面啦。”
郁江福看了看倒塌的房子,感到救人比较难,因为西间厨房屋朝东倾斜 得很厉害,随时可能倒下去。他问沙陆氏:“怎么压下去啦?”
沙陆氏:“狗儿他爹饿了好几天,没有多少力气,今天他偏要修房头的房顶, 叫他不要爬上去,他偏不听。”
救人要紧!郁江福叫来了他的二哥郁江官,两人一商量,又请了几个村人, 大伙儿用钉耙扒弄倒下的茅草屋顶,不多辰光,快要见底了, 一个毛头小伙 子急急抽出一根木头,顷刻间西房也向东倒下去了。
所有人都向后退却几步,只见沙陆氏丢下狗儿,一个箭步冲向西屋,从倾斜的门框中钻了进去,片刻,抱着那小罐黄金出来了。
待塌房全部清理完毕,已是酉时辰光,只见沙启高合扑趴在那里,已经 没有气息了。
沙陆氏哭天抹泪求大家:“做做好事,将孩子他爹埋了吧。”趁着人多, 连夜用房顶上的稻草捆住沙启高,埋在屋后的田地里。
黎明之时,郁陈氏领着沙陆氏和狗儿,走进郁江福的家里 … …

第 2 节 迁徙创业的昌盛之路

沙陆氏和狗儿被安顿在郁江福的西房里,郁陈氏用黄酱蘸着煮烂的杂草、 麸糠等喂给他俩吃,再加上郁江福捉来的小鱼熬的鱼汤,休息两天后体力逐 渐恢复。郁陈氏与沙陆氏姐妹似的相处,士昌和狗儿也玩得很开心。
十天之后。沙陆氏捧着那小罐黄金跪在郁江福夫妇前,声泪俱下地说:“大 哥大姐,小女子有两事相托。”
郁江福:“大妹子,何以如此?站起来说。”
沙陆氏仍然跪着:“感谢救命之恩,这罐黄金物归原主,还给大哥。”
郁江福:“千万不可!说起来惭愧呀,灾荒之年,黄酱比黄金有用,值铜钿。 我有私心,不该用黄金换启高弟的黄酱,害得你们无以为食。”
沙陆氏:“话不能如此说。”
郁江福:“我绝不会收下这罐黄金。”
沙陆氏:“大哥大姐,容我再将第二件事禀告。”
郁江福:“快说吧。”
沙陆氏:“我明天离开这里,请你们收留狗儿做儿子,我一个人出去讨饭。 三年之后,我回来做牛做马以身侍奉大哥。万望勿拒。”
郁江福听后搓着双手,无以作答,瞟了妻子一眼。
郁陈氏:“大妹子,兹事体大,容我们商量后再议。”扶起沙陆氏:“明 天你先不要走。”
沙陆氏:“明天可以不走,但我一定要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郁江福和郁陈氏回到东房里,郁陈氏对丈夫说:“明日和二哥商量一下吧。”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他俩走进东宅郁江官的家,郁江官及妻子郁袁氏开门迎进去。 郁江福向他二哥和盘托出沙氏出走之事的始末,请他出出点子。
郁江官是善于谋划之人,他审视三弟一眼,沉思片刻,对处理此事应从 何着手已经心中有数,对郁陈氏说:“此事处理不难,看弟媳妇如何办了。”
郁陈氏听懂了郁江官的话中话,说: “人之初,性本善。救人一命胜造 七级浮屠。”又说: “我和狗儿娘亲如姐妹,士昌和狗儿赛似兄弟。就当我 家又多了一个儿子啦。”
郁江官:“那就好办了。”
郁江福: “也难办呀,陆氏要出去讨饭三年,活下去是很难的,万一有 个三长两短,狗儿又失去亲娘,那我更对不起启高兄弟呀。”说着说着,七 尺男儿眼中泪汪汪。
郁江官:“是呀,各乡各村灾情严重,出讨也很难维持生活。我有一个 万全之策。”
郁江福、郁陈氏急问:“有何好计?”
郁江官:“离开土地桥,往西界寻找新的生存之地。”
郁江福:“人生地不熟,到哪里去找呢?”
郁江官:“我的一个阿舅袁成府,前年去了木行桥置业,那里地势比土
地桥要好。我明天去找他。”(袁成府是郁江官之妻郁袁氏的小弟。) 又说: “等我三天,一定带回消息的。”
翌日。郁江官向西步行几十里,傍晚才到达木行桥的袁家。隔天,在袁 成府的帮助下,在木行桥南一里地定下两垗空地,两者相隔八垗距离。 一垗 宽度在 40 丈至 60 丈。第三天郁江官离开袁家返程时, 又给袁成府一些银子, 委托他在每垗地皮中间各盖两间草房和灶头。
郁江官回到土地桥后,向郁江福夫妇和沙陆氏讲述了木行桥之行的过程 及向西迁移的计划,郁江福夫妇深表赞成,沙陆氏向郁江官作揖叩谢。郁江 官叮嘱大家:“此事对老爹及所有人保密,以防节外生枝。”
迁移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第二天一早,沙陆氏领着狗儿到东房里,向郁江福夫妇叩头,狗儿奶声奶气地喊:“寄爷,寄娘。”郁江福说:“好,狗儿长大后与士昌一起念书。”
第三天上午,沙陆氏回了她娘家,对她哥哥说:“那块卖给郁江福的 500 步田退给你。”随手将活契交给她哥哥,并说:“江福先生交代,不要你的赎金。” 他哥哥大惊:“何以如此?”沙陆氏对此没作回答,只对哥哥说:“田里花地(庄 稼)全死了,你再种下去。”
第五天晩上,郁江福把郁江官叫到家中,对他说:“老爹分我 1000 步, 加上这座房子全给你。在木行桥置荒地、盖草房所花的银子,不论多少,我 也不算给阿哥了。”
郁江官回答:“论价值,我要补你不少,待以后家境好转再还给你。”
郁江福: “兄弟之情无法用金钱称斤两。这座房子将来送给士明、士林 侄儿娶亲吧。”
郁江官:“好吧。你们走时, 送你一部独轮车,家中就留下这部车子了。”
半个月之后,郁江官带着郁江福去了一趟木行桥,认认路,见过袁成府, 一切安排妥当了。
又过了五天的五更里,郁江福上路了,他推着独轮车,车上放着小家具 小什物,两边坐着五岁亲儿士昌、三岁寄子狗儿。妻子郁陈氏、沙启高的遗 孀沙陆氏跟在郁江福后边,两人手挽大、小竹篮子,里面是衣服细软,唯沙 陆氏的大竹篮中装着那黄金小罐。这支五人之队,一路向西迁移,走上拓荒 创业的昌盛之路。
走了一天之后,夕阳西下,他们到达木行桥。
郁江福一家住在东边两间草房之内,三年之后,此地建成木行桥“郁家 东宅”。
沙陆氏和狗儿住进西边两间草房之内,并立了沙启高的牌位,守孝三年。 之后,沙陆氏更名郁陆氏,正值狗儿启蒙之时,取名郁士盛,寄子成为儿子。 三年之后,此地建成木行桥“郁家西宅”。
二十年后,郁士昌在郁家东宅上建成“积善堂”,几十年后,郁士昌的 后人再建“新宅”“新新宅”,加上“郁家东宅”“郁家西宅”,终于完成了“木 行桥郁家村”的雏形。此是后话,容后再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