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华民国外交史(修订本)(全三卷)

書城自編碼: 411780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石源华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824360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5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壹卷YeBook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修订版)论世衡史丛书 一本讲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宋代学术与宋代诗学之间紧密联系的专著
《 壹卷YeBook 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修订版)论世衡史丛书 一本讲述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宋代学术与宋代诗学之间紧密联系的专著 》

售價:HK$ 90.2
政通四海:清代公文、驿递和朝贡体系
《 政通四海:清代公文、驿递和朝贡体系 》

售價:HK$ 97.9
超级大国的撕裂: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历史学堂)
《 超级大国的撕裂:美国250年政党政治史(历史学堂) 》

售價:HK$ 63.8
征服密码 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 征服密码 亚欧强盛的六大要素 》

售價:HK$ 82.5
国医名师肿瘤临证传薪录
《 国医名师肿瘤临证传薪录 》

售價:HK$ 107.8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售價:HK$ 74.8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售價:HK$ 85.8
日和:经历晚年的孩子
《 日和:经历晚年的孩子 》

售價:HK$ 43.8

編輯推薦:
* 本书由民国外交史研究专家石源华教授历时三十多年精心撰述,是一部全面观照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的之作。
* 书稿格局宏大、分期合理、立论公允,以极其详实的史料和大量深入研究,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国外交史的全貌。
* 本书开创性提出“周边外交”“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搁置外交”等概念和观点。
* 本书为解读和认识当今各类国际问题、中国外交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和工作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由民国外交史研究专家石源华教授历时三十多年精心撰述,是一部全面观照中国近现代外交的权威之作。全书共五编,聚焦于中华民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过程,对民国外交史上的重要问题、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外交思想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深入的阐释。本书特别关注列强在华势力的升涨降落、主要交涉对手和内容的变换等重要因素影响,提出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V形轨迹”“弱国外交的‘搁置外交’”“周边外交”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概念和观点。本书初版后曾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被海内外学界公认为该领域的扛鼎之作。此修订版对前版书中的一些概念、提法和绪论等进行了小幅修订。本书的出版,将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外交部门等提供重要参考,并可为解读和认识当今中国外交和各类国际问题提供重要借鉴。
關於作者:
石源华,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韩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复旦大学分中心主任等。现任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东北亚研究会学术顾问、上海市国际友人研究会副会长、韩国韩中文化协会名誉理事、韩国国会图书馆咨询委员、韩国国家报勋处特聘研究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外交史、中国周边外交、朝鲜半岛问题与东亚区域合作、韩国独立运动与中韩关系等。曾获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上海市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著作奖等省部以上奖项10项。
目錄
绪 论
第一编 晚清外交局面的勉力维持和对日外交比重的上升
(1912年1月~1918年12月)
第一章 民国初创 维持晚清外交局面
第二章 烽火四起 中外边疆危机交涉
第三章 欧战爆发 对日外交比重上升
第四章 中国参战 列强在华“均势”被打破
第二编 各国在华“均势”的重定和中国政府的外交
(1919年1月~1931年9月)
第五章 列强集会 重定各国在华“均势”
第六章 初融世界 中国国际地位有限提升
第七章 五卅震荡 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
第八章 国共合作 广州、武汉政府的革命外交
第九章 南京奠基 国民政府初期的外交
第十章 反帝反殖 国民政府的周边外交
第三编 日本再破列强在华“均势”和国民政府逐步走向抗日
(1931年9月~1937年7月)
第十一章 东北战火 对日外交比重再次上升
第十二章 战略调整 国民政府组建国际反日战线
第十三章 华北事变 国民政府变换对日方针
第四编 战时抗日外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十四章 中日大战 推行全面抗日外交
第十五章 苦撑待变 国民政府的抗日求援外交
第十六章 加盟盟国 中国国际地位的跃升
第十七章 并肩战斗 援助周边被压迫民族独立运动
第十八章 风云变幻 中国与同盟国的分歧
第十九章 迎接胜利 抗日战争后期的外交
第二十章 穷途末日 日本对华新政策与日汪关系
第五编 对美外交比重上升和民国外交的终结
(1945年8月~1949年9月)
第二十二章 以德报怨 对日处置问题交涉
第二十三章 国共内战 对美外交上升主要地位
第二十四章 独立潮涌 战后中国的周边外交
第二十五章 改朝换代 民国外交的终结
內容試閱
(二) 客观分析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的 5 个倾向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列强长期实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以及中国进行反帝反霸斗争的现实需要,也由于百年来深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的民族“受压”感情制约,更由于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存在的“左”倾思想对于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的影响,中华民国外交史的研究中存在种种缺陷。30多年来,学术界在毛泽东、邓小平以及历代中共领导人的领导下,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参与国际斗争风云中,对于民国外交史的研究已对纠正这些倾向性问题做了若干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和新观点,本书将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和客观地对5个倾向性问题有所突破和创新。
第一个倾向性问题是以帝国主义侵华史取代丰富多彩的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本书全方位地开展对于中华民国外交史的究,力图摆脱历史上形成的“一讲外交,就是帝国主义侵华”的政治范式,在中国共产党和党中央领导下,客观论述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的演变经过,既以主要篇幅叙述和批判列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及其负面影响,也实事求是地分析各国在中国反对日本侵略和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过程中的互动和给予中国的帮助。
第二个倾向性问题是以“弱国无外交”的简单结论笼统批判和全盘否定民国外交均为“屈辱外交”。本书认同“并非弱国都无外交”,“越是弱国越需要外交”的观点。在民国时期,且不说孙中山领导的广东护法军政府及其后来的广州、武汉国民府,即便是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也在各种条件下为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努力,取得了若干成效。本书力图科学地论述民国历届政府和重要外交人物所作的外交努力,严厉批判列强各国对中国的欺凌、侵略和历代统治者对于列强压迫的妥协屈服,也客观评判他们面临的复杂外交局面和外交交涉的功过得失。充分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斗争中为打败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者,改变中国国际地位作出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和贡献。
第三个倾向性问题是晚清以来(包括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地位一路跌落的观点。本书提出并论证了近代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V形轨迹:在晚清是自上而下的快速运动,越来越跌落,八国联军之役后跌至最低谷;进入民国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反帝国主义侵略斗争在中国和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中国国际地位开始自下而上的缓慢上升运动,至开罗会议和联合国大会达到高峰,中国不仅成为“四强”之一,而且史无前例地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后又趋下降。本书客观论述这个轨迹的形成,既与民国时期世界大势的变化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民长期反帝斗争推动的结果。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中国进入世界四强和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本书努力拓宽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述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过程中,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参加国际组织,包括担当国际联盟非常任理事国、行政院主席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不断有所提升的经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英勇卓绝
的斗争和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运动,推动了民国外交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四个倾向性问题是忽视中国对于周边被压迫民族和中小国家外交的研究。一般外交史专著均着重于论述民国时期大国外交的研究,极少注意对中国周边邻国外交的探讨。本书在重视中国大国外交研究的同时,运用相当的篇幅研究民国时期历届政府对于朝鲜、越南、印度、菲律宾、缅甸、泰国以及尼泊尔、锡金、不丹和南洋地区的外交,还详尽考订了民国时期中国和外蒙古、中国与琉球关系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并对朝鲜、越南、印度、缅甸、琉球等民族独立运动及其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努力使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民国时期中国外交的全貌。
第五个倾向性问题是对于民国外交家的片面或负面评价。笔者较早提出了“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概念,并指出:“对于他们的成长道路、外交思想、功过是非的评价,不仅本身是民国外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深化该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高度重视对于民国外交人物的研究,在分析研究各类外交活动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这个群体的特点,指出这个体是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和民国的诞生而逐步形成的,是新时代的产物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他们与他们的前辈———古代中国外交家和晚清外交家相比较,面临不同的国际背景,肩负着不同的民族使命,具备不同的知识结构,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贡献。他们一般在海外接受专门教育,通晓国际政治和近代外交知识,不少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对外交问题及中国对外关系有专门的理论研究。他们的经历、学衔以及学者兼外交家的身份,使他们易于为国际外交界所接
受,并受到尊重,便于他们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为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而
施展抱负。本书既批判这一历史时期的外交家在国家走向衰亡过程中所起的
负面作用,不讳言他们在中国外交事务中的失策和错误,也注意改变对于民国
时期外交家全盘否定的观点,注重研究他们的知识结构、晋升经过、外交思想、
功过是非等,肯定和褒扬他们的历史功绩,力图客观正确总结民国外交家的历
史功过,为今天的外交事业提供经验和教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