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钠离子电池:材料、表征与技术(下卷)[罗马尼亚]玛拉-马格达莱纳·蒂廷斯 [德]菲利普·阿德尔海姆 [中]胡勇胜

書城自編碼: 411744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汽車/交通運輸
作者: [罗马尼亚]玛拉-马格达莱纳·蒂廷斯 [德]菲利普·阿德尔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78097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8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博我以文:清代前中期的古文与知识秩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博我以文:清代前中期的古文与知识秩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206.8
一间自己的房间(精装全译本)激发女性觉醒的心灵之书
《 一间自己的房间(精装全译本)激发女性觉醒的心灵之书 》

售價:HK$ 55.0
印度神话(从众神角度深入解读古印度的两大史诗;窥览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神秘职责;探索诸神提婆与恶魔阿修罗的长久斗争)
《 印度神话(从众神角度深入解读古印度的两大史诗;窥览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神秘职责;探索诸神提婆与恶魔阿修罗的长久斗争) 》

售價:HK$ 108.9
算法竞赛核心教程:策略与算法深度解析
《 算法竞赛核心教程:策略与算法深度解析 》

售價:HK$ 96.8
道不远人: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
《 道不远人: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 》

售價:HK$ 96.8
深入理解PyTorch
《 深入理解PyTorch 》

售價:HK$ 174.9
校园有戏——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指南
《 校园有戏——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指南 》

售價:HK$ 85.8
资本的扩张
《 资本的扩张 》

售價:HK$ 79.2

編輯推薦:
1.本书旨在提供钠离子电池材料发展的新进展,分为上、下两卷,系统全面阐述了钠离子电池材料、表征与技术,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方位指南,助力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进程,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发展。2.本书覆盖了钠离子电池的材料、表征、应用、安全、商业化等相关内容,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们执笔,内容系统,学术前沿。(1)材料体系全面覆盖。聚焦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涵盖石墨、硬碳、合金负极,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正极,以及电解液、固体电解质等关键组分。通过对比分析锂/钠体系差异,揭示材料设计的科学本质,为突破钠电性能瓶颈提供理论支撑。(2)前沿表征与理论深度结合。创造性整合X射线/中子散射、核磁共振、对分布函数(PDF)等表征技术,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与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原子尺度解析钠离子存储机制、界面演化及失效行为。书中详述原位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为科研人员提供“从现象到机理”的全流程研究范式。(3)产学研融合导向。不仅涵盖实验室级材料探索,更延伸至失效机制、安全性评估、环境适应性及拓展应用场景(如高功率器件、海水电池)。通过剖析中科海钠等企业示范案例,架起基础研
內容簡介:
随着锂资源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发展不受资源束缚的钠离子电池逐渐成为新能源行业的焦点之一。本书分为上、下两卷,对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石墨、硬碳、合金负极)、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电解液(碳酸酯电解液、醚基电解液、离子液体)、固体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电池界面、表征手段、理论计算、失效机制、安全性、固态电池、环境适应性及生命周期评估、产业化应用等进行了系统概述,同时对高功率器件、海水电池等技术进行了介绍。书中对各类关键材料及涉及的基础科学问题、技术、理论等研究现状和产业应用发展等进行了全面讨论,为研究人员提供了钠离子电池从材料、理论,到技术与应用的全方位资料,希望能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发展和产业化略尽绵薄之力。本书适用于从事二次电池、新能源储能行业的有关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校新能源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關於作者:
Maria-Magdalena Titirici: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可持续能源材料首席,英国皇家工程院新兴可持续发展技术首席。Philipp Adelhelm: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物理化学领域教授,同时在德国材料与能源洪堡中心领导原位电池分析课题组。胡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洁能源实验室主任、中科海钠创始人。
目錄
译者序前言第11章 钠离子电池醚类和酯类电解液 // 111.1 概述 // 111.2 钠离子电池酯类电解液 // 211.3 钠离子电池醚类电解液 // 1011.4 总结与展望 // 15参考文献 // 15第12章 离子液体及聚合物基电解质在钠电池中的应用 // 2112.1 概述 // 2112.2 钠离子基离子液体电解质 // 2212.2.1 离子液体电解质化学及物化性能 // 2212.2.2 离子液体电解质在钠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2712.2.3 使用离子液体电解质的钠离子二次电池界面研究 // 3112.3 固态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3312.4 钠电池电解液分子模拟 // 3612.4.1 钠离子物理化学性质 // 3612.4.2 钠电池超浓离子液体 // 3612.4.3 钠电池聚合物电解质 // 3912.5 总结与展望 // 41缩略词 // 42参考文献 // 42第13章 钠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氧化物钠离子导体的发展历程及性质 // 5013.1 概述 // 5013.2 β/β″-氧化铝 // 5113.3 NaSICON材料 // 5413.4 Na5YSi4O12型硅酸盐 // 5613.5 离子电导率 // 5713.6 热膨胀 // 6113.7 微观结构与加工 // 6313.8 电池发展现状 // 6613.9 总结与展望 // 68参考文献 // 69第14章 钠离子电池中的聚合物 // 82I 钠离子电池电极中的聚合物 // 8214.1 电池电极简介 // 8214.2 作为活性材料的聚合物 // 8314.2.1 含羰基官能团的聚合物 // 8314.2.2 席夫碱聚合物 // 8714.2.3 导电聚合物 // 8714.2.4 有机自由基聚合物 // 8814.2.5 氧化还原活性共价有机框架 // 8814.2.6 聚合物作为活性材料的总结 // 9014.3 作为活性材料前驱体的聚合物 // 9014.4 聚合物作为黏结剂 // 9014.4.1 黏结剂的作用 // 9014.4.2 黏结机制 // 9314.4.3 黏结剂性能 // 9514.4.4 正极黏结剂 // 9714.4.5 负极黏结剂 // 9714.4.6 先进黏结剂的设计策略 // 10014.4.7 聚合物作为黏结剂的总结 // 103Ⅱ 聚合物在钠离子电池电极-电解质界面中的应用 // 10314.5 界面设计注意事项 // 10314.6 聚合物添加剂和寡聚物电解质 // 10514.7 钠金属电极上的聚合物界面 // 10614.8 原位聚合的ASEIs和复合的ASEIs // 10614.9 界面聚合物层的插入 // 107Ⅲ 钠离子电池电解质中的聚合物 // 10914.10 电解质概述 // 10914.11 聚合物隔膜 // 11014.12 聚合物电解质 // 11214.12.1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 11314.12.2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 11414.12.3 有机凝胶和离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11814.12.4 生物聚合物电解质 // 12014.12.5 离子聚合物:聚阴离子和交联离聚物 // 12114.13 全聚合物的钠离子电池 // 12314.14 结论 // 125参考文献 // 125第15章 固态钠电池 // 142Ⅰ 固态电池架构优势 // 14315.1 能量密度 // 14315.2 功率密度 // 14615.3 安全性 // 14615.4 长循环稳定性 // 147Ⅱ 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 14715.5 阴离子和迁移阳离子亚晶格 // 14815.6 离子迁移率 // 14915.6.1 电导率基本公式 // 14915.6.2 在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的迁移路径 // 15015.6.3 从随机游走理论到Arrhenius型关系的电导率 // 15015.7 超离子导体设计 // 15315.7.1 通过增加缺陷浓度增加离子电导率 // 15315.7.2 悖论:为什么降低迁移的能量屏障并不能总是提高离子电导率 // 15515.7.3 关于可移动阳离子阻碍的更普遍概念 // 15615.8 微尺度/亚尺度的离子电导率 // 15715.8.1 多晶型无机固体电解质 // 15715.8.2 无机固体电解质的阻抗谱 // 159Ⅲ 电极-无机固体电解质界面 // 16115.9 电极/固体电解质界面稳定性 // 16215.9.1 电化学反应 // 16215.9.2 化学反应 // 16515.10 界面电阻 // 16715.11 在剥离条件下金属负极|ISE界面的动力学 // 16815.11.1 剥离过程中界面接触损失的实验证据 // 16815.11.2 剥离的理论模型 // 16915.11.3 阻止空隙形成的方法 // 17215.12 金属负极|ISE界面在电沉积条件下的动力学 // 17415.13 正极|ISE界面机械稳定性 // 17715.13.1 邻接相的机械性能 // 17715.13.2 正极复合物的微结构、加工途径和复合 // 178Ⅳ Na-ISE家族索引 // 17915.14 氧化物ISE // 17915.14.1 Na-β/β′′-氧化铝 // 17915.14.2 NaSICONs // 18015.14.3 氧化物ISE的优势与挑战 // 18015.15 硫化物与硒化物 // 18115.16 硼氢化物和衍生物 // 18215.17 卤化物 // 18315.18 总结 // 183参考文献 // 183第16章 钠离子电池的老化、退化、失效机制与安全 // 19316.1 概述 // 19316.2 老化(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 // 19316.3 组件保存期和稳定性 // 19516.3.1 阴极成分 // 19516.3.2 电解质 // 19516.4 电池性能和寿命 // 19516.4.1 界面稳定性(阳极和阴极) // 19616.4.2 电解质稳定性 // 19816.4.3 电极材料的退化 // 19816.4.4 隔膜退化 // 20016.5 安全性 // 20016.5.1 电池退化对其安全性和耐滥用性的影响 // 20016.5.2 电池失效和耐滥用性 // 20316.5.3 安全运输 // 20816.6 总结 // 209常用缩写词 // 210参考文献 // 211第17章 钠离子电池的环境适应性与生命周期评估发展现状 // 21717.1 概述 // 21717.1.1 背景介绍 // 21717.1.2 生命周期评估 // 21817.2 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环境影响现状 // 21917.2.1 当前与锂离子电池有关的环境问题和生命周期评估研究 // 21917.2.2 钠离子电池的环境绩效现状 // 22017.3 钠离子电池的生命周期评估现状更新 // 22217.3.1 评估框架 // 22317.3.2 电池模型 // 22317.3.3 生命周期评估的结果 // 22417.4 讨论 // 22617.5 结论 // 228致谢 // 229参考文献 // 229第18章 室温钠离子电池的应用 // 23418.1 钠离子电池技术研究的里程碑 // 23418.2 钠离子电池研发公司的发展状态 // 23618.2.1 欧洲公司 // 23618.2.2 美国公司 // 23718.2.3 中国公司 // 23718.2.4 日本公司 // 24018.3 钠离子电池和其他可充电电池的对比及其潜在市场 // 24118.4 对不同应用的潜在钠离子电池产品的特定要求 // 24218.5 有限且分布不均的锂资源 // 24318.6 各国政府对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支持 // 24418.6.1 欧洲 // 24418.6.2 美国 // 24418.6.3 中国 // 24518.7 总结和展望 // 245参考文献 // 245第19章 高功率钠离子电池与钠离子电容器 // 24719.1 钠离子电池及其高功率应用 // 24719.1.1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24719.1.2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25219.2 钠离子电容器(NICs) // 25519.3 高功率体系电解液 // 25819.4 结论 // 261参考文献 // 261第20章 可充电海水电池 // 27020.1 概述 // 27020.2 可充电海水电池的基本信息 // 27120.2.1 海水电池的历史 // 27120.2.2 工作原理及电池部件 // 27220.2.3 正极反应 // 27320.3 可充电海水电池的材料 // 27720.3.1 正极 // 27720.3.2 固态电解质 // 28120.3.3 负极 // 28320.4 电池制造与应用 // 28920.4.1 纽扣电池设计 // 28920.4.2 方形电池与组件设计 // 28920.4.3 应用 // 29320.5 挑战与展望 // 29420.5.1 正极 // 29420.5.2 固态电解质 // 29520.5.3 负极 // 29520.5.4 电池生产 // 295致谢 // 296参考文献 // 296
內容試閱
针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和锂离子电池几乎同时展开,然而,由于其性能原因,几十年来研究工作一度停滞不前,直到2010年前后才又掀起研究的热潮。目前,钠离子电池已经是非常热门和活跃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是基于丰产和不受资源束缚的电池技术,发展其储能化学及工艺制造技术。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同,也都是基于嵌脱型的电极材料及有机电解液体系,可以直接借鉴许多现成的原理和经验,这也是钠离子电池材料研究发展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此外,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工艺及技术相同,极大地降低了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制造时的技术壁垒,这也是相比其他电池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锂资源相对稀缺,已被欧盟列为关键原材料,而钠资源是锂的1000多倍,且在全球分布广泛,因此不像锂离子电池那样可能面临原材料的供应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碱金属在电池重量中占比很小,仅仅是将锂替换成钠来开发可持续的电池技术远远不够,还需要尽量规避例如钴等其他的关键原材料。锂离子电池中的铜集流体可以被更加廉价、丰产和易循环利用的铝来代替,并且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可以利用许多如铁、锰、铜等元素来代替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钴、镍等元素(钴也被欧盟列为关键原材料,而McKinsey预测到2030年镍的需求会增长25倍)。近些年的“芯片危机”无疑明确了世界经济的脆弱以及其对材料供应的高度依赖性,而更加多样性的电池化学可以更好地规避未来材料供应链的波动问题。尽管具体的电芯情况可能不同,但受限于更低的电压,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锂离子电池总体低20%左右。钠离子电池可与磷酸铁锂基的锂离子电池性能相当,但欧盟也将磷矿资源列为了关键原材料。而与目前和锂离子电池共同被广泛使用的铅酸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显著提升的能量密度。因此,钠离子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不在于超越锂离子电池,而更适合大规模储能及小型电动汽车。令人振奋的是,全球已有多家企业活跃在钠离子电池材料与技术的发展上。Faradion(Reliance)、AMTE、Tiamat和中科海钠展示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多项应用示范。Natron Energy也开发了针对高功率应用场景的钠离子电池产品。中科海钠于2018年推出了搭载80A·h钠离子电池的微型电动汽车,并于2019年和2021年分别投运100kW·h和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该公司发布的软包钠离子电池平均工作电压3.2V,能量密度145W·h/kg,2C充放电倍率下循环4500次容量保持率≥83%,并可在?40℃环境下运行。尽管此前人们一致认为钠离子电池的主要市场是在储能领域,但动力电池龙头企业CATL于近期宣布,将开发锂/钠离子电池混用电池包用于电动汽车市场,其中钠离子电池可提供更高的功率及更好的低温性能,而锂离子电池可以保障足够高的整体能量密度,从而将两种电池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一众企业宣布了将在未来几年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量产,我们也对钠离子电池能否在竞争的环境中实现真正的应用拭目以待。如前文所述,不受资源束缚是大力发展钠离子电池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科学的角度,由于钠离子比锂离子大30%左右,将锂替代成钠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不同的尺寸所导致的极化会极大影响离子扩散、材料相变、溶剂化结构、吉布斯自由能和电荷转移等。更大尺寸的钠离子会带来更多有利还是不利的性质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书旨在提供钠离子电池材料发展的新进展,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首先介绍和讨论了石墨、硬碳、合金这些负极材料;并且概括了重要的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接下来介绍了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研究的表征手段,包括X射线/中子散射、核磁共振、对分布函数和理论计算等。下卷首先讨论了碳酸酯基和醚基电解液、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以及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然后介绍了钠离子电池的失效机制、安全性以及制造技术和环境相关内容;最后介绍了高功率器件、海水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由衷地感谢所有作者在本书编写中付出的努力以及提供的专业意见,希望本书的内容能够给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人员带来一定的帮助与支持。衷心希望钠离子电池未来可期。编 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