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智能体时代
》
售價:HK$
86.9
《
镇馆之宝 精讲66家博物馆文物珍品 从新石器时代到大清王朝
》
售價:HK$
756.8
《
周期与财富
》
售價:HK$
108.9
《
STEM科学新知:炫酷科技
》
售價:HK$
75.9
《
文化的曜变:日本国宝中的唐风汉骨
》
售價:HK$
86.9
《
好孕,从卵子开始(第3版)
》
售價:HK$
86.9
《
父母会规划,孩子能成才
》
售價:HK$
65.8
《
为何家会伤人(2025版) 新增1.5万字“原生家庭20问”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代表作
》
售價:HK$
68.2
內容簡介:
乾嘉学术是清代近三百年学术的高峰。然而乾嘉学术中的天算之学,因其作为考证工具的技术性质,常常为人所忽视。本书即以天算专门之学为核心,作者结合明清学术史的大背景,讨论乾嘉天算专门之学的形成及其在各学术面相上的渗透,重点分析了18世纪至19世纪前期,与天算专门之学相关的若干中西学术融合的案例,如江声、李锐、许桂林等,讨论其在乾嘉时代以来融合西学、继承绝学以考证经学的特质,考察天算专门之学如何融合渗透到经学考证、科举考试、地方教化等学术文化活动,进而成为传统学术向近代科学式知识转型过程中重要一环。
關於作者:
陈志辉,2013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4年1月开始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任教,同年10月前往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国家科研中心之哲学、科学与历史研究所(Laboratoire SPHERE UMR 7219, Université Paris 7–CNRS, France),在其欧盟SAW(Mathematical Sciences in the Ancient World,古代世界的数学科学)项目下进行访问研究,主要从事19世纪中国数学及相关科学的史学史研究工作。学术兴趣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与数学史、以乾嘉学派天算专门之学为代表的近代知识转型问题、 19世纪中国天算学的史学史,以及中国古代文献学等。
目錄 :
导论:法度与道德之间
第一章 时代危机与新经学的语境建构
一、政教失序与新经学的兴起
二、新经学的语境建构
(一)超越汉唐的意识
(二)经学以明义理
(三)通经以致用
三、新经学的初步开展
(一)胡瑗、孙复之学
(二)欧阳修的疑经
(三)李觏的礼论
第二章 庆历学术与政治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新道德与新士风的兴起
(一)严君臣之辨与新政纲
(二)君子小人之辨与新士风
二、治理之道:简繁之辩与无为政治
三、共治模式:委职不委权
第三章 王安石对经学义理学的发展
一、经学著述考
二、对经学文本的检择
(一)“七经”的检择
(二)王安石废《春秋》考辨
(三)王安石罢《仪礼》考辨
三、王安石《易》学重义理的特点
(一)《易解》的义理学特点
(二)《卦名解》诸篇性质再论
四、《三经义》与新学发展
(一)《三经义》与经义统一
(二)《三经义》与经义范式
(三)新学范式及其地位
附论:清初《周礼义》版本问题再考
第四章 王安石天道性命论中的政治观
一、天道、天变及生生之道
(一)天道任理的原则
(二)天道生生与仁政之法度
(三)天变与人事:对灾异论的反思
二、性命论中的秩序论说
(一)性之善恶问题考辨
(二)性善、中人与制度
(三)知命与正命
三、法治、中道与精理论
(一)公私之辩:王权与私家
(二)中之德及中道原则
(三)精理、穷神与立法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王安石变法理论的全面建构
一、合均平与富强:《泉府》之法
(一)新政策的任务
(二)国家权力与均平的实行途径
(三)征商与恤农
二、政治体制与吏治改革
(一)委任与道揆:皇权体制的改革
(二)选贤任能的公平体制
(三)士与吏制改革
三、人才与教育体制改革
(一)“有用”的人才观
(二)名实之辨:人才路线之争
(三)学校科举改制及其影响
四、熙宁庙制改革及其意义
(一)宋初庙制的确立及其争论
(二)熙宁庙制改革及其逻辑
(三)程、朱对始祖信仰讨论及其普及化
五、军事与外交战略
(一)“寓兵于民”的战略
(二)御将帅以道:军事体制改革
(三)内外强弱之辩:外交策略
六、法制与司法制度改革
(一)法度的平等性与熙丰编敕
(二)刑与教:对刑罚体系的思考
(三)司法公正:讯用情与弊用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元祐政治理念及其与王安石的论争
一、道德为本的政治观:司马光
(一)“道德”优先论
(二)公议与义理:谁代表民意
二、政治之“理”的探讨:程颐
(一)治体论:君臣之道
(二)民本论:君民之道
(三)变革论:时机与方式
三、政治之“势”的分析:苏辙、苏轼
(一)君臣共治:基于“势”的分析
(二)“为治之地”与道德
(三)如何对待异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