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战全史
》
售價:HK$
74.8

《
二战全史
》
售價:HK$
74.8

《
把执行做到极致破解管理难题引爆团队执行力
》
售價:HK$
41.8

《
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学衡社会史丛书)
》
售價:HK$
140.8

《
重回1500-1800:西方崛起时代的中国元素(原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武斌,五大维度再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场景,探讨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中国知识传播等)
》
售價:HK$
140.8

《
大横断 寻找川滇藏 第2版
》
售價:HK$
261.8

《
戏语 图解中国戏曲
》
售價:HK$
140.8

《
宋朝往事系列20册
》
售價:HK$
1716.0
|
內容簡介: |
本书力求穷尽所有原始材料,广泛吸收国内外有关敦煌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从中提炼出结论明确、知识点清晰的成果,力图将古代敦煌文化遗产的精华及其产生的背景展现给读者。“绪论”部分介绍敦煌学的由来及其定义、敦煌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以及学习和研究敦煌学的意义;“上篇 敦煌的历史”部分叙述自远古至清代敦煌兴起、兴盛、衰落和再度复兴的历史,以展示先民创造敦煌古代文化的背景;“中篇 敦煌石窟艺术”部分介绍敦煌石窟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繁荣、衰落的历程;“下篇 敦煌遗书”部分择要介绍敦煌遗书的内容及其价值。
|
關於作者: |
郝春文,男,北京通州人,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名誉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兼任《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和《敦煌吐鲁番研究》主编等职。曾任耶鲁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客座教授,普林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英国国家图书馆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敦煌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著有《中古时期社邑研究》等著作20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和书评100多篇。
|
內容試閱:
|
十六国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绝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西域的佛教艺术。作为外来的宗教艺术,要想在汉文化发达的敦煌扎根生长,获得当地民众的喜爱,就必须在题材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方面,都要和当地的思想文化协调一致,以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如在西域相当流行的印度式“丰乳细腰大臀”的裸体舞女和菩萨,一到敦煌便销踪匿迹,代之以“非男非女”的菩萨、飞天和伎乐的形象。这显然是在不违背佛教思想的前提下,为适应儒家审美观而作出的改变,这应该说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一个表现。如第272窟内的菩萨,俯首沉思,诚挚而宁静。这种淳和庄静的人物风采,也是佛教和儒家的一致要求。十六国时期的石窟艺术,深深受到儒家“仁”和“静”思想的熏陶,在艺术内容和风格上,或多或少都印上了一层儒家的色彩。
十六国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也受到了汉晋壁画的影响,特别是敦煌与河西魏晋墓室壁画的影响。如单幅画和稍后出现的组画、横卷式的故事画等,每画都有榜题,采取了传统的“左图右史”的形式。技法方面采用了墓室壁画中所使用的线描。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用简练的笔墨塑造出真实、生动、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它一般用粗壮有力的土红线起稿,勾出人物头面肢体轮廓,然后敷彩,最后再描一次墨线完成。由于石窟壁画画在石窟里长期供人瞻仰,还要通过艺术形象去吸引人、感染人,以达到宣传佛教的目的,因此一般都比墓室壁画严整精致。 所以,在上色完成后,还要普遍描一次定形线,把人物的形体和精神面貌显示出来,以加强形象的艺术魅力。十六国时期的线描如“春蚕吐丝”,秀劲而圆润,适合描写沉静温婉的人物。第272窟的线描,技法纯熟,是早期线描画的典型。用这种方法塑造形象,有利于体现“以形写神”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十六国时期的敦煌石窟建筑及窟内的装饰图案画,也深受汉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影响。如第272窟的形制,明显受到我国古代殿堂建筑形式的影响。第275窟窟顶浮塑的脊枋、椽子,显然是将中原木构建筑的形式移植到了石窟中。第268窟顶部用泥塑平棋一排,第272窟顶部的藻井,都是模仿我国古代建筑顶部的装饰。
可见,敦煌石窟艺术虽是外来的种子,但它是在敦煌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接受了汉民族传统文化雨露阳光的抚育,开放出了绚丽多姿的花朵,所以在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当然,也应看到,十六国时期终究是敦煌石窟艺术的形成时期,总的来说,人们对这种新的艺术还了解得不够,因而还没有突破西域佛教艺术的体系,外来艺术与本土文化的结合还不够和谐,具有统一的民族风格的新艺术尚未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