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辑专号名为“废新世”(wasteocene),意在借用著名欧洲环境史家马可·阿米埃罗(Marco Amiero)教授新近提出的这一概念,与新世纪以来海内外骤然流行且得到越来越广泛关注的“人新世”话语进行批判性的对话,虽然后者作为取代全新世之后新的地质纪元的提案已在2024年3月初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断然搁置,但其业已驱动的新一轮知识生产进程势必难以遏制,甚至有可能在这样的遏制之下取得更大的扩展,因此,继续开展这样的对话,不仅不会显得无的放矢,反而会更好地推动对“人新世”(Anthropoene)概念及其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反思,更清晰地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人与非人类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关系。
此事缘于两年前,我的同事,现在的北京大学侯深教授向我推荐了阿米埃罗撰写的新著《废新世》。我读完之后,对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概念及其蕴含的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性思考印象深刻。我觉得这一概念,或许并不能替代上述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暂时搁置的“人新世”概念,但就像此前业已出现的其他同类概念一样,如“资新世”(或译“资本世”)等,无疑也是一把锋利的思想之刃,可以穿透“人新世”含混不清的理论迷雾,直面其背后被遮蔽、被掩盖的残酷现实,即以“废弃化”为核心的社会-生态不平等关系的制造过程,从而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当前全球规模的生态危机之根源以及相应的可能自救路径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新叙事模式。我们很希望借助于翻译,将这本书的思想带到中文世界,更希望聆听国内外杰出学者围绕这一概念可能生发出来的诸多批判性思考或建设性的响应,而借助这样一种学术争鸣,或许可以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幸运的是,此一建议得到阿米埃罗的赞同,也得到海内外各位朋友的鼎力相助,更重要的是有了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吴羚靖博士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环境人文实验室阿雅博士的精心筹备,我们终于克服了新冠疫情给全球学术交流造成的诸种困难,于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线上联合主办了题为“废新世’与全球生态危机的多元反思”(Wasteocene and the Diverse Reflection on the Global Ecological Crisis)的国际学术硏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