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明交流互鉴:原始儒家与早期基督教生命伦理比较研究
》
售價:HK$
96.8

《
博我以文:清代前中期的古文与知识秩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206.8

《
一间自己的房间(精装全译本)激发女性觉醒的心灵之书
》
售價:HK$
55.0

《
印度神话(从众神角度深入解读古印度的两大史诗;窥览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神秘职责;探索诸神提婆与恶魔阿修罗的长久斗争)
》
售價:HK$
108.9

《
算法竞赛核心教程:策略与算法深度解析
》
售價:HK$
96.8

《
道不远人: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
》
售價:HK$
96.8

《
深入理解PyTorch
》
售價:HK$
174.9

《
校园有戏——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指南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1.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产品设计的创新思维与方法2.通过动手拆解产品,在真正理解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实用性强3.从日常的家电产品入手展开论述,贴近生活,读者可借鉴,学习方便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小家电设计为脉络,内容包括小家电的产品概貌、技术和原理、用户和市场、设计和创新、设计前沿等,以小见大,由小家电的设计程序窥见所有类别产品的设计程序。本书适合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特别是小家电设计、制造等技术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
目錄:
|
第1章 走进家电产品世界 1
1.1 家用电器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2
1.1.1 家用电器的分类 2
1.1.2 家用电器的发展趋势 4
1.2 家用电器的基本设计规范 9
1.2.1 家用电器的用电标准 9
1.2.2 家用电器的触电保护 9
1.2.3 家用电器产品用电安全相关的要求 11
1.2.4 家用电器的噪声 14
1.3 小家电产品 16
1.3.1 小家电产品的分类及特征 18
1.3.2 小家电产品的发展趋势 21
1.3.3 小家电产品的设计创新困境 22
第2章 动动手理解小家电产品 24
2.1 对产品的理解 25
2.1.1 产品的功能 26
2.1.2 产品的结构 27
2.1.3 产品的工作原理 29
2.2 小家电产品的拆解 31
2.2.1 小家电产品的组装工艺 33
2.2.2 产品的拆解工具及材料准备 38
2.2.3 产品拆解要求 40
2.3 产品拆解过程记录 41
2.3.1 拆解过程动态记录 42
2.3.2 拆解过程静态记录 42
2.3.3 拆解后产品的数据测量和记录 42
2.4 拆解后产品的二维理解 44
2.4.1 小家电产品的结构理解和呈现 44
2.4.2 小家电产品的工作原理理解及呈现 46
2.4.3 小家电产品的功能分析与呈现 49
2.4.4 小家电产品的尺度分析与呈现 51
2.5 产品的三维理解 51
2.5.1 建模还原 51
2.5.2 爆炸图表达 52
2.6 设计任务解读 53
2.6.1 设计任务内容 53
2.6.2 技能要求 53
2.6.3 设计思考 54
第3章 小家电产品的用户研究 55
3.1 小家电产品用户研究 57
3.1.1 关于用户 58
3.1.2 用户研究的内容 59
3.1.3 用户研究的准备 59
3.1.4 用户研究的资料 63
3.1.5 不同阶段用户研究的差异 64
3.2 用户研究的目标和程序 68
3.2.1 用户研究的目标 68
3.2.2 用户研究的基本程序 68
3.3 用户研究的方法 70
3.3.1 问卷调查 70
3.3.2 观察法 70
3.3.3 访谈 79
3.3.4 卡片分类法 86
3.4 用户研究结果的呈现 86
3.4.1 角色法 86
3.4.2 情境故事法 89
3.4.3 角色法和情境故事法的优缺点 93
3.5 以用户研究为基础的人和产品系统分析 94
3.5.1 功能分析 94
3.5.2 任务分析 97
3.5.3 用户旅程地图 101
3.6 设计任务解读 103
3.6.1 设计任务内容 103
3.6.2 设计技能要求 104
第4章 产品创新设计 105
4.1 产品创新方向 106
4.1.1 形态创新 107
4.1.2 CMF 创新 109
4.1.3 体验创新 116
4.1.4 人机工程学创新 120
4.1.5 技术创新 124
4.1.6 其他类型的创新 124
4.2 技术型创新的小家电企业 125
4.2.1 戴森的创新企业文化 125
4.2.2 戴森:以技术推动产品创新 125
4.3 巴慕达的设计 136
4.4 围绕用户需求创新 142
第5章 设计表达 143
5.1 手绘草图绘制 144
5.1.1 手绘的作用 145
5.1.2 手绘的内容 145
5.2 产品设计常用的软件 155
5.2.1 二维软件 156
5.2.2 三维软件 156
5.2.3 渲染和动画软件 157
5.3 设计版面 158
5.3.1 产品设计版面的内容 160
5.3.2 产品设计版面的三个原则 164
5.3.3 产品设计版面的视觉流程 165
5.3.4 版面的基本类型 170
5.3.5 图形的类型及面积和组织方式 172
5.3.6 图形的面积 173
5.3.7 产品设计版面统筹方法 174
5.4 展示视频制作 175
5.4.1 产品设计视频内容 176
5.4.2 产品设计视频剪辑软件 176
5.4.3 产品设计视频展示原则 177
5.5 设计模型制作 177
5.5.1 模型的作用 177
5.5.2 模型按照其作用的分类 178
5.6 设计报告的制作 178
参考文献 181
|
內容試閱:
|
本书以生活中最常见的小家电的设计打开学习产品设计的大门。
任何产品的形态都有一定的设计逻辑,偏向感性或偏向理性。以追求形式美感、风格个性、潮流时尚为主要目的的产品倾向于感性的思维模式;以生存发展、功能、效率、舒适、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产品,只有从理性分析出发进行设计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理性的产品设计逻辑,首先需要在理性基础上理解产品。通过动手拆解产品,从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尺度方面理解产品,认识到产品的原理和流程是产品成形的“内”,结合产品形式的“外”进行创新,综合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理性的产品设计程序为设计逻辑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微观解读产品形态,从中观理解产品内核,从宏观整合产品理念,以掌握产品设计的技能和理解产品设计程序。
以解读产品成形内因作为设计展开的起点,在设计进程中整合各种能力。
市场经验丰富的企业决策者,在开发新产品、选择产品设计方向时,能凭直觉判断产品设计概念的盈利潜质。但在产品研发时,对产品设计方案的选择是依靠对市场、用户、产品等诸多因素的理性分析来做出的。在产品设计程序中,设计的“内”和“外”相结合,感性和理性两条脉络交叉融合,既要求设计表现能力,对形式元素的处理突出感性,也要求能理解产品的技术基础,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直觉,能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概念定位。产品设计需要进行理性分析,才能增加产品推出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按照产品设计程序,选择原理简单的产品作为对象,拆解产品,在掌握产品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产品设计方法和流程的训练,避免单纯的形式创新,这有利于塑造理性思维和形成科学的设计逻辑。以产品的功能分析、工作原理解读、结构原理的解读为开端,通过动手拆解,重组产品功能部件,绘制产品工作原理图、结构图、功能分区图,进行功能分析、任务分析来实现对产品的理解。
小家电是具有简单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的产品,以其为对象,易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家电为对象展开设计程序相关的学习,容易理解和掌握产品的功能、工作原理和技术;容易展开用户研究,通过体验式使用和观察理解用户,掌握用户知识和体验。通过动一动、拆一拆,理解产品的方方面面,结合基本的设计方法挖掘产品的痛点,最后完成设计项目。
在进行学习时,前期理解产品,还原产品结构,强化对产品工作原理的认知;中期注重研究用户,挖掘产品痛点,形成产品设计概念,并基于对产品功能、工作原理、结构的理解进行产品开发;后期致力于产品设计概念和设计结果的表现。
学习内容按以下环节进行,产品研究、用户研究的内容穿插在各个环节中间。
明确设计任务后,先进行录像和访谈,围绕用户获得一定的调研信息,仔细观看视频,掌握产品的使用情境,查阅资料和体验产品发现问题,后期根据前期调研结果补充访谈内容。开展背景、用户、环境调研,为发现问题、寻找产品痛点做好准备。通过相关研究确定设计概念方向后,构思设计方案,探索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设计表达,完成设计任务。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著者
|
|